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兮易水寒。衛國北地寒風獵獵,長禺關外唿聲、喊聲、殺聲震天。
一顆環睜著怒目的頭顱砰然落地,眼中的不甘與仇恨如那頸腔中衝天而起的熱血一般即使身死也要迸濺在敵人的身上,隨後那濃重的血腥味隨風而走,久久也消逝不了這抹仇恨與不甘。
一股淒風唿嘯而來,那彌漫的血氣與隱隱未消的哀嚎狠狠地轟擊在城牆頂一身穿虎賁甲胄的身軀之上,卻若輕風吹拂在山崗一般,令後者紋絲不動。身後一眾將領的目中倒映出此人身影,這身著戎裝的偉岸,縱使麵上溝壑已深、略有渾濁的虎目中透著難以抑製的疲憊,卻當真如山嶽一般在他們眼中巋然屹立。
便是此虎賁之將適才提著手中血跡未泯的長劍縱往敵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手起劍落,將那先鋒騎將斬於馬下,隨後召集三將,父子四人於萬千亂軍中無一合之敵,最終全身而退!
眼前之人便是名震遐邇的英雄忠國公!
忠國公本名淩天承,乃是衛國朝廷當朝一品,爵封大公,更是兩朝元老,於衛國有救國護君之恩。
“報”一聲軍報夾雜著難以自抑的喜悅打斷了身後眾將的思緒,隨後便見得一員斥候快步奔至忠國公身後,俯身一跪迫不及待地道:“稟大將軍!西北方向敵軍三十萬潰敗!”這小斥候似乎也是第一次見得忠國公,神情中的激動化為聲音中的顫抖,眼中兀自放著光華。
“三十萬敵軍潰敗?”眾將心中一突,沒來由的大喜,隨後一抹驚詫直湧心頭,他們並非眼前的忠國公麾下忠國軍中的將領,對於數十年前忠國公救駕昭京,收複衛國山河的英雄事跡雖早已如雷貫耳,但未親眼所見自然體會不到其中的震撼。而就在剛才,眼前的衛國英雄竟以數萬之軍盡折延軍右翼,其用兵如神,揮斥方遒,足見一斑!
淩天承聽聞並未作聲,僅是緩緩點了點頭,鷹隼般的雙眼似乎洞穿了前方山石直到適才戰事發生的修羅戰場。不用多想,此地定然早已塌陷而下,山石滾落猶若老天震怒引發山崩地裂。
此計乃是數日前淩天承父子四人所謀,以炸藥引發山崩,借此殲敵,所以剛才便有了淩天承父子四人敵軍中斬將,又以淩劍、淩雲率軍誘敵深入,淩傲與淩天承於此牽製剩下的敵軍。然而
想到此處,那巍然虎軀在眾人眼中微不可察的一顫,嘴裏已然溢出被鋼牙咬出的縷縷血絲,他在壓製,壓製著那體內即將噴湧的火山與怒濤。那滿是老繭的手緊緊攥在腰間的一柄長劍上,手上的青筋繃露如弓,雙目如利劍一般遠遠落在那浩浩蕩蕩的延軍之中,麵上的平靜逐漸轉變為森然。
他身後的一眾兵將驀然一驚,一股惡寒瞬息爬上他們的背脊,一雙雙眼瞳滿是驚恐地盯視著淩天承的背影,腳下忍不住的朝後退去。
那滔天的殺氣令得他們直欲崩潰!
一絲絲血紅的霧氣自淩天承手中的長劍內散發而出,如九幽魔氣,聞者喪膽,劍未出鞘,已欲飲血,這一方天地的空氣瞬間凝固了起來
“殺啊”一聲齊喝自前方傳來,延國的士兵浩浩蕩蕩地衝湧而至,如此數量竟是一眼望不到邊際,滾滾喊殺聲直如海潮席卷,一波強過一波。
衛國軍隊紛紛架起盾牌拚死抵擋。
“稟將軍,延軍主力來襲,前方不支!”
那騎在馬上的一名衛國先鋒麵色沉凝,前方目極所在盡皆延國兵甲,這般數量豈是他衛軍區區數萬人所能抵擋?
“將軍,後方傳令!”
這將領聞聲扭頭朝後一望,隻見城牆之上一名斥候揮舞著一麵赤紅小旗,煙塵迷蒙下竟也顯得這般醒目,他麵上登時一喜,大喝一聲:“全軍聽令!撤後,收縮戰線!”
衛國先鋒將領一聲令下,前方軍隊朝後齊退,退至城牆下方。,
延國士兵踏著重重的步伐迅速朝前推進,一時間這步伐聲如喧天的擂鼓,震蕩在每一名衛國兵將的心口。
然則此時,天空之中一陣異響破空而來,尖銳的唿嘯一瞬間劃破了延軍步伐的節奏。
眾人紛紛仰頭上望,隻見一道四尺來長的血色光芒自高聳的城牆上衝天而起,似若一顆冉冉而升的血陽,漫天煙塵之中竟是這般耀目。
延軍之中,一名中年偏將見得此幕,雙眼細細一望,隱隱見著血芒內的一道狹長陰影,霎時間他瞳孔一縮,麵色登時慘變,一策馬頭同時失聲驚吼:“那是忠國公的妖劍,快退!”
