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迴京?!”葉知秋吃驚地望著洗墨,“為什麽?”
洗墨是昨天半夜迴來的,剛剛才被侍衛叫醒。頭發蓬亂,連臉都沒來得及洗,形容看起來很是邋遢。他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以便理清思路。
“賑災款項出了很大的虧空,王爺被牽連了。因為百姓鬧事,打砸了府城的許多店鋪,混亂之中死了上百人。皇上得到消息十分震怒,削去了王爺的欽差職務,命十一殿下即刻帶他迴京,交由刑部徹查此事……”
“你等會兒。”大體的事由葉知秋已經了解了,卻有一件事不太明白,“賑災所有重大和明麵上的事情,不都是十一在經管嗎?賑災款項應該也不例外,為什麽十一沒事,倒把他牽扯進去了?
你不要告訴我,他是在為十一頂罪!”
以他對十一的關心和信任,這樣的事情他一定做得出來。
洗墨愛莫能助地搖頭,“我比王爺晚兩日離開京城,直接去了旬陽府。一到那裏就得知賑災款項出了問題,我隻知道王爺和十一殿下調查了好幾天,之後就接到聖旨了。
具體是怎麽迴事,我也不清楚。兩天前,王爺已經隨十一殿下啟程進京了,命我快馬加鞭迴清陽府,當麵告訴葉姑娘:他不會有事的,讓你不管聽到什麽風聲,都不必擔心。
春元節他是沒有辦法陪你一起過了,最快二十天,最遲一個月,他一定會處理好所有的事情趕迴來,到時再跟你詳細說明。”
葉知秋眸色一沉再沉,默了默,又問:“他還有別的交代嗎?”
“哦,有。”洗墨趕忙說道,“王爺說告訴你‘將計就計’這四個字,你能更安心一些。”
“將計就計?!”葉知秋心神一動,腦海裏忽地湧出無數的念頭和疑問來。
將計就計,關鍵是就誰的計?十一的可能性很小,難道是宣寶錦?可她圖什麽呢?這麽做對她似乎並沒有好處。如果不是她,那又會是誰呢?
他說最遲一個月就能把事情處理好,可若是牽涉到皇權爭鬥,真的能如他所願嗎?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便他最後贏了這場較量,也會或多或少落下身外或者心內的損傷吧?
生在皇家,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她想得太入神,以至於洗墨是什麽時候走的她都不知道。等她從紛亂的思緒之中迴了魂,阿福已經依照她的吩咐,把龔陽和多祿找來了。
她雖然很擔心鳳康,可也知道這件事自己幫不上半點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等他迴來。於是將這件事壓在心底,和那三人一起商討建牧場的事情。
洗墨當天下午就離開山坳,趕迴京城去了。除去他自己帶迴來的兩名侍衛,又從負責保護小世子和葉知秋的侍衛之中挑出幾個人,一並帶走了。其中就有洛曉雁,張弛依舊留守。
按照這邊的節俗,春元節本該是年初一。也許人們覺得四季一個輪迴,需要隆重慶祝一下,這才有了過年的傳統。為了避免重複和衝撞,春元節則被推遲半月,放在了正月十五這天。
在葉知秋看來,春元節就相當於元宵節。雖然並不吃元宵,卻有舞龍舞獅和鑿冰放水燈的習慣。華楚國大多數府城,都會在這天晚上解除宵禁,讓百姓盡情慶祝。
這是全年唯一一個沒有宵禁的日子,府城的夜市無比熱鬧。年輕人通宵達旦,飲酒狂歡。
春元節過後沒多久,天氣迅速變暖。二月中旬未到,積雪基本已經消融殆盡,隻有比較高的山尖上還殘留著一點雪色。地麵已經解凍了,枯草之中冒出點點嫩綠,灰禿禿的樹枝也開始返青。
蔬菜大棚運出最後三批蔬菜,結束了它為皇宮服務的使命。晚茬蔬菜被悉數供給鹹喜酒樓,讓婁掌櫃在這青黃不接的早春,又結結實實地賺了一筆。
儲存的山楂已經用完了,山楂製品停止生產,罐頭和果酒的生意還在細水長流地持續著。
葉知秋列出了幾個備選的地方,用來建醫館。聞蘇木看過地圖之後,幾經斟酌,選了臨近罐頭作坊的那一片空地。住宅區也劃定了,以現有的三家為準,向左右和後方擴展。
因為地勢起伏較大,需要挖掉一片凸出來的山腳,填平兩處大的窪地,工程量很大。因此早早就雇好了人,由老牛叔帶著開了工。
縣衙的人在陳老三的引領下,第三次來到了山坳。耗時兩天丈量完畢,將包括兩座山在內,將近八百畝的土地登錄成契,劃歸葉知秋名下。
