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往府邸後方走去,來到一個小院裏,接下來的日子裏,估計眾人都得在這裏忙碌。


    霍嬗讓人把需要的東西,全都搬到了這個小院裏。


    進入屋裏,四個案桌分列兩邊,上位一張案桌。


    五個案桌上麵筆墨紙硯全部都放的整整齊齊。


    中間一個大桌子上放著眾多的竹簡和布帛,都是資料。


    霍嬗直接走上前,拿起自己從暗室裏拿出來的那些布帛,直接放到了上位的案桌上。


    轉過去坐下以後,看著已經坐好的四人:


    “開始吧,叔父主持,其餘三人差缺補漏。”


    “諾。”


    霍光點點頭,其餘三人行禮應諾。


    霍光看了一眼霍嬗,他已經在忙著自己的事情,霍光又掃了一眼三人,深吸一口氣剛要說話,直接被人打斷了,差點就岔了氣。


    “等等!”


    幾人視線越過中間的矮桌,看向董蔁,就連霍嬗也不例外。


    董蔁拿起一張紙,上麵寫著兩個字,“子曰”,他麵色有些好奇的問道:


    “此乃何物?”


    霍光和司馬遷還沒注意到,聞言看了一眼後,在自己的案桌上拿起一張看了起來。


    霍嬗遞給張安世一個眼神,然後接著眉頭苦幹了起來。


    張安世收到眼神,開始講解:


    “此物名叫紙,書寫之物,小君侯用草紙改良而來,戰報就用這東西寫的。”


    說到這一點,霍光和司馬遷想了起來,連連點頭。


    而董蔁沒有看過戰報,所以隻是連連感歎:


    “好東西啊好東西,比竹簡方便太多了,不知道造價幾何?”


    張安世看了一眼霍嬗,見他沒有反應,繼續說道:


    “造價非常低廉,用竹子,樹皮,草杆等物製成。”


    聽到這話,三人都是坐不住了,臉上表情僵硬,眼中滿滿的都是震驚!


    他們本來在感歎於紙的方便,原本以為這麽好的東西,造價應該非常昂貴,便宜點說不定能夠替代布帛。


    但是沒想到隻是用一些竹子、樹皮做的。


    這代表了什麽?


    竹簡笨重,不好攜帶,布帛昂貴,用之不起,而有了紙……


    紙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便捷性以及價格低廉。


    便捷性布帛能夠代替,價格低廉竹簡可以,但是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呢?


    更別提紙比布帛更便捷,比竹簡更低廉,這這這……


    幾人對視一眼,敏銳的發現了重點。


    沒辦法,由不得不震驚,這對於每一個讀書人來說,就是晴天霹靂般的效果。


    霍嬗寫完一句話,抬起手看著眾人說道:


    “此物還在保密當中,希望眾位能夠嚴守,當這本《論語注解》成書之時,就是紙的出世之日,咱們先印他個十萬冊放出去。”


    說完後霍嬗拿起筆,蘸蘸墨水繼續寫了起來。


    三人先是行禮應諾,隨後司馬遷看著霍嬗問道:


    “印個十萬冊?”


    司馬遷看霍嬗不說話,又把目光投向張安世。


    張安世露出笑容說道:


    “小君侯研製出了一種印刷術,有了紙張,別說是十萬冊,就是百萬冊,千萬冊,那也是印的出來。”


    三人猶如被一道雷霆劈中了一般,呆立當場。


    霍光不由的想到:


    ‘有了紙,有了印刷術,才算是齊全了啊!’


    此刻張安世的心中很爽,看著霍光等人的臉色,他就想起了當初第一次聽到霍嬗介紹紙時的自己,與他們一般無二。


    等到三人反應過來,霍光摸著胡子開始大笑,董蔁和司馬遷眼熱的看著霍嬗。


    董蔁想到了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而司馬遷想到了自己還未著成的史書。


    這要是能印個百萬冊,不說百萬,就是十萬,那……


    霍嬗墨水寫幹,又抬頭看了他們一眼,淡淡的說道:


    “趕快開始吧!”


