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微微一笑,從袖子裏取出一封信來,“這是四爺親筆所書,請姑娘過目。”
紫英不肯在莫愁跟前表現出自己的迫切,姿態嫻雅地接了信,又慢慢地除去封蠟,抽出信紙,裝作漫不經心地看了起來。
信上的字跡十分潦草,一看就是匆忙之間寫下的。內容倒是旖旎得緊,可大都是安撫慰藉之言,承諾也輕飄飄的沒什麽分量,頭尾都沒有署名,是不是給她還兩說。
她滿心失望,將信隨手扔在桌上,看向莫愁,“四爺可交代了什麽話?”
莫愁搖了搖頭,上前執了她的手,推心置腹地道:“你我共侍一主,有些話我就不妨直言了。
霍家和季家接連出事,四爺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每日下朝之後,便一頭紮進書房,每每過了三更才安歇,不到五更又起了。
四爺是剛強重情的人,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讓手下的人受苦。更何況甄姑娘勞苦功高,四爺又怎忍心相負?
我想四爺並非不想聯絡甄姑娘,而是恐怕連累了甄姑娘。”
見她似有動容,便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想必甄姑娘跟我一樣,是從心底裏信賴四爺的。相信要不了多久,四爺定能重振旗鼓。
待此次的風波平息了,也定然還有倚仗甄姑娘的地方。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好鋼用在刀刃上。甄姑娘可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錯失了助四爺一臂之力的機會。
我再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崇敬擁護四爺的人何其之多,便是此時揭破身份,甄姑娘也很難占到舉足輕重地位。與其早早做了不出頭的人物,何不再忍耐些時日,一鳴驚人呢?”
雖知莫愁說這話不盡不實,有替主子哄騙她的嫌疑,紫英的心還是動了又動。
是啊,已經等了六七年,再等些時日又何妨?
這一年眼瞅就要過去了,那第三輪考驗還沒個影子。鳳帝得了那要命的病,說聲沒誰都擋不住,到時候最可能繼承皇位的就是雪親王。
如果她能在關鍵時刻替四爺製伏了雪親王府,那她就不僅僅是紅顏知己那麽簡單。有從龍之功的光環罩著,即便做不了皇後,在後宮一人之下也是能夠的。
再者她已經沒有退路了,若把那人逼急了,真的把她殺了滅口,那她這輩子就活得太虧了。
如是想著,心氣和表情都平和下來,親昵地握著莫愁的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妹妹不愧是在四爺身邊當差的,心境和眼界比我強多了。
煩請妹妹迴去轉告四爺,我先前也是急糊塗了,請他不要在意我氣頭上說的話。我看重的是四爺的胸襟人品,不管他將來如何,既然跟了他,必定要從一而終的。
我會從哪兒來迴哪兒去,你叫四爺放心。”
說著拿出先前準備好的銀票,“我知道四爺最近需要銀錢打點,也知道我這點子銀子不夠看的。總歸是我的一點兒心意,麻煩妹妹幫我轉交給四爺。”
莫愁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接了銀票,“如此我便替四爺多謝姑娘了。”
“自己人,不要客氣。”紫英語氣愈發親熱,“說起來我還要多謝妹妹,日後出了頭,定不會忘了妹妹今日的提點之恩。”
“姑娘太看得起我了,是姑娘自己想開了才對。”莫愁跟她你來我往地寒暄了一陣子,便推說四爺還在等消息,不好讓四爺久等,起身告辭。
紫英送了她出門,聽到更鼓的聲音,驚覺就快到宵禁的時辰了,忙進屋換迴丫鬟的裝扮,匆匆忙忙地走了。
花嬸看著她的轎子走遠,把頭搖了又搖,“這都多少年了,也沒個名分。
可惜了好好的一個姑娘,長得這麽標誌,又有通身的氣派,找個什麽的人家不行,非要上趕子給人當外室……”
她和花叔是七年前被雇到這宅子裏當管家的,雖然這宅子名義上是甄姑娘的,可他們知道,他們真正的主子其實是那位四爺。
“四爺”很少到這裏來,七年間攏共來了四五趟。每次來都神神秘秘的,有大把的護衛跟著。他們根本近不得身,直到現在也不知那位四爺長得什麽模樣,是何方神聖。
隻憑借那排場和仆從們的衣著猜測,四爺非富即貴。甄姑娘不知道因為什麽進不得四爺的家門,隻能偷偷摸摸地跟四爺在這僻靜的宅子裏幽會,而且一年也會不上一次。
花叔狠狠地瞪了妻子一眼,“四爺的人警告過咱們多少次了,不興議論,不興說嘴,你怎麽屬耗子的,撂爪就忘?
