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旅範家手中,買到的棉花種子,今年豐收了。
今年棉花種植了5萬畝,每畝產棉300公斤,合計1500萬公斤。
這些棉花,都是領主府種植的,歸屬領主。
林遠現在急需將這麽多棉花,全部紡成紗錠,然後紡織成棉布。
一匹棉布的價格,是麻布的三倍。
如此多的棉花,全部紡紗織成布,就是一筆巨大的進項。
而且,棉花還有助於改善南邊百姓的生活環境,做成棉被、棉襖,冬天就再也不用擔心被凍死了。
可是這麽多棉花,必須要先進的紡織機。
於是,林遠直接將大木匠朱由校從大洪山召迴來,讓他在現有的紡紗機上,進行升級改良。
朱由校見是木工挑戰,一下子就來了興致。
竟然忙得廢寢忘食,連續2天2也沒合眼,他終於將傳統的紡織機升級了。
原本兩錠的紡機,速度慢,他直接升級成十六錠紡機,一下子將效率提高了八倍。
還有織布機,也被他改良為腳踏梭子織布機,不再需要多人操作,一人坐在織布機上,腳踩便能運行,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另外,他見棉籽非常難剝離,竟然突發奇想,發明了一架脫籽機。
隻需人轉動輪軸,棉籽便自行脫落,成為一團純粹的棉花。
這一套紡織機器,直接推廣。
不僅紡棉需要,紡絲、紡紗一樣需要。
林遠可以肯定,這就是工業革麵的苗頭啊。
8月30日,全中國區的人,都接到了一道係統公告。
“叮!係統公告:歡迎各位進入無雙世界1年時間,值此1周年之際,係統將於9月1日舉辦一場盛大的拍賣會,歡迎各位前來競拍,敬請期待!”
原來已經1年時間了。
林遠迴想起1年前,他剛降臨襄陽城,當時隻憑著一腔熱血投奔嶽家軍,隨嶽家軍在馬欄山剿匪,卻意外獲得一個建村令與招募令。
從此,他成為了一個領主。
勤勤懇懇的發展領地,1年時間內,他先後平隨州,兼郢州,蕩雲夢,占漢陽,吞洪山,完成了許多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業。
隱隱有天下第一領主的勢頭!
這1年時間,他經曆了許多,也曾多次刀裏來,火裏去,麵臨種種危險,讓他原本忐忑的心智越發成熟。
當然,這1年時間,也淘汰掉不少人。
遠的不說,就說隨州最初的那幾千個領主,就全部淘汰了。
熟悉的人,是越來越少,天下的動亂,也越來越大。
林遠迴想起來,也是一陣唏噓。
也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麽樣。
既然是1周年拍賣會,那麽係統肯定會放出許多好東西。
林遠不自覺的有些期待起來。
現在,他隻需為拍賣會,準備好充足的錢。
他從臨安帶迴來的200萬兩黃金,已經使用了30萬兩用來招賢,還有100萬兩放在府庫中,作為領地的發展專項基金。
也就是說,他能動用的錢,隻有70萬兩黃金。
這也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數字了,不過,和那些大世家、大閥門比起來,依舊沒有任何優勢。
而且,這一次拍賣會,不再隻局限於異人,連npc也知道了。
也就是說,趙構、李乾順等陣營皇帝,也會參加拍賣。
還有那些蟄伏的梟雄霸主。
這樣就競爭激烈了。
林遠估計,這一次拍賣會上,肯定有非常重要的東西拍賣。
隻能到時候再看了。
8月31日,拍賣會前一天。
領地中再次傳來兩件喜訊。
其一,金錢豹子湯隆終於將熱處理的鍛造法總結完善,可以大規模投入生產了。
這麽一來,林遠麾下的所有兵器鎧甲,都將重新迴爐淬火,提高兵器硬度與韌性。
這一措施,可以極大的提高士卒的戰鬥力。
不過,想要大規模投入生產,也有一個缺憾,那就是煤炭不足。
林遠地處荊襄,地下煤炭不足。
煤炭爐煉鋼,需要大量的煤炭,這一缺相,必須想辦法解決。
而全中國煤炭最多的地方,無疑是大同府與平頂山。
可惜這兩處地方,都被金國牢牢的控製,想要從金國手中購買大量煤炭,非常困難。
林遠將這件事情,交給王安石去想辦法。
另外一件喜事,便是淩振的火繩槍終於完成了。
淩振經過一個月的改良,不斷改進,總算是將炮管的大小,縮小到一手可握。
而且,為了防止炸膛,又和湯隆合作,將炮管的硬度與韌性全麵提高。
現在,火繩槍初版終於完成。
武器坊試驗場,淩振在火繩槍中倒入細粒鐵珠,又在槍尾**孔倒入**,牽出引線,平舉瞄準10米外的箭靶。
在引線被點燃之後,隨著‘砰’地一聲,一股黑煙噴出,四五粒鐵珠射出,擊穿了10米外的箭靶。
“好!”
