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校園音樂節,生生搞成了公司的新聞發布會,這絕對是頭一次見。


    而且,這個發布會是如此特別,如此魔幻。


    怎麽說呢?


    前麵的搖滾表演,還有那段像西方脫口秀一樣的開場和鋪墊,也許正中年輕人的下懷。


    不過,對於成年人來說,著實有點過於浮躁。


    可是,如果套用年輕人的價值觀和行為表現,又不是那麽不能接收。


    反正就是,說不上來的感覺。


    至於後麵那段關於三石公司的宣言,倒是頗得成年人的喜歡和認可。


    卻是反過來了,年輕人又會認為有些過於老派。


    這不就……


    夾生了嗎?


    好像誰都討好了,又好像有點那麽不完美。


    當五個小夥伴結束宣言下台,記者馬上圍了上來,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接踵而至,話筒都能懟到臉上。


    於是,齊磊急中生智,向某個方向一指,“下一個大新聞!!”


    “這麽出息的兒子是怎麽養成的,請去采訪幾個爹!”


    幾個爹一聽,臉都綠了。


    徐文良本能地調頭就想躲,可是唐成剛卻一把拽住徐文良的胳膊,牢牢的就給他摁那兒了。


    記者們眨眼而至,話筒就懟上來了,齊國君、唐成剛不著痕跡地往邊上退了半步,倒成了徐文良首當其衝。


    就見徐爸臉色青一陣色一陣,既緊張,又無語。


    突然神來之筆,“尚北是魚米之鄉,大家可以到尚北走走看看,投資旅遊!”


    “另外,尚北農產品可以在京城、魔都等地的北方大超市買到,歡迎大家嚐嚐我們黑土地的味道!”


    記者:“……”


    可算找著根兒了。


    老的和小的一個品性:上來就打廣告的呢!?


    可是,也就這麽一句話,播出去之後,徐文良那些又是述職,又是調離的危機,便化於無形了。


    ……


    ——————


    齊磊和小夥伴們已經悄然逃離,和張洋、寇仲琪,還有李玟玟等人匯合,遠遠地看著幾個爹被圍,偷笑不止。


    “有爹真好,關鍵時刻還能擋一擋!”


    唐小奕則是乖張,“打賭!老唐肯定也得打廣告。”


    沒人和他賭,因為這是肯定的。


    你以為齊磊《今日說法》上打廣告跟誰學的?


    當年,唐爸塑料廠剛接手,尚北電視台本來要做一期下崗安置專題的節目。


    結果,老唐生生給整成了大型廣告現場,所有塑料廠職工麵對鏡頭都得來一句,“藍光膜,那真是好棚膜!”


    所以,這都是有根源的。


    “上哪兒去啊?”吳小賤剛發問,就見前方黑壓壓一片。


    齊磊看去,登時一垮,“這迴跑不了了。”


    那可不跑不了了,董北國、廖凡義、陳興福,還有張路臣等等,一個個殺氣騰騰的瞪著他,一副可抓著你的架勢。


    董大校長皮笑肉不笑,“這是....準備上哪兒去啊?”


    齊磊靈機一動,“正要找您去呢啊!”


    董北國心說,這還差不多!


    “走吧,趕緊給他們解釋解釋,否則這幾位都想把你解剖了!”


    這是實話,齊磊的這次危機公關,堪稱一次非典型案例。


    啥叫非典型案例?


    就是偶然現象,一切都太反常了。


    可是,偏偏齊磊早就胸有成竹。這就值得研究了。


    齊磊知道今天是逃不過去了,必須給他們一個解釋。


    看見傻龍正好出現在場地外圍,“傻龍,過來!!”


    張顯龍一看大校長和幾個教授都在,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什麽事啊?”


    齊磊,“把雛鷹班的都叫到新聞係教室。”


    張顯龍,“……”


    齊磊則是迴頭對董北國等人賠笑,“一次解決,省著我和他們還得再絮叨一遍。”


    幾個老人家才不管你絮叨不絮叨,“趕緊的!”


    這幾天都把他們難出毛病了。


    要不也不能這麽急,主要是全過程他們都是親眼看著的。


    可是,親眼看著都沒看懂,就有點過分了。


    打擊有點大。


    半個小時之後。


    新聞係2號教室,在校的雛鷹班成員全員到齊,再加上一幫老頭兒,大眼瞪小眼兒地瞅著齊磊。


    好吧,還有張洋、李玟玟,徐小倩他們這些不相幹的,以及脫離苦海的五個爹也來湊熱鬧。


    當然,連盯著音樂節的周小晗都被拉了迴來。


    此時,外麵隱隱還能聽到音樂節的歌舞歡騰,廖凡義卻有點等的不耐煩了。


    “可以開始了吧?”


