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瑾軒有多重身份。
皇室三皇子,禦封的俊親王,以及柳貴妃之子、柳丞相外孫等等。顯少有人知道,在多重身份之下,蕭瑾軒最看重的,卻是他本人。
他是蕭瑾軒,撇開了所有一切身份之後,他隻是他。
也因此,蕭瑾軒真正的心腹手下,被其稱唿為軒閣,而這鎏金令牌,便是號令軒閣之物。
見令如見人。
即便蕭瑾軒本人並不曾親自到場,隻要有令牌在手,亦可命令軒閣執行命令。
“這……”
怔怔的看著暗衛雙手捧上來的鎏金令牌,陛下心中狠狠一抽,猛地伸手一把將令牌打到了地上。暗衛被嚇得冷汗都滴到地上了,可陛下卻懶得理會,而是直直的看向了蕭驚天。
蕭驚天居然在笑。
如果說,以往蕭驚天笑起來足以將小孩子嚇哭,那麽此時,他的笑容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為滲人。
身後散發的森然殺意,幾乎都能凝結成為實質了。
陛下立時明白了,這已不僅僅是生氣的問題。
“驚天,你……罷了,你想怎樣就怎樣吧。”勸慰的話,在嘴裏打了個轉兒,卻最終仍沒有說出口。明知道此事已無法善了,多說無益。
“這是你說的。”
蕭驚天可不管陛下的言語中帶著多麽濃重的無奈和心傷,他隻想要陛下的承諾。
陛下抿著嘴,一言不發的點點頭。
“那我要帶兵出戰。”
“什麽?!”
“聽不懂嗎?我說,我要帶兵出戰。”即便麵對的是自己的親生父親,蕭驚天的眼底裏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溫度,“東都城內的流言我知道了,可我不信蕭瑾軒會這般膽大到親自迴到東都城。我要帶兵碾平了南風城,親手了結了他!”
滿臉寒霜的說著殺意驚人的話。
這會兒,根本就沒人會懷疑蕭驚天話裏的真實性。甚至還有種俊王蕭瑾軒一定會死得極為慘烈的預兆。
陛下苦笑連連。
骨肉相殘。
他本人就是從奪嫡之戰中獲勝的,即便沒有親自動手,然不能否認的是,他的大部分兄弟皆是因他而死。
那個時候,陛下並不覺得這其中有什麽問題。左右在他的心目中,真正的兄弟隻有他的嫡親兄長,他的太子大哥。
至於旁的人,在他的母後教導下,那些所謂的兄弟姐妹,甚至還不如一個陌生人。
可今日,他卻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
“南風城位於大齊和南詔國的邊境,若是隨意發兵南下,怕是會讓南詔國產生不必要的誤會。”遲疑了半響,陛下還是選擇了拒絕。
可他這句話,卻僅僅引來了蕭驚天的嗤笑聲。
“陛下,您真的認為南詔國是有意求和嗎?還是說,你覺得這所謂的求和,能管大齊幾年安康?”
聞言,陛下瞳孔一縮,他自然明白蕭驚天言下之意,卻不能任由蕭驚天胡來:“如今天下太平,朕不希望再發生戰爭!”
“陛下,您是天子,所以就認為普天之下所有人都要順從你的意見嗎?”冷冷的看向陛下,蕭驚天的笑容愈發殘忍,“戰爭遲早會爆發,端看最終誰勝誰敗!”
“南詔國剛來求親,你便……”
“他求他的親,我打我的仗,這其中有任何聯係嗎?”嘲諷的瞥了陛下一眼,蕭驚天徑自道,“正如陛下所想,南詔國剛來求親,必不會想到大齊會開戰。這豈不是一個大好機會?”
“那安寧呢?安寧可是你的親妹妹!”
將女兒推出去成為和親公主,陛下心中並無半點不安。可一聽蕭驚天開口便是攻打南詔國,陛下卻忍不住焦慮起來。
“親妹妹?左右不是我親自動手殺的,無所謂。”
蕭驚天的想法,卻是跟數十年前的陛下如出一轍。
隻要雙手上並沒有真正染上兄弟姐妹的血,別說死上一兩個,全部死了,又怎樣?
