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府,武英堂中,有數人身介寒甲,腰懸橫刀,正襟危坐。
上首,一名身著月白長衫、樣貌清矍、頷下一縷長須的儒生手捧一杯清茶,看著堂中兵戈肅然的眾人,無悲無喜道:“大都督信上所說的人已經入城,現居於西平苑,諸位以為如何?”
清矍儒生輕抿了一口熱茶,雙眼微眯,半開半闔的雙眸中有明光閃爍,燦如星辰。其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書生獨有的清傲孤高,清晰地響徹眾人耳畔。
“哼,一個小娃娃而已,何須在意!”一名身材壯碩、眸似銅鈴、滿臉絡腮胡須的男子不屑道,言語間,仰首一碗烈酒下肚,身上鱗甲叮當輕響。
“魏將軍此言差矣,畢竟是大先生和都督所薦,豈可怠慢?”與身材魁梧男子臨座的一名中年男子搖頭道。
男子而立之年,疏眉朗目,雖是身著魚鱗明光鎧,腰懸橫刀,但一舉一動文雅舒適,少了幾分邊城男兒的豪壯,仿若提筆堪賦錦繡文章的儒生。
“肖將軍的意見呢?”上首清矍儒生看向左旁一名身著漆黑鎧甲的男子,男子麵容蒼白無暇,須眉皆白,唯餘一雙瞳眸漆黑如墨,沉凝若夜,白黑相間相映若鬼似魔,全身上下無半分生氣。
男子微微垂首,聽見上首儒生的話語後亦未抬頭,僅有陰森透骨的聲音緩緩響起,顯得異常年輕:“無需理會便是!”
“好冷,好冷!我說肖大將軍,你就不能不這麽說話嗎?要凍死人啊這是!”
森冷男子旁邊,一個年約二十五六的男子窩躺在椅內,懶洋洋輕笑著:“我們的命,我看還是握在我們自己手裏比較好!”
就在此時,後堂有腳步聲緩緩響起,步履間,舒而清,如是踏勘在雲嵐山溪間,間或又雄渾若山巒,穩而重。
聽聞腳步聲,廳中五人瞬時起身,正衣襟而危立,屆而一名須發黑白參半,年約五十左右的男子緩步踏入廳堂。
“都督!”
五人抱拳而立,神情肅然。
“無需多禮,學禮,你也坐吧!”
男子聲音沉肅穩重,顧盼間似有風雷,令人凜然生畏。
“學禮,人已經到了吧?”
“是,現居於西平苑!”清矍儒生點點頭道。
“大都督信中有言,此人為大先生所薦,當有奇才。不過沙場之事,非是紙上談兵,機謀詭譎,瞬息萬變,一步失,就是步步失,就是千萬人之性命,不可輕易假於他人之手。所以,先行觀察他們,若其真如大都督所言,再行委用不遲!”
“北莽大軍即日將至,派人繼續偵查,嚴密監視北莽鐵騎的一舉一動,見小事可言大義,任何細微舉動,皆不可遺漏,盡要匯報於我!”
“動員全體百姓,修築工事,嚴查城內陌生人,一刻不得鬆懈!”
“嚴守城門,至今日起,一律許進不許出,凡鬧事者,就地格殺!”
“嚴令加強戒備,任何人不得懈怠,如有違令者,一律軍法處置!”