    齊磊呲牙一笑,“別急。”


    看向雛鷹班的幾個大一新生,“講幾個傳播學理論哈,一會兒用得著。”


    “第一個,【兩極傳播】和【意見領袖】。”


    廖凡義想吐血,都等著呢,你在這講基礎理論?


    剛要阻止,卻是董北國來了句,“也,也挺好!”


    “對一眾學生訓誡,都認真聽哈!學過的也鞏固一下。”


    廖凡義翻了白眼兒,是您老想先了解一下吧?


    幾個爹倒是沒什麽,感覺挺神奇的。


    齊國君知道齊磊當了輔導員,可是對這個沒什麽概念,畢竟他又沒上過大學。


    結果今天一看,我兒子都能給人講課了?


    所以,幾個爹聽的也很認真。


    然後就....就三觀崩了。


    是的,傳播學是很容易崩三觀的,因為很多常識一樣的“我們以為”,可是從學術的角度來說,完全是另外一迴事兒。


    就比如說,【兩極傳播】,這是傳播學的一個基礎概念,不管是日常考試還是考研,一個議程設置,一個兩極傳播,幾乎必考。


    而它的定義就是顛覆普通人認知的。


    那就是:


    普通人都認為自己是從媒體,也就是傳播媒介直接接收信息。


    一個新聞,媒體報道出來,我看到了就接收了。


    其實,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是!


    就像齊磊對柳紀向說的,“他連信息傳播的流程都沒搞清楚。”


    實際情況是:信息不是從媒介直接到受眾群體,要通過一個“中介”。


    這個中介就是——【意見領袖】。


    既可以清晰領會解讀媒介的信息,又可以讓受眾信服以及傳達信息的中間人。


    也就是:媒介——意見領袖——受眾。


    打個比方,《流年》在月票榜、銷售榜排名靠前,這就是起點這個媒介向書友榜單推薦了這本書,傳遞了一個信息:“好書!趕緊看!!”


    可是,大多數書友對榜單的真實性是存在疑問的,再加上主觀上的因素,“好不好看,得我自己說了算,起點推薦的爛書居多。”


    人們更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媒介推薦。


    也就是,大多數書友不信任起點,而要自己去驗證。


    但是,書友驗證的過程,大多數人不是直接點開內容去品讀,太浪費時間。


    第一反應是,看是否精品、榮耀值多少、出圈指數多少,、綜合評分多少,然後書評區的書友評價如何。


    那麽這些數據,以及書評區一篇中肯、客觀的帖子,就成為了中間人。


    這些東西,比起點的榜單更有說服力,這就是【意見領袖】。


    【兩極傳播】認為,信息根本就不是從媒介到受眾,而是從一極傳播到另一極。


    也就是,從【媒介】到【意見領袖】,再從【意見領袖】傳播到【受眾】。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包括央媽在內的很多官媒新聞,普通人都看不懂,誰會見了誰,上麵發了哪哪文件,看了半天,也不理解。


    最後得出結論——無趣,導致很多人都不看央媽新聞。


    其實,即便用通俗能懂的方式報道,傳播效果也都差不多。


    可是,別擔心,央媽的新聞是肯定能傳到你身上的。


    是要通過意見領袖去解讀,轉化成普通人能懂的形勢,最後到達受眾。


    齊磊大概地解釋了一遍,“至於為什麽會出現意見領袖?為什麽意見領袖比直接傳播效果好?這涉及到【第三人理論】,一會兒再說。”


    “啥叫第三人理論?”


    寇仲琪是個急性子,你別一會兒再說啊,現在就說!


    廖凡義在底下聽的實在是煩,你先給我分析案例不行嗎?還得讓我在這聽理論基礎?


    寇仲琪一發問,廖凡義突然來了一句,“董校長是個好人。”


    董北國一愣,怎麽扯我這來了,皺眉假意嗬斥,“少拍馬屁!”


