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急!隻要他們一切安好就行,其他的大哥已經不在乎了。既然世民想要那個位子,那就由他做就好了。”
李建成聽到後送了口氣,隻要妻子們沒事,其他的都無所謂了。保住性命也是邀天之幸,哪還敢做他想?
其實曆史上李建成的功績並不小,隻是時也命也,一招敗落,滿盤皆輸。李建成在姬鬆接觸的有限幾次當中,都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
就像是仁厚的長者,也許有偽裝的成分,但至少姬鬆不討厭他。在知道自己喜歡看書時,更是將自己珍藏的書籍抄錄一份給姬鬆,這樣的心思真的很難得。
現在姬家的‘靜思樓’裏麵的藏書大部分都是他送的,可見對姬鬆的喜愛。
但事情已經發生,沒有如果一說。自從玄武門之變後,姬鬆從來沒有向李世民詢問過李建成的去向,隻是聽小姨稍微提起過。
知道他安然無恙後,姬鬆心中也輕鬆了許多,好似放下了愧疚一般。
“大哥求你件事!”李建成突然說道。
平陽有些驚訝,大哥自從那次事件之後,從來沒有提過任何要求,這次突然說道,不知會是什麽?
“大哥你說,隻要是小妹能辦到的,就算是去求二哥也給你辦了。”
“我想讓承訓拜姬鬆為師!”李建成道。
“什麽?”
平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拜姬鬆為師?這怎麽可能?以皇帝對姬鬆的重視,怎麽可能讓他和大哥的兒子有糾葛,皇帝是不會答應的。
“這.............”平陽遲疑了,這件事皇帝答不答應還好說,但對姬鬆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以她對那小子的了解,不可能承擔這麽大的風險去收承訓為弟子的。
大哥有五個兒子,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義。
除了長子早逝之外,也就承道和承訓是嫡子。大哥明顯知道承道是不可能的,畢竟已經大了,但承訓不同,今年才八歲,有些事情他並不知道。
看來這是大哥蓄謀已久啊,平陽抬頭道:“您到底想要幹什麽?難道...........”
“你想多了,承道為人仁厚性子隨我,但那件事後,相比心中落差使得他必定有些不甘心。
將來隻要他平平安安地就好,我也不希望他有多出息。但承訓不同,他還小,並且還十分聰慧,作為父親,我不想就這麽毀了他。”
李建成難得露出激動的神態,這也許就是作為父親的責任吧!
“唉!”
平陽歎口氣,說道:“這件事我會和二哥說的,但能不能讓他同意小妹也不敢打包票。
還有,鬆哥兒能不能收承訓我也不能強迫,小妹也不會隱瞞他的身份。”
李建成苦笑一聲,看來平陽對那小子確實關愛有加,一點都不想讓他處於危險之中。但他同意了,本來就隻是憐惜承訓這孩子的天賦,實在不想讓他如此荒廢光陰,畢竟到了進學的年紀。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小妹就不多留了,過段時間再來看你。”倆人又說了會兒話,平陽就提出了告辭。
平陽公主走後,就有人將這裏的情況通報給了李世民,畢竟李建成身份特殊,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影響大唐的穩定,誰也不敢大意。
“拜姬鬆為師?”李世民詫異道。
“是的,奴婢聽得很清楚!”一個宦官打扮的人說道。
李世民站起來走動片刻,好似在思考這件事背後的意義。雖然大哥看起來已經放棄了,但誰又能保證呢?
“你先下去吧!記住,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
“奴婢明白!”
看著那人離去,李世民喃喃道:“大哥啊大哥,你到底想幹什麽?”
承訓那孩子他是見過的,確實聰慧過人,當年就是自己也十分喜愛這個孩子。聽下麵人說,這幾年嫂子一直沒有告訴那孩子當初的情況,隻是對他的學業十分在意。
但她畢竟學識有限,不能教給孩子太多。前段時間更是讓人傳話,希望給承訓那孩子找個老師,自己一直沒有迴應。
想了想,也沒想出個頭緒,搖搖頭就將這件事先放下,下次見他時探探他到底怎麽想的。
.........................................
