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沈璃的人正是顧家二公子顧桐,他在兩個月前陸家老太太的壽禮上見到沈璃,頓時驚為天人,又打聽到她還沒有嫁人,便不顧一切衝去吳興,借助在朋友家裏,開始對沈璃展開瘋狂的追求。
他買通沈府管家,每天給沈璃寫信,滿篇情意綿綿,他得知沈璃喜歡詩書繪畫,便投其所好,買了不少這方麵的書籍給她。
同時又懇請自己祖父向沈家求親,一旦他贏獲美人心,這門親事又門當戶對,那麽他迎娶沈璃就十拿九穩了。
不料昨天管家把書還給了他,又告訴他,沈璃要隨姑母去京城,管家看在錢的份上,又私下告訴他,沈璃和姑母是要跟隨一名貴客迴京城。
李鄴是以私人身份訪問沈宅,管家雖然知道一點端倪,但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告訴顧桐,貴客是什麽人?
顧桐聽說心上人要走了,頓時要瘋了,他連夜守在沈府外麵,看著船隻出來,他立刻坐船追趕。
望著船隊毫不停留地遠去,顧桐心都碎了,無力坐在船頭,抱頭失聲痛哭。
這時,給他劃船的船夫眼珠轉了幾下,便笑道:“公子還真是個情癡啊!可光這樣喊是沒有用的。”
“你說什麽?”
船夫幹笑一聲道:“我是說,那個小娘子對你就算是一往情深,但她也沒有辦法,她總不能跳水吧!或者有人控製著她,你說她該怎麽辦?”
顧桐瞪大了眼睛,眼前仿佛了看見沈璃被幾個老婆子抓住,她掙紮著哭喊顧郎的情形。
顧桐頓時血脈賁張,他捏緊拳頭問道:“那你說我該怎麽辦?”
船夫被顧桐雇了快一個月了,早就看透了顧桐,也了解他的底細,蘇州那邊的世家公子,手中至少有幾百兩銀子,而且頭腦單純,是一個利用的棒槌。
“很簡單啊!把她搶迴來就是了,女人嘛!生米做成熟飯,她就死心塌地跟你了。”
顧桐嚇一跳,把她搶迴來,這怎麽行?而且自己手無縛雞之力,怎麽搶?
他猶豫一下道:“恐怕不妥吧!”
“嗬嗬!有什麽不妥,又不是搶迴來進洞房,搶迴來送迴沈宅不就行了,隻是阻止她去京城,再說,又不是讓你自己去搶。”
“這”顧桐一時心亂如麻,不知該怎麽辦才好。
船夫笑道:“我認識幾個朋友,都是和我一樣的船夫,收錢替人辦事,他們不是搶人,而是搶船,控製了小船,連人帶船送迴來,隻要小娘子安靜地呆在小船內,保證她安然無恙。”
顧桐聽說是搶船不搶人,倒有點動心了,他遲疑一下道:“保證不是搶人?”
“當然不是搶人,沈家的小娘子,誰敢亂來?我說的是搶船。”
“那那也可以。”
船夫看出他動心了,便笑道:“當然得花費一點的錢財,要不然別人怎麽肯幫忙呢?”
顧桐也知道要花錢,他問道:“要多少錢?”
船夫伸出兩根指頭,笑眯眯道:“兩百兩銀子,分文不少!”
顧桐臉刷地白了,他帶了三百兩銀子來湖州,現在身邊還剩下兩百二十兩,被船夫卡得死死的。
“能不能少一點?”
船夫嗬嗬一聲冷笑,“既然在公子心中,錢財比女人重要,那就當我什麽都沒有說,沈家小娘子還是讓有錢的男人去拱吧!公子就不要癡心妄想了。”
船夫說得很粗俗,血驀地湧上了顧桐的頭頂,他咬牙道:“我是那種重財輕義之人嗎?說好了,就兩百兩銀子。”
“公子痛快!”
船夫豎起大拇指誇讚,又道:“按照規矩,公子先付我一半,我去找人,事成後付另一半。”
船夫又恭維道:“我就先預祝公子和沈家小娘子早進洞房,早生貴子!”