這一幕,直接引來武器坊中一片叫好聲。
就連鑄劍大師張鴉九,也是神色動容。
林遠看得非常滿意。
10米距離,能夠射穿箭靶,威力已經不俗,但是,還不夠!
鐵珠能射穿稻草箭靶,不代表它可以射穿鐵甲。
淩振再次填裝鐵彈,這一次,是對準了一副輕鐵甲。
隨著砰地一聲,鐵彈打在鐵甲上,隻是讓鎧甲的鐵片變形了,便被彈開了。
根本傷不到鐵甲的內部。
果然,林遠的猜測沒有錯,這一版的火繩槍,威力還太小,必須改進。
不過,淩振已經非常厲害了,居然隻憑自己的鑽研,就將火繩槍提前了幾百年。
林遠當即點出了幾個缺陷,在有意的引導他。
比如,槍管的問題,現在填裝子彈後,隻能平射或仰射,要怎麽做到俯射?
比如,子彈和**分離,是不是可以借鑒火炮,將二者合二為一。
還有子彈的外形,是不是能夠借鑒箭頭,也打磨成尖銳的。
又比如,火繩點火的方式,是不是遇到潮濕,或者下雨就失效了?有沒有更快捷的方法,比如遂火石。
火槍的研發,必須加快進度,林遠估計,西方與倭族應該早就研發了,或許現在都已經到了遂火槍的地步。
不能再拖下去了。
這一次火繩槍,隻能說已經研製出來了,接下來隻需稍加改進,讓射出去的子彈威力更大,便能用於實戰。
今年棉花種植了5萬畝,每畝產棉300公斤,合計1500萬公斤。
這些棉花,都是領主府種植的,歸屬領主。
林遠現在急需將這麽多棉花,全部紡成紗錠,然後紡織成棉布。
一匹棉布的價格,是麻布的三倍。
如此多的棉花,全部紡紗織成布,就是一筆巨大的進項。
而且,棉花還有助於改善南邊百姓的生活環境,做成棉被、棉襖,冬天就再也不用擔心被凍死了。
可是這麽多棉花,必須要先進的紡織機。
於是,林遠直接將大木匠朱由校從大洪山召迴來,讓他在現有的紡紗機上,進行升級改良。
朱由校見是木工挑戰,一下子就來了興致。
竟然忙得廢寢忘食,連續2天2也沒合眼,他終於將傳統的紡織機升級了。
原本兩錠的紡機,速度慢,他直接升級成十六錠紡機,一下子將效率提高了八倍。
還有織布機,也被他改良為腳踏梭子織布機,不再需要多人操作,一人坐在織布機上,腳踩便能運行,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另外,他見棉籽非常難剝離,竟然突發奇想,發明了一架脫籽機。
隻需人轉動輪軸,棉籽便自行脫落,成為一團純粹的棉花。
這一套紡織機器,直接推廣。
不僅紡棉需要,紡絲、紡紗一樣需要。
林遠可以肯定,這就是工業革麵的苗頭啊。
8月30日,全中國區的人,都接到了一道係統公告。
“叮!係統公告:歡迎各位進入無雙世界1年時間,值此1周年之際,係統將於9月1日舉辦一場盛大的拍賣會,歡迎各位前來競拍,敬請期待!”
原來已經1年時間了。
林遠迴想起1年前,他剛降臨襄陽城,當時隻憑著一腔熱血投奔嶽家軍,隨嶽家軍在馬欄山剿匪,卻意外獲得一個建村令與招募令。
從此,他成為了一個領主。
勤勤懇懇的發展領地,1年時間內,他先後平隨州,兼郢州,蕩雲夢,占漢陽,吞洪山,完成了許多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業。
隱隱有天下第一領主的勢頭!