麵對這血紅色的光芒,這些年輕的延國士兵顯然不知“妖劍”是為何物,紛紛立於原地。忠國公他們知道,乃是衛國的鎮國大將軍,亦是此關的鎮守者。而這妖劍似乎有些陌生,但他們又好像隱隱記得在哪裏聽過,好像是來自從前村裏曾當過兵的老人口中說出的故事,似乎這柄劍因為殺了太多的人才有了如此血一樣的顏色,似乎這劍不應該是凡人所有,而是妖魔才有的妖劍,普通人隻要一沾到上麵的血光便會死去!
正是此劍,四十年前伴隨忠國公於衛國京城驚鴻一現,殺入延軍十萬兵將,最終護得衛國皇帝安然返京!更於日後數十載,飲血延兵無數!
“這是妖劍啊”
終於,他們意識到這道血光便是那來自九幽黃泉的奪命妖劍,延國的軍隊中傳來一陣陣驚叫,士兵們發了瘋地朝後退去。
然而,他們此時動作,已然晚矣!
那道刺目血光如一顆隕石一般從天而降,落入延國的軍隊之中,隻見那劍上血光一漲竟如漣漪一般擴散開來,一蓬血潮席卷,但凡觸及者皆是渾身震顫,七竅、毛孔出血不止。漣漪波及近一裏之廣,一時間陣陣瀕死的慘嚎迴蕩半空。延國僥幸逃離的士兵望著此前還一起上陣殺敵的同伴這般慘死,紛紛目瞪口呆,腳下不住地朝後退去。
“莫要慌亂!忠國公的血劍十七年隻能使用一次!現在正是我們為同伴報仇的最好時機!全軍聽令!攻下長禺關!”延軍之後一員大將縱馬而來,長劍一揚真氣鼓蕩,如洪鍾般的聲音傳出老遠。
然而,這些士兵都被剛才一幕所震懾,此時如何還能服從軍令?紛紛望著那靜靜插在地上,奪取了數萬延兵性命的血劍而不敢上前一步。
遙遙望去,那柄血劍已然褪去了血光,露出真身,近眼一看竟是一柄滿是裂紋、缺口即將破碎的長劍!就是如此殘劍以一劍之威奪取了數萬延兵性命,令得這方圓一裏之地如一方血水浸滿的水窪?
一時間整個戰場百萬來人,竟然全都靜了下來。
“三位仙師,此時不出更待何時?”就在此時,延軍之中驀然傳來一聲大喝,緊接著其後方三道長虹貫天而起,直朝城牆之上的淩天承轟擊而來。
後者周身煞氣騰騰,一團肉眼可見的血色霧氣環繞在身。淩天承目透寒芒,抬手一招,那落於敵方陣地的殘劍一聲輕吟,霎時間化作一道血光折返而迴,比之三道長虹快逾數籌。隨即探手一握,殘劍落於其手,劍刃如血,輕顫不止。
淩天承抬頭一望那三道虹芒,腳下一點,整個人化作一道血光衝天而起,迎著三道虹芒一劍劈下,血光滔天如浪如濤轟擊在虹芒之上。
但聽一聲淒鳴,其上虹芒渙散露出三柄僅有尺長的奇形短劍,淩天承目中一驚,手中力道再次加大,血光長劍徑直劈砍在三柄短劍上。
碎響連連,三劍竟然崩碎在半空之中。
下方延國將領頓時如見鬼怪,扯開淒厲的嗓音大吼道:“退兵!快快退兵”
“長禺關大捷延國八十萬大軍南下,被忠國公全殲三十餘萬延兵!延軍將領膽怯班師迴朝了!長禺關大捷!”昭京這個冰寒壓抑的冬天終於在伴隨著北門口的一聲“捷報”開始了消弭。而隨後那騎馬長驅的報捷小兵,聲嘶力竭地唿喊,那堪稱破鑼的聲音如急速蕩開的漣漪一般,令整座京城一瞬間活了過來。人們爭相奔走在大街之上,此時似乎都忘記了什麽貧富貴賤,人們紛紛手舞足蹈、相擁相泣,這整冬的陰霾已然被長禺關大捷的喜悅所替代,
“夫人少夫人”張叔,忠國公府的管家似如喝醉了酒一般,沒有絲毫平日裏沉穩冷靜的形象,一路跌跌撞撞直奔金和殿。
“什麽事?一大早的就這般吵鬧!”殿堂之上,一年近五旬的美婦,冷眉一豎,厲聲喝道。此婦人赫然便是淩天承的發妻,當年曾隨夫出征的巾幗將軍屈飛燕。
“大大大捷!”張叔氣喘不止,“大”了片刻這才死命咬出一個“捷”字,而這個捷字也被他歪曲了字音。
“什麽大姐?張叔,你慢點說,不急。”一陣悅耳輕吟緩緩傳來,眾人循聲望去,卻是一身披紫狐華裘,身懷六甲的美麗女子由一丫鬟攙扶自偏殿中緩步行來。
一眼望去此女脖頸雪白修長,肌膚更是欺霜賽雪,吹彈可破,嬌柔之軀亭亭而立,婉約靜謐。她便是淩天承三子淩雲之妻慕雲舒,她本是燕國鎮南王之女,因其傾國容顏曾被譽為南國明珠,奈何擁傾城之美,卻生嬌花之體,如今身懷六甲,更是顯的虛弱無儔。
“雲舒,今日天寒風冷的,你怎麽來了?快快迴房歇息去!”屈飛燕擔心地望了望那與慕雲舒的憔悴嬌顏迥異而不襯的圓挺腹部,眉頭皺成了“川”字。
“母親大人,雲舒給您問安了。雲舒在屋中覺得氣悶,怕悶著腹中的孩子,所以才想出來走走,倒是讓母親大人擔心了。”慕雲舒襝衽一禮,一抹莞爾畫在唇間,這一笑似乎整片的沉寂一瞬間都活了過來。
而此時張叔似乎也緩了過來,一口道出:“長禺關,大捷了!老爺率領著忠國軍殲滅了延兵三十萬,剩下的五十萬軍隊不戰而逃!”說罷他便大聲的哭號起來。
“這場仗終究是打完了,這讓老身可是長長舒了一口氣!”屈飛燕聽聞,麵上頓然一喜,穩坐在太師椅上的身子忍不住一陣激動。
慕雲舒心頭的大石終於落地,連日來蒼白的臉之上,此刻也終於浮上一抹紅霞,那驚人的美態正如冬日裏盛開的牡丹,驚豔不可方物。
聞見張叔的號哭,屈飛燕的喜悅卻是沒來由的一滯,頗不耐煩地喝道:“哭什麽哭?你家老爺打了勝仗你還跟哭喪似的?”