要是讓四爺的人聽見了,把咱們趕了出去,咱們上哪兒去找這麽清閑、工錢又高的差事?”
花嬸不服氣地瞥了花叔一眼,“我不是替她可惜嗎?”
一邊嘀咕著一邊關了門。
紫英前腳迴了王府,葉知秋和鳳康後腳就收到了消息,“是李吉幫著開的門,他特地跟徐井調了今天晚上的班。垂花門當值的婆子也被融霜院的小丫頭好酒好菜地賄賂了,一直留著門。”
“你看清楚了?”鳳康麵色冷沉地問道,“去的是瑞王府的大丫頭?”
何苦被有經驗的侍衛調~教了大半年,人愈發精幹了,“迴王爺,是,名叫莫愁,是在四殿下書房裏研磨的丫頭。
那丫頭有侍衛跟著,屬下無法靠近,不知道她們談了些什麽。不過據屬下觀察,紫英姑娘出來的時候不似去的時候那般急躁了,想必是被那丫頭勸服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鳳康揮手打發了何苦,便冷笑起來,“原以為我出使番國這幾年,他能長進了,沒想到顛來倒去,還是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
我真是高看他了!”
葉知秋自是知道“他”指的是誰,捧著雞湯喝了兩口,才笑道:“高看總比低估好,現在已經可以確認紫英是他的人了,那就說明他手下至少有一個本事不亞於‘顧雲川’的江湖人物。”
鳳康聽得出來,她這是在提醒他不要太大意,虛心受教,“我會留神的,再說,與江湖人物牽扯不清可是重罪,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行事。
萬一被人抓住把柄,捅了出來,就是父皇想保他也不行了。”
葉知秋心知皇子和位高權重的大臣們或多或少都有幾個來自江湖的“外援”,鳳康不也收留了一個雲珩嗎?提到雲珩,便順口問道:“雲珩什麽時候迴來?”
“快了。”鳳康沒想到雲珩和小蝶的親事那茬,隻當她忌憚四皇子手下的江湖人物,溫聲安撫道,“你放心,為了你和孩子,我會用上十二分的小心。”
葉知秋微笑起來,剛想說什麽,便覺肚子被踹了一腳,忍不住低低了叫了一聲。
鳳康立時緊張起來,“怎麽了?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要不要叫太醫?”
“沒事,你摸。”葉知秋拉過他的手,按在肚子上。
鳳康摸到一個小小的突起,心知是孩子的手或腳。雖然不是第一次摸到,那奇妙和熨帖的感覺仍舊一如當初。待摸不到,心裏又是失落又是期盼,“還有多久才能見到他?”
葉知秋算了算日子,“再有半個來月吧。”
鳳康看著她因為有孕變得豐腴許多的曲線,心裏癢熱難耐,“真希望他快些出來……”
話還沒說完,就被葉知秋拍了一巴掌,“胡說什麽呢?”
