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隨意鏈接》真是部好番啊......看的我血脈噴張,不能自已。
不過好像沒啥人看,我就不聊了。
第七章:不論何時,比企穀都沒有放棄思考
————————————————————
班會結束後我走出教室,便看到平塚老師在外頭等著。
她盤手佇立的樣子像極了警衛,如果套上軍服、拿起鞭子,真的再適合不過。反正學校本來就像一座監獄,所以我的想象不算太過天馬行空。這裏差不多是惡魔島(阿爾卡特拉斯島,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內,過去曾為監獄。)或卡山德拉(漫畫《北鬥神拳》中的監獄名。)的感覺,世紀末救世主怎麽還不快來救我?
「比企穀,社團時間到囉。」
一聽到這句話,我立刻感覺到自己的臉色倏地變慘白。不妙,會被帶走!
————————————————————
為什麽一個老師會對一個學生這麽在意?
平塚靜肯定見過不少孤獨的學生,但為什麽偏偏對比企穀鍾愛又加呢?比如材木座,怎麽就沒這麽上心呢?
因為比企穀八幡不論何時,都沒有放棄思考。
不僅僅是堅持思考,而且還有思考的天賦,以及良好的人品(材木座表示很傷心)。
————————————————————
「不,我是在稱讚你。最近的學生很厲害,會跟現實妥協,讓當老師的都沒了動力,感覺隻像在工廠工作。」
「『最近的學生』是吧……」
我不禁露出苦笑。這句話早已經用到爛啦。
當我覺得有點厭煩,打算反駁一下時,平塚老師盯著我的雙眼,聳聳肩膀說:
「你大概還想說些什麽,但就是那一點讓我深深覺得你有高二病。」
「……是嗎?」
「希望你別誤會,我是很認真在誇獎你。我喜歡不放棄思考的人,雖然你個性別扭的地方實在很別扭。」
對方直接表明喜歡之意,讓我一時為之語塞。我鮮少被人這麽說,因此不知該如何迴話。
————————————————————
其實看小說的時候,或者看動漫的時候,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到比企穀對這個世界的各種思考,相比之下,《實教》會隱藏綾小路的一些思考,為什麽呢?因為《實教》是帶有懸疑和推理性質的,所以為了保密,不能什麽都讓綾小路說。
如同平塚靜說的,現在的學生確實越來越循規蹈矩了,一方麵這當然是好事,要知道,聽我爸說,十年前他教的中學幾乎每天都有鬥毆事件,現在的學生的學習習慣是真的厲害,不是我吹的,是我親眼所見,在高考麵前,努力學習是一件多麽平凡的事情。
他們不會關心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因為毫無疑問,讀書是極其有用的。
但即便如此,為什麽還要去關心讀書有沒有用,或者說高考有沒有用這件事呢?
因為如果不去思考,高考就不可能改革,不可能進步,高考當然好,但還可以更好。
那麽我們來細(tu)數(cao)一些這僅僅的兩章內比企穀的各種自爆名言:
「我並沒有生氣。」
啊……來了,又是這句話。
講這種話的人最麻煩,和「你老實說,我不會生氣」一樣。但我活到現在,還沒見過真的不會生氣的人。
(不錯呢,這就是家長和老師的經典套話方法,如果他們這樣太多次了的話,我就會默認為“不管說什麽都會讓他們生氣”,從而而放棄溝通了呢。)
好,這次我就寫得四平八穩,像寫真女星或配音員的部落格上「今晚的晚餐揭曉……是咖哩!」那樣。這到底有什麽好揭曉的?根本沒有半點驚喜感。
(綜藝要什麽邏輯呢?反正不管發生什麽笑就行了!如果你不笑,就說明你落伍嘍!)
午休時間一到,他們會男女一同來到中庭享用午餐,再打打羽毛球幫助消化;放學後的黃昏時光,他們則以校舍為背景在此談情說愛、吹海風看星星。
簡直是欺人太甚!
