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五十年前,竺家曾遭受過一次滅頂之災。
那場災禍後,旁支庶出損害倒是不大,可竺家的嫡係幾乎盡毀。原本數百人的嫡係,最終隻剩下了寥寥幾個孤兒寡母。
其中,便有尚且年幼的竺太傅,和他那尚在繈褓之中的妹妹。
在這之後,竺太傅就被迫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族。
為了能夠複興家族,竺太傅所付出的努力,絕非外人能夠想象的。
原本的竺家,是因為站錯了隊,從而遭了禍端。可不得不說,站隊的風險雖大,然若是賭對了,所獲的利益足以讓人忘卻所有的風險。
在竺家稍微體麵了一些後,竺太傅便再次站隊。
所幸,這一次他成功了。
可這卻僅僅是第一步。
成功之後的竺太傅,開始動用貴人們之間最常用的手段,聯姻。
竺太傅本人,娶的是陛下舅家的小姐。而在當年,那是陛下身後最大的助力。而竺太傅給他唯一的妹妹選擇的夫婿,卻是曾經的楊家。
楊家,最出名的便是出了一位太子妃。
陛下一母同胞長兄的妻子。
而竺太傅的妹婿,便是那位太子妃的嫡親哥哥。
可惜,楊家的富貴卻仿若一襲清雲,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楊家徹底覆滅時,竺太傅的妹妹和妹婿自然也跟著一道兒被斬首示眾。
“這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雖然我不大清楚當年楊家究竟發生了何事,可我那個姑姑,確實再也不曾迴來過。”
竺側妃滿臉的驚容,然在口唿不可能的同時,她的雙眼卻亮得嚇人。
沈梨秋微微一歎:“旁的暫且不論,至少竺太傅本人對於家人是極好的。”
不惜一切方法將人送走,甚至在事態平息之後,還讓幼子迎娶妹妹的女兒,從這一點上看,竺太傅確實對他的妹妹極為上心。
隻是聯想到前世的事情,沈梨秋嘴角閃過一絲譏諷。
誠然,竺太傅對於家人上心這一點,在大部分人看來都算是優點。可落在有心人眼裏,卻也不失為一個致命的缺點。
所謂的有心人,擱在前世,便是俊王蕭瑾軒。
前世的竺太傅可不是蕭瑾軒的嶽丈,饒是如此,因著竺太傅素來敬重陛下,事事皆以陛下的意識為主。因此,竺太傅同蕭瑾軒的關係並不算差,畢竟在前世,沒有沈梨秋的從中挑撥,蕭瑾軒和陛下的關係也是極為和睦的。
便是如此,當蕭瑾軒在無意中發現,竺太傅的親妹妹尚且活著,且還是馬商餘家的當家太太後,這心也立刻活絡起來了。
馬商餘家同衛國有勾結,這是實情。
可這件事情,竺太傅卻是全然不知的。可當把柄落到了蕭瑾軒手中時,他才不理會這點,徑直搜集了所有的證據,將一切都捅到了陛下麵前。
這是明麵上。
暗地裏,蕭瑾軒卻是以此作為要挾,逼的竺太傅投靠他。顧及到其他家人的生死,竺太傅被迫答應了下來。
最終,馬商餘家核心人物逃到了衛國,其餘人等盡數被誅。其中就包括了竺家五少奶奶和她年幼的孩子。
至於竺家的其他人,則被蕭瑾軒冠以大義滅親的名號,僥幸逃脫了這一劫。
而蕭瑾軒卻得以憑借這件事情,被陛下封為了太子殿下。
然而,這是前世了。
今生今世,沈梨秋絕不可能再讓蕭瑾軒獲利!
