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將功成,萬千累累白骨矣!
已經化作殘垣斷壁的都督府前,唐笑風看著地上的累累屍體,看著眼前半壁殘垣的西流關,微微有些出神。
在西流關的日子已然不短,幾乎每天都會見到死人和鮮血,城外城內,有敵人的,也有同伴的。他腰畔的橫刀,也曾親自染嚐了數十人的鮮血,結束過數十條的性命,本以為麵對屍體和鮮血,已經可以麻木和無動於衷。
可此時,望著城中那層層疊疊不下數萬具的屍體,望著鮮血如紅綢鋪就的地麵,望著那被煙塵醺著的微沉夜幕,刺骨的寒風掠過,星火點點,忽明忽暗,伴隨著嗚嗚咽咽的幽吟,宛如無數冤魂的哭嚎和哀戚,是不甘,是憤恨!
西流自古埋白骨,英雄男兒慨當殤。
以前小時候,聽邵大叔說那戰場殺敵的慨然無畏,說那一騎挑千軍的英雄故事,每每心潮澎湃,總會纏著邵大叔多講一些,多說一些。可是邵大叔聞言,總是莫名笑笑,不再言,端起桌上的酒碗,望著天外的明月,一飲而盡。
長大一些,能識字讀書,也不再纏著邵大叔講故事,而是自己窩在書樓裏,看那名人趣事,賞那橫刀立馬的英雄人物,讀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大丈夫生當如是”的壯誌豪言,每每都會熱血沸騰,慨然大歎一聲“好男兒”,從心底裏升起萬般豪氣。
距離,總是美好的!
等真正到了西流關,見著了書中故事裏方能看到的英雄人物,真正挽橫刀上了戰場,真正觸碰到了鮮血和死人,方才知道那時邵大叔一飲而盡的是酒,也是哀愁和淚水,方才知道那書中一句簡單輕飄話語背後的分量和沉重。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萬骨枯,這就是那風光成功背後的沉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就像此次戰爭。此次進入西流關的北莽將士,共有三萬之眾,這三萬多人,最終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即便是那些受苦荊藤毒素影響已然陷入昏迷的北莽士兵,也被事後補了一刀,就像先前北莽人在城樓上所做的那樣,趕盡殺絕。
這是一場沒有投降和俘虜的戰爭,鮮血淋淋。
所有人都知道,西流關接下來將麵臨一場更為殘酷的戰鬥,所有人都會奔赴戰場,故而沒有多餘的人手來看押這些北莽俘虜,一旦這些俘虜趁著西流人手空虛時伺機而動,眾人難免腹背受敵,步入萬劫不複之地。
所以,為了杜絕這種可能,為了身後的家,為了身後的國,這種鮮血和屠殺,勢在必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這是大唐和北莽的無奈,也是家和國的無奈。
“這,就是戰爭啊!”
唐笑風深深歎了口氣,仿似要將內心深處的那一抹悲傷,在這一聲幽幽歎息間傾盡。
“我說你小子,別再唉聲歎氣了,趕緊走吧,都督有令:城門口集合!”
薛小刀走過來拍拍唐笑風的肩膀,略顯疲憊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如秋水洗過的長空一般澄明清澈:“這戰場之事啊,本就是這麽無可奈何,本無恩怨,卻要生死相搏。因為,我們各自有各自所珍惜的東西,朋友、親人、家園,無可奈何,卻也,無可厚非。”
“無可奈何,卻也,無可厚非!”寥寥一語,殘酷,但現實!
唐笑風點點頭,道理他都懂,但懂是一迴事兒,能不能接受,又是另外一迴事兒。
“小風啊,不是大哥說你,你比你那師兄可差遠了。那小子,真是一塊打仗的料啊!”薛小刀看著身邊沉默無語的少年,輕笑道:“不過,你可比他聰明多嘍!”
“薛大哥是說趙師兄?”唐笑風迴神,想起已經成為一隊之長的趙千山,不由輕笑,正如薛小刀所言,他的確比自己更適合戰場。
“不知洛師兄和寧師兄怎麽樣了?”想起趙千山,唐笑風頓時也想起了被派往西流城的洛溪言和寧子逸。
薛小刀擺擺手道:“放心吧,西流城雖也暗流湧動,但有洛溪雨和周先生坐鎮,想來沒人敢動他們;再者說,他們背後站的是我們西流邊軍,想來整個西流州,還沒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你還是擔心擔心自己吧,上了戰場,刀劍無眼,可得萬事小心啊!”