天家無情。
連嫡親的兄弟反目也是常事,更別說這所謂的同父異母了。
甚至,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打從離開娘胎,便是天生的仇家,除非毫無利益瓜葛,要不然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陛下強壓下心中那五味雜陳的感覺。
“罷了,朕知曉管不住你,更管不住沈蠻子當年留給你的那班人馬。你去吧,朕允許你帶著大軍南下,不過你也得答應朕一個條件。”
“說。”
“如果到時候瑾軒真的落到了你的手裏,你……給他一個痛快。”
萬萬沒想到會是這個要求,蕭驚天不由的怔了怔,旋即他很幹脆的點頭,道:“我答應。”
頓了頓,蕭驚天又添上了一句:“我從沒有虐囚的習慣。”
……
大軍整頓出發異常得迅速。
迅速到不僅滿朝文武感到震驚不已,連陛下都忍不住有些心寒。
是心寒,而不是驚歎。
自打安陵侯沈鵬飛戰死沙場之後,大齊已有整整七年時間不曾發動大規模作戰了。即便邊境偶有摩擦,那也僅僅是小支的駐軍。東都城郊外,雖常年駐紮的軍隊,可多年不曾出戰,況且糧草準備也會花費極多時間,卻不曾想,兩天之內,一切準備就緒。
究竟是大齊軍隊太能耐,亦或是早已有了謀劃?
陛下真心不願相信是後者,可現實卻擺在那裏,甚至他很懷疑,即便沒有自己的允許,蕭驚天也照樣能出征。
當蕭驚天帶領大軍離開東都城時,陛下獨自一人去了久被封存的東宮。
東宮,隸屬於太子。
陛下此生都不曾當過太子,他是在他的太子大哥意外身故之後,直接被推到台前的。之後,便是混亂的奪嫡之戰,而他從不曾入主東宮。
然而,對於東宮,陛下絲毫不陌生。
他的大哥便是在這裏,迎娶了他的大嫂。
那個同他青梅竹馬一道兒長大,驚豔了他整個少年時期的女子。
同時,也是在這裏,他終於得到了她,甚至還有一個孩子。那個時候,他真的認為自己得到了所有想要的一切,可惜他太貪心了,又或者太婦人之仁了。
一步錯步步錯。
直到今時今日,他已經失去了一切。
家,早在他犯下第一個錯誤的同時,就已經離他遠去了。
也許,是時候立下遺詔了。
皇室三皇子,禦封的俊親王,以及柳貴妃之子、柳丞相外孫等等。顯少有人知道,在多重身份之下,蕭瑾軒最看重的,卻是他本人。
他是蕭瑾軒,撇開了所有一切身份之後,他隻是他。
也因此,蕭瑾軒真正的心腹手下,被其稱唿為軒閣,而這鎏金令牌,便是號令軒閣之物。
見令如見人。
即便蕭瑾軒本人並不曾親自到場,隻要有令牌在手,亦可命令軒閣執行命令。
“這……”
怔怔的看著暗衛雙手捧上來的鎏金令牌,陛下心中狠狠一抽,猛地伸手一把將令牌打到了地上。暗衛被嚇得冷汗都滴到地上了,可陛下卻懶得理會,而是直直的看向了蕭驚天。
蕭驚天居然在笑。
如果說,以往蕭驚天笑起來足以將小孩子嚇哭,那麽此時,他的笑容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為滲人。
身後散發的森然殺意,幾乎都能凝結成為實質了。
陛下立時明白了,這已不僅僅是生氣的問題。
“驚天,你……罷了,你想怎樣就怎樣吧。”勸慰的話,在嘴裏打了個轉兒,卻最終仍沒有說出口。明知道此事已無法善了,多說無益。
“這是你說的。”
蕭驚天可不管陛下的言語中帶著多麽濃重的無奈和心傷,他隻想要陛下的承諾。
陛下抿著嘴,一言不發的點點頭。
“那我要帶兵出戰。”
“什麽?!”
“聽不懂嗎?我說,我要帶兵出戰。”即便麵對的是自己的親生父親,蕭驚天的眼底裏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溫度,“東都城內的流言我知道了,可我不信蕭瑾軒會這般膽大到親自迴到東都城。我要帶兵碾平了南風城,親手了結了他!”
