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


    後輩給前輩倒水,太過正常,正常到沒人覺得這算欺淩。


    倒水就叫欺淩,那開噴算什麽?


    跟兮夜一樣,kiin在這些老大哥麵前,比較弱勢。他打出成績最晚,連推薦加入的zefa教練也不好維護。雖然zefa也沒覺得score做得有多過分。


    kiin自己倒了水。


    過了一陣,尺帝沒動,kiin站起身,給各位哥哥倒水,做完這件事,score才心底接納kiin。


    一個臨時組織起來的團隊。


    一支被寄予厚望的爭冠班底。


    名單出來那天,引來韓國體委發聲,祝福健兒出征雅加達能有所斬獲。對此,韓國觀眾也是見怪不怪。


    扣馬跟edgar為了主教練職位明爭暗鬥,可不是賭氣,而是兩人太清楚亞運會選拔代表的高度。君不見,扣馬競爭上位,韓國論壇再沒有榮譽第一的爭論。


    ssg很強,2年亞軍?


    扣馬不懂變通,非戰術大師?


    有什麽意義。


    亞運會代表團主教練是扣馬,不是你edgar,你作為ssg基石,重建隊伍,帶著安掌門一刀一個叛徒又怎樣,資曆方麵已經淺了。


    刀光劍影,無聲搏殺,往往就是這麽慘烈。


    明明edgar沒做錯什麽,但就是要矮扣馬一頭。觀眾也發現,扣馬以前不爭,隻是爭沒必要,洲際賽上讓著你edgar又怎樣,伱前輩嘛,關鍵的時候能爭贏就行。


    圈外隻看了個熱鬧,哪裏能分清edgar稱病,其實是覺得丟人。他年齡比扣馬大,星際時代就服務ssg,結果沒爭贏一個後輩,這叫他臉往哪擱。


    一處辦公室內。


    扣馬皺著眉,跟zefa和教練組成員,分析訓練賽錄像,為雅加達準備戰術。


    按人員構成來看。


    扣馬覺得中路對線不是問題,上野強度不確定優劣,下路發育……應該沒問題,那分出勝負的關鍵除了選手臨場發揮,隻剩bp階段確定方向。


    不怪扣馬這麽大動靜。


    鬥了2年半,甚少在秦明身上占到便宜,他心裏虛啊,生怕跟s6、s7一樣,遇到個套路不知道怎麽解,平白讓出ban位。


    看完最後一段視頻。


    一時之間,房間裏有些安靜。隻從表現出發,訓練賽打得挺亂,團戰配合偏糙。zefa眼尖,發覺雙c相性有點不合,轉型後的faker不再吃隊友,但尺帝比較吃站位環境,越是拉鋸戰,尺帝的操作思路越明晰。


    zefa依稀記得自己帶afs時,最忌憚尺帝占中,因為尺帝跟一般的韓式ad不一樣,他比較愛找機會,有時候,就是靠這麽一點變量引起資源團質變。


    17、18年的尺帝無愧lck第一ad稱號。


    ssg最近的比賽,全靠下路c,下路有聲音,那就還能打,下路操作不迴來,基本沒別的翻盤點。這就養成了ssg全隊看ad的習慣,而在新團隊裏,faker跟score有很多想法,尺帝需要去適應中野的操作思路。


    察覺到分歧,zefa開口梳理,“打團不能有太多聲音,能不能打,得有個人判斷;怎麽打,再溝通重點技能。”


    五個人的遊戲,不能有五個不一樣的聲音。


    zefa覺得8.15版本,就是個收割遊戲,殘局厲害,才是真牛逼。在這樣的理解裏,多核比雙c好發揮,隻是,多核太考驗臨場默契,沒跟lpl交手之前,他有點不確定強度。


    另外。


    lpl擅長先鋒節奏,lck漸漸重視控龍節奏。在lck的理解裏,先鋒節點太早了,很不可控,而控龍風險性低,拉掉也不會很傷。前中期,沒人會因為一條小龍,僵持太久。


    這麽說吧,先鋒團沒操作好,很容易被滾出二三千差距,這讓lck覺得壓力很大,萬一配合差了點火候,然後葬送中期對局,不心痛嗎?


    “這幾天多練,多跟隊員溝通,看看選手的意思,再去決定中野輔,誰來判斷開戰程度。”


    是小打、大打,還是以拉扯為主,都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明確思路。


    扣馬其實知道手底下這批人的定位。


    比如在skt,大部分時候,faker會讓步小輔助effort,但關鍵決策以faker為主,比如偷家、大龍;


    在kt,score習慣發聲;


    在ssg,corejj聲音很大,尤其遇到安必信狀態不好的時候。


    對於這個問題,扣馬有些頭疼。


    很多時候,選手判斷標準不一樣,有些在中路看來很重要的事,或許輔助根本不在乎,比如爭藍,優勢方擴大影響力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帶著打野把第二條藍吃了,以此鋪墊先鋒團線權。


    中路覺得很重要,輔助卻不一定這麽想,畢竟提前過來需要搶時間差,有這個功夫,可以從別的地方找迴場子。


    一想到一周之內,要讓選手適應這些瑣事,扣馬就覺得工作量不小。


    磨合啊磨合,也不知道那個男人會怎麽做?


