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嬗穿搭完了以後,抬起帶著手套的手拍了拍小李子的肩膀、摸了摸他的脖子,看著他的小圓臉。
霍嬗本來是決定帶上他的,他每天跟著霍嬗訓練,素質是絕對夠的。
但是霍嬗轉念一想,還需要他在宮中幫自己匯報消息。
若是有什麽消息,劉徹他們不讓告訴霍嬗,那霍嬗就沒了宮中的消息來源,長安倒是有路博德等人。
不要小看小李子,他在宮中消息很靈通,這幾年仰仗著霍嬗,建立了獨屬於他的小宮女小宦官消息渠道。
畢竟誰都想傍上霍嬗,而且小李子出手也大方,為人也義氣,有啥事能幫都會幫一把。
建立消息渠道、拉好人脈,自然信手拈來。
“我們走後,你就把羽林營地鎖起來,除非陛下來要鑰匙,其他人誰也別給,懂了嗎?”
說完後霍嬗遞給小李子一把鑰匙。
“諾,小君侯,我一定會守好的。”
小李子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
“嗯。”
羽林營地中有很多他這兩年寫下的資料,經典注釋,詩集啥的,各方麵都有。
技術圖冊,施政手段這些重要東西都在府裏放著。
但就是營地中這些隨手抄下的詩集和注釋,被人偷拿出去也是個麻煩,沒到時機呢。
但他想應該沒人來!
霍嬗長唿一口氣:
“走吧。”
霍嬗出門牽著冠軍和驪羽,往校場走去。
來到校場,本來是麵朝大禮堂的將士們此時麵朝營門。
趙充國、李陵等人看到冠軍身上的裝備,全都眼冒精光,心中有了猜測,個個都握緊了拳頭。
霍嬗來到最前麵站定以後,他解開纏在驪羽馬鞍上的一條繩子,散開後拉著繩頭,把兩頭卡扣卡到了兩馬的馬鞍上,硬扯的話不用大力氣扯不開。
接著就是等待,等了沒一會,小黑飛了迴來落在了冠軍的馬鞍上。
他迴來了,就代表前方斥候已經到了三十裏。
小黑今年七歲了,孤苦伶仃的一個鳥,他倒是沒多大變化,還是那副樣子。
霍嬗看到他迴來立馬大喊:
“全軍上馬!”
伴隨著整齊劃一的唰唰聲,羽林軍剩下將士,全都立於馬上,蓄勢待發。
“出征。”
出征二字一出,全軍將士的士氣立馬就起來了。
一股彪悍的煞氣,彌漫在羽林軍中間,誰說訓練訓不出煞氣的?
更別提,還有那些關係戶帶來的五百悍卒引領。
霍嬗一馬當先往前跑去,親衛營連忙跟上,後續將士陸陸續續的按照隊列跟上。
冬日行軍,傷人也傷馬,還容易滑倒測翻,但沒辦法。
長途奔襲,就跟跑操是一樣的,前麵的領隊尤其重要。
因為他要掌控速度,跑的太慢,完不成每日路程,跑的太快,累死,還且還需要很有節奏。
長途奔跑,並不是死命的往前跑,這麽下來要不了兩天,全軍的馬就得累死。
奔跑中的馬它是不會停的,跑著跑著死去的馬不多,但是跑完以後,躺下站不起來的非常多。
因為停下以後它的膝蓋關節,血液循環承受不住了,一命嗚唿!