······
西流關外,昨兒個夜裏還是莽莽蒼茫、無際無礙的萬裏雪國,但忽如一夜春風來,風雪消盡,萬物複蘇,顯露出青黑的土壤,一眼看遍,山野盡帶森寒甲。
漆黑的鐵甲,黑沉的戰馬,仿似一片沉厚濁重的陰雲,隨著狂風一夜間聚嘯西流關下,為西流關的單調雪白添綴了幾縷醒目與豔麗,但也多了幾分比凜風冽雪更肅殺的味道。
北莽黑水騎,來的突兀,在西流關所有百姓還在睡夢中、毫無半分準備的情況下,南下西流關。
然後,就是一輪衝鋒與騎射。
西流關外,本是一片坦途闊野,但為了防備北莽鐵騎的衝鋒,被百姓士兵挖掘出了一道道深淺不一的溝渠壕溝,恍若縱橫棋布的創傷與疤痕,看起來有些猙獰可怖。
北莽黑水騎,為北莽鐵騎中的精銳,兵是北莽軍伍中的百戰之卒,馬是牧場沃野中的千裏良駒。
當黑水騎開始衝鋒時,兵挽弓,馬嘶吼,鐵騎踏風雪鼓,方圓數裏之內鼓聲陣陣,有黑水滾滾湧向西流關;然就在臨近那些溝渠時,黑水戛然而止,有鐵索寒甲相撞,泠泠寒音響徹雲霄,馬鳴蕭蕭。
聲稍熄,黑水騎縱挽雕弓如滿月,黑水箭唿嘯而出,箭連箭,數萬箭枝撕裂風雪,如是銀河倒掛,煌煌黑水大雨從天而降,聲接聲,音映音,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天地間,仿若在這一瞬間失去了聲音,莽莽而唯餘黑雨臨關。
一輪箭雨後,三萬黑水騎意料之中的沒有繼續衝鋒與進攻,勒馬而退,如一片黑色雲彩,無聲無息間消失無蹤,就像兩個熟識的人,相互間打了個招唿而已。
待黑水騎稍退,西流關城門洞開,一抹抹白馬銀騎魚貫而出,綴著退入夜色的黑水騎,融入風雪中。
既然是打招唿,你送我一禮,我自當還你一禮,禮尚往來嘛!
少頃,魚肚泛白,從黑雲間隙淌下的微微亮光,雜亂地散落在西流關前,映起點點滴滴的熒光,將關外未及掩覆的蹄印大道,映照得清清楚楚。
靜寂的天際,倏忽被低沉的雷鳴音撞破,莽莽相接的天地盡頭,漸漸被漆黑湮沒,繼而不斷向前蔓延。待及天空再澄明透徹一些,那漆黑,真真切切地映入西流關所有將士的眼簾。
那黑潮,是北莽步卒。
臨先的北莽步卒,手持數丈高的精鋼盾牌,一步步向前壓進;中間的步卒,則抬著飛江、雲梯、木幔、撞車、攻城車等攻城器具;其後,則是弩衛和弓箭手,掩護著前方的步卒和工兵;最後,臨立著一排排投石車輛。
待至西流關外的溝渠前時,飛江搭砌成橋,盾衛和推著木幔的士兵向前,將身後抬著、推著攻城器械的士兵掩護的嚴嚴實實,弩箭兵和投石車,此時已然挽弓如滿月,箭矢巨石如雨,開始拋射投石。
西流關上,北疆副都督唐書城披甲而立,看著湧近城關的北莽士兵,揮手間,箭雨傾瀉而下,箭雨後,有士兵舉著滾石原木,狠狠砸扔下城。
更有數十名神意五境高手組成的小隊,趁著箭雨壓製敵方時,淩空踏虛,從城關飛掠向北莽軍陣後方的投石車陣。頓時,敵方漫天箭雨傾瀉,早有預料的眾人內力罡勁周護全身,恍若頑石般在對方的箭雨狂潮中屹立不倒。
然則雖然擋住了一番箭潮,但無數箭矢如滾滾洪流般永無止盡,滴水尚且穿石,更遑論滾滾洪流。洪流中,有人中箭身亡,有人真氣耗盡,無一得以幸免,甲子寒暑無始終,一朝命喪皆成空。
北莽戰陣中,借著投石車的勁氣力道,同樣有境界高深的將士臨空而至,想踏臨關闕,為下麵攻城的步卒爭取些時間;但不等落地,就被威力巨大的玄機弩箭貫穿身體。
無數普通士兵,更像是草芥般一茬茬倒下,而後又有其他人迅速補上,前仆後繼,周而複始,有大唐將士,亦有北莽士兵。
沙場上,永遠沒有誰的命比誰珍貴,命,隻有一條而已!