張叔抬起頭來,一雙眼睛哭腫如桃,當真傷心之至,卻聽他一邊哽咽一邊斷斷續續地說道:“夫人少夫人報捷斥候說說二少爺戰死,三少爺下落不明啊”說罷再也止不住,繼續嚎啕大哭起來。
“你說什麽?!”屈飛燕倏然起身,手掌下那堅實的楠木四方桌登時崩散開來,一對丹鳳目殺氣如刀死死瞪住張叔。雖然她年逾四十,但因自小修行祖傳真訣,如今已然躍身武林一流高手,張叔的那幾句話雖說的絮絮叨叨,她聽來卻無異於雷聲入耳,轟然作鳴。
“你是說雲哥他”
屈飛燕麵色大變,她循聲一望,隻見慕雲舒道出短短幾字,麵上血色已如潮水般褪去,說到最後一字竟已是聲若蚊吟,雙靨浮上一抹異樣的潮紅,繼而腳下一軟,暈倒了過去,幸好翠兒就在一旁,雖也泣不成聲,但也在屈飛燕閃身而至後及時扶住了慕雲舒。
長禺關外,戰場之上。
“大將軍,把左將軍交給我們吧您已經站在這裏一天了啊!”
“是啊大將軍,人死不能複生”
對於身後一眾將領的好言相勸,淩天承充耳未聞,布滿血絲的雙眼從四周血腥的戰場上木然地轉到麵前懷中淩劍的臉上。此時,自己如小時候那般將他抱著,如今的他也正似一個睡著了的孩子,隻不過,他再也不能睜開眼叫自己一聲“爹爹”。
淩天承的耳畔似乎依稀響起前夜淩雲的聲音:“父親請放心,我與二哥定然能平安歸來!屆時我們父子四人再在戰場之上以敵將頭顱為凳,坐飲天明!”
放眼望去,一片狼藉,地麵凹陷、山石崩塌,他自是明白這種情況下怎麽可能會生還?,
淩天承直覺自己的心如同被剜去了一半,堅強如山的虎軀已是禁不住地顫抖起來,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位驍勇善戰的鎮國大將軍,僅僅是一個痛失了骨肉的父親。
“你們迴去吧,我在此處繼續搜尋雲兒的下落”
忠國公府,棲鸞軒。
“王太醫,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府上還有一支千年老參,難道此物也保不住她娘兒倆?”
王太醫全然不敢直視眼前的國泰夫人,因為那焦急熾熱的目光足以將他洞穿,但奈何這所醫之人本就身體孱弱,且又身懷六甲臨盆在即,哪知竟聞聽如此噩耗,心力交瘁之下焉能保命?
“唉!”屈飛燕的連番追問最終換來王太醫重重地搖頭一歎.