就旁觀者看來,這些人像在努力演一出青春偶像劇,真是讓人心寒,而我扮演的則是「樹」那樣的角色。
(不過樹當多了,自然會習慣,然後投入自然母親懷抱,安然終老了)
嗯,那會是查數據之類的文書工作嗎?就某方麵而言,那種枯燥乏味的工作比做苦力還累,像是把挖開的洞填滿再把它挖開的拷問一樣。
也罷,反正我不排斥一個人埋頭苦幹。隻要關掉心裏的開關,告訴自己是個機械即可。若照這樣下去,我搞不好會追求機械化的身體,最後甚至變成一根螺絲(影射漫畫作品《銀河鐵道999》)。
(現在的讀書呢,大概就是這麽一迴事,關掉心裏的開關,告訴自己是個機械,然後才能心無旁騖地學習。
讀書千萬別想比企穀一樣想太多哦!這裏隻是小說,是幻想的,現實裏你不一定能碰到平塚靜以及雪之下這樣的人,失敗的代價太大了,隻有變成一根螺絲才能保證立足於社會。)
老實說,我寧願孤零零地被撒手不管,以往的孤獨環境還讓我內心自在得多。鍾上的秒針滴滴答答走著,聲音遲緩卻又響亮。
(孤獨久了,他人的關心都覺得麻煩了。習慣了孤獨,也就習慣了死亡。)
總之對我來說,和一個美少女關在密室中的愛情喜劇,是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中的事。時至今日,受過專業訓練的我才不會中這種圈套。所謂的女孩子,是隻對型男(笑)和現實充(笑)有興趣的生物,還會和他們進行不單純的男女交往。
(人的那些東西能吸引女生呢?臉嗎?錢嗎?能說會道嗎?我不知道,因為我一個都沒有,不管是這些優點還是女朋友。)
可是,有些事非得跟她說清楚不可。就算說破嘴,也要告訴她我並不需要憐憫。
(為什麽孤獨者會拒絕憐憫?因為一旦接受了別人的憐憫,那麽就證明他的孤獨一文不值了,也就是說他孤獨的一生是毫無價值,毫無意義的。
孤獨者希望自己的孤獨有存在的價值,因此雖然內心很想要,但還是拒絕別人的憐憫,這是孤獨者最後的自尊。一旦放棄了這種自尊,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放聲大哭的吧。)
「逃避錯了嗎?你也隻會說那一百零一句話,一直要我改變。我問你,你會因為夕陽很刺眼,就叫它從今天起往東邊落下嗎?」
「那是詭辯,請你不要離題。更何況太陽不會移動,是地球在轉。你連地動說都不知道嗎?」
「我當然隻是舉例!如果說我在詭辯,那你也一樣在詭辯!你說的改變還不是為了逃避眼前的狀況?那到底是誰在逃避?真正的不逃避就是不要改變、直接麵對啊!為什麽你不願意肯定現在和以前的自己?」
「……那樣解決不了煩惱,也救不了任何人。」
(其實敢於去解決問題是一件很勇敢,也是很偉大的事,不過沒必要強求所有人都這樣做。
我讀書時想過推翻整個教育係統,但是我發現自己很幼稚,而且做不到,所以逃避了,放棄了,這並沒有錯。所以逃避並不是沒用的,也就是俗話說的,“逃避無恥,但是有用”。
逃避與不逃避隻是兩種生活態度,就像道家和儒家一樣,沒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本身也沒有什麽辯論的意義。
不過辯論可以讓人看問題看的更清楚就是了,順便說說什麽是真正辯論,真正的辯論是為了讓人更好的理解道理,比如“逃避與不逃避”之辯。
如果是虛假粗劣的辯論,最後辯手的心裏想的隻有“我贏了!我好強!”,或者“我輸了,好丟臉”這樣子。這種辯論是無意義的,我們並不能從中學到什麽,辯手們通過坑蒙拐騙等一係列辯論技巧駁倒對麵,從而感到滿足,僅此而已。
這就本末倒置了,我們是為了思考而辯論的,而不是為了辯論而思考的,通過辯論後,“哦,原來那種想法也是有道理的,我學到了”,這才是辯手該想到的東西。
所以我就感覺啊,現在的辯論賽,全都是一坨sh**,沒有令我滿意的,人身攻擊,低劣戰術層出不窮,不擇手段的想要殺死對手。
“你們這群垃圾!”在辯論賽的觀眾席上,我說過這樣的話(沒那麽直白,不過大概是這麽個意思),當然不是偷偷說的,全場的所有人,沒有一個聽不見的。接著呢,所有人都看向我,然後我就往戰場去了。)
