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把建學堂的想法跟他說了,“麻煩陳三哥幫我打聽一下,開設學堂是不是需要官府認可?還有,從我們這兒出去的學子要想參加科舉,都需要什麽手續?”


    她在曆史課上接觸過科舉製度,對學塾卻不甚了解。而且時空不同,規矩也未必相同。辦私學不是小事,還是事先問清楚為好。


    自從被選為地保,陳老三很是勤奮上進。不止每天讀書習字,還從縣衙借了《華楚律例》的拓本仔細研讀,其中《民律》的部分就有關於科舉和學塾的規條。


    上麵提及,私人開設學塾官府不予幹涉,也無需繳納稅款。私學教授出來的學子要想參加縣試,隻需一名秀才和五名同鄉之人保舉,到縣學報名參試即可。


    因為年少的時候做過當官夢,所以特別留意了這部分律條。聽葉知秋問及,當即迴了話,又迫不及待地問道:“成家大妹子,這個學堂你想咋辦呢?”


    這個葉知秋早就想好了,“學堂我來建,先生我來請,村裏的孩子可以免費讀書。大人想要讀書識字,也可以旁聽。”


    聽了這話,陳老三頓時激動起來,“成家大妹子,你要真能把這個學堂開起來,那可是給咱們村辦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兒啊!”


    窮人家的孩子哪個不想出人頭地?隻是苦於沒有機會和條件罷了。官學隻對富貴人家的子弟開放,私塾基本都在城裏,束脩也貴得離譜,不是土裏刨食的老百姓能負擔得起的。


    如果村裏有這樣一所現成的學堂,又不收束脩,誰還會不想讀書呢?


    聽到他們的對話,豆粒兒爹等人唿啦啦地圍攏過來,“知秋妹子,到你那學堂讀書真不要錢啊?”


    “不要。”葉知秋答得幹脆。


    有人被這從天而降的大餡餅砸暈了,“又建學堂又請先生,還不要錢,那你圖啥啊?”


    “圖咱們村人人都有出息。”葉知秋微笑地道。


    狗剩爹迴身擂了那人一拳,“瞅瞅你那小心眼兒,人家知秋妹子好心開學堂,讓娃們有書念,你還問人家圖啥?”


    “知秋妹子,你打算啥時候建學堂啊?”方大頭高門大嗓地問,“我家還存了幾根好木頭,給你送過來當房梁。”


    “我們家也有木頭,做不了房梁,打門窗還是好樣兒的。”


    “我家沒木頭,力氣倒是有一大把。等建學堂的時候,我第一個來幹活兒,不要工錢。”


    “我和我兄弟都會木工,打門窗的活兒我們包了。”


    “我也來,知秋妹子替咱們打算,咱們可不能光讓她一個人擔著。大家夥兒有東西的出東西,有力的出力。到時候自家娃來念書,心裏也不虧得慌。”


    “對,對,就這麽著。說好了,到時候誰也不準偷懶耍滑,要不我第一個不饒他。”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便把建學堂的人工和部分建材敲定了。


    陳老三被大家的熱情感染,也有些慷慨激昂,“成家大妹子,建學堂的時候不甭管是缺人還是缺料,隻管跟我說,我給你滿村兒籌措去。”


    葉知秋沒想到請他們吃頓飯,會有這樣的意外收獲,很是欣喜,“好,到時候少不了要麻煩陳三哥,我先謝謝你了。”


    “謝啥?”陳老三靦腆勁兒又迴來了,臉膛微紅地笑著,“這不是我應當做的嗎?”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了一番,等不及跟家裏人通告這個好消息,便喊上孩子陸陸續續地迴村去了,最後隻剩下老牛叔一家和陳老三。


    陳老三本想跟豆粒兒爹一塊兒走的,卻被葉知秋留了下來。等人走*了,才打探道:“大妹子,你是不是還有啥事兒要跟我商量啊?”


    “是啊。”葉知秋點了點頭,“陳三哥,我又看中了一塊地,想麻煩你再去縣衙跑一趟。”


    陳老三愣了一下,隨即吃驚得張大了眼睛,“你還想開荒?”


    開春才圈了百十多畝,這才過了沒兩個月,咋又要圈啊?雖說三年之內不用納稅,可這老多的地,光雇人開荒種田要花多少錢呢?再碰上個旱澇蟲災,那還不得虧死?


    他是個老實人,心裏想的全表現在臉上。葉知秋看他的神情就什麽都清楚了,笑著給他解釋,“陳三哥,我這次不是要開荒種地,是想開作坊。”


    “開作坊?”一驚未平,一驚又起,陳老三眼睛張得更大了,“啥樣兒的作坊?”


    葉知秋信得過他的人品,也不隱瞞,將罐頭工坊的事情跟他詳細說了一遍。又吩咐阿福拿出一壇罐頭來,請他品嚐。


    他嚐過之後大為讚賞,“這東西又酸又甜,怪好吃的,還能頂饑。要是擱到冬天,可比大老遠從南邊兒倒騰過來的果子強多了,一準兒好賣。”


    “陳三哥,沒瞧出來,你還挺有做買賣的眼光呢。”阿福笑嘻嘻地接起話茬。


    陳老三被她誇得不好意思了,“我哪兒來的眼光?還不是跟你們長的見識啊?”語氣頓了頓,轉向葉知秋,“成家大妹子,你這次打算圈多少地啊?”


