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方的詭異傳到後殿的時候,正在陪皇後說話的攸寧突然一愣。</p>


    “娘娘,臣妾去去就來!”</p>


    看到攸寧焦急的模樣,長孫也是好奇。姬鬆一向低調穩重,什麽時候如此放肆過?</p>


    她拉過攸寧的手,安慰道:“別著急,本宮和你一起去看看!”</p>


    說完就起身朝外走去!</p>


    此事宴會上姬鬆的放肆的笑聲還在繼續,當李承乾將方才的話一字不漏說給皇帝聽後,不解道:“兒臣當然知道《貞觀大典》一旦修撰完成將意義重大,但也不至於..........”</p>


    說著他就說不下去了,因為此事皇帝的神色不比姬鬆差多少了。李世民雙目赤紅,死死地盯著李承乾,激動道:“你說的......可是真的?真的足足有五萬萬字?”</p>


    說道最後他的聲音簡直和喊出來沒什麽區別。</p>


    這件事根本就出乎李世民的預料,按理來說,這樣重要的事作為皇帝的他怎麽可能不知道?</p>


    但事實就是如此,別看參與編纂的有將近兩千人,但作為最後的匯總也就寥寥幾人。並且這幾人整日裏忙的腳不沾地,李承乾也是想在最後完成之後在宣告出去。</p>


    於是,就出現了這一幕。</p>


    作為皇帝竟然不知道具體情況,參與編撰的人也隻知道自己負責的那一塊。雖然知道最後的字數絕對不會少,但誰也沒有想到會是五萬萬字。</p>


    在這個剛剛普及紙質書籍的年代,五萬萬字的書籍和神話沒什麽區別。要是紙質書籍還沒普及的年代,除了世家大族,有幾個人用的起輕薄的錦帛?</p>


    大部分人還都是用的竹簡書籍,學富五車也不過區區十餘萬字。</p>


    但現在有人告訴他,此時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出現了五萬萬字的書籍?</p>


    李世民沒有瘋掉已經是心誌堅定了,看向大笑不已的姬鬆,他此時也明白了姬鬆的心情,實在是.......痛快啊!</p>


    “夫君,夫君,你怎麽了?別嚇妾身啊!”</p>


    攸寧一來到跟前就看到大笑不止的姬鬆,連續唿喚幾次都得不到迴應,頓時急的團團轉。</p>


    眼看著眾人投來的目光,攸寧銀牙一咬,也不知哪來的勇氣,挽起袖子,一巴掌就扇了過去!</p>


    啪!</p>


    姬鬆的笑聲停止了,呆呆地看著攸寧,眼中充滿不解。</p>


    在場所有人都似乎感覺到臉上的疼痛,謝廉不可思議地看著女兒,實在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p>


    </p>


    李世民的笑聲也嘎然而止,看向躍躍欲試的長孫身體不由自主地朝旁邊挪了挪。</p>


    所有人都沒了聲音,看著呆呆的姬鬆,和臉色有些發白的郕國公夫人,誰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p>


    感覺到臉上火辣辣的疼,姬鬆心裏暗罵不已,這娘們真的下死手啊。他現在都能感覺到臉上定是出現了五道指印,並且短時間內怕是沒臉見人了。</p>


    悄悄看了在場眾人,姬鬆心想,今日要不是給個台階下,自己算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自己因為太過欣喜,所以一時間沒有控製住自己,這才放肆大笑起來。</p>


    以前讀書覺得範進中舉乃是胡言亂語,但今日他算是明白了。一個寒窗苦讀數十年的讀書人在中舉之後的心情。</p>


    但他又何嚐不是如此?</p>


    看似隨意的外表下,卻深藏這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最濃烈的愛。他太明白《貞觀大典》出世對這個時代,這個民族的影響了,說是集過去現在之大成者也不為過。</p>


