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三月過去,這段時間在野牛部落巫和小花牛的幫助下,唐檢等人和熊部落也建立了聯係。</p>


    熊部落和野牛部落差不多,人口,文明程度,生活習慣都相差不大。</p>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野牛部落和熊部落一直都是守望相助的盟友關係,一同抵擋來自叢林野人部落的襲擊。</p>


    方圓百裏就三個部落,一個還是叢林野人部落,也被稱之食人部落。</p>


    要不是來時陛下再三叮囑,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要參與當地人的事務,包括戰爭。</p>


    當然,要是受到生命威脅,那就沒什麽好客氣的了。</p>


    熊部落的加入,讓大唐遠航艦隊更加了解了殷地土著的情況,但可惜的是,熊部落和野牛部落一樣。</p>


    除了狩獵之外,也同樣種植著一定的玉米。</p>


    這讓想要得到其他農作物的他們大失所望,最後隻能寄希望於南方了。</p>


    但也不是沒有收獲,在一次探索中,將士們發現一種隨著太陽變動而花也隨之變動方向的高大植物。</p>


    這名士兵覺得驚奇,就將他帶了迴來。</p>


    本來大家也不在意,以為是一種獨特的花卉。但一次王玄策無意間看到小花牛竟然將花朵中間籽剝下來吃。</p>


    這下立即引起的王玄策的注意,當他嚐過籽後,眼睛一亮,沒想到裏麵竟然是飽滿的籽肉,和小麥大小差不多,味道也很獨特。</p>


    大家都品嚐後,都一直認為這是一種可以當食物吃的植物,並且產量絕對不低。</p>


    雖然不能當做主食,但成為飯後的零嘴還是沒問題的。</p>


    自從當年張騫從西域帶迴葡萄,還有不少蔬菜種子後,很多年下來大唐的飲食竟然沒有多大變化。</p>


    別小看一種零嘴,這不但豐富了大唐百姓的飲食結構,還會給百姓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入來源。</p>


    想想現在長安有多少百姓靠一些水果,蔬菜,零嘴為生?這將是一門可以以此為生的東西。</p>


    “不錯,不錯!現在還稍微有點嫩,要是曬幹,或者炒一下,想必味道不會差的。”</p>


    唐檢磕這籽,滿意道。</p>


    “小花牛說它的名字叫太陽花,裏麵的籽他們也就是平時沒事的時候當零食吃。”王玄策說道。</p>


    “暴殄天物,這樣的好東西也不知道多種一些,哪怕隻是撒些種子任他生長也行啊,竟然沒人去做,真是.......”</p>


    姬青可惜地搖搖頭,好似為這門作物感到可惜!</p>


    “這有什麽?隻要到了大唐,要不了多久,這東西就會傳遍大唐各個角落,沒什麽可惜的。”</p>


    “這裏物資太豐沛了,就是狩獵和采集也絕對不會餓肚子,再勤快一些,就能過上不錯的日子。”</p>


    </p>


    “但可惜的是,這裏工具實在太落後,和中原兩千年前差不多,到現在為止,連一件金屬工具都沒見到。”</p>


    姬青實在不敢相信,這樣一座巨大的大陸上會沒有鐵礦或者銅礦,但現在他們沒有發現一件金屬製作的東西。</p>


    他詢問過巫,但都是一臉茫然,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東西。</p>


    實在不知道他們這些年是怎麽發展的,這麽富饒的地方,竟然沒有發展成文明,真是不可思議!</p>


    “其實沒什麽可奇怪的,你還記得先生曾經說的話嗎?”劉先成道。</p>


    “什麽話?”</p>


    姬青,王玄策,就連唐檢也好奇姬鬆會怎麽解釋這種情況!</p>


    “先生說過,文明的發展是一個連貫而持續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必須有一個安定,強大的保障。”</p>


    “如果過於弱小,就算發展出什麽,在還沒有來得及轉播,就會在戰火或者天災中掩埋。”</p>


    劉先成停頓了下,繼續說道:“人口的多少也決定這文明是否能夠長久的基礎,十萬以上的人群,就會自發的行成文明,百萬以上人口聚集,隻要不是一下子全部消失,那麽文明就會留下痕跡。”</p>


    “但現在我們也看到了,這裏方麵百裏隻有三個人口不過千數的部落。這樣的部落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外界因素的基礎。”</p>


    “一次天災,一次戰火,或者一次疾病,就有可能讓這個部落消失。這樣情況下,還能指望他們發展出文明?就算在發展過程中有什麽好的發現或發明,當這個部落消失,那麽那些東西也會隨之消失!”</p>


    “想想華夏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伏羲定人倫,創音律,結網捕魚;神農氏嚐百草,教會百姓種植糧食;軒轅氏一統華夏。”</p>


    “三皇治世,五帝定倫。而這些都是在沒有間斷的情況下完成的。”</p>


    “每次出現聖人之時,大批部落百姓都會自發聚集,聖人們更是不辭辛勞派人甚至親自到各地傳播先進的理念。”</p>


    “而這殷地呢?要知道這裏可不是不毛之地,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種豐富,但卻沒有任何文明氣息!”</p>


    隨著劉先成訴說,大家發現好像就是這樣的。</p>


    華夏要是沒有三皇五帝的貢獻,鬼知道現在是什麽樣子。夏朝開創封建製度,在周朝達到頂峰。</p>


    在春秋戰國時期更是百家爭鳴,聖人跌出。其實在那個時候,華夏一族已經行成了自己的獨特文明,成為禮儀之邦,文明之地。</p>


    秦皇一統,漢武揚威,徹底墓定華夏的威名。</p>


    而現在卻好像一直在原來的基礎上來迴打轉,多少年沒出過聖人了?相比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現在卻是死氣沉沉,隻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修修改改,很難有大的突破。</p>


    唐檢想到陛下來時交代的事情,收集書籍,和任何有關對方發展的史料記載。</p>


    政體結構,民生,經濟,工造,人文等等,隻要是覺得有用的都要想盡辦法帶迴大唐。</p>


    起初他還有些不太明白,但現在明白了。</p>


    這是想吸收對方的文明,從而促進華夏文明發展,而有什麽比掠奪或者借鑒一個文明更快更便捷呢?</p>


    明白了,全明白了。</p>


    他終於知道,陛下為什麽在眾臣大部分都阻止的時候,堅決執行遠航計劃了。</p>


    這是契機,同時也是危機,文明的碰撞豈會是一帆風順的,各種理念衝突,不亞於一場大型戰役。</p>


    他倒吸一口冷氣,陛下好大的魄力,但自己為什麽有些莫名的激動呢?</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姬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木兮有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木兮有思並收藏姬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