奈何啊!忠國公父子一門忠烈,長子多年前受創再無生育,二子、三子如今雙雙戰亡,到頭來竟落得這般淒涼,連三子淩雲之妻如今也
屈飛燕登時怔在當場,那一歎無異於將慕雲舒打入牢底判了死刑她不忍地望向床上那麵若白紙,雙眼木然的雲舒,似如心中被插了無數把尖刀,滴血不止。而這氣若遊絲的人兒口中依舊輕輕地喚著:“雲哥”
昭京之上的天空此時顯得有些陰沉,陰沉到讓人覺得壓抑,似乎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昭京北門,人山人海,百姓手中幾乎都端著一碗碗的酒水和糕點,朝著北門外翹首以盼。
過了一會,在一陣喧囂的鑼鼓聲後,早已在這裏排起長龍的百姓一聲歡唿,紛紛自發的朝兩方讓開,隨後一匹棗紅的駿馬跨門而入。馬上之人甚是魁偉,一身血跡斑斑的虎賁金鎧,背後大氅早已破損多處,一張四方的國字臉上飽經風霜之色,溝壑如刀印一般縱橫其上估摸此人年近六旬,但其顧盼之際,比之尋常悲歌慷慨之士更有威勢。不過他眼中疲色濃重,神色間又有幾分焦急,連帶身下馬兒似乎也知曉主人心意,踏蹄的頻率不禁快了幾分。
“忠國公大人!”不知是誰唿喊了一聲,兩旁百姓頓時如沸水般喧嘩而起,唿喊震天,那由衷的喜悅令得淩天承心口如堵住了大石,直覺自己此時此刻在這裏是那麽多餘。
“老夫有要事,需先行一步!”後方偏將耳畔傳來一聲沉喝,卻不知此地喧鬧如此,這聲音是如何清晰地傳進他的耳中,而他再朝前望時,那鎮國大將軍已是縱馬而去,話到嘴邊便隻能再咽進肚中。他一眼瞧見前方不遠處行來的金黃龍紋大轎,竟是當朝皇上親自來迎,這偏將立時苦笑一聲,慌忙思索應對之法
就在此時,原本如一潭靜水的一方天空似乎被投進了一塊巨石,竟是蕩起了片片漣漪,漣漪之中屬於天空的藍色漸漸分化成一白一紫兩色,在這漣漪內不斷地糾纏起伏,變幻萬千。
城中百姓顯然發現了這一異樣,不知是道了一聲老天爺顯靈,當即無數人朝地上跪去,頂禮膜拜,就是那金黃龍轎內的皇帝也是巍巍出轎跪地拜天。
這些人看不見的卻是那一片天空中一道銀光自白紫相接處突然出現,如同破開了天空一般,飛射而下,看其落下的方向竟是忠國公府內!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自寂靜的忠國公府外響起。
淩天承下了馬來,卻未想忠國公府外冷冷清清,他眉頭一皺推門而入,入眼竟是一片麻衣紙花,他心中更是緊了幾分。
“老爺夫人她她正在棲鸞軒等著您呢!”張叔紅腫的雙眼望見淩天承迴來,更是泣不成聲。
棲鸞軒,淩天承自然清楚,是屬於淩雲與慕雲舒夫妻倆的別院,然而眼看府中此景,莫非淩天承心如蟻噬,不覺運起身法,如利劍一般直奔棲鸞軒而去。
“吱呀”一聲,好似塵封已久的木門被打了開來,入眼便是一座靈堂,淩天承的身子毫無征兆地晃了晃,如同一遲暮老者蹣跚跨入了廳堂內。,
“雲舒本想撐到腹中孩子出世的”屈飛燕靜靜地坐在牆邊椅上,幽幽的語氣裏充斥了道不清的複雜。
淩天承緩緩的朝前走著,他想轉過頭去說點什麽,但他卻膽怯了那手持寶劍睥睨四方的忠國公在這一刻沒有了絲毫的勇氣去望向這相伴四十年的伉儷,雖然他知曉外剛內柔的妻子會諒解他。
而他此刻唯一的想法是親眼看看那刺目的“奠”字後是否真的是自己溫婉賢淑的兒媳婦。
十來步的距離此刻如同天涯海角。
淩天承望著嶄新的棺材內被白綢蓋著的軀體,那顯眼的凸起本是淩家即將出世的唯一子嗣而如今,香火已斷。
“煞氣!”淩天承身子一緊,這熟悉的感覺絕對沒有錯,是煞氣!而且是極為強烈的煞氣!
自從突破到祖傳的《劍訣三篇》第三篇之後,淩天承便能清晰的鎖定常人無法察覺的殺伐之氣。
不過,此時此刻此景,還有誰敢在此地一擄虎須?!
淩天承心神放開,欲鎖定煞氣所在,然而房廳之外卻是空無一人,難道在屋內?那此人將是何等高手竟然能在他淩天承的眼皮底下近身卻毫無察覺
“天承,你在幹什麽?!”屈飛燕似乎也察覺到丈夫的那絲警覺,這才起身繞到屏風後,哪知轉眼竟望見淩天承一雙虎目圓睜,緊緊盯住已故媳婦高隆的肚皮,眼中說不出的是驚還是喜,腰間那柄血光殘劍亦是不知何故竟在劇烈地顫動,劍鞘內騰湧而出的煞氣於半空變幻,似乎在與什麽交流著。
一時間棲鸞軒外方圓數百丈內由淩家圈養的獸禽紛紛發出驚恐的吼叫,於角落瑟瑟發抖。
這一刻,淩天承已經察覺不了四周的動靜,他緩緩伸出有些顫抖的手,也顧不得什麽倫理常綱,將之貼在雲舒的腹部上。屈飛燕也未出聲,因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會無故做出這等事。
驀地,淩天承目中亮起兩道精芒,望著白綢下的人兒痛聲沉沉:“雲舒,我們淩家欠你一份天大的恩情!”話音甫落,隻見他右手豎起劍指,一道淡淡的劍華凝聚指尖,在屈飛燕還未來得及出聲之際,毫不猶豫地劃下。
“哇”一聲響亮的嬰孩哭喊突然響起,一雙顫抖的大手緩緩探出,將這血淋淋的嬰孩抱住,那冰寒剛毅的臉上終於綻放出難以自抑的暢懷大笑。
白綢之下,慕雲舒早已冰冷多時的傾城容顏上,輕輕滑下了一滴淚珠。
“孩子,我們淩家的殤痛因你的到來而斷絕,爺爺給你取個名字,叫斷殤!”