    ……


    秦明不知道自己正被扣馬惦記著。


    他覺得工作還算簡單。


    早2年,他就清楚兮夜的舒適區在哪。看兮夜打得最好的一段時間,康迪在幹嘛就知道了。17年,隻要兮夜想打優勢,康迪前十分鍾,平均一分半路過中路一次。


    說實話,紅米打下的底子已經很好了,隻是賽訓工作荒廢,兮夜打著打著,又變得隨心所欲起來,每次複個盤都像走流程,這能糾正好細節?


    也別怪we管理層覺得花了錢沒用。


    17、18這2年,算是we最舍得花錢的時候了,覺得大舅子狀態下滑,場外事多,立馬挖來imp競爭上崗,這能說we躺平?


    為什麽成績不好?


    沒心氣,教練組不幹事,這裏麵,後者才是主因,因為輸多了,kid那個心態就是最好的概括:別聊了,先點菜吧。


    打比賽沒激情,怎麽維持動力?


    這天。


    兮夜搭檔寧打完一場訓練賽,秦明就在旁邊幫他複盤,“你想換血,你怕跟打野講嘛?我其實有點搞不懂,你想爭接下來的一兩波線,你也知道存在風險,那你為什麽不說?你不說,指望隊友有讀心術啊。”


    兮夜捏捏衣角,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以前,好像紅米也強調過,中野做事要一致。隻是近些日子,他跟康迪的溝通越來越少,有時候,他弄不懂康迪想幹嘛。於是,也就少說多做了。


    “要不要換血,不用我來強調。這樣吧,你跟寧固定一下前六級的思路。這個版本,不怕打得教條,就怕攻防節奏跟不上頻率。”


    秦明才不去平衡關係。


    這麽短的時間,信息越明確,打起來才越有底氣。他要做的不是提升溝通質量——這是水磨工夫,跟亞運會沒關係,而是梳理好主次,一個迴合內的事,必須達到怎樣的程度,然後根據對手反應,決定下一波怎麽做。


    對線期,教練沒辦法控製換血程度,但能控製整體走向。


    說白了,跟lck代表團比賽,隻要前10分鍾,能玩明白中野,就不用擔心平衡不了資源交換。


    下達了新指令。


    兮夜調整思路又跟rookie對位一場。


    這一次,兮夜終於用均勢英雄,打出了想要的局勢。概括起來很簡單,四級迴第一波家,傳出來看t,如果rookie不t,看情況攢線推,如果對交t,第二個藍之前,提前叫寧賺出血量優勢,然後穩住狀態別給機會。


    這樣一來,再去觀察下路對位情況,保持人數均勢落位爭藍……這麽打,先鋒團很難吃虧。


    兮夜心裏挺感慨的:他第一次發覺對線能分幾步走,然後再從流程裏控製變量。


    跟紅米比起來,秦教太懂速成了,也難怪洲際賽打完,兮夜跟mieko閑聊,meiko會那樣吹捧秦教。作為圈內人,兮夜清楚,很多教練根本搞不懂遊戲經濟,不知道怎麽打才是最優解。同樣的陣容,有些隊伍就是效率更高,滾雪球更快。


    又過了幾日。


    8月24號,lpl亞運代表團出發雅加達。


    在當地酒店適應了2天,隨著日子臨近,眾人心裏染上幾分緊張,這跟輿論也有關係,韓媒大肆報道,稱他們派出了最強戰力,搞得一些觀眾又沒信心起來,天天私信強調比賽穩住,好似不穩的話,沒機會靠資源團取勝。


    這裏,兮夜挺鬱悶的,他跟faker交過手,但就連粉絲,也在提醒他對線別給機會。


    “請這麽多隊伍有什麽用。有些人連王者號都沒上過,也能來參加亞運會。”


    在酒店,香鍋吐槽著澳門代表隊、哈薩克斯坦跟沙特阿拉伯。


    “整這麽多比賽幹嘛,直接決賽打韓國隊啊。”


    “重在參與。”


    小明嘻嘻哈哈的笑,“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拉倒吧,誰跟這些人有友誼。”


    “這種局,死一次都丟人。”


    “不一定哦,對麵鐵了心集火,怎麽辦?”


    “史森明,你不會心虛吧?”