鳳康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在她肚子上摸了兩下,“父王開玩笑的,你可千萬不要當真,一定要在你母妃的肚子裏待足了月份再出來。”
原想轉移注意力滅火,不料手下綿軟的觸感引得欲~火更旺了。未免隱忍不住傷了她跟孩子,忙鬆了手,“那個……我今晚到書房睡,還有一些文書要看……”
葉知秋怕他難堪,也不揭穿他,囑咐他幾句注意身體之類的話,送了他出門,捧著碗繼續喝她的雞湯。
因臨盆的日子近了,王府上上下下都變得緊張忙碌了。
大夫是現成的,產婆和奶娘早就找好了。孩子的衣服被褥更是用之不盡,光梅香就送來滿滿一車,高華蓮送來不少自家孩子穿過的、保存完好的舊衣服。
鳳玥大歸住在宮裏,閑來無事,為打發時間,也跟芸妃一起做了不少的針線,清陽府那邊更是隔三差五捎了小衣裳小鞋子來。
林林總總加起來,夠穿到四五歲的了。
元媽本打算過來伺候月子的,因京城正處於多事之秋,葉知秋不敢叫她來犯險,便寫信拒絕了她的好意。
鳳康擔心東霞幾個尚未成親的姑娘伺候不周,又擔心宮裏送來的嬤嬤被什麽人收買對妻兒不利,便從沈家要了兩個知根知底、懂藥理又擅烹飪的婆子來。
如今可謂萬事俱備,隻等孩子降生了。
大概是因為在意的人多了,這孩子尚未出生就覺出自己身份尊貴,預產的日期過了幾天,就是矯情著不肯出來。太醫怎麽看都看不出哪裏不對,又不敢開催產的方子,隻叫耐心等著。
鳳康急得團團轉,無心公事,索性請了假,寸步不離地守在葉知秋身邊。
如此過了十多天,葉知秋依舊沒有要生產的跡象。他徹底不淡定了,叫洗墨備了馬,一路疾馳進宮,打算跟鳳帝請旨,帶聞蘇木迴府。
他走了沒一會兒的工夫,便有人進門稟報,“王妃,定王妃剛剛遞了帖子,要來探望您。”
葉知秋險些將剛喝到嘴裏的豆漿噴出來,“誰?!”
——r1152
紫英不肯在莫愁跟前表現出自己的迫切,姿態嫻雅地接了信,又慢慢地除去封蠟,抽出信紙,裝作漫不經心地看了起來。
信上的字跡十分潦草,一看就是匆忙之間寫下的。內容倒是旖旎得緊,可大都是安撫慰藉之言,承諾也輕飄飄的沒什麽分量,頭尾都沒有署名,是不是給她還兩說。
她滿心失望,將信隨手扔在桌上,看向莫愁,“四爺可交代了什麽話?”
莫愁搖了搖頭,上前執了她的手,推心置腹地道:“你我共侍一主,有些話我就不妨直言了。
霍家和季家接連出事,四爺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每日下朝之後,便一頭紮進書房,每每過了三更才安歇,不到五更又起了。
四爺是剛強重情的人,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讓手下的人受苦。更何況甄姑娘勞苦功高,四爺又怎忍心相負?
我想四爺並非不想聯絡甄姑娘,而是恐怕連累了甄姑娘。”
見她似有動容,便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想必甄姑娘跟我一樣,是從心底裏信賴四爺的。相信要不了多久,四爺定能重振旗鼓。
待此次的風波平息了,也定然還有倚仗甄姑娘的地方。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好鋼用在刀刃上。甄姑娘可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錯失了助四爺一臂之力的機會。
我再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崇敬擁護四爺的人何其之多,便是此時揭破身份,甄姑娘也很難占到舉足輕重地位。與其早早做了不出頭的人物,何不再忍耐些時日,一鳴驚人呢?”
雖知莫愁說這話不盡不實,有替主子哄騙她的嫌疑,紫英的心還是動了又動。
是啊,已經等了六七年,再等些時日又何妨?