    葉知秋在心裏算了一下,小山坳,山泉四周的土地,再加上那座需要打通的山包,“大約五十畝吧。”


    陳老三以為建個作坊也就三五畝地,沒想到她一張口就是五十畝,有點兒嚇到了,“你這是要建多大的作坊啊?”


    葉知秋不好說自己是為了霸占那眼山泉,故意多劃了一些地,打著馬虎眼道:“如果罐頭賣得好,可能會擴建作坊,我先把地方占下。”


    陳老三也沒往深處去想,唏噓了兩句,便答應明天去縣衙報備,讓他們派人過來丈量標注,登記造契。


    送走陳老三,葉知秋又跟龔陽和多祿細細地商量了一番,決定將開山建廠的事情交給他們兩個去做。龔陽統籌指揮,多祿領工幹活兒。


    阿福負責購買建材和工坊設備,多壽做為阿福的跟班,全程協助;而她要做的,就是設計廠房結構,畫畫圖紙。


    小輩兒們湊在一起謀劃的時候,成老爹完全插不上嘴,隻能坐在一邊兒感歎,“老嘍,老嘍,人都生鏽了,趕不上這些毛孩子腦瓜靈光了。”


    “可不是嗎?”老牛叔也深有同感,“以前我在外麵拉了幾趟腳,就覺得長了好些見識。可自打成家侄女兒來到咱們村兒,我才發現自己差老遠了。”


    幾句話又把成老爹意識深處的憂慮勾了起來,“這又添了五十畝荒地,過完三年,得交多少稅錢兒呢?”


    “成老哥,你就放心吧,你家孫女兒精著呢,絕不會做那沒有成算的事兒。”老牛叔笑嗬嗬地安撫他,“等學堂和作坊建起來,咱們全村兒人都跟著沾光,誰提起你們家不得翹大拇指?”


    “那倒是。”提起這個,成老爹立刻眉目舒展,“自己過上好日子不算啥,拉扯鄉親們一起過好日子才算能耐。十裏八村數去,也就我家秋丫頭有這本事。”


    老牛叔連連點頭,“光有本事沒用,還得有那份良心!”


    阿福正在收拾碗筷,聽那倆老的賣力地誇獎葉知秋,用胳膊肘子碰了碰她,“知秋姐姐,這下你可成咱們村裏的大善人了。”


    “我可沒他們想的那麽大公無私。”葉知秋壓低了聲音笑道。


    她希望村裏的孩子們有出息是真的,可並非無償無報的,她求的是長遠利益。她要把學堂培養出來的人才一步步地撒向官場、商場、各種場,在不久的將來為她所用。


    她並非利欲熏心之人,在能力許可的時候,她很樂意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不過目前她隻能意思意思,扶持一小部分人而已。


    決定開設這個免費學堂,也是為了收買人心,緩和貧富差距產生的矛盾。不管多麽淳樸善良的人,都有一定的仇富心理。


    她在這邊轟轟烈烈地開荒建廠,難免有人羨慕嫉妒恨,做出什麽始料不及的事情來。她要防患於未然,讓他們有“一榮俱榮”的感覺。


    阿福聽她說過學堂的用途,明白她這話的意思,可還是忍不住替她擔心,“知秋姐姐,村裏大大小小幾十個孩子呢,得請多少個先生才能教得過來啊?”


    葉知秋嗔了她一眼,“你以為我連這點都算不到,就敢隨便開學堂嗎?請一個就夠了。”


    “一個?”阿福實在想象不出一個先生怎麽教幾十個孩子,皺起兩條淡淡的眉毛,“那還不得把先生累死啊?”


    葉知秋被她杞人憂天的模樣逗笑了,“傻丫頭,又不是一個一個地教。我們把教舍建大一些,讓幾十個孩子一塊兒聽先生講課不就完了嗎?”


    “可不是嗎?”阿福一拍腦門,“瞧我這豬腦子。”


    葉知秋笑了一笑,“況且我隻說讓他們免費來讀書,可沒說要幫他們出紙墨筆硯和書本,你以為村裏有多少人家兒能買得起這些東西?來讀書的孩子肯定比你預計的要少得多。”


    “對哈。”阿福先是恍然,隨後又憂心起來,“那要是來讀書的人少了,知秋姐姐開學堂的苦心不是白費了嗎?”


    “不會的。”葉知秋笑得信心十足。


    有免費的東西擺在那兒,誰不想要呢?家裏的孩子買不起文房,大人們就會更勤奮更努力。忙著賺錢,就沒有心思想別的了。她也能趁虛而入,多攬些人來替她做工。


    他們賺了錢可以買書本紙筆,送孩子們入學堂念書,她也能憑借他們的勞動力獲取更多的利益,互惠互利,何樂而不為呢?


    阿福聽了她的分析,佩服之餘,忍不住感歎,“知秋姐姐,你不去做奸商真是太可惜了!”


    ——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牌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亦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亦函並收藏皇牌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