唐笑風點點頭,想想也是這個理兒,西流城雖然也不甚太平,但相比於西流關的刀光劍影,卻總歸要安全的多。
“薛大哥,你可知都督召集我們,所謂何事?”
從都督府到西流關北門,約有半炷香的路程,一路上,兩人見到不少士兵從城中各處匯聚向北門,臉上猶掛著劫後餘生的震驚和欣然,就像此刻的他一般,勝的是那般夢幻與不可置信,先前的一幕,猶在眼前。
北莽鐵騎破城,旌旗獵獵,寒甲耀目,一片洪流徹骨意,那獰笑和刀光箭雨下,他還以為自己會和那些埋骨城外的同袍一樣,埋葬於戰火風雪中,累累白骨森寒意,寥寥數筆史書言。
但下一刻,看著那北莽士兵從火海中衝出時,麵色慘青,搖搖欲墜的身影;看著那被西流關眾將士輕易刺穿身體而無力還手的景象;看著那被一刀梟首卻猶自帶著茫然絕望神情的赤虎,一切皆如夢似幻。
唐笑風沒有動手,或者說沒機會動手,在他迴過神時,北莽士兵已經如麥子般成片倒下,獰笑的赤虎已經被唐書城一刀梟首,緊接著,就是一聲聲歡唿雷動響徹雲霄,那時,他方才意識到:
我們勝了!我們贏了!我們,還活著!
一切都顯得那麽不真實,但卻實實在在。
“別問我,這我哪能知道?”
薛小刀聳聳肩,繼而湊近唐笑風,笑嘻嘻道:“先不說這個,你小子出的這個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三萬軍的計策,挽西流於狂瀾,可真真不輸於古之名將先賢啊!”
聞言,唐笑風摸摸鼻子,尷尬道:“薛大哥你可千萬別給我帶高帽子,點子是我出的,但具體實施計劃的可不是我,我也沒這個能力!”
這不是自謙,而是事實!
一將功成,萬千累累白骨矣!
已經化作殘垣斷壁的都督府前,唐笑風看著地上的累累屍體,看著眼前半壁殘垣的西流關,微微有些出神。
在西流關的日子已然不短,幾乎每天都會見到死人和鮮血,城外城內,有敵人的,也有同伴的。他腰畔的橫刀,也曾親自染嚐了數十人的鮮血,結束過數十條的性命,本以為麵對屍體和鮮血,已經可以麻木和無動於衷。
可此時,望著城中那層層疊疊不下數萬具的屍體,望著鮮血如紅綢鋪就的地麵,望著那被煙塵醺著的微沉夜幕,刺骨的寒風掠過,星火點點,忽明忽暗,伴隨著嗚嗚咽咽的幽吟,宛如無數冤魂的哭嚎和哀戚,是不甘,是憤恨!
西流自古埋白骨,英雄男兒慨當殤。
以前小時候,聽邵大叔說那戰場殺敵的慨然無畏,說那一騎挑千軍的英雄故事,每每心潮澎湃,總會纏著邵大叔多講一些,多說一些。可是邵大叔聞言,總是莫名笑笑,不再言,端起桌上的酒碗,望著天外的明月,一飲而盡。
長大一些,能識字讀書,也不再纏著邵大叔講故事,而是自己窩在書樓裏,看那名人趣事,賞那橫刀立馬的英雄人物,讀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大丈夫生當如是”的壯誌豪言,每每都會熱血沸騰,慨然大歎一聲“好男兒”,從心底裏升起萬般豪氣。
距離,總是美好的!
