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就是知識,理性和邏輯。”齊磊看著安靜的眾人,“人生最重要的一課,我不會給你們講什麽人生感悟,那是人格的塑造。有的人聽了有用,有的人沒用!”


    “所以,想來想去,就跟大夥兒聊一聊怎麽節省十年到二十年的光陰吧!”


    台下的同學已經入迷,登時生出疑惑,“節省十到二十年?”


    齊磊,“沒錯!”


    “首先,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對生活充滿抱怨,對社會不滿意,以至於經濟訴求、精神訴求得不到滿足的人群中,年輕人的比例是最高的。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比例會逐年下降。”


    “三十歲依舊抱怨的比二十歲要少得多,而四十歲、五十歲依舊在抱怨的,又遠比三十歲人群少的更多。”


    “這其中,我們刨除一部分確實能力有缺陷的,生活質量確實差的。”


    “剩下來的,你們知道為什麽不抱怨了嗎?”


    眾人搖頭,“不知道。”


    齊磊,“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人有很大的比例,達到了他們的相對生活目標。”


    “說通俗一點,就是三十歲在京城買房的,一定比二十歲的多,而四十歲的更多。”


    掃視全場,“你們都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佼佼者,所以,你們中的大多數,都有更大的幾率實現自己的相對生活目標。”


    “區別隻在於,實現的時間早晚而已。”


    “也許你們二十五歲,剛剛畢業就停止了抱怨,也許三十歲。”


    “也許…到四十,五十才可以過的順意。。”


    齊磊笑道,“這個世界,其實沒有那麽多悲劇。大多數人都是有善終的。”


    “……”


    “……”


    齊磊,“那麽,我接下來要講的,也許可以讓你們的目標提前。”


    “視野!打開你們的視野!才是節省這二三十年的關鍵!”


    齊磊在舞台上一邊踱步,一邊組織著語言,“我們常說,機會隻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那麽,什麽是有準備的人?勤勤懇懇在一個行業幾十年?那不叫有準備,那叫平庸!”


    “所謂有準備,就是你比別人更有洞察力,更具備敏銳的神經,看的更通透!”


    “不是機會找上了你,而是你發現了機會。”


    “視野就是你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更詳細!”


    “那麽…什麽是視野?首先,是知識!”


    淡然一笑,“這個知識,不是指專業知識。”


    “你把新聞專業學全了,就掌握了新聞行業的視野?錯了!”


    “北廣說白了就是一個大技校,和藍翔沒區別,你們在這裏學到的是專業技能。”


    突然看向雛鷹班二期,“但是,雛鷹班除外。你們在這裏學的就是視野!”


    繼續道,“這裏所說的知識,是生活中的一切。”


    指著唐小奕,“唐奕同學熟讀曆史,所以他能看到權衡利弊這一層。”


    再指馬拓,“拓爺精通法規、美學、國學、新聞學、傳播學,所以他看問題的角度,一般人比不了。”


    “而對你們來說,生活中就沒有無用的冷知識。”


    “那些看似不著邊際,和你的生活毫無關聯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你思考的佐證,進而打開你的視野。”


    “也總有一天,會在你人生可能邁上一個台階的關鍵時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學們!”齊磊突然嚴肅起來,“請記住一句話。”


    “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怪的勇氣,和一種莫名奇怪的自豪感。”


    “因為知識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因為你根本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


    “這就是視野的意義所在!孤立的觀點,即便偶爾正確,也僅僅隻是運氣而已。”


    “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生活不需要運氣,而是腳踏實地。”


    “隻有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更全,才能找到很多個正確答案,從中擇優錄取。”


    這段話,發人深省,有點過於深刻。


    齊磊突然一笑,“這樣吧,我們做一個小實驗怎麽樣?”


    隻聞齊磊道,“衝之鳥礁!”


    眾人一聽,登時來了興致。


    最近,除了齊磊收購arm不成的新聞,就是這個衝之鳥礁了。


    齊磊,“衝之鳥礁,位於倭國南邊一千多公裏外的海上。”


    “是一組漲潮時隻高於海平麵1米,麵積隻有幾平方露出海麵的珊瑚環礁。”


    “倭國方麵一直聲稱衝之鳥礁屬於島嶼,可是中韓都不承認。最近幾年鬧的更兇,甚至上升到了國際爭端的高度。”


    “那你們誰知道,就那麽幾塊海裏的破石頭,為什麽就爭來爭去的呢?”


    眾人茫然,很多人隻是知道這個新聞,可是還真不知道怎麽迴事兒。


    不過,也有人清楚,“我知道!”


    有人自告奮勇,都不用話筒,“因為專屬經濟區!”