“竺側妃可思量清楚了?旁的事情你不必在意,我不可能閑的無聊特地跑到燕王府上來消遣你。我隻能保證,我的消息來源非常可靠,再多的內幕……我卻也無法細說了。”
許是沈梨秋從容不迫的態度讓竺側妃心中大定,又或者她最終還是無法原諒毀了她一生的罪魁禍首。
片刻之後,竺側妃重重的點頭:“瑞王妃,我信你,我聽你的。”
“如此甚好。”
……
宮中。
禦書房外。
竺太傅帶著他那五個兒子,頂著烈日跪成了一排。
此時,離下早朝已經過去小半天了,可竺家父子們,卻至今滴米未進。
這若是單單不吃不喝的,便是一整天下來,也沒有什麽大礙。可顯然,如今壓在竺家父子們心頭的,卻是另有其事。
大公公第五次出來了,說的話卻仍同之前完全一樣。
真要說有什麽差別的話,那便是語氣愈發的不耐煩了。
“竺太傅,陛下說了,不見。”
通敵叛國罪,跟謀朝篡位是相差無幾的大罪名。一旦坐實了,那絕對是滿門抄斬的罪行。陛下派人從竺家搜出了那些個物件,等同於已經在心裏給竺家定下了罪。
之所以尚且不曾將竺家父子們投入天牢,主要還是陛下也覺得罪證不夠多。
先前是在氣頭上,瞧著那些帖子書信越看越上火。然待靜下心來仔細打量時,陛下那多疑的性子,又再次冒頭了。
搜到的所謂證據中,除卻幾個造型古怪的小玩意兒外,其餘的都是很容易處理的物件。
試想想,隻要不是蠢到了極點的人,在收到帖子、書信後,不都選擇了徹底焚燒毀去嗎?
竺太傅……
應該不至於那麽蠢吧?
又過了半盞茶時辰,大公公第六次出來了。然這一次,他卻連看都不曾看一眼竺家父子們,而是徑直喚了其他的小公公。
“傳陛下口諭,喚燕王府蕭竺氏覲見。”
大公公說話的聲音雖不大,然這些話卻依然傳入了竺太傅耳中。
竺太傅當即打了個寒顫,麵上的絕望神情是愈發濃重了。
陛下已不再信任他了。
若非如此,根本就不必傳喚蕭竺氏那個禍害!
一旁的竺家五位少爺也顯然想到了這一點,看向竺太傅的目光裏多了一分擔憂。然仔細看去,卻皆能從他們的眼底裏,看出另外一層意思。
後悔與不甘。
然這一切,待蕭竺氏被藤椅抬入宮中時,卻盡數變成了無比的怨憤。
竺家五少爺雖下麵還有一個親妹妹竺盼晴,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卻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得了父母的寵愛,以及兄長們的謙讓,可以說,他的衝動和任性一點兒也不比竺盼晴少。
見蕭竺氏慢慢的被人攙下藤椅,竺家五少爺愣是一個沒忍住,起身徑直衝了過去。
那場災禍後,旁支庶出損害倒是不大,可竺家的嫡係幾乎盡毀。原本數百人的嫡係,最終隻剩下了寥寥幾個孤兒寡母。
其中,便有尚且年幼的竺太傅,和他那尚在繈褓之中的妹妹。
在這之後,竺太傅就被迫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族。
為了能夠複興家族,竺太傅所付出的努力,絕非外人能夠想象的。
原本的竺家,是因為站錯了隊,從而遭了禍端。可不得不說,站隊的風險雖大,然若是賭對了,所獲的利益足以讓人忘卻所有的風險。
在竺家稍微體麵了一些後,竺太傅便再次站隊。
所幸,這一次他成功了。
可這卻僅僅是第一步。
成功之後的竺太傅,開始動用貴人們之間最常用的手段,聯姻。
竺太傅本人,娶的是陛下舅家的小姐。而在當年,那是陛下身後最大的助力。而竺太傅給他唯一的妹妹選擇的夫婿,卻是曾經的楊家。
楊家,最出名的便是出了一位太子妃。
陛下一母同胞長兄的妻子。
而竺太傅的妹婿,便是那位太子妃的嫡親哥哥。
可惜,楊家的富貴卻仿若一襲清雲,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楊家徹底覆滅時,竺太傅的妹妹和妹婿自然也跟著一道兒被斬首示眾。
“這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雖然我不大清楚當年楊家究竟發生了何事,可我那個姑姑,確實再也不曾迴來過。”
竺側妃滿臉的驚容,然在口唿不可能的同時,她的雙眼卻亮得嚇人。