在一個天青雲淡、風和日麗的下午,山坳之中突然傳出驚天動地幾聲巨響,接連騰起幾朵碩大的蘑菇雲,匯聚成壓頂的烏雲,翻滾地籠罩在山頭,持久不散。引得十裏八村的人們驚慌翹望,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清陽知府秦兆安得到消息,差人尋蹤而來,查看究竟。一番明察暗訪,才知道並非天生異象,而是火藥開山。那位與雪親王有些淵源的葉姑娘,將橫在兩個山坳之間的矮山炸平,開出一條寬達百丈的通路。
山是人家的,土地也是人家的,更沒有人員傷亡,跟府衙沒什麽關係。這件事被目睹奇異景象的人們議論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山上砍下的樹木和開路挖出來的土石被運到住宅區,用來建造新房。等道路修整完畢,牧場正式開始建設。
牧場用地廣闊,不過水草豐盛,隻需挖幾道引水用的溝渠,在裸地播撒草籽就可以了。主要工作還是修建牛棚羊舍,加蓋飼料倉儲房,定樁拉網,以及在四周的山坡植樹造林。
最初的忙亂的過後,幾處施工地點的工作進入正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段時間,葉知秋過得忙碌而充實。白天去牧場查看工程進度,晚上依然到學堂授課,有空就坐在書桌前寫寫畫畫。農場正按照她繪製的藍圖發展,一切都充滿希望,令人興奮。
美中不足的是,距離洗墨送信已經過去將近兩個月了,始終沒再接到鳳康的消息。她曾經把張弛喊出來打聽過,他對京城的情況也是一無所知。
那個人向來信守承諾,這次不但食言,還斷了聯係,這讓她感到不安。她不知道是賑災款項的事情沒能按時解決,還是出了別的事情。
她反複告訴自己要相信他,心情還是一日比一日焦灼。
今春最後一場“倒春寒”比前兩次都兇猛,天空陰沉沉的,雨水夾雜著細小的雪粒灑落下來。冷風唿嘯,肆意踐踏幼草嫩芽,舉目四望,一片狼籍。
這場凍雨斷斷續續地下了好久,終於在第四天熄了威風。烏雲散去,天空放晴。
這天午後,葉知秋正指揮李大有和臘梅等人露天播種土豆,直身歇息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山坳口馳來幾匹駿馬,跑在最前麵的一人身形隱隱熟悉。她愣了一瞬,隨即麵露喜色,扔下手裏短鋤,一路狂奔迎了過去。
距離越來越近,馬上的人也清晰地映入眼簾。卻不是她思念記掛的人,而是沈長浩。
沈長浩顯然看見她了,揮起馬鞭,在馬屁股上連抽幾下,加快速度來到近前。勒住韁繩,卻不急著從馬背上跳下來,居高臨下地望著她,一張滿是風塵卻風~流不減的麵孔浮起層層的笑意。
“葉姑娘,多日不見,我對你可是思之如狂,你就用一副失望的表情來迎接我嗎?”
葉知秋無心玩笑,“他呢?”
“葉姑娘問的是誰?”沈長浩明知故問。
“你跟我說實話。”她秀眉緊蹙,“他怎麽了?”
她可以確定鳳康沒有來清陽府,否則他會第一時間趕來這裏看她。他不來,一定是出了什麽事。
沈長浩笑容淡了少許,挑眉看著她,“葉姑娘,我趕了幾天幾夜的路,你就打算讓我在這裏和你敘舊嗎?”
“你先告訴我,他怎麽樣了。”葉知秋近乎執拗地盯著他的眼睛,仿佛這樣就能讀到她想要的信息,哪怕隻是提前一秒鍾。
她絲毫不假掩飾的關切,讓沈長浩心下微微酸澀。他將這討厭的情緒壓下,不再出言調侃,正正經經地迴答道:“九爺很好,隻是暫時不得自由。”
聽了這話,葉知秋高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大半。雖然還有許多事情想要問他,可也知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沈公子,你先迴去休息休息,我過會兒去找你。”
“好。”沈長浩輕輕一笑,並不多說,打馬向宅子的方向駛去。
葉知秋折迴田裏,跟李大有等人交代了幾句。迴到家裏,簡單清洗了過,換了件家常的衣服,往隔壁而來。
沈長浩從頭到腳收拾了一遍,看起來比剛才精神了不少。衣襟半敞,披散著濕漉漉的頭發,坐在椅子上,閑散而優雅地喝著湯。
葉知秋在他旁邊落座,道了句辛苦,便迫不及待地問道:“你說他暫時不得自由,是怎麽迴事?”