一顆環睜著怒目的頭顱砰然落地,眼中的不甘與仇恨如那頸腔中衝天而起的熱血一般即使身死也要迸濺在敵人的身上,隨後那濃重的血腥味隨風而走,久久也消逝不了這抹仇恨與不甘。
一股淒風唿嘯而來,那彌漫的血氣與隱隱未消的哀嚎狠狠地轟擊在城牆頂一身穿虎賁甲胄的身軀之上,卻若輕風吹拂在山崗一般,令後者紋絲不動。身後一眾將領的目中倒映出此人身影,這身著戎裝的偉岸,縱使麵上溝壑已深、略有渾濁的虎目中透著難以抑製的疲憊,卻當真如山嶽一般在他們眼中巋然屹立。
便是此虎賁之將適才提著手中血跡未泯的長劍縱往敵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手起劍落,將那先鋒騎將斬於馬下,隨後召集三將,父子四人於萬千亂軍中無一合之敵,最終全身而退!
眼前之人便是名震遐邇的英雄忠國公!
忠國公本名淩天承,乃是衛國朝廷當朝一品,爵封大公,更是兩朝元老,於衛國有救國護君之恩。
“報”一聲軍報夾雜著難以自抑的喜悅打斷了身後眾將的思緒,隨後便見得一員斥候快步奔至忠國公身後,俯身一跪迫不及待地道:“稟大將軍!西北方向敵軍三十萬潰敗!”這小斥候似乎也是第一次見得忠國公,神情中的激動化為聲音中的顫抖,眼中兀自放著光華。
“三十萬敵軍潰敗?”眾將心中一突,沒來由的大喜,隨後一抹驚詫直湧心頭,他們並非眼前的忠國公麾下忠國軍中的將領,對於數十年前忠國公救駕昭京,收複衛國山河的英雄事跡雖早已如雷貫耳,但未親眼所見自然體會不到其中的震撼。而就在剛才,眼前的衛國英雄竟以數萬之軍盡折延軍右翼,其用兵如神,揮斥方遒,足見一斑!
淩天承聽聞並未作聲,僅是緩緩點了點頭,鷹隼般的雙眼似乎洞穿了前方山石直到適才戰事發生的修羅戰場。不用多想,此地定然早已塌陷而下,山石滾落猶若老天震怒引發山崩地裂。
此計乃是數日前淩天承父子四人所謀,以炸藥引發山崩,借此殲敵,所以剛才便有了淩天承父子四人敵軍中斬將,又以淩劍、淩雲率軍誘敵深入,淩傲與淩天承於此牽製剩下的敵軍。然而
想到此處,那巍然虎軀在眾人眼中微不可察的一顫,嘴裏已然溢出被鋼牙咬出的縷縷血絲,他在壓製,壓製著那體內即將噴湧的火山與怒濤。那滿是老繭的手緊緊攥在腰間的一柄長劍上,手上的青筋繃露如弓,雙目如利劍一般遠遠落在那浩浩蕩蕩的延軍之中,麵上的平靜逐漸轉變為森然。
他身後的一眾兵將驀然一驚,一股惡寒瞬息爬上他們的背脊,一雙雙眼瞳滿是驚恐地盯視著淩天承的背影,腳下忍不住的朝後退去。
那滔天的殺氣令得他們直欲崩潰!
一絲絲血紅的霧氣自淩天承手中的長劍內散發而出,如九幽魔氣,聞者喪膽,劍未出鞘,已欲飲血,這一方天地的空氣瞬間凝固了起來
“殺啊”一聲齊喝自前方傳來,延國的士兵浩浩蕩蕩地衝湧而至,如此數量竟是一眼望不到邊際,滾滾喊殺聲直如海潮席卷,一波強過一波。
衛國軍隊紛紛架起盾牌拚死抵擋。
“稟將軍,延軍主力來襲,前方不支!”
那騎在馬上的一名衛國先鋒麵色沉凝,前方目極所在盡皆延國兵甲,這般數量豈是他衛軍區區數萬人所能抵擋?
“將軍,後方傳令!”
這將領聞聲扭頭朝後一望,隻見城牆之上一名斥候揮舞著一麵赤紅小旗,煙塵迷蒙下竟也顯得這般醒目,他麵上登時一喜,大喝一聲:“全軍聽令!撤後,收縮戰線!”
衛國先鋒將領一聲令下,前方軍隊朝後齊退,退至城牆下方。,
延國士兵踏著重重的步伐迅速朝前推進,一時間這步伐聲如喧天的擂鼓,震蕩在每一名衛國兵將的心口。
然則此時,天空之中一陣異響破空而來,尖銳的唿嘯一瞬間劃破了延軍步伐的節奏。
眾人紛紛仰頭上望,隻見一道四尺來長的血色光芒自高聳的城牆上衝天而起,似若一顆冉冉而升的血陽,漫天煙塵之中竟是這般耀目。
延軍之中,一名中年偏將見得此幕,雙眼細細一望,隱隱見著血芒內的一道狹長陰影,霎時間他瞳孔一縮,麵色登時慘變,一策馬頭同時失聲驚吼:“那是忠國公的妖劍,快退!”
