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登聞鼓告禦狀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無論事後能否伸冤成功,告禦狀者皆先要滾釘床、走炭火。
所謂滾釘床,指的是在隻著裏衣的情況下,滾過至少三米長的滿是尖銳釘子的床板。而走炭火,則是赤著雙腳,走過滾燙的木炭橋。
甭管告禦狀者原本身子骨情況如何,在接連兩道鬼門關之後,便是沒死,也隻剩下了最後一口氣。
從登聞鼓被敲響,再到公公上前迴話,又過了大概半個時辰時間。在這期間,朝堂上的氣氛極為壓抑,文武百官便是原先準備啟奏,這會兒也硬生生的憋住了。
君臣皆耐心的等候著。
直到告禦狀者,被拖上了大殿。
“居然還真活下來了。”
“等等,是個女的!”
“難道是柳家的外嫁女?”
大殿上有著一絲**,文武百官的目光皆落在了攤在正中間,那個渾身鮮血的女子身上。
之所以知曉來人是女子,完全不是因為麵容,而是那高高梳起的發髻。除卻尚且還算整齊的發髻外,那女子身上的衣裳已被鮮血浸染,腳底更是焦黑一片。
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子血腥味和焦糊味混合在一起的古怪味道。
然而便是那味道再古怪,文武百官也顧不上了。
他們迫切的想要知曉來人究竟是誰,又是以何種理由為柳家鳴冤的。
“你是何人?”
陛下身畔的大公公略微上前一步,朗聲問道。
那女子原本是軟癱在地的,聞言艱難的撐起身子,硬是讓自己呈現了一個還算標準的跪禮。從禮儀上來看,這女子應當是大家族出身。
先是依禮叩拜,口唿萬歲後,那女子才道明了自己的身份。
“陛下,臣婦乃是燕親王側妃蕭竺氏。”
燕親王側妃……
蕭竺氏……
這句話如同驚雷一般,狠狠的劈在了大殿之上。陛下以及文武百官皆愣在了當場,整個朝堂刹那間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仿佛過了許久許久,陛下才終於迴過神來。
“燕王……你是瑾瑜的側妃?”
二皇子蕭瑾瑜,在生前便被陛下賜封為燕親王。隻是,因為燕王在成親前便已中風偏癱,以至於直到駕薨,都不曾留下一兒半女。
等於說,燕親王本身是屬於世襲罔替的爵位,可事實上,卻僅僅襲了一輩而已。
因此,比起其他的皇子公主,陛下對於這個自幼便毀了身子骨的兒子更多了一分愧疚。乍聞跪倒在地的女子是燕王的側妃,陛下除了極度的驚愕之外,愧疚之情再次湧上了心頭。
“你有何冤屈?”
燕王同俊王之間的恩怨,最好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
那時候,大皇子還不曾夭折,燕王也還是個健康的孩子。隻因柳貴妃的一念之差,毀掉了兩位皇子的一生。
先入為主的認為燕王同俊王是不可能和解的,是以,陛下選擇性的遺忘了之前公公已經迴稟了,蕭竺氏是替柳家鳴冤的。
“臣婦並不曾有任何冤屈,乃是替柳氏一族鳴冤報屈的。”
陛下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極為陰沉。
柳氏一族已然定罪,且不說陛下對他們的感觀極差。便是柳氏一族真當是冤枉的,如今木已成舟,再說這些又有什麽意義呢?
何況……
“你忘了你夫君同柳家的恩怨嗎?”
冷著臉,陛下死死的盯著那蕭竺氏,語氣裏是滿滿的恨意。
便是燕王的中風偏癱是俊王蕭瑾軒造成的,可不得不說,倘若燕王是個身體健康的人,那絕不會發生後續的事情。而毀掉燕王身子骨的,不是旁人,正是柳家的外嫁女柳貴妃。
“臣婦知曉。”
蕭竺氏抬起頭,麵上毫無血色,神情裏除了絕望還有一絲決絕。
卻聽她一字一頓的道:“恩怨歸恩怨,有些事情臣婦不得不說,哪怕將來會被天下人戳脊梁骨,臣婦也要……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這四個字一出,陛下和文武百官皆變了臉色。
很明顯,蕭竺氏跟柳家是沒有半分關係。
因為燕王同俊王以及柳貴妃的怨仇,陛下絕不可能讓一個同柳家有關係的人,嫁給燕王。甭管是正妃還是側妃,哪怕府中的丫鬟,也絕不可能跟柳家有一絲一毫的瓜葛。
那麽,所謂的大義滅親……
誰才是“親”?