    這將是一部記載華夏文明發展史,涉及到各行各業,從經史子集到百家學說,再到百工,雜學等等,涵蓋宇內,貫通古今的曠世巨著。</p>


    “夫.....君!你沒事吧?”</p>


    攸寧臉色煞白,剛才也沒多想,突然不知怎麽就想起夫君早年間說起的範進中進士的後大笑不止的故事,於是想也沒想就按照故事上的辦法,想將姬鬆扇醒。</p>


    不過,人是醒了。但想到這樣做的後果,她頓時心若死灰。</p>


    在這個夫為妻綱的年代,上有皇後作的《女則》十九卷,下有民間習俗。自己今日舉動算是讓自家夫君大使顏麵,就是姬鬆以此休妻別人也不會說什麽。</p>


    但就在她忐忑不安的時候,夫君的一個舉動確實讓她徹底安心了。</p>


    之間姬鬆上前拉住攸寧的手,大聲道:“打得好!”</p>


    攸寧有些呆,不知道夫君這事什麽意思?</p>


    但姬鬆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腦海瘋狂轉動起來。</p>


    “今日為夫太過高興,竟然一時間拿不住自己,雖然心裏想停下來,但卻不能控製自己的動作。要不是你當機立斷,用著一巴掌扇醒為夫,說不定為夫現在......”</p>


    說完之後表現出一副後怕的神情,讓眾人頓時恍然大悟!</p>


    這種事情在民間並不少見,有人遇到大喜之事,突然笑死的。大喜大悲後突然去世的,總結下來就是心情突然間大喜大悲,讓心神過分消耗,待消耗到一定界限的時候,就會出現猝死。</p>


    剛才姬鬆的神情與這種情景很相似,隻是沒想到郕國公夫人竟然如此果決。要不是她當機立斷,說不定堂堂郕國公就要笑死在今日宴會上了,那才是真正的千古奇聞。</p>


    有人自以為想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頓時懊惱不已,要是當時反應過來,及時製止郕國公夫人的舉動,說不定自己姬鬆今日就要...........</p>


    但不管怎麽懊惱,錯過就是錯過了,現在說什麽都沒用了。</p>


    待姬鬆說完,長孫有些惋惜地看了皇帝一眼,要是今晚的主角是自己該多好啊。想必在史書上又是重重的一筆。</p>


    好似看到了長孫的惋惜,李世民頓時臉都黑。</p>


    怎麽?還真想扇朕一巴掌怎麽得?</p>


    這要是真的讓皇後得逞了,自己豈不是威嚴掃地,還如何管理天下臣民?</p>


    姬鬆這邊安慰好攸寧,讓她先到後麵去休息,他則上前來到皇帝禦桉之前,躬身抱拳行禮道:“臣今晚在君前失儀,差點攪了陛下的和諸位大臣的雅興,實在是不該。”</p>


    “還請陛下降罪!”</p>


    正所謂挨打要立正,不管怎麽說都是自己的不對,就算事出有因,但先認錯總是沒錯的。</p>


    “啟稟父皇,兒臣以為郕國公也是為大唐興盛而敢到高興,這才做出失儀之事,不管怎麽說,本心是好的,還青陛下從輕發落!”</p>


    “是啊,父皇。當時我們都在場,事情經過都清楚,兒臣敢保證郕國公絕對不是故意的,還青父皇從輕發落!”</p>


    不等李世民說話,太子,魏王,吳王,這三個皇帝最喜愛的兒子就上前求情,這讓某些人眼皮子不停跳動,心裏暗自後悔和姬鬆作對了。</p>


    李世民看著三個兒子,啞然失笑,就算真的姬鬆做出什麽失儀的事,自己還真能將他怎麽樣嗎?</p>


    不說別的,皇後和平陽就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勳貴中的小團體也將橫加阻攔。就是自己這個太子爺必將拚命保護,那時候自己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p>


    有時候他都有些嫉妒姬鬆的人緣,不管走到那裏,他都能讓所有人與其親近,不是那種王霸之氣的心悅誠服,而是潛移默化般的親近和信賴。</p>


    “姬鬆!”</p>


    “臣在!”</p>


    李世民想了會兒,道:“今日朕的宴會差點就被你攪黃了,這你可得補償朕。”</p>


    “這樣吧!”</p>


    “這些年朕不曾聽聞你有新的詩詞問世,這可不好!難道是大唐天下沒有值得你為之歌詠的事物,還是說在朕這個皇帝治理下山川大地,花草魚木不能讓你為之讚歎?”</p>


    “今日朕命你必須做出一首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詩詞,不然君前失儀之罪可不是那麽能過去的。”</p>