    大夥兒登時低聲一笑,緩解了一下氣氛。


    結果,齊磊和陳姥爺一聽廖凡義這句,就明白廖凡義在幹什麽。


    兩人登時交換了一個眼神兒,然後起身出了教室。


    就站在教室門口,開始交談,“董校長真是個好人啊!”


    屋裏的董北國一挑眉,突然感覺這個馬屁更中聽呢?


    無語苦笑,“你們這幫人啊,瞎誇什麽誇?”


    已經不是馬屁,而是界定為“誇講”了。


    大夥兒又笑,也看得出來,董校長和之前對廖凡義的態度明顯不同了。


    然後,就見齊磊和陳姥爺迴到教室,和廖凡義三個人一攤手,“這就是第三人效果!”


    董北國:“……”


    沒懂!!


    其他人也沒懂。


    沒懂就對了,有了前麵這個小實驗,一說就懂了。


    陳姥爺幹脆幫齊磊上課,“這麽說吧,如果說媒體是【第一人】,受眾是【第二人】!”


    “董校,你是不是覺得,信息傳播最高效的渠道是從媒體到受眾?,也就是從第一人到第二人?”


    董北國點頭,“那肯定啊!”


    陳姥爺,“不是!”


    董北國,“不是?”


    “對!不是!”陳姥爺道,“這隻是一種錯覺,就像兩極傳播裏說的一樣。”


    “事實是,當第二人【受眾】接受第一人【媒體】信息的時候,總是帶著懷疑態度。”


    “也總是認為自己是最清醒的,而別的受眾遠沒有自己認識的清晰、理解的全麵。所以,信息的影響一定是別人比自己大。”


    “也就是說,隻有少部分人(第二人)會從【第一人】獲取有效信息。”


    這時,張路臣開口了,“這是個心理學效應,根源在於人都是想聽到真話的,也就是真實的評價,可又在潛意識裏想得到誇獎。”


    “所以,當別人(第一人)當麵誇獎你的時候,你(第二人)潛意識裏,會懷疑這是不是真話。”


    “就像廖老師誇董校,董校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拍馬屁,不是真話。可是,董校喜歡這樣的誇獎。”


    “於是,當齊磊和陳教授(第三人)誇講的時候,你認定這是真話,因為他們是在你不在場的情況下做出的評價。”


    “這就是【第三人理論】,既滿足了聽真話的需求,又滿足了被誇獎的需求。”


    “應用到社會傳播的時候,就是媒介(第一人)向你(第二人)傳播一個信息的時候。”


    “你也天然的會懷疑第一人的動機、真偽,甚至你對信息已經做出判斷,也會存在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群體認知的潛意識不確定。”


    “這個時候,就需要第三個人來佐證第一人的信息,以及你的判斷。”


    “這也是為什麽會出再【兩極傳播】的原因,更是為什麽意見領袖會成為中間人的原因。因為,意見領袖就是【第三人】!”


    “可以同時滿足真話和誇獎的需求。”


    眾人紛紛點頭,要是張路臣直接說理論,可以模棱兩可,但是有了前麵的小實驗,就好理解得多了。


    就是董北國臉上有點掛不住,“我才不願意你們誇我呢!”


    大夥也不說破,嘴硬罷了。


    這時,張路臣繼續道:


    “【第三人】!才是左右信息導向的關鍵。”


    “再說直白些,我們日常信息的接收,其實都是被【第三人】左右的。”


    同樣是起點的例子,讀者不相信榜單,卻要從榜單上得到書籍的信息,再通過第三人,決定是否


    而這個時候,做為【第三人】的數據和書評,就會左右讀者的取向,以及判斷。


    是不是很不服氣?


    我看什麽,什麽好看。我做主,別人左右不了。


    可實際上:


    一本數據漂亮、又是白金作者,書評都是深度解析、讚賞的書,在開始閱讀之前,你就會留下潛意識,即便有不如意的地方,你也會認為這都是個別段落,過了這段還有驚喜,畢竟那麽多人說好。


    可是,一本數據慘淡,普通作者,書評都是罵,別說會不會打開看,就算看了,也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一個毒點,“果然不太行,走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少數個案,大多數好東西,真的怕埋的深。


    (所以,月票呢?書評呢?)


    ……


    ————————


    “這……”


    張路臣的解釋一出,不但幾個大一學生有點接收不了,連看熱鬧的唐成剛等人也有點愣。


    “我...能提個問題嗎?”


    唐成剛忍不住了,他一向認為自己是一個有主見的人,畢竟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可現在你告訴我,我其實沒有主見?我被第三人左右了?


