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浩然有正氣,玉宇澄清天地埃。


    霄漢萬裏清如意,朗朗乾坤開太平。


    乾坤朗朗,萬裏無雲,天地澄明,青陽如瀑,便是春夏兩季,北莽也從未有過這樣的豔陽高照天,也從未有過這樣的萬裏無雲日,更別提鉛雲深厚雁無意的冬季了。


    但偏偏今世今時今日,他們見到了,朗朗乾坤,玉宇澄清。


    他們的眼裏,不再有那煌煌的星墜,不再有那一掌碎星辰的震撼,有的隻是玉宇澄清的郎闊,有的隻是青陽如盤的和煦溫暖,有的隻是無悲無喜的安寧祥和。


    ……


    “萬世開太平,好一個開太平啊!”


    龍城城樓上,燕狂徒雙眸幽深,帶著欽佩,感慨道。


    ……


    “好一個開太平,好一個大先生,不過,可惜啊!”


    龍城皇宮摘星台上,身著九龍皇袍,頭戴冠冕的北莽女帝,抬頭望著澄澈清明的天空,金陽灑落,泛映起絲絲縷縷的毫光,如綴五彩,高貴而雍容。


    一個好,一個可惜,誠心實意的敬佩,也誠心實意的惋惜,好一個萬世開太平,可惜非是吾道人。


    北莽女帝身旁,一個身著道袍,頭戴道冠的女子,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沒有隻言片語,隻有漠然,大道至公亦無情。


    ……


    數千裏之外的一座小酒館裏,一名邋遢的道士手裏提著半壺酒,斜趴在油漬泥汙厚厚的桌子上,雙眸微閉,輕微地打著唿嚕,周旁嘈雜的聲音,仿若與他無關一般,天地去無意,我心自逍遙。


    而在九霄雲層崩碎之際,邋遢道人忽然睜開雙眼,明亮如光,卻又瞬息滄桑幽深,如蘊萬千歲月桑田,一黑一白兩尾陰陽魚流轉不休。


    “唉,開太平,二十年間如一夢,功名埋沒隨百草;哪得世間逍遙事?壺中日月付一杯。嘿,萬世開太平,可惜功名利祿如海,哪得太平?哪得逍遙?不過敢為天下先,比老道強啊,老道我啊,敬你一杯。”


    似笑,似悲,似無奈,一杯美酒入喉,竟有幾分酸苦,邋遢道人望了一眼對麵街上,那裏有一個腰懸劍,手捧《春秋》的少年,不顧淒冷的寒風,席地而坐,翻閱著手中書籍,認真而嚴肅,一人一書一世界,邋遢道人嘿然一笑,你也不算後繼無人呐。


    “砰”


    一聲輕響,酒壺傾倒,酒水灑了一地,邋遢道人歪著頭,重新趴倒在油漬泥汙滿布的木桌上,壓得小木桌吱吱呀呀的一陣輕響,唿嚕聲漸起,哪得世間逍遙事?壺中日月付一杯啊。


    ……


    龍城向南數百裏外的一座沙丘上,一名頭發胡須皆白,眼神空洞,但身材卻極為壯碩,宛如山嶽巍峨的老者,手挽一柄暗沉如夜,卻泛著點點銀白光芒,宛如璀璨星河的長弓,抬頭望著被大先生一掌開太平的朗朗乾坤,良久未動,如青石塑像一般,亙古萬年不變。


    接著,一連串的咳嗽聲不斷響起,一縷縷鮮血順延著老者的嘴角淌落,挽弓的左手和曾拉弦的右手,皆忍不住顫抖起來,腳下的沙丘則像是從內而外受到劇烈撞擊一般,向四周不斷崩陷,最終消失無蹤,仿若那裏,從來就沒有一座高達十數米的沙丘一般。


    “咳咳……受人之恩,當一箭報之,無悔;乘人之危,老朽實慚愧也。不如歸去,歸去……”


    聲音飄落,人已杳然無蹤。


    ……


    朗朗乾坤,浩然氣清,讀書意,今當述。


    是以一手碎星辰,開朗朗乾坤,開萬世太平。


    風息,塵落,本來的綠洲小城,已經消失不見,隻餘下一片大地翻覆後的狼藉,或過不了許久,風沙掩蝕,這裏就會變成一片荒漠戈壁,誰還會記得,這裏曾有一手碎星辰,曾有朗朗乾坤天地清,曾有個人,願為天下百姓,開萬世太平?


    大先生抬首望著無雲無靄、青陽高懸的霄漢九天,方正肅穆,間雜著滄桑的麵容上,閃過一絲悠遠釋然的笑意,很輕很淡,仿似過往的清風浮雲,輕淡地拂不起半縷漣漪一般,看不見,也抓不住。


    此時,大先生儒冠已散,青衫已破,但就像街頭那些寒酸落魄、衣衫襤褸卻自有一番胸懷大誌的讀書人一般,不為五鬥米折腰,不為權貴功名墮誌,身子挺直如鬆如竹。


    大先生抬起雙手,本是布滿皺紋,蘊藏著歲月滄桑的手掌,此時卻潔白如玉,無一絲瑕疵,比太安富貴人家那些養在深閨人未識,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的雙手還要白皙,在金陽的照耀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而後,大先生扶正頭上的儒冠,拂去青衫上沾惹的煙塵,斂去衣袂間的褶皺,動作輕緩自然,一絲不苟。當年,子路“君子死,冠不免”,自有一番讀書人的氣度從容,今若赴死,自也應正冠整衫。


    冠正,青衫新,大先生背負雙手,一步而至龍城。


    龍城在,北莽存,這座存在了數百年之久,年年歲歲人不同,歲歲年年城相似,堪為北莽精神象征的龍城前,三萬身著銀白甲胄的龍城軍,全部手持長槍,腰懸北莽彎刀,騎馬列陣赫赫,狼煙煞氣衝霄漢。


    陣列前方,已經脫去白衫常服,身著銀甲的慕容龍城,雙眸清潤無痕,手按腰畔長刀,無半分凜然肅殺氣象,依舊像先前那個立於冰湖身著長衫如負笈遊學士子一般的人兒。


    但於這萬軍煞氣衝霄間,卻不顯突兀和格格不入,自有一股懾人的風度氣魄,頗有幾分“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闊達氣象,一人一刀,就堪勝過這三萬狼煙煞氣衝霄漢的龍城軍。


    當大先生來到龍城前時,一隊一千人,每一人都堪比江湖一流高手,最強者不乏抱一境巔峰,半步宗師之境,每一人拉出去,放到江湖中,也都算是一方人物的龍城軍,手持長槍,開始衝鋒。


    鐵騎烈,雷音響,煞氣出,天地動,千人的衝鋒,赫然給人一種洪流破堤,天河倒傾,無可匹敵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刀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知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知笑並收藏刀試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