——rs
洗墨是昨天半夜迴來的,剛剛才被侍衛叫醒。頭發蓬亂,連臉都沒來得及洗,形容看起來很是邋遢。他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以便理清思路。
“賑災款項出了很大的虧空,王爺被牽連了。因為百姓鬧事,打砸了府城的許多店鋪,混亂之中死了上百人。皇上得到消息十分震怒,削去了王爺的欽差職務,命十一殿下即刻帶他迴京,交由刑部徹查此事……”
“你等會兒。”大體的事由葉知秋已經了解了,卻有一件事不太明白,“賑災所有重大和明麵上的事情,不都是十一在經管嗎?賑災款項應該也不例外,為什麽十一沒事,倒把他牽扯進去了?
你不要告訴我,他是在為十一頂罪!”
以他對十一的關心和信任,這樣的事情他一定做得出來。
洗墨愛莫能助地搖頭,“我比王爺晚兩日離開京城,直接去了旬陽府。一到那裏就得知賑災款項出了問題,我隻知道王爺和十一殿下調查了好幾天,之後就接到聖旨了。
具體是怎麽迴事,我也不清楚。兩天前,王爺已經隨十一殿下啟程進京了,命我快馬加鞭迴清陽府,當麵告訴葉姑娘:他不會有事的,讓你不管聽到什麽風聲,都不必擔心。
春元節他是沒有辦法陪你一起過了,最快二十天,最遲一個月,他一定會處理好所有的事情趕迴來,到時再跟你詳細說明。”
葉知秋眸色一沉再沉,默了默,又問:“他還有別的交代嗎?”
“哦,有。”洗墨趕忙說道,“王爺說告訴你‘將計就計’這四個字,你能更安心一些。”
“將計就計?!”葉知秋心神一動,腦海裏忽地湧出無數的念頭和疑問來。
將計就計,關鍵是就誰的計?十一的可能性很小,難道是宣寶錦?可她圖什麽呢?這麽做對她似乎並沒有好處。如果不是她,那又會是誰呢?
他說最遲一個月就能把事情處理好,可若是牽涉到皇權爭鬥,真的能如他所願嗎?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便他最後贏了這場較量,也會或多或少落下身外或者心內的損傷吧?
生在皇家,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她想得太入神,以至於洗墨是什麽時候走的她都不知道。等她從紛亂的思緒之中迴了魂,阿福已經依照她的吩咐,把龔陽和多祿找來了。
她雖然很擔心鳳康,可也知道這件事自己幫不上半點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等他迴來。於是將這件事壓在心底,和那三人一起商討建牧場的事情。
洗墨當天下午就離開山坳,趕迴京城去了。除去他自己帶迴來的兩名侍衛,又從負責保護小世子和葉知秋的侍衛之中挑出幾個人,一並帶走了。其中就有洛曉雁,張弛依舊留守。
按照這邊的節俗,春元節本該是年初一。也許人們覺得四季一個輪迴,需要隆重慶祝一下,這才有了過年的傳統。為了避免重複和衝撞,春元節則被推遲半月,放在了正月十五這天。
在葉知秋看來,春元節就相當於元宵節。雖然並不吃元宵,卻有舞龍舞獅和鑿冰放水燈的習慣。華楚國大多數府城,都會在這天晚上解除宵禁,讓百姓盡情慶祝。
這是全年唯一一個沒有宵禁的日子,府城的夜市無比熱鬧。年輕人通宵達旦,飲酒狂歡。
春元節過後沒多久,天氣迅速變暖。二月中旬未到,積雪基本已經消融殆盡,隻有比較高的山尖上還殘留著一點雪色。地麵已經解凍了,枯草之中冒出點點嫩綠,灰禿禿的樹枝也開始返青。
蔬菜大棚運出最後三批蔬菜,結束了它為皇宮服務的使命。晚茬蔬菜被悉數供給鹹喜酒樓,讓婁掌櫃在這青黃不接的早春,又結結實實地賺了一筆。
儲存的山楂已經用完了,山楂製品停止生產,罐頭和果酒的生意還在細水長流地持續著。
葉知秋列出了幾個備選的地方,用來建醫館。聞蘇木看過地圖之後,幾經斟酌,選了臨近罐頭作坊的那一片空地。住宅區也劃定了,以現有的三家為準,向左右和後方擴展。
因為地勢起伏較大,需要挖掉一片凸出來的山腳,填平兩處大的窪地,工程量很大。因此早早就雇好了人,由老牛叔帶著開了工。
縣衙的人在陳老三的引領下,第三次來到了山坳。耗時兩天丈量完畢,將包括兩座山在內,將近八百畝的土地登錄成契,劃歸葉知秋名下。