    “這個東西不盡然吧?怎麽感覺…不太真實呢?”


    這迴卻是齊磊開口了,“唐爸,你還記得導致你收購藥廠的那次家宴嗎?”


    唐成剛愣住,“記....記得啊?”


    齊磊,“藥廠有許可證和藥方、塑料廠的技術沒有壁壘優勢、尚北大米的加工,這些信息,您本來都是知道的。可是,習慣的性思維方式讓您把這些信息都過濾掉了。”


    “直到,我幫您把這些信息重新串聯,排列組合之後,您馬上就做出了與原本截然不同的判斷!”


    唐成剛:“……”


    齊磊,“我...就是那個第三人。”


    唐成剛:“!!!”


    齊磊,“人是無法有效處理所有信息的,人也是天然的追求高效率的。”


    “所以,本能讓我們武斷的處理大多數信息,每個人都離不開第三人!”


    “就拿唐爸你來說吧,在商業行為上,您確實可以排斥第三人,很難被第三人左右。可是,在其它方麵,你做不到全知全覺。”


    唐成剛有點傻眼,“這....”


    張路臣此時道,“人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可是試問千古,也就兩個半。”


    “我們絕大多數人,以為了解自己,其實隻能算是一知半解。很多時候,隻不過是在應和第三人的觀點。”


    “不過……”安慰道,“【第三人效應】隻要你知道了,以後再遇到信息判斷的問題,會警覺,不容易再被第三人左右思想。”


    “這是有科學依舊的。”


    這話一出,大夥兒鬆了口氣。


    嗯,誰都想要自由意誌,誰都不想被別人左右思維。


    張路臣看著齊磊,“說正題吧!”


    “你在今日說法的反常表現,我們大概能理解,滿足了觀眾的【使用與滿足】”


    見幾個大一新生,還有外行,都迷惑。


    “舉個例子吧,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這就是使用,對食物的需求。”


    “今天晚上我想吃肉,可是晚餐你卻隻給了我一份清炒蔬菜,我沒有得到滿足,必然就不高興。可是,你要給了我一份肉,那就是滿足了。”


    “在信息獲取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從一個社會名流身上,能得到什麽使用體驗?”


    “無非就是榜樣力量、財富經驗、私人八卦的娛樂性,這些而已。”


    “可是,那一期今日說法,齊磊給公眾的不僅僅是一份普通的肉,而是龍肉!”


    “大大超出了公眾的使用預期,滿足感更強。”


    張路臣看向齊磊,“可是,我們不太明白的是,那些為你發聲的【第三人】,是你安排的?”


    “還有,你一直不對打人事件做正麵迴應,就是為了今天?”


    卻見齊磊笑了,“張伯伯,您說的對,但不全對。”


    張路臣一怔,“怎麽講?”


    齊磊,“首先,我沒找人給我洗白,網絡上那些帖子都是自發的。”


    “這是第三人效應的主動效能。”


    “????”


    “????”


    這迴輪到一幫老學究懵了,“主動效能?第三人效應可沒有主動一說吧?”


    齊磊,“人在極度好奇,又對自身判斷被孤立的時候,會主動尋找第三人佐證。”


    “這種訴求會極其強烈,從而主動去尋找第三人。”


    “這是網絡時代第三人效應的一大特點!”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


    現在打開書評區,你會看到一些“見習”讀者,也就是看盜版的讀者,在書評區對某一個點強烈吐槽。


    他不願意為看書花一分錢,卻為了能抒發不滿和詆毀,願意花幾塊錢達到發言的門坎兒,中間還要跨越好幾個app……


    看書都不花錢,可是為了發言可以花錢,這就是主動性。


    這樣的人,因為盜版不能評論,也看不到書評區的各種論點,所以觀點極度孤立,也就是他看不到同類,就更找不到相同觀點去附和。


    於是…跨越千山萬水,也必須得找到一個【第三人】。


    其實這也是齊磊為什麽對柳紀向說,王晨一出來,他就輸定了的原因。


    原本暢想是【第一人】,它隻是一個信息的源頭。可是,王晨跳出來,暢想就變成了【第三人】。


    而做為意見領袖,是很危險的。


    你發表意見,就得要承受公眾的評判,意見是否公允,經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注意,無論是大事還是小情,能立得住的意見領袖,其實是極少數符合大眾思維的人。