像跑著跑著突然栽倒,那種就是馬的關節磨損融化嚴重後承受不住了。
然後一頭栽倒,最後一口氣吐出就死了,不可能活下來。
所以長途奔襲,一般都是行走加上慢跑。
像這種冬日的奔跑,開頭先慢走,然後慢跑,再較快速跑,勻速推進,先把馬熱起來。
等到熱起來以後,就慢慢降速,降為慢跑,跑一段時間,變為行走休息,然後再慢跑,再行走,一直循環。
所以前麵領頭的將士就需要非常了解全軍的馬速,什麽時候累了,什麽時候休息好了,全都要有充分了解。
這樣下來,馬就能較好的保存下來。
像那種爭分奪秒的長途奔襲,比如說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的老霍,那就沒辦法了。
行走、慢跑變為慢跑、快跑,消耗的馬那是成倍增加,就為了那一點戰機,幾萬幾萬的馬匹跑死,那是必須承受,沒有辦法的事情。
這些都是霍嬗從老霍的隨軍記錄裏看到的,經過兩年時間,霍嬗早已融會貫通,刻到了骨子裏。
不過他的情況要比老霍好多了。
不說將士肯定比老霍的好,就說馬匹,那都是經過精心細養的,比那個時候老霍的戰馬質量不知道高了多少。
而且這些馬都是經過長期訓練的,不訓練,再彪悍的馬兒,它也撐不住這樣的長途奔襲。
那時候哪來的時間、哪來的資源訓練馬匹,將士們能強大,那還都是因為大漢的軍製有一年一月的郡縣兵役訓練緣故。
老霍和小霍相比,時代不一樣了。
所以霍嬗規劃的路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十五天兩千五百裏跑到漁陽,他能讓著六千馬匹一匹不缺。
隻需要五天好吃好喝,精料供養,他就能夠讓這些馬緩過來,恢複原本的狀態。
看完羽林的戰力,霍嬗敢肯定,日後這種精兵大規模訓練,劉徹必定會提上日程。
因為大漢撐的住,光霍嬗的製鹽之法,就為大農弄了多少的錢財。
不說這個,劉徹這兩年節省下來的就不少,過去的五年時間哪都沒去,就隻是跟著羽林在關中轉了轉。
宮殿更隻是今年準備計劃擴建一下建章宮,其他的全都沒修,能省下來多少啊!
雖然大漢增加了很多疆域,都要花錢,但是這些疆域也有出產,總體來說花的不多。
所以按照霍嬗的估計,練五萬比羽林軍的軍官們次一些的精銳騎兵,應該沒啥問題。
………
霍嬗帶領羽林將士們,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長安地界。
從藍田那邊走的,羽林營地距離長安二十多裏,路上還有雪,根本聽不到絲毫馬蹄聲。
路上巡視的亭長、求盜等,看到是羽林軍,默契的退到路邊,根本就不會上報。
羽林軍在整個關中亂跑,關中百姓都見過,起初還很驚奇,沒見過這種訓練啊!
但是現在,早已習以為常。
所以,劉徹直到中午時分,中尉那邊才把這件事報了上去給劉徹,還是正常的匯報,他們以為這次也是一次正常的訓練。
劉徹剛一看到,沒忍住就露出了笑容,心裏想道:
‘朕就說嘛,霍子侯不可能這般安分,連朕都敢罵,還有什麽是他做不出來的!’
雖然少府從兩個月前就行動了,但是霍嬗一直不動,劉徹心裏難免有些疑惑。
劉徹早就把霍嬗看的透透的,別看霍嬗平常安安分分的,但是骨子裏是個膽大包天的主,對任何人、任何事沒有絲毫敬畏之心。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但誰讓劉徹就是喜歡這一點呢。
在他看來,身為主帥,就應該毫無顧忌、天馬行空,心裏有了敬畏,從而有了掣肘,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帥。
霍去病能二十一當上大司馬,和衛青並駕齊驅,除了衛青主動相讓捧自己的外甥外。
另一個原因就是兩個主帥之間,劉徹更加喜歡霍去病,喜歡他的一切。
霍去病在戰場上的一切操作,在他看來那是妙不可言,一舉一動都做到了他的心坎裏。
在他看來,世間怎會出現這般天縱奇才之人,這是天佑他劉徹啊!
所以霍去病要什麽給什麽,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不給你絲毫掣肘,任你放手施為,就為了保持住霍去病的那一點靈性。
而現在,他希望霍嬗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所以從小開始,劉徹就嬌慣霍嬗、放縱霍嬗,不給霍嬗一絲一毫的束縛,施行他的極端培養辦法。
至於嬌慣敗性,在他的心中,大漢戰神霍去病的子嗣,那是平常人嗎?