    “我怎麽心虛了,我好心提醒……”什麽不能輕視對手,什麽驕兵必敗,小明越解釋,空氣中越是充滿快活的氣息。


    見狀,一群人都樂了。


    “不管,誰死的多,誰請客。這酒店餐,我是真吃不習慣。”


    “可以啊,打完算kda,誰最低,誰迴國請客。”ndre確定規則。


    經過這些天的相處,眾人關係熟絡不少,連互相看不慣眼的香鍋、寧,都能坐在一起了。


    每個人心中都多少有些使命感。


    能被選進亞運會表演賽名單,能親身經曆電競入亞,都覺得意義非凡。


    隔壁。


    扣馬接受了韓媒采訪,表示會盡力做好教練工作。


    27日。


    亞運會預選賽開戰。


    上午11點半,b站等轉播平台,飛快湧入觀眾,不一會兒,直播間熱度就破了一億。


    【喂喂喂,選手加油,中國隊加油!】


    【哈薩克斯坦有什麽說法,怎麽鉑金段位也能打比賽啊。】


    【這要能輸,直接遊迴來吧。】


    有了騰競支持,轉播工作相當順利,而在二路,不少選手客串嘉賓,分析亞運會局勢。


    上來第一把。


    哈薩克斯坦開出阿卡麗、卡莎,秦明沒理由不拿。


    看對手的意思,好像是想肉死比賽,秦路雖然不理解,卻也尊重對麵的思路。


    兩邊陣容如下:


    chn(藍)卡莎、螳螂、泰坦、阿卡麗、辛德拉


    kaz(紅)劍魔、艾克、狐狸、布隆、大蟲子


    微笑在自己直播間喊道:“kaz選的很隨意啊,他們這陣容沒ad,手又短,狐狸走下也不搭布隆,想防被開,塔姆也比布隆好。”


    “大蟲子走上,純沙包,劍魔中單,我覺得也很抽象——我們最後2手先出的辛德拉,康特位出大蟲子,把劍魔換中,額,我不好評價。”


    沒人能看懂哈薩克斯坦想幹嘛。


    不過,哈薩克斯坦的選手倒是挺開心的,有個國際舞台展示自己,還要什麽自行車?拿會的英雄,別管合不合理!


    負責解說的雨童,嚐試猜測哈薩克斯坦的腦洞。


    剛bb幾分鍾。


    烏茲清掉前排兵,看到狐狸交q墊刀失誤,果斷壓到後排兵區域,偷點狐狸。


    狐狸有點不服,沒q了也要跟卡莎對a。


    “走位扭掉布隆的q,小明閃現鉤到狐狸,一血有了!”


    開局1分50秒。


    下路錯估傷害,卡莎a到第三層,小明配合留人,交引燃拿下一血。


    鏡頭切到中路,劍魔被搶二,血量下到一半,再看上路,大蟲子縮在塔前對線。


    曾經知乎開個一個帖子,叫五個黃金跟五個王者打,能堅持多久。裏麵,有人樂觀的覺得,隻要不起殺心,應該能看到大龍。


    現在。


    哈薩克斯坦平均段位高於黃金,但沒人覺得他們能堅持到大龍。


    3分鍾,螳螂越下殺掉布隆,逼出狐狸閃現;


    3分半,ndre阿卡麗越塔單殺大蟲子,3級打1級,大蟲子根本沒有蹭經驗的思維。


    到了10分鍾。


    人頭13:0,香鍋控到先鋒,抱團推中。


    “想上高地,對麵五個人清線手段一般。”


    就在這個時候。


    小明先手鉤到大蟲子,r給劍魔,ndre看準時機一段r進場找狐狸、艾克,逼出狐狸大招,分割陣型。而後,烏茲配合隊友輸出前排,香鍋跳進去q掉大蟲子,打掉劍魔第一條命時,小明出塔,螳螂吸引仇恨,香鍋見艾克殘血,以為艾克會交大招,自信避開影子去找布隆,結果跳進艾克w裏。


    我擦。


    艾克能這麽玩?


    本以為敢選艾克打野,起碼有點熟練度,但香鍋發現他錯了,這個艾克愣頭青的很,寧願往迴e打出控製,也不願交大迴複血量。


    “香鍋吃到控製,布隆跟大掛引燃——香鍋不會送出全隊唯一的人頭吧!”


    雨童看見劍魔起身,拚死補個擊飛,而後狐狸閃e迴頭帶走螳螂。


    做完這一切,阿卡麗二段r穿透3人,再出q打掉布隆最後的血量,收獲三殺。


    “先鋒再撞一頭,12分鍾不到,我們推到了門牙。”


    哈薩克斯坦那邊。


    解說興奮揮拳慶祝拿到螳螂人頭,不知道的,還以為哈薩克斯坦爆出驚天冷門,贏了中國代表隊。


    13分鍾。


    補給歸來的中國隊,在門牙塔瞬秒艾克。泰坦鉤到誰殺誰,由於裝備差距太大,烏茲等人直接忽視門牙,結束懸念。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聯盟之冠軍主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流三千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流三千尺並收藏聯盟之冠軍主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