    大多數意見領袖,都死了。


    當齊磊《今日說法》的形象一出來,公眾開始好奇,開始懷疑,那麽就會主動去尋找對立觀點的【第三人】。


    也就是與暢想不一樣的第三人。


    而這個過程一定發生在網絡,因為三石在國內網絡是有基礎的。


    相當一部分網民是通過三石網吧上網,更多的網民是《傳奇》的玩家,也是30遊戲交易的受益者,他們對三石是有天然好感的。


    有好感,就不願意將三石和有關聯的人往惡的方向揣測。


    除非是真的事實,否則,這種向好的訴求就一定要有宣泄口,也就是第三人。


    那些正麵評價齊磊的貼子,就算寧站長,還有二中的同學不發出來,也會有其他人去挖掘展示。


    而且,必然會被看到,必然成為【意見領袖】,必然大熱。


    說句題外話,這其實也是公知必死的原因。


    公知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影響輿論,可是觀點經不起時間的推敲,也不符合大多數公眾的主觀判斷,於是就會主動尋找第三人意見領袖去摧毀公知言論。


    所以,誰也跑不了,早晚全被挖出來。


    帶入到暢想、柳紀向、王晨.....


    這也是齊磊這個小心眼兒的為什麽不迴應,不痛打落水狗。


    別急,王晨死定了,暢想也肯定是一屁股屎。


    公眾會自己把他們挖出來,效果比齊磊自己迴應還好。


    打的更疼!


    至於....目前的網絡影響夠不夠大,能不能一夜之間反轉傳統輿論?


    這就是外行人的錯誤邏輯了,信息傳播,在很多特定的情況下,不是看媒介的大小的。


    香港一家不知名的小報,隻要爆出一個重量級的明星八卦,一瞬間就會港澳台內地全覆蓋。


    和媒介大小沒關係,媒體是有嗅覺的,而公眾是有人際傳播的慣性的。


    是的,是不是以為信息傳播之中,媒體的作用最大?


    錯了!媒體隻是誇大了在傳播之中的地位。


    在一些情況下,媒體的作用僅僅是信息的源頭,卻不是主要傳播載體。


    在傳播過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其實是【人際傳播】,也就是人與人直接接觸的傳播。


    想像一下,“菜比肉貴”這個信息你們是從媒體上得到的,還是從博主、群聊、麵對麵的交流中得到的?


    也可以想象任何熱點新聞,有多少熱點新聞,是從最初的傳播媒體獲得?


    此時,齊磊解釋完,廖凡義他們終於長出了一口氣,一切都通了。


    就這個主動效能啊!頭疼了好幾天啊!


    陳姥爺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小廖啊,這個課題我打算做一做,研究一下第三人效應的主動性,你就別碰了。”


    我噗!!


    廖凡義差點吐血,他也想說這句,結果沒陳姥爺快。


    麵色一苦,“這個理論的應用還是很值得研究的,打個比方,群體價值觀的建立,我們以往都是主流媒體直接傳播。”


    “可是,如果按照這個理論,我們是不是應該轉變一下傳播策略?主要還是讓公眾產生好奇和自我判斷,然後主動的去尋找第三人佐證,或者幹脆就自己做第三人!”


    “效果會怎麽樣?會不會比直接傳播要好得多。”


    陳姥爺一聽就笑了,“謝謝了。”


    廖凡義這是把自己的思路共享出來,讓陳姥爺去研究。


    而齊磊.....


    齊磊眼珠子沒瞪出來。


    廖凡義不愧是牛人,幾句話,其實已經把後世網絡的一些傳播概念說得差不多了。


    後世的網絡傳播,就是【第三人】比源頭媒介的作用更大,效率更高。


    對於後世的網紅、up主來說,跟風報道、追熱點,已經是必然的常態。


    可是,為什麽有的人追火了,有的人追沒了呢?


    想清楚怎麽做好【第三人】吧,抓緊這一點,基本錯不了。


    這時,廖凡義看著齊磊,“你繼續吧!說說今日說法,還有你今天用到的【使用與滿足】。”


    《今日說法》,才是齊磊最騷的騷操作。


    廖凡義想著,這裏是不是有什麽課題?


    不過,使用與滿足這個理論,已經出來60年了,被研究透了,估計也沒什麽可研究的課題。


    所以,廖凡義興致不高。


    卻不想,齊磊呲牙一樂,“嗬嗬。”


    廖凡義皺媒,“你笑什麽?”