一點嬌慣算的了什麽,霍去病也是從小慣大的……
而泰山過後,知道霍嬗是高祖選中之人後,劉徹對霍嬗更加充滿希望。
高祖選定之人,還會出問題?
所以他對霍嬗更加的放縱,什麽都由著他的性子,少府都給了他。
為此,他還強忍著不能巡遊的痛苦,在宮中待了五年。
霍嬗在第一次和衛青沙盤對練之時,劉徹在看到霍嬗展現出的那平常人打破腦子都想不出來的、天馬行空般無跡可尋的對敵手段時,你不知道他那時候有多麽的激動!
而接下來霍嬗的刻苦努力,讓他動容!
天賦比他爹還高,還比他爹刻苦,還有高祖教導。
這這這……這就是大漢的希望、大漢的未來啊!
那一刻,在他的腦子裏,生出一個想法,就算是他自己死了,霍嬗都不能出事。
這是他的真實想法,他已經五十多了,哪一天早上說不定就醒不過來了。
霍嬗才十幾歲,日後的日子還長。
他是真的把霍嬗當孫子看待,還是那種最疼愛、把所有的希望、所有未完成誌向都放到他身上的孫子。
但你要說他有沒有疑慮,自然是有的。
身為一個大漢皇帝,劉氏宗廟自然放在首位。
劉據他不擔心,一家人,霍去病扶持上台的,霍嬗自然得支持,要是他不支持,在這個時代是世道所不容的。
但是霍嬗比劉據年輕將近十歲……
所以他一直觀察著霍嬗的性格,他對自己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有信心的。
他從沒想到霍嬗會藏,一個孩子,能有多能藏。
經過幾年的觀察,他終於放心了下來。
在他看來,霍嬗性子淡漠,但是有兩點看的很重,那就是上戰場和家人。
他發現霍嬗把自己一家和衛青一家看成了真正的家人,最後一點疑慮算是沒有了。
霍嬗本來是決定帶上他的,他每天跟著霍嬗訓練,素質是絕對夠的。
但是霍嬗轉念一想,還需要他在宮中幫自己匯報消息。
若是有什麽消息,劉徹他們不讓告訴霍嬗,那霍嬗就沒了宮中的消息來源,長安倒是有路博德等人。
不要小看小李子,他在宮中消息很靈通,這幾年仰仗著霍嬗,建立了獨屬於他的小宮女小宦官消息渠道。
畢竟誰都想傍上霍嬗,而且小李子出手也大方,為人也義氣,有啥事能幫都會幫一把。
建立消息渠道、拉好人脈,自然信手拈來。
“我們走後,你就把羽林營地鎖起來,除非陛下來要鑰匙,其他人誰也別給,懂了嗎?”
說完後霍嬗遞給小李子一把鑰匙。
“諾,小君侯,我一定會守好的。”
小李子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
“嗯。”
羽林營地中有很多他這兩年寫下的資料,經典注釋,詩集啥的,各方麵都有。
技術圖冊,施政手段這些重要東西都在府裏放著。
但就是營地中這些隨手抄下的詩集和注釋,被人偷拿出去也是個麻煩,沒到時機呢。
但他想應該沒人來!
霍嬗長唿一口氣:
“走吧。”
霍嬗出門牽著冠軍和驪羽,往校場走去。
來到校場,本來是麵朝大禮堂的將士們此時麵朝營門。
趙充國、李陵等人看到冠軍身上的裝備,全都眼冒精光,心中有了猜測,個個都握緊了拳頭。
霍嬗來到最前麵站定以後,他解開纏在驪羽馬鞍上的一條繩子,散開後拉著繩頭,把兩頭卡扣卡到了兩馬的馬鞍上,硬扯的話不用大力氣扯不開。
接著就是等待,等了沒一會,小黑飛了迴來落在了冠軍的馬鞍上。
他迴來了,就代表前方斥候已經到了三十裏。
小黑今年七歲了,孤苦伶仃的一個鳥,他倒是沒多大變化,還是那副樣子。
霍嬗看到他迴來立馬大喊:
“全軍上馬!”