    “諾。”


    三人應道,張安世平常態度,董蔁和司馬遷聲音很大,此刻的他們熱情滿滿。


    司馬遷笑的合不攏嘴,在他看來,以他和霍嬗的關係,等他的史書成書之時,霍嬗還能給他不印?


    而董蔁心中發狠,已經做好了不眠不休的準備,他準備要開始死戰。


    隻要霍嬗能答應幫他父親印《春秋繁露》,那他就算是死在了這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而他們的心裏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張安世話語中的真實性。


    紙就在這兒放著,印刷術霍嬗說有了,那必定是有了,霍嬗拿出來的東西還少嗎?


    而董蔁有了死熬的念頭是因為霍嬗不發話,他父親的書就不可能印!


    這是想想都知道的事情。


    而且他從來就沒有打過造紙之術和那個印刷術的主意,連念頭也不敢有。


    因為不敢!


    不提霍嬗的實力,就說最頂端的那個人,皇帝劉徹。


    他們能看出來的東西,劉徹能看不出來?


    想打這兩樣東西的主意,那就跟找死沒啥區別。


    而霍嬗確實是這個想法。


    造紙之術和印刷術,霍嬗就沒想著公開過,起碼短時間內不可能公開。


    因為掌握著這兩樣東西,就相當於掌握了讀書人的命脈。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是九成九的人逃不過的事情!


    而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後啊!


    而對讀書人來說,或者說對九成九的讀書人來說,名是他們一生都不可能放棄的東西。


    你想不想名揚天下?你想不想青史留名?


    而霍嬗手裏掌握著能夠讓他們名揚天下,青史留名的東西。


    你要還想要這個名,那你就得來求我,不來都不行。


    你不來,別人來,別人揚名,你隻能看著。


    就算是看著都不行,人這一生,哪能沒幾個敵人啊!


    所以,霍嬗才覺得有紙和印刷術就夠了。


    你手裏掌握了這兩樣東西,那你就算是一個紈絝子弟,那些讀書人都能把你吹成一代大儒。


    囂張跋扈等於行俠仗義,有大俠風範;不尊禮法等於隨行灑脫,有名士之資,方法很多。


    而要說這屋子裏最高興的,那當然是霍光了,這會都笑的合不攏嘴。


    第一本用紙記載的典籍,隻要你不寫的跟臭狗屎一樣,那一代大儒、青史留名是必然的事情。


    ………


    霍嬗偷偷瞄了瞄眾人,看著他們神色各異,輕輕的咳了一聲,眾人驚醒了過來。


    霍光連續幾個深唿吸,平複了一下心情,隨後麵帶笑容問道:


    “眾位,我們開始?”


    三人點頭,都慢慢的平複了下自己的心情。


    幹事就要有幹事的樣子,尤其是這種著書的事情,絲毫不敢馬虎,不然就是遺禍世人的事情。


    霍光看眾人都準備好了,身邊的侍者也都磨好了墨,開口說道: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何解?”


    <a id="wzsy" href="http://www.yqxsw.org">yqxsw.org</a>


    先是董蔁說話了:


    “學到知識後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正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霍光又看向司馬遷和張安世,兩人都是點點頭。


    “可。”


    隨後四人拿過紙張記下。


    此時霍嬗抬起了頭,麵露詫異的問道:


    “完了?”


    四人點點頭,注釋在他們眼中就是這樣的。


    念一遍原文,然後口語解釋一遍,隨後用自己的說法用古文記一遍。


    隨後再加一些自己的見解,一些疑難點再著重解釋一下,然後不就完了?


    霍嬗有些無言,招招手:


    “給我看看。”


    小李子把四人的紙張拿過來,霍嬗撓著腦袋看了看,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四人各有各的記法,他們還沒有逃脫過往的範疇,依舊是古文書寫,越簡便越好,字越少越好。


    霍嬗皺著眉頭想了想,然後斟酌了一下說道:


    “是我的原因,我沒有給眾位講清楚,這本注解是給初學者用的。


    而且,你們注解的這也太粗了,要更細一點。”


    四人不說話,看著霍嬗。


    霍嬗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我的意思是,原句一句,原句中的疑難點解釋,後麵再加上一句口語,最後再加上見解。


    而且不能添加自己的私人感情,是何意就寫何意,已經不適用於這個時代的知識,還要標明。”