我還遠遠沒吐槽完呢,就已經說了這麽多了。可見,比企穀的思考有多麽活躍了。
其實呢,“思考”這個東西,是越思考越強的,我總覺得我有一種超能力,就是能靠思考提升自己的天賦。
啊,這麽說不太具體,我們就把這個東西稱為“智商”吧。
其實吧,智商這種東西呢,不隻是我,所有人都能後天提升這個能力,越思考,智商越高,《實教》對這個有過探討,有些人天生就是天才,比如美麗哥,有些人能通過後天訓練變成天才,比如綾小路。
我默默無聞度過了人生的十四年,在第十五年贏來爆發,成為了一校的學霸,前十五年,我一直不覺得自己聰明,成績也平平無奇,但就是愛思考,於是在第十五年,我的智商不斷累積,終於突破了一個臨界值——於是,考試什麽的對我來說就毫無壓力了。
鍛煉智商的方法就是思考,不僅限於課本的思考,是想比企穀一樣的思考,一旦智商達到一個臨界值,你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就像我現在一樣,不管看到什麽東西,總會寫出一點所以然來。
當然這是有風險的,萬一失敗——那就玩完了。
沒有最好的方法,隻有最適合的方法,對於大多數人,我還是覺得循規蹈矩的學習為好,多餘的思考反而會影響學習的專注度。
不過好像沒啥人看,我就不聊了。
第七章:不論何時,比企穀都沒有放棄思考
————————————————————
班會結束後我走出教室,便看到平塚老師在外頭等著。
她盤手佇立的樣子像極了警衛,如果套上軍服、拿起鞭子,真的再適合不過。反正學校本來就像一座監獄,所以我的想象不算太過天馬行空。這裏差不多是惡魔島(阿爾卡特拉斯島,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內,過去曾為監獄。)或卡山德拉(漫畫《北鬥神拳》中的監獄名。)的感覺,世紀末救世主怎麽還不快來救我?
「比企穀,社團時間到囉。」
一聽到這句話,我立刻感覺到自己的臉色倏地變慘白。不妙,會被帶走!
————————————————————
為什麽一個老師會對一個學生這麽在意?
平塚靜肯定見過不少孤獨的學生,但為什麽偏偏對比企穀鍾愛又加呢?比如材木座,怎麽就沒這麽上心呢?
因為比企穀八幡不論何時,都沒有放棄思考。
不僅僅是堅持思考,而且還有思考的天賦,以及良好的人品(材木座表示很傷心)。
————————————————————
「不,我是在稱讚你。最近的學生很厲害,會跟現實妥協,讓當老師的都沒了動力,感覺隻像在工廠工作。」
「『最近的學生』是吧……」
我不禁露出苦笑。這句話早已經用到爛啦。
當我覺得有點厭煩,打算反駁一下時,平塚老師盯著我的雙眼,聳聳肩膀說:
「你大概還想說些什麽,但就是那一點讓我深深覺得你有高二病。」
「……是嗎?」
「希望你別誤會,我是很認真在誇獎你。我喜歡不放棄思考的人,雖然你個性別扭的地方實在很別扭。」
對方直接表明喜歡之意,讓我一時為之語塞。我鮮少被人這麽說,因此不知該如何迴話。
————————————————————
其實看小說的時候,或者看動漫的時候,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到比企穀對這個世界的各種思考,相比之下,《實教》會隱藏綾小路的一些思考,為什麽呢?因為《實教》是帶有懸疑和推理性質的,所以為了保密,不能什麽都讓綾小路說。
如同平塚靜說的,現在的學生確實越來越循規蹈矩了,一方麵這當然是好事,要知道,聽我爸說,十年前他教的中學幾乎每天都有鬥毆事件,現在的學生的學習習慣是真的厲害,不是我吹的,是我親眼所見,在高考麵前,努力學習是一件多麽平凡的事情。
他們不會關心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因為毫無疑問,讀書是極其有用的。
但即便如此,為什麽還要去關心讀書有沒有用,或者說高考有沒有用這件事呢?