    齊磊,“這個嘛....【使用與滿足】確實是底層邏輯,但是,目的不是這個。”


    廖凡義一滯,還有新東西?


    有些急切:“那是什麽?”


    隻聞齊磊說了一句他沒聽董,幾個老學究也沒聽懂的,“我的目的是....拉低自己的評價。”


    “也就是…降逼格。”


    “嗯??”這迴所有人都愣了,拉低?


    別人恨不得把自己抬的很高,能有多高就有多高,你為什麽要拉低?


    要知道,這是人性。


    不管是誰,好人還是壞人,都想把自己置於高處,形象、道德、品格。尤其是商人,為了塑造形象,可是費了苦心了。


    可是,齊磊在拉低?


    卻見齊磊意味深長的一笑,“高處....不勝寒啊!”


    “????”


    “????”


    齊磊,“別誤會,這個高處不勝寒和大家理解的不太一樣。”


    又道,“今天穆老沒在,他要是在,可以先讓他講一下資源配置。”


    董北國開口,“什麽資源配置?”


    齊磊,“一個經濟學理論,其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優勢資源,滯後配置’。”


    “什麽意思?”


    齊磊,“簡單說,就是最好的東西,往往得不到優先使用。”


    “……”


    “……”


    幾個老學究沒什麽太大反應,雖然不懂經濟學,可是這種顛覆三觀的東西多了去了,見怪不怪。


    可是,雛鷹班的學生卻是有點不解。


    好東西不被優先使用?為什麽?不符合邏輯啊?


    齊磊,“我給你們打個比方就明白了。”


    突然指向周小晗、李玟玟、徐小倩和楊曉。


    “四個大美女.....”


    大夥兒一聽,登時無語,沒個正經。


    齊磊,“嚴肅點,我說的是正經的!”


    “這四個大美女,她們一定是學校裏最受歡迎的,對吧?”


    “可是,我敢打賭,她們絕對不是最多人追的。”


    “????”


    “????”


    “????”


    大夥再次愣住,四個女生也是有點臉紅。


    “齊磊,優勢資源滯後配置,就是這個道理。”


    “學校最最漂亮的女生,最帥的男生,反而追求者很少。最受男生歡迎的一定是80分的女生,也就是寇仲琪這種。”


    “不信你們問問寇仲琪,她的追求者,肯定比那四個多得多。”


    換別人早炸了,結果寇大姐一點都不害臊,“這是真的,初中我收的情書比楊曉多多了!”


    隻見齊磊一攤手,“就是這麽個道理。”


    “太漂亮了,大家夥都覺得她那麽優秀,肯定看不上我。”


    這就好比很多大齡的剩男、剩女,帥哥靚女、條件優渥的占比最高。


    大家都以為,剩下的,應該是條件差的。其實剩下的,條件好的更多。


    為什麽呢?一部分不排除是眼光高,耽誤了。可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也包括眼光高的,是因為他們的機會少。


    別人談五段戀愛結婚了,他們可能隻談過兩段、甚至一段。


    “所以,最好的,往往因為優勢而被滯後。”


    周小晗瞪著眼,看著李玟玟,“是這樣嗎?”


    李玟玟,“你單身!”


    周小晗咬牙切齒,“滾!你也光棍!”


    李玟玟,“追你的人多嗎?”


    周小晗想了想,快哭了,“真的好久沒有表白了。”


    李玟玟也想了想,“大一除了王默,好像沒人了....好慘。”


    對嘛!就是這個道理,流川楓一樣的王默都敗了,誰還敢上前呢?


    齊磊:“這就是優勢資源滯後配置,在經濟學和博弈論中,是無解的存在。”


    周小晗那四個一聽,更絕望了。


    周小晗,“那我們不是廢了?”


    徐小倩,“好可憐…”


    楊曉,“你可憐個屁,你都有主兒了!”


    徐小倩一滯,“對哦!那沒事兒了。”


    剩下三個想掐死她。


    廖凡義他們不知道那四個快打起來了,對於齊磊的解釋點了點頭,都聽懂了。


    突然道,“這就是....優勢嚇人?”


    這迴輪到齊磊愣信,“您怎麽也知道這個詞兒?”


    這是他現編出來的。


    廖凡義無語,“我怎麽不知道?董校長提出來的嘛!和我們說過。”


    董北國一聽,登時眼珠子一瞪,“咳咳咳!!咳咳!!”


