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十章功法演示


    *********


    (“我不能夠做到這種地步是因為等級不夠還是因為運力不對?我自己的發力方式是否和大師一樣科學合理?我是否有用到全身的力量運勁,還是單純的發力?”)


    有演示的參考有自己的實戰在能夠更加清楚自己差在什麽地方,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得,大師可不是天天都有功夫來演示這些功法。


    ......


    這可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如果錯過可能就真的錯過了,這是燁華離不開身的原因,當然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一點。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師所產生的勢一種包吞天地之勢使得燁華自己無法輕易的掌控自己的身體,沒辦法掌控自己的身體自然也就無法做出任何動作,其中當然也就包括著迴去報信。


    燁華隻能夠期待著他們能夠早點前來莫要錯過了這千古難逢的機會。


    又是在後悔自己之前說過的話,那句“我先上前去看看,如果沒有問題我隨後就通知你們上來。”有將自己的兄弟阻擋在了修行門外。


    處於好心的提議也許會釀成大錯,現在一切都隻能夠看天命了。


    還在半個時辰之後錆廷出現了又是小半個時辰之後耀斑和樺彥兩人同時出現了,好在他們也隻是遲了半個或一個時辰。


    這算是壞消息中的好消息了。


    大師還在演示著,從一開始的發力、出拳、變掌,再到後來的動全身、鐵山靠,再到燁華熟悉的“功德拳”、“叩拜拳”和“破魔掌”,最後是燁華還沒有接觸到的“仙佛腿”。


    燁華便是清楚了這是演示給自己看的,因為在場的隻有自己有這一本功法的秘籍,這一套看下來便是發現自己出錯在哪裏了。


    這武技和源術不同,武技是這四人獨自確定的定義,因為這種完全不需要動用到靈氣的術法還是第一次見,似乎江湖上也沒有關於這類的什麽記載。


    這武技是和源術不同的,源術隻要按照招式的按部就班地來練,或早或晚都會學得會,但是武技不同,武技就算學會了隻是形而沒有魂,沒有魂的武技隻是花拳繡腿。


    武技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從基礎開始,燁華沒有什麽近身格鬥的基礎,隻會些源術,也沒有修煉過這類型的拳法,自然是一竅不通,難掌其意。


    這一點是最大的不同,這或許是武技最後會比源術強大的原因吧!當然這種武技會比源術強大也是四人討論並且結合大師的行為所得來的結果。


    (“有了這次的演示,我一定能夠更好地修行《仙佛寺叩拜拳法》,話說這仙佛寺到底是什麽地方,這個功夫是以這個寺廟的名字命名的,莫非這個武技就是出自這個地方的?難道大師也是這個地方的人?”)


    燁華心中如此想著。


    似乎是配合自己徒弟出現似的,打完叩拜拳法之後,大師又換了另外一套功法,這一套武技是“葦名流”,倒是十分適合錆廷的。


    錆廷目前的劍術隻會一個“雷切”,當然要是細分的話是目前隻會一個源術,這對於武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隻會一個源術在群鬥中是沒有任何威懾力的。


    掌握一些武技對於自己的能力也會有不少的提升,最簡單的自然是居合斬,講得通俗一點就是拔刀術,顧名思義隻要會拔刀就行了。


    然後再繼續去追求速度和力量,而速度和力量正是雷切所具有的,如果能夠借用一點經驗的話,這居合斬倒是能夠比意想得更快練成。


    有了這樣一份武技,戰力提升是肯定的,自保能力也會相應得提升。當然直接這麽演示對於錆廷的學習並沒有什麽好處。


    所以趙良還是選擇循序漸進,拔刀術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姿勢,姿勢對於拔刀的影響還是相當重要的。


    要知道這種技法其實是是一種偷襲的招式,拔刀術脫胎於“腰擊式”可以分為以坐姿拔刀的居合和以站姿拔刀的立居合。


    “腰擊勢者,即腰擊也——法能橫衝中殺,身步手劍疾若迅雷。此一擊者,劍中之首擊也。右腳右手斬蛇勢,向前進步逆鱗”。


    刀柄之握法。


    大約與握住竹劍的要領同樣,稍離鍔下之緣金,不觸到右手食指而握,兩拳頭(右前左後)間隔大約放進二指或三個指頭程度,然後小指和無名指握緊,其餘指頭要鬆握。


    目視。


    正坐或站立時,基本上,目視四.五公尺前地板上,不凝視一點,而采遠山觀望的要領,把眼睛半開著觀看,但動作中,常注視對手,亦注視被砍斬倒下的對手,唯頭不可俯視的太低。