    四人都是皺了皺眉頭,原句、疑難點、見解,他們都能理解。


    就算是後麵的不能添加私人感情,他們也很是認同。


    但是你這要加上口語和不適用此時的標明,他們就有點不太能接受了。


    司馬遷皺著眉頭問了一句:


    “為何要加上口語?占據篇幅不說,還……”


    司馬遷沒繼續說下去,但是他的意思霍嬗明白了。


    無非就是沒人這麽做過,加上口語還拉低了檔次,文就應該有文的樣子。


    霍嬗看著司馬遷繼續說道:


    “我剛才已經說過了,這本注解是初學者所用,用一句話說,就是新舊皆宜。


    剛入門的讀書人能夠看懂學到知識,老夫子們也能夠印證所學。


    而且,有這個東西,篇幅長不長有什麽緊要的?”


    霍嬗最後拿起紙抖了抖。


    四人皺著的眉頭鬆開了一些,低頭沉思了起來。


    沒一會四人紛紛應聲:


    “可。”


    因為這是一件好事,他們沒有不同意的理由。


    以前著書立傳,篇幅那是越簡潔越好,恨不得十幾句話濃縮成一句。


    這種事也並非是因為大家都想專門往高深裏弄,覺得越高深越好。


    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載體的限製。


    一冊竹簡就那麽大,你寫到二三十萬字,一本書跟小山一樣大的竹簡堆,根本就沒了看下去的欲望,不易傳播。


    所以就開始濃縮,漸漸地就成了習慣。


    現在像霍嬗說的一樣,有了紙張,這些都不再是問題,加上口語,能夠更淺顯易懂,是一件好事。


    “那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董蔁看了一眼三人,看他們沒說話的意思,所以他開口道:


    “小君侯,這個不適應時代的知識標明,這,何解?”


    霍嬗猜到他們會問這個,剛剛早就想好了說辭:


    “孔聖是何時期的人物?”


    “春秋末期。”


    霍嬗點點頭,看著他說道:


    “距今已快有四百年了,滄海桑田,時過境遷,你覺得那個時代的治國理念還適合這個時代嗎?”


    董蔁鬆開了皺著的眉頭,其他三人也是一樣。


    董蔁點點頭,對著霍嬗拱拱手:


    “臣懂了。”


    董蔁說到底,他不是一個遵循古製的老夫子,他是一個‘新時代’讀書人。


    他的理念是傳承自他父親董仲舒,而董仲舒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一統。


    這一點和孔子的治國理念有些衝突,所以他很好說服。


    而其他三人也是一樣,司馬遷也是承自董仲舒。


    霍光是自學,張安世也是,但他們都深受霍嬗的影響,所思所想要比司馬遷兩人更先進一些。


    更別提兩人從小就是在大一統理念中長大的。


    “而且我又沒說要剔除。


    這些知識雖然與這個時代不符,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道理、大義,所以我們隻需要標明不適用就可,該注解還是得注解。”


    眾人這才眉開眼笑的點點頭。


    霍嬗拿起自己的筆,然後抽過一張紙站起身,走到中間放資料的桌子上。


    小李子連忙把硯台端過來,眾人也是起身湊了過來。


    霍嬗抬頭掃視一圈,隨後說道:


    “我先定下一個模板標準,你們看看如何?”


    “模板標準……”


    司馬遷低頭念叨了一聲,是個新鮮詞,但很容易理解。


    霍嬗笑著看了他一眼:


    “怎麽了?”


    司馬遷擺擺手:


    “無事。”


    “行,那就開始。”


    霍嬗提筆先是寫下了第一篇第一句的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霍嬗寫完後,指著這一長串沒有加標點的文字說道:


    “這是原文。”


    眾人點頭。


    霍嬗也沒準備這時候拿標點出來,這個日後肯定會拿出來,但,日後再說。


    “接下來就是疑難點注釋,比如說‘子’是何意?


    意為有地位、有學問的德高望重之人,有時泛指男子。


    學是何意,學的什麽?時習是何意?”


    四人張大了嘴巴看著霍嬗。


    你說詳細一點,但這也太細了吧,你這是逐字逐句的講解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小明並收藏漢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