伴隨著整齊劃一的唰唰聲,羽林軍剩下將士,全都立於馬上,蓄勢待發。
“出征。”
出征二字一出,全軍將士的士氣立馬就起來了。
一股彪悍的煞氣,彌漫在羽林軍中間,誰說訓練訓不出煞氣的?
更別提,還有那些關係戶帶來的五百悍卒引領。
霍嬗一馬當先往前跑去,親衛營連忙跟上,後續將士陸陸續續的按照隊列跟上。
冬日行軍,傷人也傷馬,還容易滑倒測翻,但沒辦法。
長途奔襲,就跟跑操是一樣的,前麵的領隊尤其重要。
因為他要掌控速度,跑的太慢,完不成每日路程,跑的太快,累死,還且還需要很有節奏。
長途奔跑,並不是死命的往前跑,這麽下來要不了兩天,全軍的馬就得累死。
奔跑中的馬它是不會停的,跑著跑著死去的馬不多,但是跑完以後,躺下站不起來的非常多。
因為停下以後它的膝蓋關節,血液循環承受不住了,一命嗚唿!
像跑著跑著突然栽倒,那種就是馬的關節磨損融化嚴重後承受不住了。
然後一頭栽倒,最後一口氣吐出就死了,不可能活下來。
所以長途奔襲,一般都是行走加上慢跑。
像這種冬日的奔跑,開頭先慢走,然後慢跑,再較快速跑,勻速推進,先把馬熱起來。
等到熱起來以後,就慢慢降速,降為慢跑,跑一段時間,變為行走休息,然後再慢跑,再行走,一直循環。
所以前麵領頭的將士就需要非常了解全軍的馬速,什麽時候累了,什麽時候休息好了,全都要有充分了解。
這樣下來,馬就能較好的保存下來。
像那種爭分奪秒的長途奔襲,比如說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的老霍,那就沒辦法了。
行走、慢跑變為慢跑、快跑,消耗的馬那是成倍增加,就為了那一點戰機,幾萬幾萬的馬匹跑死,那是必須承受,沒有辦法的事情。
這些都是霍嬗從老霍的隨軍記錄裏看到的,經過兩年時間,霍嬗早已融會貫通,刻到了骨子裏。
不過他的情況要比老霍好多了。
不說將士肯定比老霍的好,就說馬匹,那都是經過精心細養的,比那個時候老霍的戰馬質量不知道高了多少。
而且這些馬都是經過長期訓練的,不訓練,再彪悍的馬兒,它也撐不住這樣的長途奔襲。
那時候哪來的時間、哪來的資源訓練馬匹,將士們能強大,那還都是因為大漢的軍製有一年一月的郡縣兵役訓練緣故。
老霍和小霍相比,時代不一樣了。
所以霍嬗規劃的路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十五天兩千五百裏跑到漁陽,他能讓著六千馬匹一匹不缺。
隻需要五天好吃好喝,精料供養,他就能夠讓這些馬緩過來,恢複原本的狀態。
看完羽林的戰力,霍嬗敢肯定,日後這種精兵大規模訓練,劉徹必定會提上日程。
因為大漢撐的住,光霍嬗的製鹽之法,就為大農弄了多少的錢財。
不說這個,劉徹這兩年節省下來的就不少,過去的五年時間哪都沒去,就隻是跟著羽林在關中轉了轉。
宮殿更隻是今年準備計劃擴建一下建章宮,其他的全都沒修,能省下來多少啊!