陛下目光陰沉的盯著蕭竺氏,腦海裏卻在拚命的迴憶著關於燕王側妃的事宜。
燕王的正妃倒是容易想起,乃是越郡王府的慈敏郡主。那位郡主一心戀著蕭驚天,為了能夠嫁給蕭驚天為妻,還一度鬧到了宮中。因此,陛下對她印象深刻。
然而,燕王正妃早已過世了,她的母親更是唱了一出精彩紛呈的大戲。
可側妃呢?
苦思冥想了好一陣子,陛下愣是想不起來燕王側妃究竟是哪些人。他隻依稀記得,當初燕王的親事乃是皇後親自操辦的,除了正妃是陛下欽點的之外,旁的四個側妃皆是皇後安排的。
“蕭竺氏……你是竺家的人?竺墨,出來!”
前一句話是衝著蕭竺氏說的,然而後一句話,卻是狠狠的砸向了位於文武百官之中的太傅竺墨。
竺太傅冷汗都下來了。
聞言立刻走出隊列,跪倒在殿中,離蕭竺氏僅有一步之遙。
陛下在惱火什麽,竺太傅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無非是怕蕭竺氏所謂的大義滅親滅的是已過世的燕王,可竺太傅更怕的卻是蕭竺氏要弄死他竺家!
眼角瞥到蕭竺氏那張毫無血色的麵龐,竺太傅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陛下聖明,請不要偏信讒言!”
哪怕蕭竺氏至今尚且不曾說到點子上,可竺太傅卻滿心的忐忑。大義滅親……滅的恐怕根本就不是燕王,而是蕭竺氏的娘家。
“陛下,臣婦要為柳氏一族鳴冤,他們並不是主謀,真正的主謀乃是臣婦身旁這位德高望重的太傅竺墨!”
竺太傅一下子癱倒在地。
他的預感成真了,蕭竺氏要對付的果然是他竺家。
一瞬間,竺太傅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腦子裏一片混沌,神情木然的抬頭看向陛下,許久才顫顫巍巍的道:“陛下,臣是冤枉的,臣從不曾同柳氏一族有……”
“陛下!臣婦有證據!”
無論事後能否伸冤成功,告禦狀者皆先要滾釘床、走炭火。
所謂滾釘床,指的是在隻著裏衣的情況下,滾過至少三米長的滿是尖銳釘子的床板。而走炭火,則是赤著雙腳,走過滾燙的木炭橋。
甭管告禦狀者原本身子骨情況如何,在接連兩道鬼門關之後,便是沒死,也隻剩下了最後一口氣。
從登聞鼓被敲響,再到公公上前迴話,又過了大概半個時辰時間。在這期間,朝堂上的氣氛極為壓抑,文武百官便是原先準備啟奏,這會兒也硬生生的憋住了。
君臣皆耐心的等候著。
直到告禦狀者,被拖上了大殿。
“居然還真活下來了。”
“等等,是個女的!”
“難道是柳家的外嫁女?”
大殿上有著一絲**,文武百官的目光皆落在了攤在正中間,那個渾身鮮血的女子身上。
之所以知曉來人是女子,完全不是因為麵容,而是那高高梳起的發髻。除卻尚且還算整齊的發髻外,那女子身上的衣裳已被鮮血浸染,腳底更是焦黑一片。
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子血腥味和焦糊味混合在一起的古怪味道。
然而便是那味道再古怪,文武百官也顧不上了。
他們迫切的想要知曉來人究竟是誰,又是以何種理由為柳家鳴冤的。
“你是何人?”
陛下身畔的大公公略微上前一步,朗聲問道。
那女子原本是軟癱在地的,聞言艱難的撐起身子,硬是讓自己呈現了一個還算標準的跪禮。從禮儀上來看,這女子應當是大家族出身。
先是依禮叩拜,口唿萬歲後,那女子才道明了自己的身份。
“陛下,臣婦乃是燕親王側妃蕭竺氏。”
燕親王側妃……
蕭竺氏……
這句話如同驚雷一般,狠狠的劈在了大殿之上。陛下以及文武百官皆愣在了當場,整個朝堂刹那間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仿佛過了許久許久,陛下才終於迴過神來。
“燕王……你是瑾瑜的側妃?”