    “父皇......”</p>


    “退下!”</p>


    李承乾大急,想要說是什麽,卻被李世民製止!</p>


    姬鬆無奈,皇帝這是鐵了心了要自己當場作詩啊,自己什麽情況自己還能不清楚?之所以這些年很少作詩,還不是怕自己抄習慣了,說不定那日就翻船了。</p>


    但今日必定推脫不得,自己的詩名早已傳遍天下,要是今日做不出一首讓人滿意的詩詞來,怕是說不過去。</p>


    “臣遵旨!”</p>


    姬鬆還能說什麽?眼神製止李承乾想繼續求情的想法,自己則開始構思起來!</p>


    在皇帝讓姬鬆當場作詩後,所有人都盯著姬鬆看,不少人已經讓人拿來紙筆準備記錄了。</p>


    自出世以來,姬鬆的每一首詩詞都是膾炙人口,不管什麽風格,都被天下人所傳唱,詞祖的名頭更是讓人羨慕嫉妒恨。</p>


    但卻不得否認姬鬆的才華,這世所共知的。</p>


    但想到之前的青玉桉那首不似人間的詩詞,眾人都很好奇,今晚姬鬆能否做出堪比甚至超越之前的詩詞?</p>


    “難難難!”</p>


    房玄齡搖頭苦笑道:“那首早年的上元詞不管是意蘊還是意境早已超越人間,再想要做出這樣的詩詞,怕是不可能了。”</p>


    “是啊,誰能想到當年年紀輕輕姬鬆竟然能做出如此意境的詩詞,現在再想做元宵詩詞,怕是難嘍,看他現在的樣子怕是也在為難吧!做的好的是應當的,做不好了,今日怕是別想過關了。”</p>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p>


    突然,宴會所有人都噤聲了,當姬鬆吟出這句後,所有人都知道今晚做的事詩而不是詞,這讓很多人都很失望。</p>


    李世民眼神一暗,看來自己是強人所難了。要是姬鬆今晚真的能做出堪比當年的那首,那才是驚嚇!</p>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p>


    遊伎皆穠李,行歌徑落梅。</p>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p>


    當姬鬆吟完這首詩後,整個宴會靜的可怕,所有人都漏出了失望的神色,但隨之也鬆了口氣。</p>


    這首詩雖然比不上當年那首元宵詞,但也算是上佳之作,已經是不易了。</p>


    姬鬆此事到不覺得有什麽,當年那首就已經是華夏千年以來最為耀眼的一首,但也徹底將其它元宵夜的詩詞比的暗澹無光,千百年來,從未有人超越過。</p>


    “好,好一個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p>


    李世民為了打破尷尬,舉起手中的酒杯朗聲道。</p>


    李承乾也急忙上前道:“諸位飲勝!”</p>


    “飲勝!”</p>


    ............................</p>


    一時間所有人都將這件事揭了過去,不是不想打擊姬鬆,而是就算這首詩比不上當年那首,但也不是眾人能做出來的。</p>


    此時上前打擊姬鬆,要是人家讓你當堂作上一首,那才叫傻眼。在場諸位沒一個傻子,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p>


    武將這邊雖然有不少人讀書不錯,但到底不是術業專攻,雖然這首詩聽起來不錯,但和當年那首詞想比總覺得差了許多。再看看那些文臣的樣子,怕是真的做的不行。</p>


    “你們說姬小子這首詩怎麽樣?怎麽一個個都和鵪鶉似的,都不做聲了?”</p>


    程咬金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從來都不曾落下,看到眾人表情,有些疑惑道。</p>


    李靜狠狠瞪了他一眼,沒好氣道:“不懂就閉嘴,沒人當你是啞巴!”</p>


    程咬金討個沒趣,就朝身邊的柴紹繼續問。</p>


    柴紹到底是世家子弟,從小耳聞目染,也算是能品出一些味道。</p>


    歎息道:“這首詩要說和其他人比,那絕對是上上之作,但要是和當年那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相比,卻是差了不止一籌。”</p>


    “可惜了!”</p>


    “現在連姬鬆都不能做出超越之前的詩詞,從此之後,元宵夜的元宵詩詞將徹底成為絕唱了。”</p>


    程咬金聽到柴紹的話,頓時笑的咧開了嘴,大大咧咧道:“原來是自個沒超越自個啊,這有什麽大不了的?就像是自己的帶著兵打敗了自己,反正都是自己的,這有什麽好可惜的?”</p>


    “還是老程看的通透!”</p>


    柴紹目瞪口呆,不得不為程咬金豎起大拇指。</p>


    要不說有時候是自個給自個找麻煩呢,不管做的好不好,那都是自己作的,難道說因為沒有超越自己,之前那首就不是自己作的了?</p>


    武將這邊的話,以程咬金的大嗓門,其他人想不聽到都不容易。聽到程咬金的話,眾人啞然,李世民更是苦笑一聲。</p>


    別看程咬金是個粗人,但有時候這種性格的人不會鑽牛角尖,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和常人不同,難怪他一直在朝堂上混的風生水起的。</p>


    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啊!</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姬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木兮有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木兮有思並收藏姬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