日西沉,北風瘦,已是黃昏鋪滿地,斷鴻聲裏,人安否?
當大先生將最後一個龍城軍士兵,連人帶馬劈陷入地麵時,已是黃昏後。
天上有霞,紅滿天;地上有血,紅滿地。
大先生抬首,身子微顫,如玉的手指間,絲絲縷縷的鮮血滴落,如纏綿豔麗的紅綢絲緞,映著天際的殘霞,瑰麗而妖冶。
而後,大先生向前跨出一步,正好立於慕容龍城身前,那個從始至終,淡定自若,揮手拂袖有人慷慨赴死的慕容龍城身前。
大先生立於馬下,麵容蒼白,神情疲倦,青衫已為紅袍,披頭散發,狼狽不堪,唯有身形挺拔如鬆,唯有一雙眼眸清亮肅然,唯有一雙手沉穩自若。
而端坐馬上的慕容龍城,銀甲粲然,眸光清潤無痕,神情平靜,無半縷肅殺凜然,仿若眼前死去的三萬龍城軍,隻是隨手可棄的螻蟻棋子一般。
已無儒冠可正,無青衫可拂的大先生,抬首看著慕容龍城,長歎了一口氣。
“值得嗎?”
慕容龍城率先開口,清朗的聲音裏多了一絲沉重,如背負著巍峨高山,背負著萬千人的生死托付:“大先生可是想問這句話?”
大先生點點頭,深邃的眼神裏,多了幾分自責和不忍,生命無辜,不分輕重,不分南北西東,西流城的數十萬百姓是人,北莽龍城前這些死傷在他手下的士兵,也是人啊!
孰對?孰錯?
縱然飽讀詩書,精研諸子百家的大先生,也難以說出個名堂來,或許,隻能是莽、唐、楚、魏這四國亂世的錯吧。
若是沒了戰爭,沒了諸國的野心貪欲,有了萬世千秋太平,自然就沒了這麽多的血腥。
“他們的死,是值得的!”
慕容龍城掃視了一眼地上的龍城軍屍體,漆黑的眼眸裏泛起一絲狂熱與癲狂:“哪怕死傷再多的人,隻要可以留下大先生,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先生口口聲聲講仁義,求萬世太平,但豈不知,隻要有您在,就不可能有萬世太平,因為您,終究隻是東唐的大先生,而非我北莽的。隻有你死了,我北莽方可南下吞唐滅楚,西向除魏,天下一統,方能真正地開千秋萬世太平。”
言之鑿鑿,語之切切,慕容龍城的氣勢亦隨之越攀越高,仿似心中積蓄的痛苦、悲憤,在這一刻徹底爆發出來。
“所以,請先生一路走還!”
長刀出鞘半寸,刀氣縱橫百丈,黃昏、殘霞、鮮血、虛空被一寸寸割裂,莽莽蒼蒼盡複混沌,而隨著慕容龍城的刀不斷拔出,刀勢也愈發雄渾壯闊。
先有大先生下英賢山,一路北行,養劍氣於鞘,出劍就是萬丈劍氣滾龍壁,斬大日佛陀;後有慕容龍城以悲、以哀,以怒,以血、以命、以責任,養刀於鞘,出則刀氣莽莽複混沌,雄渾壯闊覆乾坤。
刀未完全出鞘,刀氣已然縱橫捭闔,割裂虛空大地,但刀氣靠近大先生丈尺之內,卻似渾不受力一般,分掠向兩邊,而後大先生彎腰躬身,向前衝去。
慕容龍城這一刀,猶若騎兵衝鋒,以刀為騎,以鞘為路,其初始雖壯但無力,唯有經過十數丈的發力積蓄後,方可滾滾若洪流勢不可擋。
所以,在慕容龍城刀未出鞘時,截其大龍,就能阻其刀勢。
當年南楚圍棋國手江若虛與東唐國手韋應月下棋,韋應月善以勢壓人,棋如大龍淩九霄,而江若虛則善以柔克剛,料敵預先,每每皆可在韋應月大龍成勢前將其截斷,龍不成龍,則九天難飛,兩人連下九天九局,韋應月沒有贏過一局。
棋罷,韋應月仰天長歎:“吾有大龍可淩霄,君有應手可截龍。敗之不冤,不冤啊!”