姬鬆迴到長安後就沒有再出去亂跑,而是坐鎮司農寺調度九個小組的各種事宜。
雖然有著好畤縣的先例在哪擺著,但真正做起來時,他們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他們有時更是要調整計劃,以適應當地的情況。
但讓姬鬆鬆一口氣的是,這次有著各地官府的全力配合,很多要和當地富戶打交道的事都由他們溝通,這讓司農寺的官員可以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田畝上麵,不至於和當地地頭蛇扯皮。
所以,這次推進的很快,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們操心。
姬鬆每日要做的就是將各地匯總來的事情批複和發出指令,再解決一些他們解決不了的事情。
比如曲轅犁,耬車的生產和調配,和朝廷六部三省的協調溝通。總之就是閑不下來,每日都是很晚才迴家。
這讓姬母既是心疼也是欣慰,心疼的是自家兒子的辛苦,欣慰的是兒子不管多忙都不會再外麵過夜,每日都會迴家和自己吃飯。
這點對於一個官員來說是不可思議的,誰還沒有應酬,沒有結交的人物?但姬鬆就是做到了,還將事情處理的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其實這和姬鬆自身的地位有絕大的關係,作為大唐最年輕的侯爵,這本身就代表著實力。
再看看他結交的人,那個不是大唐頂尖人物?又有平陽公主的庇護,一般人還真不敢在姬鬆麵前炸刺。
這就導致了姬鬆雖然身在官場,但在外人看來卻是屬於超然物外的地位。小官小職的被姬鬆身上的光環嚇得不敢逾越。
地位高的都知道他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在沒有觸及他們核心利益的時候,還真不願找姬鬆的麻煩。
因為一動他,不管是其老師李綱和他那一大票好友,都夠他們喝一壺的了,更不要說平陽公主著個護犢子的。
所以,迄今為止,姬鬆就是在這樣環境下做事。基本上沒什麽仇人,在人前他又是謙虛謹慎的性子,也很少和人發生衝突。
這樣的情況下,沒人願意為一些小事去得罪姬鬆這個馬蜂窩,隻要不觸及他們利益,很多時候,都願意賣個人情。
這就使得他成為了官場上的異類,大家和和氣氣的將事辦了,也就省下了很多不必要的應酬,不然哪有這麽空閑?
李建成聽到後送了口氣,隻要妻子們沒事,其他的都無所謂了。保住性命也是邀天之幸,哪還敢做他想?
其實曆史上李建成的功績並不小,隻是時也命也,一招敗落,滿盤皆輸。李建成在姬鬆接觸的有限幾次當中,都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
就像是仁厚的長者,也許有偽裝的成分,但至少姬鬆不討厭他。在知道自己喜歡看書時,更是將自己珍藏的書籍抄錄一份給姬鬆,這樣的心思真的很難得。
現在姬家的‘靜思樓’裏麵的藏書大部分都是他送的,可見對姬鬆的喜愛。
但事情已經發生,沒有如果一說。自從玄武門之變後,姬鬆從來沒有向李世民詢問過李建成的去向,隻是聽小姨稍微提起過。
知道他安然無恙後,姬鬆心中也輕鬆了許多,好似放下了愧疚一般。
“大哥求你件事!”李建成突然說道。
平陽有些驚訝,大哥自從那次事件之後,從來沒有提過任何要求,這次突然說道,不知會是什麽?
“大哥你說,隻要是小妹能辦到的,就算是去求二哥也給你辦了。”
“我想讓承訓拜姬鬆為師!”李建成道。
“什麽?”