顧桐頭腦發熱,也不管不顧了,當即取了一百兩銀子給船夫,船夫得了銀子,便讓顧桐迴去等候,三天內必有消息。
船夫當然不會真的去搶人,他隻是騙顧桐的銀子而已,現在一百兩銀子已經騙到手,他又在惦記顧桐的另外一半銀子了。
有辦法騙到手嗎?當然有辦法,雇艘小船,找個妓女假扮沈家小娘子,在夜間交人,拿到剩下的百兩銀子後就逃之夭夭,等那位木頭公子天亮發現不對時,什麽都來不及了。
船夫需要幫手,他當即找到了表弟,船夫的表弟叫做吳勝,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地痞,而且消息靈通,交結廣泛。
吳勝聽表哥說了來意,前太子妃,京城貴客,二十多艘船隻去了杭州,把這些關鍵信息匯攏,他便立刻意識到這裏麵有發大財的機會。
他先敷衍了表兄,表示他馬上去找妓女找船隻,吳勝隨即騎馬趕往烏程縣。
江南地區水網密布,河道縱橫,如果不熟悉,很少看到馬車或者牛車,基本上都是乘船出行。
江南地區的治安在天寶年以前是非常不錯,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偷小竊,沒有大的團夥盜賊。
但安史之亂爆發後,大量北方流民湧入江南,加上官府大量財力和資源都用到防禦賊軍上,江南的治安也漸漸開始惡化了。
江南的盜匪以水賊居多,十幾人、二十人一夥,主要以搶掠商船為生,不過安史之亂結束後,各地官府也開始重點打擊水賊,這兩年水賊也大大減少。
不過在江南地區依舊活躍著三支勢力頗大的盜匪,一支是長江水賊常茂生,手下有一百餘人,活躍在長江下遊,手下有一百餘人。
第二個是宣州山匪林甘石,手下五百餘人,活躍在兩浙道西部的山區,第三個便是錢塘水賊宋廣春,手下約八十餘人,活躍在錢塘江上。
這三支盜匪其實都是江南農民起義軍袁晁和方清的部下,這兩支義軍前年被李光弼先後剿滅,主力雖然被剿滅,餘孽依然像星火般存在。
常茂生是袁晁的部下,從越州逃進太湖,又從太湖流竄到長江,成為長江水賊。
林甘石和宋廣春則是義軍首領方清的部下,方清被李光弼剿滅後,這兩人一個率領部下逃進山中,一個率部下逃進了錢塘江。
再次起義是沒有了,他們最後都淪為水賊盜匪。
而船夫的表弟吳勝其實就是宋廣春安插在湖州的眼線之一。
他將一個涉及巨大財富的信息火速傳給了宋廣春。
(本章完)
他買通沈府管家,每天給沈璃寫信,滿篇情意綿綿,他得知沈璃喜歡詩書繪畫,便投其所好,買了不少這方麵的書籍給她。
同時又懇請自己祖父向沈家求親,一旦他贏獲美人心,這門親事又門當戶對,那麽他迎娶沈璃就十拿九穩了。
不料昨天管家把書還給了他,又告訴他,沈璃要隨姑母去京城,管家看在錢的份上,又私下告訴他,沈璃和姑母是要跟隨一名貴客迴京城。
李鄴是以私人身份訪問沈宅,管家雖然知道一點端倪,但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告訴顧桐,貴客是什麽人?
顧桐聽說心上人要走了,頓時要瘋了,他連夜守在沈府外麵,看著船隻出來,他立刻坐船追趕。
望著船隊毫不停留地遠去,顧桐心都碎了,無力坐在船頭,抱頭失聲痛哭。
這時,給他劃船的船夫眼珠轉了幾下,便笑道:“公子還真是個情癡啊!可光這樣喊是沒有用的。”
“你說什麽?”
船夫幹笑一聲道:“我是說,那個小娘子對你就算是一往情深,但她也沒有辦法,她總不能跳水吧!或者有人控製著她,你說她該怎麽辦?”
顧桐瞪大了眼睛,眼前仿佛了看見沈璃被幾個老婆子抓住,她掙紮著哭喊顧郎的情形。
顧桐頓時血脈賁張,他捏緊拳頭問道:“那你說我該怎麽辦?”
船夫被顧桐雇了快一個月了,早就看透了顧桐,也了解他的底細,蘇州那邊的世家公子,手中至少有幾百兩銀子,而且頭腦單純,是一個利用的棒槌。
“很簡單啊!把她搶迴來就是了,女人嘛!生米做成熟飯,她就死心塌地跟你了。”
顧桐嚇一跳,把她搶迴來,這怎麽行?而且自己手無縛雞之力,怎麽搶?
他猶豫一下道:“恐怕不妥吧!”