這一年眼瞅就要過去了,那第三輪考驗還沒個影子。鳳帝得了那要命的病,說聲沒誰都擋不住,到時候最可能繼承皇位的就是雪親王。
如果她能在關鍵時刻替四爺製伏了雪親王府,那她就不僅僅是紅顏知己那麽簡單。有從龍之功的光環罩著,即便做不了皇後,在後宮一人之下也是能夠的。
再者她已經沒有退路了,若把那人逼急了,真的把她殺了滅口,那她這輩子就活得太虧了。
如是想著,心氣和表情都平和下來,親昵地握著莫愁的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妹妹不愧是在四爺身邊當差的,心境和眼界比我強多了。
煩請妹妹迴去轉告四爺,我先前也是急糊塗了,請他不要在意我氣頭上說的話。我看重的是四爺的胸襟人品,不管他將來如何,既然跟了他,必定要從一而終的。
我會從哪兒來迴哪兒去,你叫四爺放心。”
說著拿出先前準備好的銀票,“我知道四爺最近需要銀錢打點,也知道我這點子銀子不夠看的。總歸是我的一點兒心意,麻煩妹妹幫我轉交給四爺。”
莫愁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接了銀票,“如此我便替四爺多謝姑娘了。”
“自己人,不要客氣。”紫英語氣愈發親熱,“說起來我還要多謝妹妹,日後出了頭,定不會忘了妹妹今日的提點之恩。”
“姑娘太看得起我了,是姑娘自己想開了才對。”莫愁跟她你來我往地寒暄了一陣子,便推說四爺還在等消息,不好讓四爺久等,起身告辭。
紫英送了她出門,聽到更鼓的聲音,驚覺就快到宵禁的時辰了,忙進屋換迴丫鬟的裝扮,匆匆忙忙地走了。
花嬸看著她的轎子走遠,把頭搖了又搖,“這都多少年了,也沒個名分。
可惜了好好的一個姑娘,長得這麽標誌,又有通身的氣派,找個什麽的人家不行,非要上趕子給人當外室……”
她和花叔是七年前被雇到這宅子裏當管家的,雖然這宅子名義上是甄姑娘的,可他們知道,他們真正的主子其實是那位四爺。
“四爺”很少到這裏來,七年間攏共來了四五趟。每次來都神神秘秘的,有大把的護衛跟著。他們根本近不得身,直到現在也不知那位四爺長得什麽模樣,是何方神聖。
隻憑借那排場和仆從們的衣著猜測,四爺非富即貴。甄姑娘不知道因為什麽進不得四爺的家門,隻能偷偷摸摸地跟四爺在這僻靜的宅子裏幽會,而且一年也會不上一次。
花叔狠狠地瞪了妻子一眼,“四爺的人警告過咱們多少次了,不興議論,不興說嘴,你怎麽屬耗子的,撂爪就忘?
要是讓四爺的人聽見了,把咱們趕了出去,咱們上哪兒去找這麽清閑、工錢又高的差事?”
花嬸不服氣地瞥了花叔一眼,“我不是替她可惜嗎?”
一邊嘀咕著一邊關了門。
紫英前腳迴了王府,葉知秋和鳳康後腳就收到了消息,“是李吉幫著開的門,他特地跟徐井調了今天晚上的班。垂花門當值的婆子也被融霜院的小丫頭好酒好菜地賄賂了,一直留著門。”
“你看清楚了?”鳳康麵色冷沉地問道,“去的是瑞王府的大丫頭?”
何苦被有經驗的侍衛調~教了大半年,人愈發精幹了,“迴王爺,是,名叫莫愁,是在四殿下書房裏研磨的丫頭。
那丫頭有侍衛跟著,屬下無法靠近,不知道她們談了些什麽。不過據屬下觀察,紫英姑娘出來的時候不似去的時候那般急躁了,想必是被那丫頭勸服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鳳康揮手打發了何苦,便冷笑起來,“原以為我出使番國這幾年,他能長進了,沒想到顛來倒去,還是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
我真是高看他了!”