因為如果不去思考,高考就不可能改革,不可能進步,高考當然好,但還可以更好。
那麽我們來細(tu)數(cao)一些這僅僅的兩章內比企穀的各種自爆名言:
「我並沒有生氣。」
啊……來了,又是這句話。
講這種話的人最麻煩,和「你老實說,我不會生氣」一樣。但我活到現在,還沒見過真的不會生氣的人。
(不錯呢,這就是家長和老師的經典套話方法,如果他們這樣太多次了的話,我就會默認為“不管說什麽都會讓他們生氣”,從而而放棄溝通了呢。)
好,這次我就寫得四平八穩,像寫真女星或配音員的部落格上「今晚的晚餐揭曉……是咖哩!」那樣。這到底有什麽好揭曉的?根本沒有半點驚喜感。
(綜藝要什麽邏輯呢?反正不管發生什麽笑就行了!如果你不笑,就說明你落伍嘍!)
午休時間一到,他們會男女一同來到中庭享用午餐,再打打羽毛球幫助消化;放學後的黃昏時光,他們則以校舍為背景在此談情說愛、吹海風看星星。
簡直是欺人太甚!
就旁觀者看來,這些人像在努力演一出青春偶像劇,真是讓人心寒,而我扮演的則是「樹」那樣的角色。
(不過樹當多了,自然會習慣,然後投入自然母親懷抱,安然終老了)
嗯,那會是查數據之類的文書工作嗎?就某方麵而言,那種枯燥乏味的工作比做苦力還累,像是把挖開的洞填滿再把它挖開的拷問一樣。
也罷,反正我不排斥一個人埋頭苦幹。隻要關掉心裏的開關,告訴自己是個機械即可。若照這樣下去,我搞不好會追求機械化的身體,最後甚至變成一根螺絲(影射漫畫作品《銀河鐵道999》)。
(現在的讀書呢,大概就是這麽一迴事,關掉心裏的開關,告訴自己是個機械,然後才能心無旁騖地學習。
讀書千萬別想比企穀一樣想太多哦!這裏隻是小說,是幻想的,現實裏你不一定能碰到平塚靜以及雪之下這樣的人,失敗的代價太大了,隻有變成一根螺絲才能保證立足於社會。)
老實說,我寧願孤零零地被撒手不管,以往的孤獨環境還讓我內心自在得多。鍾上的秒針滴滴答答走著,聲音遲緩卻又響亮。
(孤獨久了,他人的關心都覺得麻煩了。習慣了孤獨,也就習慣了死亡。)
總之對我來說,和一個美少女關在密室中的愛情喜劇,是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中的事。時至今日,受過專業訓練的我才不會中這種圈套。所謂的女孩子,是隻對型男(笑)和現實充(笑)有興趣的生物,還會和他們進行不單純的男女交往。
(人的那些東西能吸引女生呢?臉嗎?錢嗎?能說會道嗎?我不知道,因為我一個都沒有,不管是這些優點還是女朋友。)
可是,有些事非得跟她說清楚不可。就算說破嘴,也要告訴她我並不需要憐憫。
(為什麽孤獨者會拒絕憐憫?因為一旦接受了別人的憐憫,那麽就證明他的孤獨一文不值了,也就是說他孤獨的一生是毫無價值,毫無意義的。
孤獨者希望自己的孤獨有存在的價值,因此雖然內心很想要,但還是拒絕別人的憐憫,這是孤獨者最後的自尊。一旦放棄了這種自尊,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放聲大哭的吧。)
「逃避錯了嗎?你也隻會說那一百零一句話,一直要我改變。我問你,你會因為夕陽很刺眼,就叫它從今天起往東邊落下嗎?」