“嗬嗬!有什麽不妥,又不是搶迴來進洞房,搶迴來送迴沈宅不就行了,隻是阻止她去京城,再說,又不是讓你自己去搶。”
“這”顧桐一時心亂如麻,不知該怎麽辦才好。
船夫笑道:“我認識幾個朋友,都是和我一樣的船夫,收錢替人辦事,他們不是搶人,而是搶船,控製了小船,連人帶船送迴來,隻要小娘子安靜地呆在小船內,保證她安然無恙。”
顧桐聽說是搶船不搶人,倒有點動心了,他遲疑一下道:“保證不是搶人?”
“當然不是搶人,沈家的小娘子,誰敢亂來?我說的是搶船。”
“那那也可以。”
船夫看出他動心了,便笑道:“當然得花費一點的錢財,要不然別人怎麽肯幫忙呢?”
顧桐也知道要花錢,他問道:“要多少錢?”
船夫伸出兩根指頭,笑眯眯道:“兩百兩銀子,分文不少!”
顧桐臉刷地白了,他帶了三百兩銀子來湖州,現在身邊還剩下兩百二十兩,被船夫卡得死死的。
“能不能少一點?”
船夫嗬嗬一聲冷笑,“既然在公子心中,錢財比女人重要,那就當我什麽都沒有說,沈家小娘子還是讓有錢的男人去拱吧!公子就不要癡心妄想了。”
船夫說得很粗俗,血驀地湧上了顧桐的頭頂,他咬牙道:“我是那種重財輕義之人嗎?說好了,就兩百兩銀子。”
“公子痛快!”
船夫豎起大拇指誇讚,又道:“按照規矩,公子先付我一半,我去找人,事成後付另一半。”
船夫又恭維道:“我就先預祝公子和沈家小娘子早進洞房,早生貴子!”
顧桐頭腦發熱,也不管不顧了,當即取了一百兩銀子給船夫,船夫得了銀子,便讓顧桐迴去等候,三天內必有消息。
船夫當然不會真的去搶人,他隻是騙顧桐的銀子而已,現在一百兩銀子已經騙到手,他又在惦記顧桐的另外一半銀子了。
有辦法騙到手嗎?當然有辦法,雇艘小船,找個妓女假扮沈家小娘子,在夜間交人,拿到剩下的百兩銀子後就逃之夭夭,等那位木頭公子天亮發現不對時,什麽都來不及了。
船夫需要幫手,他當即找到了表弟,船夫的表弟叫做吳勝,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地痞,而且消息靈通,交結廣泛。
吳勝聽表哥說了來意,前太子妃,京城貴客,二十多艘船隻去了杭州,把這些關鍵信息匯攏,他便立刻意識到這裏麵有發大財的機會。
他先敷衍了表兄,表示他馬上去找妓女找船隻,吳勝隨即騎馬趕往烏程縣。
江南地區水網密布,河道縱橫,如果不熟悉,很少看到馬車或者牛車,基本上都是乘船出行。
江南地區的治安在天寶年以前是非常不錯,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偷小竊,沒有大的團夥盜賊。
但安史之亂爆發後,大量北方流民湧入江南,加上官府大量財力和資源都用到防禦賊軍上,江南的治安也漸漸開始惡化了。
江南的盜匪以水賊居多,十幾人、二十人一夥,主要以搶掠商船為生,不過安史之亂結束後,各地官府也開始重點打擊水賊,這兩年水賊也大大減少。
不過在江南地區依舊活躍著三支勢力頗大的盜匪,一支是長江水賊常茂生,手下有一百餘人,活躍在長江下遊,手下有一百餘人。
第二個是宣州山匪林甘石,手下五百餘人,活躍在兩浙道西部的山區,第三個便是錢塘水賊宋廣春,手下約八十餘人,活躍在錢塘江上。
這三支盜匪其實都是江南農民起義軍袁晁和方清的部下,這兩支義軍前年被李光弼先後剿滅,主力雖然被剿滅,餘孽依然像星火般存在。
常茂生是袁晁的部下,從越州逃進太湖,又從太湖流竄到長江,成為長江水賊。
林甘石和宋廣春則是義軍首領方清的部下,方清被李光弼剿滅後,這兩人一個率領部下逃進山中,一個率部下逃進了錢塘江。
再次起義是沒有了,他們最後都淪為水賊盜匪。
而船夫的表弟吳勝其實就是宋廣春安插在湖州的眼線之一。
他將一個涉及巨大財富的信息火速傳給了宋廣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