棋局可截大龍難成勢,江湖亦可截招難成式,是謂截大龍。
麵對大先生這一式截大龍,慕容龍城嘴角上翹,似譏若諷,搭落在刀柄的右手倏忽緊握,出鞘的長刀戛然而止,刀勢亦頓。
然而下一刻,刀鞘崩碎,長刀豁然斬出,刀氣長虹充斥虛空,仿似一座堤壩,本來是由泄水口慢慢泄流,但突然間堤壩崩潰,洪流一瞬全部漫湧而出。
一條大龍可截,但數十上百條大龍看你如何去截?傾瀉而出的刀氣洪流,便是這數十上百條大龍。
大先生疾馳的身影突然頓止,深吸一口氣,雙手握拳錘向大地,瞬間地裂山崩,煙塵土石起如大龍,百龍對百龍,何懼之有?
“轟……”
轟鳴聲中,大先生身軀微震,一口鮮血噴出,一退數十丈,接著,一道粲然如洗的刀光緊隨而至,大先生抬手虛按,虛空坍縮,形成一個個漩渦暗流,然而那道匹練般的刀光卻似無形無質一般,直接穿過坍縮的虛空,斬在大先生的身上。
大先生悶哼一聲,眼耳口鼻間俱有鮮血滲出,但他卻沒有選擇暫避鋒芒,而是趁著慕容龍城換氣之際,再度出現在其身前,抬手再是一招截大龍。
慕容龍城眉頭緊蹙,他雖然知道大先生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但卻不敢有任何小覷之意,橫刀於胸前,右手執刀柄,左手撫刀尖,如架天地大橋。
大先生落下的手,正好劈在慕容龍城架起的大橋上,慕容龍城手中那柄天下有名的神兵利器,瞬間被砸成了彎月。
而後,大先生手臂微顫,身後數十丈大地無聲翻覆,而慕容龍城則像石塊一般,被拋飛出去,徑直砸陷入身後數十丈厚的城牆中。
大先生看也不看陷入城牆中的慕容龍城,正準備直接躍上城樓,但還不等他行動,慕容龍城的身影則再度出現在其身前。
此時的慕容龍城,銀甲破碎,披頭散發,嘴角鮮血涔涔,不似先前那般淡然自若,唯獨一雙眼眸,依舊充斥著灼熱與癲狂。
“大先生未免心急了些吧!”慕容龍城嘴角微揚,似諷似譏:“這裏是北莽,而非東唐,想要入城,可不是這個入法兒。”
“那我便打進去。”
當大先生將最後一個龍城軍士兵,連人帶馬劈陷入地麵時,已是黃昏後。
天上有霞,紅滿天;地上有血,紅滿地。
大先生抬首,身子微顫,如玉的手指間,絲絲縷縷的鮮血滴落,如纏綿豔麗的紅綢絲緞,映著天際的殘霞,瑰麗而妖冶。
而後,大先生向前跨出一步,正好立於慕容龍城身前,那個從始至終,淡定自若,揮手拂袖有人慷慨赴死的慕容龍城身前。
大先生立於馬下,麵容蒼白,神情疲倦,青衫已為紅袍,披頭散發,狼狽不堪,唯有身形挺拔如鬆,唯有一雙眼眸清亮肅然,唯有一雙手沉穩自若。
而端坐馬上的慕容龍城,銀甲粲然,眸光清潤無痕,神情平靜,無半縷肅殺凜然,仿若眼前死去的三萬龍城軍,隻是隨手可棄的螻蟻棋子一般。
已無儒冠可正,無青衫可拂的大先生,抬首看著慕容龍城,長歎了一口氣。
“值得嗎?”
慕容龍城率先開口,清朗的聲音裏多了一絲沉重,如背負著巍峨高山,背負著萬千人的生死托付:“大先生可是想問這句話?”
大先生點點頭,深邃的眼神裏,多了幾分自責和不忍,生命無辜,不分輕重,不分南北西東,西流城的數十萬百姓是人,北莽龍城前這些死傷在他手下的士兵,也是人啊!
孰對?孰錯?
縱然飽讀詩書,精研諸子百家的大先生,也難以說出個名堂來,或許,隻能是莽、唐、楚、魏這四國亂世的錯吧。
若是沒了戰爭,沒了諸國的野心貪欲,有了萬世千秋太平,自然就沒了這麽多的血腥。
“他們的死,是值得的!”