二皇子蕭瑾瑜,在生前便被陛下賜封為燕親王。隻是,因為燕王在成親前便已中風偏癱,以至於直到駕薨,都不曾留下一兒半女。
等於說,燕親王本身是屬於世襲罔替的爵位,可事實上,卻僅僅襲了一輩而已。
因此,比起其他的皇子公主,陛下對於這個自幼便毀了身子骨的兒子更多了一分愧疚。乍聞跪倒在地的女子是燕王的側妃,陛下除了極度的驚愕之外,愧疚之情再次湧上了心頭。
“你有何冤屈?”
燕王同俊王之間的恩怨,最好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
那時候,大皇子還不曾夭折,燕王也還是個健康的孩子。隻因柳貴妃的一念之差,毀掉了兩位皇子的一生。
先入為主的認為燕王同俊王是不可能和解的,是以,陛下選擇性的遺忘了之前公公已經迴稟了,蕭竺氏是替柳家鳴冤的。
“臣婦並不曾有任何冤屈,乃是替柳氏一族鳴冤報屈的。”
陛下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極為陰沉。
柳氏一族已然定罪,且不說陛下對他們的感觀極差。便是柳氏一族真當是冤枉的,如今木已成舟,再說這些又有什麽意義呢?
何況……
“你忘了你夫君同柳家的恩怨嗎?”
冷著臉,陛下死死的盯著那蕭竺氏,語氣裏是滿滿的恨意。
便是燕王的中風偏癱是俊王蕭瑾軒造成的,可不得不說,倘若燕王是個身體健康的人,那絕不會發生後續的事情。而毀掉燕王身子骨的,不是旁人,正是柳家的外嫁女柳貴妃。
“臣婦知曉。”
蕭竺氏抬起頭,麵上毫無血色,神情裏除了絕望還有一絲決絕。
卻聽她一字一頓的道:“恩怨歸恩怨,有些事情臣婦不得不說,哪怕將來會被天下人戳脊梁骨,臣婦也要……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這四個字一出,陛下和文武百官皆變了臉色。
很明顯,蕭竺氏跟柳家是沒有半分關係。
因為燕王同俊王以及柳貴妃的怨仇,陛下絕不可能讓一個同柳家有關係的人,嫁給燕王。甭管是正妃還是側妃,哪怕府中的丫鬟,也絕不可能跟柳家有一絲一毫的瓜葛。
那麽,所謂的大義滅親……
誰才是“親”?
陛下目光陰沉的盯著蕭竺氏,腦海裏卻在拚命的迴憶著關於燕王側妃的事宜。
燕王的正妃倒是容易想起,乃是越郡王府的慈敏郡主。那位郡主一心戀著蕭驚天,為了能夠嫁給蕭驚天為妻,還一度鬧到了宮中。因此,陛下對她印象深刻。
然而,燕王正妃早已過世了,她的母親更是唱了一出精彩紛呈的大戲。
可側妃呢?
苦思冥想了好一陣子,陛下愣是想不起來燕王側妃究竟是哪些人。他隻依稀記得,當初燕王的親事乃是皇後親自操辦的,除了正妃是陛下欽點的之外,旁的四個側妃皆是皇後安排的。
“蕭竺氏……你是竺家的人?竺墨,出來!”
前一句話是衝著蕭竺氏說的,然而後一句話,卻是狠狠的砸向了位於文武百官之中的太傅竺墨。
竺太傅冷汗都下來了。
聞言立刻走出隊列,跪倒在殿中,離蕭竺氏僅有一步之遙。
陛下在惱火什麽,竺太傅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無非是怕蕭竺氏所謂的大義滅親滅的是已過世的燕王,可竺太傅更怕的卻是蕭竺氏要弄死他竺家!
眼角瞥到蕭竺氏那張毫無血色的麵龐,竺太傅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陛下聖明,請不要偏信讒言!”
哪怕蕭竺氏至今尚且不曾說到點子上,可竺太傅卻滿心的忐忑。大義滅親……滅的恐怕根本就不是燕王,而是蕭竺氏的娘家。
“陛下,臣婦要為柳氏一族鳴冤,他們並不是主謀,真正的主謀乃是臣婦身旁這位德高望重的太傅竺墨!”
竺太傅一下子癱倒在地。
他的預感成真了,蕭竺氏要對付的果然是他竺家。
一瞬間,竺太傅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腦子裏一片混沌,神情木然的抬頭看向陛下,許久才顫顫巍巍的道:“陛下,臣是冤枉的,臣從不曾同柳氏一族有……”
“陛下!臣婦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