麵對這血紅色的光芒,這些年輕的延國士兵顯然不知“妖劍”是為何物,紛紛立於原地。忠國公他們知道,乃是衛國的鎮國大將軍,亦是此關的鎮守者。而這妖劍似乎有些陌生,但他們又好像隱隱記得在哪裏聽過,好像是來自從前村裏曾當過兵的老人口中說出的故事,似乎這柄劍因為殺了太多的人才有了如此血一樣的顏色,似乎這劍不應該是凡人所有,而是妖魔才有的妖劍,普通人隻要一沾到上麵的血光便會死去!
正是此劍,四十年前伴隨忠國公於衛國京城驚鴻一現,殺入延軍十萬兵將,最終護得衛國皇帝安然返京!更於日後數十載,飲血延兵無數!
“這是妖劍啊”
終於,他們意識到這道血光便是那來自九幽黃泉的奪命妖劍,延國的軍隊中傳來一陣陣驚叫,士兵們發了瘋地朝後退去。
然而,他們此時動作,已然晚矣!
那道刺目血光如一顆隕石一般從天而降,落入延國的軍隊之中,隻見那劍上血光一漲竟如漣漪一般擴散開來,一蓬血潮席卷,但凡觸及者皆是渾身震顫,七竅、毛孔出血不止。漣漪波及近一裏之廣,一時間陣陣瀕死的慘嚎迴蕩半空。延國僥幸逃離的士兵望著此前還一起上陣殺敵的同伴這般慘死,紛紛目瞪口呆,腳下不住地朝後退去。
“莫要慌亂!忠國公的血劍十七年隻能使用一次!現在正是我們為同伴報仇的最好時機!全軍聽令!攻下長禺關!”延軍之後一員大將縱馬而來,長劍一揚真氣鼓蕩,如洪鍾般的聲音傳出老遠。
然而,這些士兵都被剛才一幕所震懾,此時如何還能服從軍令?紛紛望著那靜靜插在地上,奪取了數萬延兵性命的血劍而不敢上前一步。
遙遙望去,那柄血劍已然褪去了血光,露出真身,近眼一看竟是一柄滿是裂紋、缺口即將破碎的長劍!就是如此殘劍以一劍之威奪取了數萬延兵性命,令得這方圓一裏之地如一方血水浸滿的水窪?
一時間整個戰場百萬來人,竟然全都靜了下來。
“三位仙師,此時不出更待何時?”就在此時,延軍之中驀然傳來一聲大喝,緊接著其後方三道長虹貫天而起,直朝城牆之上的淩天承轟擊而來。
後者周身煞氣騰騰,一團肉眼可見的血色霧氣環繞在身。淩天承目透寒芒,抬手一招,那落於敵方陣地的殘劍一聲輕吟,霎時間化作一道血光折返而迴,比之三道長虹快逾數籌。隨即探手一握,殘劍落於其手,劍刃如血,輕顫不止。
淩天承抬頭一望那三道虹芒,腳下一點,整個人化作一道血光衝天而起,迎著三道虹芒一劍劈下,血光滔天如浪如濤轟擊在虹芒之上。
但聽一聲淒鳴,其上虹芒渙散露出三柄僅有尺長的奇形短劍,淩天承目中一驚,手中力道再次加大,血光長劍徑直劈砍在三柄短劍上。
碎響連連,三劍竟然崩碎在半空之中。
下方延國將領頓時如見鬼怪,扯開淒厲的嗓音大吼道:“退兵!快快退兵”
“長禺關大捷延國八十萬大軍南下,被忠國公全殲三十餘萬延兵!延軍將領膽怯班師迴朝了!長禺關大捷!”昭京這個冰寒壓抑的冬天終於在伴隨著北門口的一聲“捷報”開始了消弭。而隨後那騎馬長驅的報捷小兵,聲嘶力竭地唿喊,那堪稱破鑼的聲音如急速蕩開的漣漪一般,令整座京城一瞬間活了過來。人們爭相奔走在大街之上,此時似乎都忘記了什麽貧富貴賤,人們紛紛手舞足蹈、相擁相泣,這整冬的陰霾已然被長禺關大捷的喜悅所替代,
“夫人少夫人”張叔,忠國公府的管家似如喝醉了酒一般,沒有絲毫平日裏沉穩冷靜的形象,一路跌跌撞撞直奔金和殿。
“什麽事?一大早的就這般吵鬧!”殿堂之上,一年近五旬的美婦,冷眉一豎,厲聲喝道。此婦人赫然便是淩天承的發妻,當年曾隨夫出征的巾幗將軍屈飛燕。
“大大大捷!”張叔氣喘不止,“大”了片刻這才死命咬出一個“捷”字,而這個捷字也被他歪曲了字音。
“什麽大姐?張叔,你慢點說,不急。”一陣悅耳輕吟緩緩傳來,眾人循聲望去,卻是一身披紫狐華裘,身懷六甲的美麗女子由一丫鬟攙扶自偏殿中緩步行來。
一眼望去此女脖頸雪白修長,肌膚更是欺霜賽雪,吹彈可破,嬌柔之軀亭亭而立,婉約靜謐。她便是淩天承三子淩雲之妻慕雲舒,她本是燕國鎮南王之女,因其傾國容顏曾被譽為南國明珠,奈何擁傾城之美,卻生嬌花之體,如今身懷六甲,更是顯的虛弱無儔。
“雲舒,今日天寒風冷的,你怎麽來了?快快迴房歇息去!”屈飛燕擔心地望了望那與慕雲舒的憔悴嬌顏迥異而不襯的圓挺腹部,眉頭皺成了“川”字。
“母親大人,雲舒給您問安了。雲舒在屋中覺得氣悶,怕悶著腹中的孩子,所以才想出來走走,倒是讓母親大人擔心了。”慕雲舒襝衽一禮,一抹莞爾畫在唇間,這一笑似乎整片的沉寂一瞬間都活了過來。
而此時張叔似乎也緩了過來,一口道出:“長禺關,大捷了!老爺率領著忠國軍殲滅了延兵三十萬,剩下的五十萬軍隊不戰而逃!”說罷他便大聲的哭號起來。
“這場仗終究是打完了,這讓老身可是長長舒了一口氣!”屈飛燕聽聞,麵上頓然一喜,穩坐在太師椅上的身子忍不住一陣激動。
慕雲舒心頭的大石終於落地,連日來蒼白的臉之上,此刻也終於浮上一抹紅霞,那驚人的美態正如冬日裏盛開的牡丹,驚豔不可方物。
聞見張叔的號哭,屈飛燕的喜悅卻是沒來由的一滯,頗不耐煩地喝道:“哭什麽哭?你家老爺打了勝仗你還跟哭喪似的?”