沈梨秋微微一歎:“旁的暫且不論,至少竺太傅本人對於家人是極好的。”
不惜一切方法將人送走,甚至在事態平息之後,還讓幼子迎娶妹妹的女兒,從這一點上看,竺太傅確實對他的妹妹極為上心。
隻是聯想到前世的事情,沈梨秋嘴角閃過一絲譏諷。
誠然,竺太傅對於家人上心這一點,在大部分人看來都算是優點。可落在有心人眼裏,卻也不失為一個致命的缺點。
所謂的有心人,擱在前世,便是俊王蕭瑾軒。
前世的竺太傅可不是蕭瑾軒的嶽丈,饒是如此,因著竺太傅素來敬重陛下,事事皆以陛下的意識為主。因此,竺太傅同蕭瑾軒的關係並不算差,畢竟在前世,沒有沈梨秋的從中挑撥,蕭瑾軒和陛下的關係也是極為和睦的。
便是如此,當蕭瑾軒在無意中發現,竺太傅的親妹妹尚且活著,且還是馬商餘家的當家太太後,這心也立刻活絡起來了。
馬商餘家同衛國有勾結,這是實情。
可這件事情,竺太傅卻是全然不知的。可當把柄落到了蕭瑾軒手中時,他才不理會這點,徑直搜集了所有的證據,將一切都捅到了陛下麵前。
這是明麵上。
暗地裏,蕭瑾軒卻是以此作為要挾,逼的竺太傅投靠他。顧及到其他家人的生死,竺太傅被迫答應了下來。
最終,馬商餘家核心人物逃到了衛國,其餘人等盡數被誅。其中就包括了竺家五少奶奶和她年幼的孩子。
至於竺家的其他人,則被蕭瑾軒冠以大義滅親的名號,僥幸逃脫了這一劫。
而蕭瑾軒卻得以憑借這件事情,被陛下封為了太子殿下。
然而,這是前世了。
今生今世,沈梨秋絕不可能再讓蕭瑾軒獲利!
“竺側妃可思量清楚了?旁的事情你不必在意,我不可能閑的無聊特地跑到燕王府上來消遣你。我隻能保證,我的消息來源非常可靠,再多的內幕……我卻也無法細說了。”
許是沈梨秋從容不迫的態度讓竺側妃心中大定,又或者她最終還是無法原諒毀了她一生的罪魁禍首。
片刻之後,竺側妃重重的點頭:“瑞王妃,我信你,我聽你的。”
“如此甚好。”
……
宮中。
禦書房外。
竺太傅帶著他那五個兒子,頂著烈日跪成了一排。
此時,離下早朝已經過去小半天了,可竺家父子們,卻至今滴米未進。
這若是單單不吃不喝的,便是一整天下來,也沒有什麽大礙。可顯然,如今壓在竺家父子們心頭的,卻是另有其事。
大公公第五次出來了,說的話卻仍同之前完全一樣。
真要說有什麽差別的話,那便是語氣愈發的不耐煩了。
“竺太傅,陛下說了,不見。”
通敵叛國罪,跟謀朝篡位是相差無幾的大罪名。一旦坐實了,那絕對是滿門抄斬的罪行。陛下派人從竺家搜出了那些個物件,等同於已經在心裏給竺家定下了罪。
之所以尚且不曾將竺家父子們投入天牢,主要還是陛下也覺得罪證不夠多。
先前是在氣頭上,瞧著那些帖子書信越看越上火。然待靜下心來仔細打量時,陛下那多疑的性子,又再次冒頭了。
搜到的所謂證據中,除卻幾個造型古怪的小玩意兒外,其餘的都是很容易處理的物件。
試想想,隻要不是蠢到了極點的人,在收到帖子、書信後,不都選擇了徹底焚燒毀去嗎?
竺太傅……
應該不至於那麽蠢吧?
又過了半盞茶時辰,大公公第六次出來了。然這一次,他卻連看都不曾看一眼竺家父子們,而是徑直喚了其他的小公公。
“傳陛下口諭,喚燕王府蕭竺氏覲見。”
大公公說話的聲音雖不大,然這些話卻依然傳入了竺太傅耳中。
竺太傅當即打了個寒顫,麵上的絕望神情是愈發濃重了。
陛下已不再信任他了。
若非如此,根本就不必傳喚蕭竺氏那個禍害!
一旁的竺家五位少爺也顯然想到了這一點,看向竺太傅的目光裏多了一分擔憂。然仔細看去,卻皆能從他們的眼底裏,看出另外一層意思。
後悔與不甘。
然這一切,待蕭竺氏被藤椅抬入宮中時,卻盡數變成了無比的怨憤。
竺家五少爺雖下麵還有一個親妹妹竺盼晴,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卻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得了父母的寵愛,以及兄長們的謙讓,可以說,他的衝動和任性一點兒也不比竺盼晴少。
見蕭竺氏慢慢的被人攙下藤椅,竺家五少爺愣是一個沒忍住,起身徑直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