滿臉寒霜的說著殺意驚人的話。
這會兒,根本就沒人會懷疑蕭驚天話裏的真實性。甚至還有種俊王蕭瑾軒一定會死得極為慘烈的預兆。
陛下苦笑連連。
骨肉相殘。
他本人就是從奪嫡之戰中獲勝的,即便沒有親自動手,然不能否認的是,他的大部分兄弟皆是因他而死。
那個時候,陛下並不覺得這其中有什麽問題。左右在他的心目中,真正的兄弟隻有他的嫡親兄長,他的太子大哥。
至於旁的人,在他的母後教導下,那些所謂的兄弟姐妹,甚至還不如一個陌生人。
可今日,他卻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
“南風城位於大齊和南詔國的邊境,若是隨意發兵南下,怕是會讓南詔國產生不必要的誤會。”遲疑了半響,陛下還是選擇了拒絕。
可他這句話,卻僅僅引來了蕭驚天的嗤笑聲。
“陛下,您真的認為南詔國是有意求和嗎?還是說,你覺得這所謂的求和,能管大齊幾年安康?”
聞言,陛下瞳孔一縮,他自然明白蕭驚天言下之意,卻不能任由蕭驚天胡來:“如今天下太平,朕不希望再發生戰爭!”
“陛下,您是天子,所以就認為普天之下所有人都要順從你的意見嗎?”冷冷的看向陛下,蕭驚天的笑容愈發殘忍,“戰爭遲早會爆發,端看最終誰勝誰敗!”
“南詔國剛來求親,你便……”
“他求他的親,我打我的仗,這其中有任何聯係嗎?”嘲諷的瞥了陛下一眼,蕭驚天徑自道,“正如陛下所想,南詔國剛來求親,必不會想到大齊會開戰。這豈不是一個大好機會?”
“那安寧呢?安寧可是你的親妹妹!”
將女兒推出去成為和親公主,陛下心中並無半點不安。可一聽蕭驚天開口便是攻打南詔國,陛下卻忍不住焦慮起來。
“親妹妹?左右不是我親自動手殺的,無所謂。”
蕭驚天的想法,卻是跟數十年前的陛下如出一轍。
隻要雙手上並沒有真正染上兄弟姐妹的血,別說死上一兩個,全部死了,又怎樣?
天家無情。
連嫡親的兄弟反目也是常事,更別說這所謂的同父異母了。
甚至,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打從離開娘胎,便是天生的仇家,除非毫無利益瓜葛,要不然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陛下強壓下心中那五味雜陳的感覺。
“罷了,朕知曉管不住你,更管不住沈蠻子當年留給你的那班人馬。你去吧,朕允許你帶著大軍南下,不過你也得答應朕一個條件。”
“說。”
“如果到時候瑾軒真的落到了你的手裏,你……給他一個痛快。”
萬萬沒想到會是這個要求,蕭驚天不由的怔了怔,旋即他很幹脆的點頭,道:“我答應。”
頓了頓,蕭驚天又添上了一句:“我從沒有虐囚的習慣。”
……
大軍整頓出發異常得迅速。
迅速到不僅滿朝文武感到震驚不已,連陛下都忍不住有些心寒。
是心寒,而不是驚歎。
自打安陵侯沈鵬飛戰死沙場之後,大齊已有整整七年時間不曾發動大規模作戰了。即便邊境偶有摩擦,那也僅僅是小支的駐軍。東都城郊外,雖常年駐紮的軍隊,可多年不曾出戰,況且糧草準備也會花費極多時間,卻不曾想,兩天之內,一切準備就緒。
究竟是大齊軍隊太能耐,亦或是早已有了謀劃?
陛下真心不願相信是後者,可現實卻擺在那裏,甚至他很懷疑,即便沒有自己的允許,蕭驚天也照樣能出征。
當蕭驚天帶領大軍離開東都城時,陛下獨自一人去了久被封存的東宮。
東宮,隸屬於太子。
陛下此生都不曾當過太子,他是在他的太子大哥意外身故之後,直接被推到台前的。之後,便是混亂的奪嫡之戰,而他從不曾入主東宮。
然而,對於東宮,陛下絲毫不陌生。
他的大哥便是在這裏,迎娶了他的大嫂。
那個同他青梅竹馬一道兒長大,驚豔了他整個少年時期的女子。
同時,也是在這裏,他終於得到了她,甚至還有一個孩子。那個時候,他真的認為自己得到了所有想要的一切,可惜他太貪心了,又或者太婦人之仁了。
一步錯步步錯。
直到今時今日,他已經失去了一切。
家,早在他犯下第一個錯誤的同時,就已經離他遠去了。
也許,是時候立下遺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