雖然大漢增加了很多疆域,都要花錢,但是這些疆域也有出產,總體來說花的不多。
所以按照霍嬗的估計,練五萬比羽林軍的軍官們次一些的精銳騎兵,應該沒啥問題。
………
霍嬗帶領羽林將士們,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長安地界。
從藍田那邊走的,羽林營地距離長安二十多裏,路上還有雪,根本聽不到絲毫馬蹄聲。
路上巡視的亭長、求盜等,看到是羽林軍,默契的退到路邊,根本就不會上報。
羽林軍在整個關中亂跑,關中百姓都見過,起初還很驚奇,沒見過這種訓練啊!
但是現在,早已習以為常。
所以,劉徹直到中午時分,中尉那邊才把這件事報了上去給劉徹,還是正常的匯報,他們以為這次也是一次正常的訓練。
劉徹剛一看到,沒忍住就露出了笑容,心裏想道:
‘朕就說嘛,霍子侯不可能這般安分,連朕都敢罵,還有什麽是他做不出來的!’
雖然少府從兩個月前就行動了,但是霍嬗一直不動,劉徹心裏難免有些疑惑。
劉徹早就把霍嬗看的透透的,別看霍嬗平常安安分分的,但是骨子裏是個膽大包天的主,對任何人、任何事沒有絲毫敬畏之心。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但誰讓劉徹就是喜歡這一點呢。
在他看來,身為主帥,就應該毫無顧忌、天馬行空,心裏有了敬畏,從而有了掣肘,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帥。
霍去病能二十一當上大司馬,和衛青並駕齊驅,除了衛青主動相讓捧自己的外甥外。
另一個原因就是兩個主帥之間,劉徹更加喜歡霍去病,喜歡他的一切。
霍去病在戰場上的一切操作,在他看來那是妙不可言,一舉一動都做到了他的心坎裏。
在他看來,世間怎會出現這般天縱奇才之人,這是天佑他劉徹啊!
所以霍去病要什麽給什麽,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不給你絲毫掣肘,任你放手施為,就為了保持住霍去病的那一點靈性。
而現在,他希望霍嬗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所以從小開始,劉徹就嬌慣霍嬗、放縱霍嬗,不給霍嬗一絲一毫的束縛,施行他的極端培養辦法。
至於嬌慣敗性,在他的心中,大漢戰神霍去病的子嗣,那是平常人嗎?
一點嬌慣算的了什麽,霍去病也是從小慣大的……
而泰山過後,知道霍嬗是高祖選中之人後,劉徹對霍嬗更加充滿希望。
高祖選定之人,還會出問題?
所以他對霍嬗更加的放縱,什麽都由著他的性子,少府都給了他。
為此,他還強忍著不能巡遊的痛苦,在宮中待了五年。
霍嬗在第一次和衛青沙盤對練之時,劉徹在看到霍嬗展現出的那平常人打破腦子都想不出來的、天馬行空般無跡可尋的對敵手段時,你不知道他那時候有多麽的激動!
而接下來霍嬗的刻苦努力,讓他動容!
天賦比他爹還高,還比他爹刻苦,還有高祖教導。
這這這……這就是大漢的希望、大漢的未來啊!
那一刻,在他的腦子裏,生出一個想法,就算是他自己死了,霍嬗都不能出事。
這是他的真實想法,他已經五十多了,哪一天早上說不定就醒不過來了。
霍嬗才十幾歲,日後的日子還長。
他是真的把霍嬗當孫子看待,還是那種最疼愛、把所有的希望、所有未完成誌向都放到他身上的孫子。
但你要說他有沒有疑慮,自然是有的。
身為一個大漢皇帝,劉氏宗廟自然放在首位。
劉據他不擔心,一家人,霍去病扶持上台的,霍嬗自然得支持,要是他不支持,在這個時代是世道所不容的。
但是霍嬗比劉據年輕將近十歲……
所以他一直觀察著霍嬗的性格,他對自己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有信心的。
他從沒想到霍嬗會藏,一個孩子,能有多能藏。
經過幾年的觀察,他終於放心了下來。
在他看來,霍嬗性子淡漠,但是有兩點看的很重,那就是上戰場和家人。
他發現霍嬗把自己一家和衛青一家看成了真正的家人,最後一點疑慮算是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