鮮血融風雪,關門如鬼門!
大戰,伊始!
上首,一名身著月白長衫、樣貌清矍、頷下一縷長須的儒生手捧一杯清茶,看著堂中兵戈肅然的眾人,無悲無喜道:“大都督信上所說的人已經入城,現居於西平苑,諸位以為如何?”
清矍儒生輕抿了一口熱茶,雙眼微眯,半開半闔的雙眸中有明光閃爍,燦如星辰。其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書生獨有的清傲孤高,清晰地響徹眾人耳畔。
“哼,一個小娃娃而已,何須在意!”一名身材壯碩、眸似銅鈴、滿臉絡腮胡須的男子不屑道,言語間,仰首一碗烈酒下肚,身上鱗甲叮當輕響。
“魏將軍此言差矣,畢竟是大先生和都督所薦,豈可怠慢?”與身材魁梧男子臨座的一名中年男子搖頭道。
男子而立之年,疏眉朗目,雖是身著魚鱗明光鎧,腰懸橫刀,但一舉一動文雅舒適,少了幾分邊城男兒的豪壯,仿若提筆堪賦錦繡文章的儒生。
“肖將軍的意見呢?”上首清矍儒生看向左旁一名身著漆黑鎧甲的男子,男子麵容蒼白無暇,須眉皆白,唯餘一雙瞳眸漆黑如墨,沉凝若夜,白黑相間相映若鬼似魔,全身上下無半分生氣。
男子微微垂首,聽見上首儒生的話語後亦未抬頭,僅有陰森透骨的聲音緩緩響起,顯得異常年輕:“無需理會便是!”
“好冷,好冷!我說肖大將軍,你就不能不這麽說話嗎?要凍死人啊這是!”
森冷男子旁邊,一個年約二十五六的男子窩躺在椅內,懶洋洋輕笑著:“我們的命,我看還是握在我們自己手裏比較好!”
就在此時,後堂有腳步聲緩緩響起,步履間,舒而清,如是踏勘在雲嵐山溪間,間或又雄渾若山巒,穩而重。
聽聞腳步聲,廳中五人瞬時起身,正衣襟而危立,屆而一名須發黑白參半,年約五十左右的男子緩步踏入廳堂。
“都督!”
五人抱拳而立,神情肅然。
“無需多禮,學禮,你也坐吧!”
男子聲音沉肅穩重,顧盼間似有風雷,令人凜然生畏。
“學禮,人已經到了吧?”
“是,現居於西平苑!”清矍儒生點點頭道。
“大都督信中有言,此人為大先生所薦,當有奇才。不過沙場之事,非是紙上談兵,機謀詭譎,瞬息萬變,一步失,就是步步失,就是千萬人之性命,不可輕易假於他人之手。所以,先行觀察他們,若其真如大都督所言,再行委用不遲!”
“北莽大軍即日將至,派人繼續偵查,嚴密監視北莽鐵騎的一舉一動,見小事可言大義,任何細微舉動,皆不可遺漏,盡要匯報於我!”
“動員全體百姓,修築工事,嚴查城內陌生人,一刻不得鬆懈!”
“嚴守城門,至今日起,一律許進不許出,凡鬧事者,就地格殺!”
“嚴令加強戒備,任何人不得懈怠,如有違令者,一律軍法處置!”