等真正到了西流關,見著了書中故事裏方能看到的英雄人物,真正挽橫刀上了戰場,真正觸碰到了鮮血和死人,方才知道那時邵大叔一飲而盡的是酒,也是哀愁和淚水,方才知道那書中一句簡單輕飄話語背後的分量和沉重。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萬骨枯,這就是那風光成功背後的沉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就像此次戰爭。此次進入西流關的北莽將士,共有三萬之眾,這三萬多人,最終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即便是那些受苦荊藤毒素影響已然陷入昏迷的北莽士兵,也被事後補了一刀,就像先前北莽人在城樓上所做的那樣,趕盡殺絕。
這是一場沒有投降和俘虜的戰爭,鮮血淋淋。
所有人都知道,西流關接下來將麵臨一場更為殘酷的戰鬥,所有人都會奔赴戰場,故而沒有多餘的人手來看押這些北莽俘虜,一旦這些俘虜趁著西流人手空虛時伺機而動,眾人難免腹背受敵,步入萬劫不複之地。
所以,為了杜絕這種可能,為了身後的家,為了身後的國,這種鮮血和屠殺,勢在必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這是大唐和北莽的無奈,也是家和國的無奈。
“這,就是戰爭啊!”
唐笑風深深歎了口氣,仿似要將內心深處的那一抹悲傷,在這一聲幽幽歎息間傾盡。
“我說你小子,別再唉聲歎氣了,趕緊走吧,都督有令:城門口集合!”
薛小刀走過來拍拍唐笑風的肩膀,略顯疲憊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如秋水洗過的長空一般澄明清澈:“這戰場之事啊,本就是這麽無可奈何,本無恩怨,卻要生死相搏。因為,我們各自有各自所珍惜的東西,朋友、親人、家園,無可奈何,卻也,無可厚非。”
“無可奈何,卻也,無可厚非!”寥寥一語,殘酷,但現實!
唐笑風點點頭,道理他都懂,但懂是一迴事兒,能不能接受,又是另外一迴事兒。
“小風啊,不是大哥說你,你比你那師兄可差遠了。那小子,真是一塊打仗的料啊!”薛小刀看著身邊沉默無語的少年,輕笑道:“不過,你可比他聰明多嘍!”
“薛大哥是說趙師兄?”唐笑風迴神,想起已經成為一隊之長的趙千山,不由輕笑,正如薛小刀所言,他的確比自己更適合戰場。
“不知洛師兄和寧師兄怎麽樣了?”想起趙千山,唐笑風頓時也想起了被派往西流城的洛溪言和寧子逸。
薛小刀擺擺手道:“放心吧,西流城雖也暗流湧動,但有洛溪雨和周先生坐鎮,想來沒人敢動他們;再者說,他們背後站的是我們西流邊軍,想來整個西流州,還沒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你還是擔心擔心自己吧,上了戰場,刀劍無眼,可得萬事小心啊!”
唐笑風點點頭,想想也是這個理兒,西流城雖然也不甚太平,但相比於西流關的刀光劍影,卻總歸要安全的多。
“薛大哥,你可知都督召集我們,所謂何事?”
從都督府到西流關北門,約有半炷香的路程,一路上,兩人見到不少士兵從城中各處匯聚向北門,臉上猶掛著劫後餘生的震驚和欣然,就像此刻的他一般,勝的是那般夢幻與不可置信,先前的一幕,猶在眼前。
北莽鐵騎破城,旌旗獵獵,寒甲耀目,一片洪流徹骨意,那獰笑和刀光箭雨下,他還以為自己會和那些埋骨城外的同袍一樣,埋葬於戰火風雪中,累累白骨森寒意,寥寥數筆史書言。
但下一刻,看著那北莽士兵從火海中衝出時,麵色慘青,搖搖欲墜的身影;看著那被西流關眾將士輕易刺穿身體而無力還手的景象;看著那被一刀梟首卻猶自帶著茫然絕望神情的赤虎,一切皆如夢似幻。
唐笑風沒有動手,或者說沒機會動手,在他迴過神時,北莽士兵已經如麥子般成片倒下,獰笑的赤虎已經被唐書城一刀梟首,緊接著,就是一聲聲歡唿雷動響徹雲霄,那時,他方才意識到:
我們勝了!我們贏了!我們,還活著!
一切都顯得那麽不真實,但卻實實在在。
“別問我,這我哪能知道?”
薛小刀聳聳肩,繼而湊近唐笑風,笑嘻嘻道:“先不說這個,你小子出的這個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三萬軍的計策,挽西流於狂瀾,可真真不輸於古之名將先賢啊!”
聞言,唐笑風摸摸鼻子,尷尬道:“薛大哥你可千萬別給我帶高帽子,點子是我出的,但具體實施計劃的可不是我,我也沒這個能力!”
這不是自謙,而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