    齊磊登時豎起大拇指,“迴答正確!在這件事上,你的視野比他們高。”


    那位同學登時挺得意。


    齊磊,“沒錯!因為專屬經濟區。”


    “根據國際法,一旦衝之鳥礁被認定為島嶼,那麽倭國方麵就依法擁有環島200海裏範圍的專屬經濟區,以及海底的大陸架範圍。”


    “你們知道那是多大的麵積嗎?”


    見眾人搖頭,齊磊直接揭曉答案,“47萬平方公裏的經濟區,和25萬平方公裏的外大陸架海域!”


    “嘶!!”所有人倒吸冷氣,“那麽大?”


    齊磊,“所以,大夥兒現在理解,為什麽會上升到國際爭端的地步了吧?”


    眾人已經完全被這個案例吸引,跟著齊磊的節奏走。


    齊磊,“那我們繼續。”


    “現在問題卡在這兒了,我們不承認,倭國就沒法實質性的擁有這47萬平方公裏的專屬經濟區。”


    “如果你們是倭國領導人,你們會怎麽做?”


    有人想了想,“小齊導師,可以填海造陸嗎?我看新聞上,倭國就是這麽幹的,還用混凝土加固了島礁。”


    齊磊一甩手,“沒用!小鬼子做做樣子罷了。”


    “國際公約規定,必須是天然形成的島嶼才算數。”


    學生們一下為難了,填海不行?那…怎麽辦啊?


    還好,有明白的。


    後麵突然傳出一個聲音,“養珊瑚!!”


    齊磊看過去,“這位同學的視野也打開了。沒錯,養珊瑚!”


    迎上眾人不解的目光,“衝之鳥礁本來就是珊瑚環礁,由珊瑚蟲的基座經年累月形成的。”


    “既然人工造島不行,那我養珊瑚總行了吧?珊瑚蟲造島,那不算人工的吧?”


    “……”


    “……”


    眾人無語,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倭國人,這特麽也行?


    齊磊,“事實上,他們就是這麽幹的。從八十年代起,倭國政府前前後後累積投入了400億日倭元,在衝之鳥礁周邊人工飼養珊瑚。”


    “!!!”


    有人急了,“那怎麽辦?就這麽看著他們一點一點的擴大島礁?”


    另一個人接話,“那不早晚形成自然島嶼的規模了嗎?”


    ……


    “好幾十萬平方公裏的海域呢!不能任由他們耍賴!”


    齊磊,“誒??那問題來了。如果你們現在代表中國官方,你們能想出什麽辦法來阻止倭國人的造島行為呢?”


    大夥兒的積極性已經徹底被調動了起來。


    二成子最積極,“抗!抗抗抗!”


    三冰子,“他想說,國際抗議!”


    都不用齊磊,別人就開始反駁,“扯淡!一直在抗議,有用嗎?”


    繼續道,“可不可以聯合韓國製裁倭國?迫使他們停止造島?”


    這個建議倒是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鳴,齊磊卻搖頭,“難。”


    “因為我們太弱,沒什麽可製裁的。”


    大夥兒一看不行,又有人出主意,“派軍警巡航,阻斷他們與島礁的航道!”


    “讓倭國知道,即便他造出來,也不一定用得上!”


    齊磊,“是個辦法!可是,先不說我們有沒有這個海洋力量。”


    “那國際形象呢?一言不合就出動軍隊,這對我國當下的整體形象有損。”


    那個同學急了,“那怎麽辦!?”


    卻是齊磊微微一笑,“我提個方法,你們看行不行?”


    同學們,“什麽方法?”


    齊磊,“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什麽東東?”


    齊磊,“我國南海特有的一種海洋物種,它有一個綽號——珊瑚殺手!”


    “珊……”


    齊磊一臉猥瑣,“這種小動物,渾身是刺兒,很可愛的。”


    “但是它有個毛病,就是挑食,專門吃珊瑚。”


    “而且繁殖能力…嘖嘖。”


    “總之就是,落下去一個,不但一大片珊瑚完蛋,而且來年就是子子孫孫,又一大片。”


    “要是哪個漁民路過衝之鳥碓,一不小心掉海裏兩箱棘冠海星……”


    “嘖嘖!”


    底下鴉雀無聲,一個個瞪圓了眼珠子,“哦操!這也行?”


    再一想,你特麽損不損啊?


    這也太智慧了吧?漁民…丟了兩箱海星,即沒國際爭端,又斬草除根,而且…一勞永逸,珊瑚死絕!


    哦嚓!!


    知識啊!知識就是力量啊!!


    不得不說,佩服的五體投地,隻是苦了角落裏的幾個嬌小麵孔。


    別忘了,北廣是有國外留學生的,其中還有倭國來的。


    現在麵麵相覷,你們當著我們的麵討論這個,合適嗎?