······
西流關外,昨兒個夜裏還是莽莽蒼茫、無際無礙的萬裏雪國,但忽如一夜春風來,風雪消盡,萬物複蘇,顯露出青黑的土壤,一眼看遍,山野盡帶森寒甲。
漆黑的鐵甲,黑沉的戰馬,仿似一片沉厚濁重的陰雲,隨著狂風一夜間聚嘯西流關下,為西流關的單調雪白添綴了幾縷醒目與豔麗,但也多了幾分比凜風冽雪更肅殺的味道。
北莽黑水騎,來的突兀,在西流關所有百姓還在睡夢中、毫無半分準備的情況下,南下西流關。
然後,就是一輪衝鋒與騎射。
西流關外,本是一片坦途闊野,但為了防備北莽鐵騎的衝鋒,被百姓士兵挖掘出了一道道深淺不一的溝渠壕溝,恍若縱橫棋布的創傷與疤痕,看起來有些猙獰可怖。
北莽黑水騎,為北莽鐵騎中的精銳,兵是北莽軍伍中的百戰之卒,馬是牧場沃野中的千裏良駒。
當黑水騎開始衝鋒時,兵挽弓,馬嘶吼,鐵騎踏風雪鼓,方圓數裏之內鼓聲陣陣,有黑水滾滾湧向西流關;然就在臨近那些溝渠時,黑水戛然而止,有鐵索寒甲相撞,泠泠寒音響徹雲霄,馬鳴蕭蕭。
聲稍熄,黑水騎縱挽雕弓如滿月,黑水箭唿嘯而出,箭連箭,數萬箭枝撕裂風雪,如是銀河倒掛,煌煌黑水大雨從天而降,聲接聲,音映音,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天地間,仿若在這一瞬間失去了聲音,莽莽而唯餘黑雨臨關。
一輪箭雨後,三萬黑水騎意料之中的沒有繼續衝鋒與進攻,勒馬而退,如一片黑色雲彩,無聲無息間消失無蹤,就像兩個熟識的人,相互間打了個招唿而已。
待黑水騎稍退,西流關城門洞開,一抹抹白馬銀騎魚貫而出,綴著退入夜色的黑水騎,融入風雪中。
既然是打招唿,你送我一禮,我自當還你一禮,禮尚往來嘛!
少頃,魚肚泛白,從黑雲間隙淌下的微微亮光,雜亂地散落在西流關前,映起點點滴滴的熒光,將關外未及掩覆的蹄印大道,映照得清清楚楚。
靜寂的天際,倏忽被低沉的雷鳴音撞破,莽莽相接的天地盡頭,漸漸被漆黑湮沒,繼而不斷向前蔓延。待及天空再澄明透徹一些,那漆黑,真真切切地映入西流關所有將士的眼簾。
那黑潮,是北莽步卒。
臨先的北莽步卒,手持數丈高的精鋼盾牌,一步步向前壓進;中間的步卒,則抬著飛江、雲梯、木幔、撞車、攻城車等攻城器具;其後,則是弩衛和弓箭手,掩護著前方的步卒和工兵;最後,臨立著一排排投石車輛。
待至西流關外的溝渠前時,飛江搭砌成橋,盾衛和推著木幔的士兵向前,將身後抬著、推著攻城器械的士兵掩護的嚴嚴實實,弩箭兵和投石車,此時已然挽弓如滿月,箭矢巨石如雨,開始拋射投石。
西流關上,北疆副都督唐書城披甲而立,看著湧近城關的北莽士兵,揮手間,箭雨傾瀉而下,箭雨後,有士兵舉著滾石原木,狠狠砸扔下城。
更有數十名神意五境高手組成的小隊,趁著箭雨壓製敵方時,淩空踏虛,從城關飛掠向北莽軍陣後方的投石車陣。頓時,敵方漫天箭雨傾瀉,早有預料的眾人內力罡勁周護全身,恍若頑石般在對方的箭雨狂潮中屹立不倒。
然則雖然擋住了一番箭潮,但無數箭矢如滾滾洪流般永無止盡,滴水尚且穿石,更遑論滾滾洪流。洪流中,有人中箭身亡,有人真氣耗盡,無一得以幸免,甲子寒暑無始終,一朝命喪皆成空。
北莽戰陣中,借著投石車的勁氣力道,同樣有境界高深的將士臨空而至,想踏臨關闕,為下麵攻城的步卒爭取些時間;但不等落地,就被威力巨大的玄機弩箭貫穿身體。
無數普通士兵,更像是草芥般一茬茬倒下,而後又有其他人迅速補上,前仆後繼,周而複始,有大唐將士,亦有北莽士兵。
沙場上,永遠沒有誰的命比誰珍貴,命,隻有一條而已!
鮮血融風雪,關門如鬼門!
大戰,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