張叔抬起頭來,一雙眼睛哭腫如桃,當真傷心之至,卻聽他一邊哽咽一邊斷斷續續地說道:“夫人少夫人報捷斥候說說二少爺戰死,三少爺下落不明啊”說罷再也止不住,繼續嚎啕大哭起來。
“你說什麽?!”屈飛燕倏然起身,手掌下那堅實的楠木四方桌登時崩散開來,一對丹鳳目殺氣如刀死死瞪住張叔。雖然她年逾四十,但因自小修行祖傳真訣,如今已然躍身武林一流高手,張叔的那幾句話雖說的絮絮叨叨,她聽來卻無異於雷聲入耳,轟然作鳴。
“你是說雲哥他”
屈飛燕麵色大變,她循聲一望,隻見慕雲舒道出短短幾字,麵上血色已如潮水般褪去,說到最後一字竟已是聲若蚊吟,雙靨浮上一抹異樣的潮紅,繼而腳下一軟,暈倒了過去,幸好翠兒就在一旁,雖也泣不成聲,但也在屈飛燕閃身而至後及時扶住了慕雲舒。
長禺關外,戰場之上。
“大將軍,把左將軍交給我們吧您已經站在這裏一天了啊!”
“是啊大將軍,人死不能複生”
對於身後一眾將領的好言相勸,淩天承充耳未聞,布滿血絲的雙眼從四周血腥的戰場上木然地轉到麵前懷中淩劍的臉上。此時,自己如小時候那般將他抱著,如今的他也正似一個睡著了的孩子,隻不過,他再也不能睜開眼叫自己一聲“爹爹”。
淩天承的耳畔似乎依稀響起前夜淩雲的聲音:“父親請放心,我與二哥定然能平安歸來!屆時我們父子四人再在戰場之上以敵將頭顱為凳,坐飲天明!”
放眼望去,一片狼藉,地麵凹陷、山石崩塌,他自是明白這種情況下怎麽可能會生還?,
淩天承直覺自己的心如同被剜去了一半,堅強如山的虎軀已是禁不住地顫抖起來,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位驍勇善戰的鎮國大將軍,僅僅是一個痛失了骨肉的父親。
“你們迴去吧,我在此處繼續搜尋雲兒的下落”
忠國公府,棲鸞軒。
“王太醫,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府上還有一支千年老參,難道此物也保不住她娘兒倆?”
王太醫全然不敢直視眼前的國泰夫人,因為那焦急熾熱的目光足以將他洞穿,但奈何這所醫之人本就身體孱弱,且又身懷六甲臨盆在即,哪知竟聞聽如此噩耗,心力交瘁之下焉能保命?
“唉!”屈飛燕的連番追問最終換來王太醫重重地搖頭一歎.