    與此同時,門口抱著膀子看熱鬧的董北國眼珠子一轉,調頭就往辦公室跑。


    進了辦公室,拿起電話就給老秦播了過去。


    “秦同誌啊,有個事兒求你啊,雛鷹班經費又不太夠了啊!”


    ……


    “放心!不白求,我拿主意換。”


    ……


    “嗯,這也叫視野!”董大校長如是想著。


    ……


    ————————


    一個衝之鳥碓的實驗討論,讓在場的同學們充分認識到了,什麽叫視野,什麽叫知識就是力量!!


    要說,誰沒事兒會去了解一個棘冠海星?可是,正因為齊磊知道這種海星,他才能想出這個絕戶計來。


    正如他所說,生活中沒有無用的冷知識。


    所有的累積,最後都會沉澱成人生閱曆。而這一點,又是成功的關鍵。即便不能保證一定順遂,但幾率肯定更大。


    至少在這一刻,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不能做一個無知的人。


    然而,另一個問號又湧上心頭。


    如何獲取知識?真的像齊磊說的,生活中的一切?


    太籠統了,也沒有人能把生活中的所有信息都變成知識儲存在腦子裏吧?


    於是,有人不由發問,“小齊導,那怎麽能更快、更係統地獲取知識呢?”


    卻是齊磊不加思索,“兩點!”


    “第一,時刻保持一顆求知的心!”


    “遇事,先別作判斷,先提問題。”


    “第二,讀史!”


    眾人疑惑,“讀史?”


    “對!”齊磊十分肯定,“讀史!”


    “我建議同學們每個人都讀一讀中國的曆史。”


    “哪怕你不能係統地把中國史讀完,哪怕隻是挑揀有趣的橋段進行深入的了解。”


    “哪怕隻是隻言片語。”


    眾人,“很有用嗎?”


    齊磊,“太有用了。”


    “最近,我身邊的人,像是唐奕同學、小馬哥,王振東,都和我聊過這方麵的問題。”


    “他們看我學的這個傳播學很有意思,也想去看一些專業的書籍,王總甚至有心思讓他家孩子將來也學傳播學專業,讓我給他推薦幾本適合兒童讀的傳播學讀本。”


    “我一本都沒推薦!”


    看著眾人,“你們都是學傳播的,你們最清楚了,要是給小孩看咱們的教材,孩子離瘋就不遠了。”


    “他也看不懂啊!”


    哈哈哈哈哈!!


    滿堂大笑,齊磊說的是實話,你看這東西應用起來好像特有意思,可是專業知識枯燥的很。


    而且都是總結人的概念,多多少少有點殘酷,不太適合小孩看。


    有人道,“那小齊導給推薦的什麽?”


    齊磊,“我推薦去讀史。”


    “讀史有三個好處。”


    “第一,國史史觀,即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史觀,就是樹立價值觀,受用終身。”


    “第二,即便無法形成史觀,讀史也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給你帶來不同的收益。”


    “二十歲,涉世未深,讀史帶來的是知識的自信。交朋友,閑聊天,都比別人多會倆成語,拽幾句詩詞。”


    “這個時間的你們,缺乏的是交流上的經驗。”


    “三十歲,而立之年,通史帶來的是道理的通達,你不再是一個無知的人。這個年紀正是家庭、事業的上升期,知蔣幹盜書,哪怕不到第三層感悟,起碼也能提防盜書之計,抵禦人心。”


    “四十歲,人生無惑,觀史帶來的是對這個世界的寬恕,不再憤怒,不再抱怨,知足而知福。”


    大夥兒聽的暗暗咋舌,心說,是不是真的啊?你才特麽的二十歲吧?你怎麽把四十歲的事兒都通達的?


    有人發問,“那第三個好處呢?”


    齊磊一攤手,“第三個好處,當然是視野,那可是咱老祖宗五千年的精髓匯聚。”


    “王朝浮沉,英雄狗熊,四海朝陽,長河落日,全在裏麵!”


    “做人的道理,與國的道理,也全在裏麵。”


    齊磊繼續道,“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建議你們至少讀三遍!”


    “第一遍,你們會看到熱血和浪漫,嶽飛映著蘇東坡,李白與霍去病。”


    “第二遍,你們會看到陰暗與醜惡,鳥盡弓藏的劉邦,曲膝求合的弱宋。”


    “第三遍,你們才會站在最高點,用前所未有的視野,看到智慧與精神,看到王朝的掙紮與妥協。”


    好吧,因為他這一段話,當天下午,北廣圖書館所有曆史類的書…借光了。


    教國史的老教授也納悶兒了,往常上大課逃課的不少,他都懶得點名兒。這兩天咋地了?太陽從西邊出來的?


    國史突然成了缺勤率最低的一門課了。


    ……


    。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


    沒改錯,對付看。


    晚安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似水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山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山月並收藏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