這1年時間,他經曆了許多,也曾多次刀裏來,火裏去,麵臨種種危險,讓他原本忐忑的心智越發成熟。
當然,這1年時間,也淘汰掉不少人。
遠的不說,就說隨州最初的那幾千個領主,就全部淘汰了。
熟悉的人,是越來越少,天下的動亂,也越來越大。
林遠迴想起來,也是一陣唏噓。
也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麽樣。
既然是1周年拍賣會,那麽係統肯定會放出許多好東西。
林遠不自覺的有些期待起來。
現在,他隻需為拍賣會,準備好充足的錢。
他從臨安帶迴來的200萬兩黃金,已經使用了30萬兩用來招賢,還有100萬兩放在府庫中,作為領地的發展專項基金。
也就是說,他能動用的錢,隻有70萬兩黃金。
這也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數字了,不過,和那些大世家、大閥門比起來,依舊沒有任何優勢。
而且,這一次拍賣會,不再隻局限於異人,連npc也知道了。
也就是說,趙構、李乾順等陣營皇帝,也會參加拍賣。
還有那些蟄伏的梟雄霸主。
這樣就競爭激烈了。
林遠估計,這一次拍賣會上,肯定有非常重要的東西拍賣。
隻能到時候再看了。
8月31日,拍賣會前一天。
領地中再次傳來兩件喜訊。
其一,金錢豹子湯隆終於將熱處理的鍛造法總結完善,可以大規模投入生產了。
這麽一來,林遠麾下的所有兵器鎧甲,都將重新迴爐淬火,提高兵器硬度與韌性。
這一措施,可以極大的提高士卒的戰鬥力。
不過,想要大規模投入生產,也有一個缺憾,那就是煤炭不足。
林遠地處荊襄,地下煤炭不足。
煤炭爐煉鋼,需要大量的煤炭,這一缺相,必須想辦法解決。
而全中國煤炭最多的地方,無疑是大同府與平頂山。
可惜這兩處地方,都被金國牢牢的控製,想要從金國手中購買大量煤炭,非常困難。
林遠將這件事情,交給王安石去想辦法。
另外一件喜事,便是淩振的火繩槍終於完成了。
淩振經過一個月的改良,不斷改進,總算是將炮管的大小,縮小到一手可握。
而且,為了防止炸膛,又和湯隆合作,將炮管的硬度與韌性全麵提高。
現在,火繩槍初版終於完成。
武器坊試驗場,淩振在火繩槍中倒入細粒鐵珠,又在槍尾**孔倒入**,牽出引線,平舉瞄準10米外的箭靶。
在引線被點燃之後,隨著‘砰’地一聲,一股黑煙噴出,四五粒鐵珠射出,擊穿了10米外的箭靶。
“好!”
這一幕,直接引來武器坊中一片叫好聲。
就連鑄劍大師張鴉九,也是神色動容。
林遠看得非常滿意。
10米距離,能夠射穿箭靶,威力已經不俗,但是,還不夠!
鐵珠能射穿稻草箭靶,不代表它可以射穿鐵甲。
淩振再次填裝鐵彈,這一次,是對準了一副輕鐵甲。
隨著砰地一聲,鐵彈打在鐵甲上,隻是讓鎧甲的鐵片變形了,便被彈開了。
根本傷不到鐵甲的內部。
果然,林遠的猜測沒有錯,這一版的火繩槍,威力還太小,必須改進。
不過,淩振已經非常厲害了,居然隻憑自己的鑽研,就將火繩槍提前了幾百年。
林遠當即點出了幾個缺陷,在有意的引導他。
比如,槍管的問題,現在填裝子彈後,隻能平射或仰射,要怎麽做到俯射?
比如,子彈和**分離,是不是可以借鑒火炮,將二者合二為一。
還有子彈的外形,是不是能夠借鑒箭頭,也打磨成尖銳的。
又比如,火繩點火的方式,是不是遇到潮濕,或者下雨就失效了?有沒有更快捷的方法,比如遂火石。
火槍的研發,必須加快進度,林遠估計,西方與倭族應該早就研發了,或許現在都已經到了遂火槍的地步。
不能再拖下去了。
這一次火繩槍,隻能說已經研製出來了,接下來隻需稍加改進,讓射出去的子彈威力更大,便能用於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