「那是詭辯,請你不要離題。更何況太陽不會移動,是地球在轉。你連地動說都不知道嗎?」
「我當然隻是舉例!如果說我在詭辯,那你也一樣在詭辯!你說的改變還不是為了逃避眼前的狀況?那到底是誰在逃避?真正的不逃避就是不要改變、直接麵對啊!為什麽你不願意肯定現在和以前的自己?」
「……那樣解決不了煩惱,也救不了任何人。」
(其實敢於去解決問題是一件很勇敢,也是很偉大的事,不過沒必要強求所有人都這樣做。
我讀書時想過推翻整個教育係統,但是我發現自己很幼稚,而且做不到,所以逃避了,放棄了,這並沒有錯。所以逃避並不是沒用的,也就是俗話說的,“逃避無恥,但是有用”。
逃避與不逃避隻是兩種生活態度,就像道家和儒家一樣,沒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本身也沒有什麽辯論的意義。
不過辯論可以讓人看問題看的更清楚就是了,順便說說什麽是真正辯論,真正的辯論是為了讓人更好的理解道理,比如“逃避與不逃避”之辯。
如果是虛假粗劣的辯論,最後辯手的心裏想的隻有“我贏了!我好強!”,或者“我輸了,好丟臉”這樣子。這種辯論是無意義的,我們並不能從中學到什麽,辯手們通過坑蒙拐騙等一係列辯論技巧駁倒對麵,從而感到滿足,僅此而已。
這就本末倒置了,我們是為了思考而辯論的,而不是為了辯論而思考的,通過辯論後,“哦,原來那種想法也是有道理的,我學到了”,這才是辯手該想到的東西。
所以我就感覺啊,現在的辯論賽,全都是一坨sh**,沒有令我滿意的,人身攻擊,低劣戰術層出不窮,不擇手段的想要殺死對手。
“你們這群垃圾!”在辯論賽的觀眾席上,我說過這樣的話(沒那麽直白,不過大概是這麽個意思),當然不是偷偷說的,全場的所有人,沒有一個聽不見的。接著呢,所有人都看向我,然後我就往戰場去了。)
我還遠遠沒吐槽完呢,就已經說了這麽多了。可見,比企穀的思考有多麽活躍了。
其實呢,“思考”這個東西,是越思考越強的,我總覺得我有一種超能力,就是能靠思考提升自己的天賦。
啊,這麽說不太具體,我們就把這個東西稱為“智商”吧。
其實吧,智商這種東西呢,不隻是我,所有人都能後天提升這個能力,越思考,智商越高,《實教》對這個有過探討,有些人天生就是天才,比如美麗哥,有些人能通過後天訓練變成天才,比如綾小路。
我默默無聞度過了人生的十四年,在第十五年贏來爆發,成為了一校的學霸,前十五年,我一直不覺得自己聰明,成績也平平無奇,但就是愛思考,於是在第十五年,我的智商不斷累積,終於突破了一個臨界值——於是,考試什麽的對我來說就毫無壓力了。
鍛煉智商的方法就是思考,不僅限於課本的思考,是想比企穀一樣的思考,一旦智商達到一個臨界值,你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就像我現在一樣,不管看到什麽東西,總會寫出一點所以然來。
當然這是有風險的,萬一失敗——那就玩完了。
沒有最好的方法,隻有最適合的方法,對於大多數人,我還是覺得循規蹈矩的學習為好,多餘的思考反而會影響學習的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