慕容龍城掃視了一眼地上的龍城軍屍體,漆黑的眼眸裏泛起一絲狂熱與癲狂:“哪怕死傷再多的人,隻要可以留下大先生,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先生口口聲聲講仁義,求萬世太平,但豈不知,隻要有您在,就不可能有萬世太平,因為您,終究隻是東唐的大先生,而非我北莽的。隻有你死了,我北莽方可南下吞唐滅楚,西向除魏,天下一統,方能真正地開千秋萬世太平。”
言之鑿鑿,語之切切,慕容龍城的氣勢亦隨之越攀越高,仿似心中積蓄的痛苦、悲憤,在這一刻徹底爆發出來。
“所以,請先生一路走還!”
長刀出鞘半寸,刀氣縱橫百丈,黃昏、殘霞、鮮血、虛空被一寸寸割裂,莽莽蒼蒼盡複混沌,而隨著慕容龍城的刀不斷拔出,刀勢也愈發雄渾壯闊。
先有大先生下英賢山,一路北行,養劍氣於鞘,出劍就是萬丈劍氣滾龍壁,斬大日佛陀;後有慕容龍城以悲、以哀,以怒,以血、以命、以責任,養刀於鞘,出則刀氣莽莽複混沌,雄渾壯闊覆乾坤。
刀未完全出鞘,刀氣已然縱橫捭闔,割裂虛空大地,但刀氣靠近大先生丈尺之內,卻似渾不受力一般,分掠向兩邊,而後大先生彎腰躬身,向前衝去。
慕容龍城這一刀,猶若騎兵衝鋒,以刀為騎,以鞘為路,其初始雖壯但無力,唯有經過十數丈的發力積蓄後,方可滾滾若洪流勢不可擋。
所以,在慕容龍城刀未出鞘時,截其大龍,就能阻其刀勢。
當年南楚圍棋國手江若虛與東唐國手韋應月下棋,韋應月善以勢壓人,棋如大龍淩九霄,而江若虛則善以柔克剛,料敵預先,每每皆可在韋應月大龍成勢前將其截斷,龍不成龍,則九天難飛,兩人連下九天九局,韋應月沒有贏過一局。
棋罷,韋應月仰天長歎:“吾有大龍可淩霄,君有應手可截龍。敗之不冤,不冤啊!”
棋局可截大龍難成勢,江湖亦可截招難成式,是謂截大龍。
麵對大先生這一式截大龍,慕容龍城嘴角上翹,似譏若諷,搭落在刀柄的右手倏忽緊握,出鞘的長刀戛然而止,刀勢亦頓。
然而下一刻,刀鞘崩碎,長刀豁然斬出,刀氣長虹充斥虛空,仿似一座堤壩,本來是由泄水口慢慢泄流,但突然間堤壩崩潰,洪流一瞬全部漫湧而出。
一條大龍可截,但數十上百條大龍看你如何去截?傾瀉而出的刀氣洪流,便是這數十上百條大龍。
大先生疾馳的身影突然頓止,深吸一口氣,雙手握拳錘向大地,瞬間地裂山崩,煙塵土石起如大龍,百龍對百龍,何懼之有?
“轟……”
轟鳴聲中,大先生身軀微震,一口鮮血噴出,一退數十丈,接著,一道粲然如洗的刀光緊隨而至,大先生抬手虛按,虛空坍縮,形成一個個漩渦暗流,然而那道匹練般的刀光卻似無形無質一般,直接穿過坍縮的虛空,斬在大先生的身上。
大先生悶哼一聲,眼耳口鼻間俱有鮮血滲出,但他卻沒有選擇暫避鋒芒,而是趁著慕容龍城換氣之際,再度出現在其身前,抬手再是一招截大龍。
慕容龍城眉頭緊蹙,他雖然知道大先生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但卻不敢有任何小覷之意,橫刀於胸前,右手執刀柄,左手撫刀尖,如架天地大橋。
大先生落下的手,正好劈在慕容龍城架起的大橋上,慕容龍城手中那柄天下有名的神兵利器,瞬間被砸成了彎月。
而後,大先生手臂微顫,身後數十丈大地無聲翻覆,而慕容龍城則像石塊一般,被拋飛出去,徑直砸陷入身後數十丈厚的城牆中。
大先生看也不看陷入城牆中的慕容龍城,正準備直接躍上城樓,但還不等他行動,慕容龍城的身影則再度出現在其身前。
此時的慕容龍城,銀甲破碎,披頭散發,嘴角鮮血涔涔,不似先前那般淡然自若,唯獨一雙眼眸,依舊充斥著灼熱與癲狂。
“大先生未免心急了些吧!”慕容龍城嘴角微揚,似諷似譏:“這裏是北莽,而非東唐,想要入城,可不是這個入法兒。”
“那我便打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