在一個天青雲淡、風和日麗的下午,山坳之中突然傳出驚天動地幾聲巨響,接連騰起幾朵碩大的蘑菇雲,匯聚成壓頂的烏雲,翻滾地籠罩在山頭,持久不散。引得十裏八村的人們驚慌翹望,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清陽知府秦兆安得到消息,差人尋蹤而來,查看究竟。一番明察暗訪,才知道並非天生異象,而是火藥開山。那位與雪親王有些淵源的葉姑娘,將橫在兩個山坳之間的矮山炸平,開出一條寬達百丈的通路。
山是人家的,土地也是人家的,更沒有人員傷亡,跟府衙沒什麽關係。這件事被目睹奇異景象的人們議論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山上砍下的樹木和開路挖出來的土石被運到住宅區,用來建造新房。等道路修整完畢,牧場正式開始建設。
牧場用地廣闊,不過水草豐盛,隻需挖幾道引水用的溝渠,在裸地播撒草籽就可以了。主要工作還是修建牛棚羊舍,加蓋飼料倉儲房,定樁拉網,以及在四周的山坡植樹造林。
最初的忙亂的過後,幾處施工地點的工作進入正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段時間,葉知秋過得忙碌而充實。白天去牧場查看工程進度,晚上依然到學堂授課,有空就坐在書桌前寫寫畫畫。農場正按照她繪製的藍圖發展,一切都充滿希望,令人興奮。
美中不足的是,距離洗墨送信已經過去將近兩個月了,始終沒再接到鳳康的消息。她曾經把張弛喊出來打聽過,他對京城的情況也是一無所知。
那個人向來信守承諾,這次不但食言,還斷了聯係,這讓她感到不安。她不知道是賑災款項的事情沒能按時解決,還是出了別的事情。
她反複告訴自己要相信他,心情還是一日比一日焦灼。
今春最後一場“倒春寒”比前兩次都兇猛,天空陰沉沉的,雨水夾雜著細小的雪粒灑落下來。冷風唿嘯,肆意踐踏幼草嫩芽,舉目四望,一片狼籍。
這場凍雨斷斷續續地下了好久,終於在第四天熄了威風。烏雲散去,天空放晴。
這天午後,葉知秋正指揮李大有和臘梅等人露天播種土豆,直身歇息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山坳口馳來幾匹駿馬,跑在最前麵的一人身形隱隱熟悉。她愣了一瞬,隨即麵露喜色,扔下手裏短鋤,一路狂奔迎了過去。
距離越來越近,馬上的人也清晰地映入眼簾。卻不是她思念記掛的人,而是沈長浩。
沈長浩顯然看見她了,揮起馬鞭,在馬屁股上連抽幾下,加快速度來到近前。勒住韁繩,卻不急著從馬背上跳下來,居高臨下地望著她,一張滿是風塵卻風~流不減的麵孔浮起層層的笑意。
“葉姑娘,多日不見,我對你可是思之如狂,你就用一副失望的表情來迎接我嗎?”
葉知秋無心玩笑,“他呢?”
“葉姑娘問的是誰?”沈長浩明知故問。
“你跟我說實話。”她秀眉緊蹙,“他怎麽了?”
她可以確定鳳康沒有來清陽府,否則他會第一時間趕來這裏看她。他不來,一定是出了什麽事。
沈長浩笑容淡了少許,挑眉看著她,“葉姑娘,我趕了幾天幾夜的路,你就打算讓我在這裏和你敘舊嗎?”
“你先告訴我,他怎麽樣了。”葉知秋近乎執拗地盯著他的眼睛,仿佛這樣就能讀到她想要的信息,哪怕隻是提前一秒鍾。
她絲毫不假掩飾的關切,讓沈長浩心下微微酸澀。他將這討厭的情緒壓下,不再出言調侃,正正經經地迴答道:“九爺很好,隻是暫時不得自由。”
聽了這話,葉知秋高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大半。雖然還有許多事情想要問他,可也知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沈公子,你先迴去休息休息,我過會兒去找你。”
“好。”沈長浩輕輕一笑,並不多說,打馬向宅子的方向駛去。
葉知秋折迴田裏,跟李大有等人交代了幾句。迴到家裏,簡單清洗了過,換了件家常的衣服,往隔壁而來。
沈長浩從頭到腳收拾了一遍,看起來比剛才精神了不少。衣襟半敞,披散著濕漉漉的頭發,坐在椅子上,閑散而優雅地喝著湯。
葉知秋在他旁邊落座,道了句辛苦,便迫不及待地問道:“你說他暫時不得自由,是怎麽迴事?”
——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