奈何啊!忠國公父子一門忠烈,長子多年前受創再無生育,二子、三子如今雙雙戰亡,到頭來竟落得這般淒涼,連三子淩雲之妻如今也
屈飛燕登時怔在當場,那一歎無異於將慕雲舒打入牢底判了死刑她不忍地望向床上那麵若白紙,雙眼木然的雲舒,似如心中被插了無數把尖刀,滴血不止。而這氣若遊絲的人兒口中依舊輕輕地喚著:“雲哥”
昭京之上的天空此時顯得有些陰沉,陰沉到讓人覺得壓抑,似乎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昭京北門,人山人海,百姓手中幾乎都端著一碗碗的酒水和糕點,朝著北門外翹首以盼。
過了一會,在一陣喧囂的鑼鼓聲後,早已在這裏排起長龍的百姓一聲歡唿,紛紛自發的朝兩方讓開,隨後一匹棗紅的駿馬跨門而入。馬上之人甚是魁偉,一身血跡斑斑的虎賁金鎧,背後大氅早已破損多處,一張四方的國字臉上飽經風霜之色,溝壑如刀印一般縱橫其上估摸此人年近六旬,但其顧盼之際,比之尋常悲歌慷慨之士更有威勢。不過他眼中疲色濃重,神色間又有幾分焦急,連帶身下馬兒似乎也知曉主人心意,踏蹄的頻率不禁快了幾分。
“忠國公大人!”不知是誰唿喊了一聲,兩旁百姓頓時如沸水般喧嘩而起,唿喊震天,那由衷的喜悅令得淩天承心口如堵住了大石,直覺自己此時此刻在這裏是那麽多餘。
“老夫有要事,需先行一步!”後方偏將耳畔傳來一聲沉喝,卻不知此地喧鬧如此,這聲音是如何清晰地傳進他的耳中,而他再朝前望時,那鎮國大將軍已是縱馬而去,話到嘴邊便隻能再咽進肚中。他一眼瞧見前方不遠處行來的金黃龍紋大轎,竟是當朝皇上親自來迎,這偏將立時苦笑一聲,慌忙思索應對之法
就在此時,原本如一潭靜水的一方天空似乎被投進了一塊巨石,竟是蕩起了片片漣漪,漣漪之中屬於天空的藍色漸漸分化成一白一紫兩色,在這漣漪內不斷地糾纏起伏,變幻萬千。
城中百姓顯然發現了這一異樣,不知是道了一聲老天爺顯靈,當即無數人朝地上跪去,頂禮膜拜,就是那金黃龍轎內的皇帝也是巍巍出轎跪地拜天。
這些人看不見的卻是那一片天空中一道銀光自白紫相接處突然出現,如同破開了天空一般,飛射而下,看其落下的方向竟是忠國公府內!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自寂靜的忠國公府外響起。
淩天承下了馬來,卻未想忠國公府外冷冷清清,他眉頭一皺推門而入,入眼竟是一片麻衣紙花,他心中更是緊了幾分。
“老爺夫人她她正在棲鸞軒等著您呢!”張叔紅腫的雙眼望見淩天承迴來,更是泣不成聲。
棲鸞軒,淩天承自然清楚,是屬於淩雲與慕雲舒夫妻倆的別院,然而眼看府中此景,莫非淩天承心如蟻噬,不覺運起身法,如利劍一般直奔棲鸞軒而去。
“吱呀”一聲,好似塵封已久的木門被打了開來,入眼便是一座靈堂,淩天承的身子毫無征兆地晃了晃,如同一遲暮老者蹣跚跨入了廳堂內。,
“雲舒本想撐到腹中孩子出世的”屈飛燕靜靜地坐在牆邊椅上,幽幽的語氣裏充斥了道不清的複雜。
淩天承緩緩的朝前走著,他想轉過頭去說點什麽,但他卻膽怯了那手持寶劍睥睨四方的忠國公在這一刻沒有了絲毫的勇氣去望向這相伴四十年的伉儷,雖然他知曉外剛內柔的妻子會諒解他。
而他此刻唯一的想法是親眼看看那刺目的“奠”字後是否真的是自己溫婉賢淑的兒媳婦。
十來步的距離此刻如同天涯海角。
淩天承望著嶄新的棺材內被白綢蓋著的軀體,那顯眼的凸起本是淩家即將出世的唯一子嗣而如今,香火已斷。
“煞氣!”淩天承身子一緊,這熟悉的感覺絕對沒有錯,是煞氣!而且是極為強烈的煞氣!
自從突破到祖傳的《劍訣三篇》第三篇之後,淩天承便能清晰的鎖定常人無法察覺的殺伐之氣。
不過,此時此刻此景,還有誰敢在此地一擄虎須?!
淩天承心神放開,欲鎖定煞氣所在,然而房廳之外卻是空無一人,難道在屋內?那此人將是何等高手竟然能在他淩天承的眼皮底下近身卻毫無察覺
“天承,你在幹什麽?!”屈飛燕似乎也察覺到丈夫的那絲警覺,這才起身繞到屏風後,哪知轉眼竟望見淩天承一雙虎目圓睜,緊緊盯住已故媳婦高隆的肚皮,眼中說不出的是驚還是喜,腰間那柄血光殘劍亦是不知何故竟在劇烈地顫動,劍鞘內騰湧而出的煞氣於半空變幻,似乎在與什麽交流著。
一時間棲鸞軒外方圓數百丈內由淩家圈養的獸禽紛紛發出驚恐的吼叫,於角落瑟瑟發抖。
這一刻,淩天承已經察覺不了四周的動靜,他緩緩伸出有些顫抖的手,也顧不得什麽倫理常綱,將之貼在雲舒的腹部上。屈飛燕也未出聲,因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會無故做出這等事。
驀地,淩天承目中亮起兩道精芒,望著白綢下的人兒痛聲沉沉:“雲舒,我們淩家欠你一份天大的恩情!”話音甫落,隻見他右手豎起劍指,一道淡淡的劍華凝聚指尖,在屈飛燕還未來得及出聲之際,毫不猶豫地劃下。
“哇”一聲響亮的嬰孩哭喊突然響起,一雙顫抖的大手緩緩探出,將這血淋淋的嬰孩抱住,那冰寒剛毅的臉上終於綻放出難以自抑的暢懷大笑。
白綢之下,慕雲舒早已冰冷多時的傾城容顏上,輕輕滑下了一滴淚珠。
“孩子,我們淩家的殤痛因你的到來而斷絕,爺爺給你取個名字,叫斷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