    一個勁咳嗽。


    齊磊:“……”


    懂了!


    硬著頭皮,“對!就是董爺爺想出來的詞!”


    董北國一聽,老臉通紅,也不知道是臊的,還是得瑟的。


    “嗨,提它幹什麽?說你的。”


    齊磊一腦門子黑線,“總之,西方認為,優勢嚇人是無解的。”


    齊磊,“可是,在我們的理論裏,這就不叫事兒。”


    “嗯??”


    那三個判死刑的瞬間燃起鬥誌,豎著耳朵聽。


    廖凡義等人也挑眉,“怎麽講?”


    齊磊,“古人早給我們答案了啊!”


    “早告訴咱們了,高處不勝寒!!所以,別往高了站。”


    “難得糊塗!該傻的時候得傻。”


    “財不外露!該裝窮的時候裝窮。”


    “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秋香國色天香,也是優勢資源。她要是不主動的笑三笑,唐伯虎那老麽卡吃眼的,敢上前嗎?”


    有意無意地撇了一眼徐小倩,“當初某爺們不叫一聲大姨,某姑娘不約上一所學校,能成嗎?”


    徐小倩:“!!!”


    嚇死了!


    下意識撇了一嘴徐文良和齊國君,兩個爹都在這兒呢,你怎麽敢?


    大夥兒都無語了,“你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齊磊呲牙,“反正就是把自己放低一點嘛!!”


    “優勢資源,要主到尋找配置。”


    “放到這件事上,我都身家幾十億了,都背景深厚了,還拔高呢?”


    “其他的有錢人、名人,都端著,都拔高,在老百姓眼裏,他們就是優勢資源,想不得碰不得的人上人!”


    “天然的有距離感。”


    “讓自己傻一點,親民一點,主動一點!”


    “就我這麽一款,年輕人的毛病一樣不缺,還挺逗。”


    “無形中也就抹平了這種距離感。”


    “我說了,這次不是危機公關,這次是形象塑造!”


    “一個沒有距離感的年輕創業者,才是我要的最終結果!”


    “這叫領先的要主動!”


    “比落後的還要主動,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資源和配置。”


    “這樣才不會滯後!”


    眾人:“!!!!”


    周小晗愣在那兒,“啥意思啊?讓老娘主動找男人?”


    李玟玟,“做夢!我不幹!”


    楊曉,“不幹就單著唄!”


    徐小倩,“那你主動嗎?”


    曉兒,“做夢!”


    優勢資源,主動配置。


    在這個年代,是沒有這個概念的。


    所以,廖凡義他們怎麽也想不通,最後隻能歸結來【使用與滿足】。


    而其實,公眾的使用與滿足隻是前置條件,怎麽把這種使用體驗和滿足感,轉化為價值,這才是領先這個時代的理念。


    而這方麵的應用,在後世其實非常廣泛。


    就拿,演藝圈那兩個新疆大美女來說吧,“古”和“迪”。


    同樣是頂級美女,演技一般,資源對等,開始的時候,迪的資源可能還要差一點。


    都是美到讓人有距離感,可是“迪”的公關團隊絕對比“古”專業一萬倍。


    他們給“迪”立了一個無禍患,又主動,又自黑,又拉低高度的設定——“胖迪”。


    最後的結果,後世已經很明顯了。


    再比如說,二馬。


    在老馬人設崩塌之前,小馬的風評拍馬都趕不上老馬。


    兩個人正好是兩個極端典型,小馬是正常商人的形象,高冷、一絲不苟,永遠是襯衫西褲,金絲眼鏡的形象。


    形象管理到極致了。


    事實上,後世聞名的互聯網大佬,基本都和小馬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你再看老馬。


    老馬為什麽要去拍電影呢?他那個智慧不知道自己拍了就得被罵嗎?


    都看到老馬搖滾登台的照片吧?老馬真的覺得那很帥嗎?


    一雙布鞋,幽默風趣,再加上“馬爸爸”的這個稱唿,一個頂級富豪,讓你感覺他離普通人好像沒啥距離。


    後世管這叫接地氣!其實,專業一點就叫“領先的要主動”。


    主動把自己從高處放下來,得人心,才能事半功倍。


    再比如,老羅的段子,紮克博格的灰t恤,喬幫主的程序員人設,還有川建國那抽筋一樣的推特。


    柳紀向有一句話說的沒錯,這個世界是精心設計的。


    可有一些是無意識的,也無需設計。


    比如:


    後世大火的韋神…


    布鞋院士李小文先生…


    哈工大掃地僧王曉琮先生…


    是不是覺得,這些大神級的牛人和普通人沒區別,比電視上發型一絲不苟、西裝革履的專家更親民?更值得尊敬?