葉知秋自是知道“他”指的是誰,捧著雞湯喝了兩口,才笑道:“高看總比低估好,現在已經可以確認紫英是他的人了,那就說明他手下至少有一個本事不亞於‘顧雲川’的江湖人物。”
鳳康聽得出來,她這是在提醒他不要太大意,虛心受教,“我會留神的,再說,與江湖人物牽扯不清可是重罪,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行事。
萬一被人抓住把柄,捅了出來,就是父皇想保他也不行了。”
葉知秋心知皇子和位高權重的大臣們或多或少都有幾個來自江湖的“外援”,鳳康不也收留了一個雲珩嗎?提到雲珩,便順口問道:“雲珩什麽時候迴來?”
“快了。”鳳康沒想到雲珩和小蝶的親事那茬,隻當她忌憚四皇子手下的江湖人物,溫聲安撫道,“你放心,為了你和孩子,我會用上十二分的小心。”
葉知秋微笑起來,剛想說什麽,便覺肚子被踹了一腳,忍不住低低了叫了一聲。
鳳康立時緊張起來,“怎麽了?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要不要叫太醫?”
“沒事,你摸。”葉知秋拉過他的手,按在肚子上。
鳳康摸到一個小小的突起,心知是孩子的手或腳。雖然不是第一次摸到,那奇妙和熨帖的感覺仍舊一如當初。待摸不到,心裏又是失落又是期盼,“還有多久才能見到他?”
葉知秋算了算日子,“再有半個來月吧。”
鳳康看著她因為有孕變得豐腴許多的曲線,心裏癢熱難耐,“真希望他快些出來……”
話還沒說完,就被葉知秋拍了一巴掌,“胡說什麽呢?”
鳳康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在她肚子上摸了兩下,“父王開玩笑的,你可千萬不要當真,一定要在你母妃的肚子裏待足了月份再出來。”
原想轉移注意力滅火,不料手下綿軟的觸感引得欲~火更旺了。未免隱忍不住傷了她跟孩子,忙鬆了手,“那個……我今晚到書房睡,還有一些文書要看……”
葉知秋怕他難堪,也不揭穿他,囑咐他幾句注意身體之類的話,送了他出門,捧著碗繼續喝她的雞湯。
因臨盆的日子近了,王府上上下下都變得緊張忙碌了。
大夫是現成的,產婆和奶娘早就找好了。孩子的衣服被褥更是用之不盡,光梅香就送來滿滿一車,高華蓮送來不少自家孩子穿過的、保存完好的舊衣服。
鳳玥大歸住在宮裏,閑來無事,為打發時間,也跟芸妃一起做了不少的針線,清陽府那邊更是隔三差五捎了小衣裳小鞋子來。
林林總總加起來,夠穿到四五歲的了。
元媽本打算過來伺候月子的,因京城正處於多事之秋,葉知秋不敢叫她來犯險,便寫信拒絕了她的好意。
鳳康擔心東霞幾個尚未成親的姑娘伺候不周,又擔心宮裏送來的嬤嬤被什麽人收買對妻兒不利,便從沈家要了兩個知根知底、懂藥理又擅烹飪的婆子來。
如今可謂萬事俱備,隻等孩子降生了。
大概是因為在意的人多了,這孩子尚未出生就覺出自己身份尊貴,預產的日期過了幾天,就是矯情著不肯出來。太醫怎麽看都看不出哪裏不對,又不敢開催產的方子,隻叫耐心等著。
鳳康急得團團轉,無心公事,索性請了假,寸步不離地守在葉知秋身邊。
如此過了十多天,葉知秋依舊沒有要生產的跡象。他徹底不淡定了,叫洗墨備了馬,一路疾馳進宮,打算跟鳳帝請旨,帶聞蘇木迴府。
他走了沒一會兒的工夫,便有人進門稟報,“王妃,定王妃剛剛遞了帖子,要來探望您。”
葉知秋險些將剛喝到嘴裏的豆漿噴出來,“誰?!”
——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