    吐納。


    采用穩靜緩慢、腹式唿吸。演完每一式招技歸原正坐後,緩慢用腹式唿吸二次調整氣息,約吸滿第三次氣息時開始動作。


    而且吸進第三次氣息後,至演完一式之前不吐氣,息俟納刀完畢然後才可輕吐。


    若操演長招技,必須中途換氣時,不使對手發覺在換氣,其要領依各人之修練而有所差異。


    鯉口之切法。


    右手穩靜緩慢的從刀柄下麵往上、由拇指和食指托住刀柄,左手拇指將刀鍔向右斜前稍推,靜悄悄的不使對方感應行動。


    拔付。刀刃拔出脫離鯉口瞬間橫一文字的最初之一刀,這即居合之生命。


    拔出速度,起初穩靜緩慢,至中段時變快,及刀尖快脫離鯉口時,如疾風閃光般的快速,依其順序“徐、破、急”之要領拔擊。


    製先機發揮一刀必殺之銳厲為要。


    斬下。受橫一文字一擊的對方,完全斬倒製住之一刀。把從對手頭頂,由上段描大圓弧的要領一豎砍斬切下至水月(胸口)的氣魄行施。


    跪著地時,刀尖離地板約15~20公分,在立委時斬下刀刃要保持水平。


    血振。斬擊斃敵後,振落付在刃上的積血。


    其應用技法,像“振落付在雨傘上積水”“傾斜刀尖流落”“右手反掌,向右拂開,以刀尖較刀刃水平低而流落”等三種方法,在振血時要保持充分的殘心意境來行使。


    殘心。


    斃敵之後仍然留心對手,以預防垂死的對手,然再襲擊時,立即可反應擊刺對方之絲亳不鬆卸的身手狀態,從振血到刀歸鞘止,對倒下對手保持隨時可應付的心態。


    納刀法。


    一麵表示充份的殘心,以腰收納的意境,穩靜緩慢,從鍔元,確實收入。不可圖想,以急忙或優美姿態及隻用手腕的收法。要持著刀的右手和握著鞘口之左手,配合到恰好的要領歸鞘。


    一連經曆過刀柄之握法、目視、吐呐、鯉口之切法、拔付、斬下、血振、殘心、納刀法才算是完整的居合斬。


    所以要傳授的不隻是那揮刀一擊,還有揮刀之前,這是揮刀的力和速的基礎,這和靈力提供的速度和力量是完全不能夠相提並論的。


    一刀揮出,斬至大樹三寸地方,納刀再出斬至大樹五寸地方,再斬是十寸地方。每一擊都是相同的姿勢相同的過程,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不盡相同。


    自然是因為這相同之中有著不同,不同在於吐納,唿吸術是忍術中最重要的一點,放大來看,唿吸是一切的基礎。當然這居合斬是屬於忍術範疇的,這是殺人技。


    這麽做的原因自然是要讓錆廷認識到吐納對於居合斬的重要性,也要讓燁華認識到唿吸的重要性,雖然在演示拳法的時候並沒有特備強調,但是毫無疑問的唿吸不對,對於發力也是會有不小的硬性。


    樹上的刀痕一次比一次深,知道最後完全斬斷了大樹,大樹卻是紋絲不動的落在原地,沒有向任何一個方向“偏袒”而倒下去。


    這是力量大,打倒直接能夠斬斷大樹,這是速度快,快到已經從大樹的樹幹中斬了過去,但是大樹還是保持原來的狀態就好像一切沒有發生過一樣。


    要仔細去看在能夠發現那一道細細的痕,速度快了能夠斬到摧毀的麵積就小了,但是傷害性卻是一點都不小。


    從姿勢,從唿吸,從力量,從速度,遲遲還沒有提到的就是準度,要知道居合斬可是隻有一擊的,要是這一擊沒有擊中那麽一切都是虛無。


    在這一方麵上和雷切倒是十分相似,或許居合斬的源術式就是雷切,雷切的武技式是居合斬。


    一腳踏地,樹上落葉紛飛,揮刀一斬,快如閃光,一道寒光閃過,目前一片樹葉頓時被斬成兩半。


    再踏一腳,下一刻周身所有的樹葉全部變成兩半了,這已經脫胎於單純的居合斬了,要是再進一步就變成了葦名流秘籍·一心。


    葦名流秘籍·一心的前身就是居合斬,武技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相互相通的,這也是一法通萬法能夠成立的原因之一。不僅要由淺入深地展現居合斬的奧秘,還要將自己的徒弟引入更深的層次。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隻狼弑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是子奕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是子奕啊並收藏隻狼弑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