    這是無意識的,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後的不在乎。


    可是有些……


    你真的相信一個能當上總統的人,是個神精病嗎?


    馬爸爸不是真的想當你的爸爸,隻是叫爸爸這個人設,可以給他帶來好處。


    齊磊看著眾人,“我並不是在表現什麽年輕、無畏,什麽幽默風趣,我甚至不想給自己立人設。”


    “立了,就是枷鎖。”


    “我甚至不是把三石公司的企業文化宣講給社會,一個發布會說一說就管用了?”


    “扯淡!!這種發布會上講公司文化的,沒一萬家公司也得有八千家!”


    “那是鞭策三石公司內部的,也是擋住外部罵聲的!”


    “誰再罵三石,誰就是不認同企業家的三句,能給我省下一點麻煩。”


    “我的真正目的有兩個。”


    “第一,我很危險,不是柳紀向和暢想帶來的這個危機,而是從一開始我就已經刀架脖子了。”


    “比爾蓋茨20歲建立了微軟,喬布斯21歲創立了蘋果。”


    “現在,一個十八歲的中國年輕人身家十幾億,還是個互聯網公司。”


    “不用老外,國人就會把我套上中國比爾蓋茨、中國喬布斯的名號。”


    “這特麽誰套誰死,尤其是我!”


    “我怎麽跟那兩個比?那兩個都是技術起身,我是靠運營起家。中國喬布斯不懂技術?這就是最大的隱患。”


    “誇幾天就得開始罵,早晚被罵死!”


    “所以,得劃清界限,我不是喬布斯,也不是比爾蓋茨。我就是我,個性張揚,啥事兒都幹得出來。”


    “你們總以為我在建立框架,其實我是在跳出【框架】,沒有框架才是最好的框架!”


    “一想到齊磊,不套用任何框架,因為他做什麽都有可能,都不奇怪。”


    “這才是最好的人設!那就是沒有人設!”


    “第二,把自身價值,發揮到極致。”


    “現在的商人,都太死板了。”


    “光靠產品賣產品,靠廣告博眼球....”


    “靠臉啊!!臉能辦大事!”


    “……”


    “……”


    “……”


    廖凡義他們都聽傻了。


    唐成剛他們也聽傻了。


    這特麽的,讓你玩出花來了。


    實在不明白,他那個腦袋是怎麽想得這麽多,這麽遠的?


    可是,齊磊看來....


    花嗎?在後世,這都是基本操作。


    有人專門去看雷布斯說areyouok?


    也有人去聽餘大嘴吹牛。


    有人把老羅發布會當相聲大會。


    也有人,專門聽一個考研的和一個法外狂徒科普。


    這是啥?


    這就是“領先的要主動”!


    否則,名人這個頭銜對你就一點價值都沒有,反而是束縛。


    得放下身段,讓人一提起齊磊,就是鄰家大男孩,那就贏了。


    “所以....”


    唐成剛突然悟了。


    靠臉?靠臉做事?


    “你的目的是.....”


    “盤古2.0的發布會?”


    齊磊呲牙一笑,“還是唐爸最了解我。”


    鋪墊了這麽多,連柳紀向都沒馬上收拾他,又是降智,又是主動的...


    所以的努力,就是盤古2.0!!


    那個發布會,才是踐行三石企業文化,檢驗齊磊形象塑造成果的主要戰場。


    此時,唐成剛皺眉想了半天,“一個發布會而已,你還能鬧多大的動靜?還能玩出花來?”


    齊磊,“唉....”


    該死的時代的局限性啊!


    真能玩出花來!!


    ……


    。


    感謝:【wrwer2e23】的盟主打賞。


    感謝:【向上爬的蝸牛】的盟主打賞。


    91盟了,老板們真給力,謝謝大夥兒!


    發財,發大財!!


    還差9個百盟,老蒼拚了呀!!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


    咱們月票馬上就追進前十了,大夥兒有票的就投了吧,這個月沒有雙倍月票。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似水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山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山月並收藏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