平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拜姬鬆為師?這怎麽可能?以皇帝對姬鬆的重視,怎麽可能讓他和大哥的兒子有糾葛,皇帝是不會答應的。
“這.............”平陽遲疑了,這件事皇帝答不答應還好說,但對姬鬆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以她對那小子的了解,不可能承擔這麽大的風險去收承訓為弟子的。
大哥有五個兒子,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義。
除了長子早逝之外,也就承道和承訓是嫡子。大哥明顯知道承道是不可能的,畢竟已經大了,但承訓不同,今年才八歲,有些事情他並不知道。
看來這是大哥蓄謀已久啊,平陽抬頭道:“您到底想要幹什麽?難道...........”
“你想多了,承道為人仁厚性子隨我,但那件事後,相比心中落差使得他必定有些不甘心。
將來隻要他平平安安地就好,我也不希望他有多出息。但承訓不同,他還小,並且還十分聰慧,作為父親,我不想就這麽毀了他。”
李建成難得露出激動的神態,這也許就是作為父親的責任吧!
“唉!”
平陽歎口氣,說道:“這件事我會和二哥說的,但能不能讓他同意小妹也不敢打包票。
還有,鬆哥兒能不能收承訓我也不能強迫,小妹也不會隱瞞他的身份。”
李建成苦笑一聲,看來平陽對那小子確實關愛有加,一點都不想讓他處於危險之中。但他同意了,本來就隻是憐惜承訓這孩子的天賦,實在不想讓他如此荒廢光陰,畢竟到了進學的年紀。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小妹就不多留了,過段時間再來看你。”倆人又說了會兒話,平陽就提出了告辭。
平陽公主走後,就有人將這裏的情況通報給了李世民,畢竟李建成身份特殊,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影響大唐的穩定,誰也不敢大意。
“拜姬鬆為師?”李世民詫異道。
“是的,奴婢聽得很清楚!”一個宦官打扮的人說道。
李世民站起來走動片刻,好似在思考這件事背後的意義。雖然大哥看起來已經放棄了,但誰又能保證呢?
“你先下去吧!記住,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
“奴婢明白!”
看著那人離去,李世民喃喃道:“大哥啊大哥,你到底想幹什麽?”
承訓那孩子他是見過的,確實聰慧過人,當年就是自己也十分喜愛這個孩子。聽下麵人說,這幾年嫂子一直沒有告訴那孩子當初的情況,隻是對他的學業十分在意。
但她畢竟學識有限,不能教給孩子太多。前段時間更是讓人傳話,希望給承訓那孩子找個老師,自己一直沒有迴應。
想了想,也沒想出個頭緒,搖搖頭就將這件事先放下,下次見他時探探他到底怎麽想的。
.........................................
姬鬆迴到長安後就沒有再出去亂跑,而是坐鎮司農寺調度九個小組的各種事宜。
雖然有著好畤縣的先例在哪擺著,但真正做起來時,他們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他們有時更是要調整計劃,以適應當地的情況。
但讓姬鬆鬆一口氣的是,這次有著各地官府的全力配合,很多要和當地富戶打交道的事都由他們溝通,這讓司農寺的官員可以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田畝上麵,不至於和當地地頭蛇扯皮。
所以,這次推進的很快,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們操心。
姬鬆每日要做的就是將各地匯總來的事情批複和發出指令,再解決一些他們解決不了的事情。
比如曲轅犁,耬車的生產和調配,和朝廷六部三省的協調溝通。總之就是閑不下來,每日都是很晚才迴家。
這讓姬母既是心疼也是欣慰,心疼的是自家兒子的辛苦,欣慰的是兒子不管多忙都不會再外麵過夜,每日都會迴家和自己吃飯。
這點對於一個官員來說是不可思議的,誰還沒有應酬,沒有結交的人物?但姬鬆就是做到了,還將事情處理的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其實這和姬鬆自身的地位有絕大的關係,作為大唐最年輕的侯爵,這本身就代表著實力。
再看看他結交的人,那個不是大唐頂尖人物?又有平陽公主的庇護,一般人還真不敢在姬鬆麵前炸刺。
這就導致了姬鬆雖然身在官場,但在外人看來卻是屬於超然物外的地位。小官小職的被姬鬆身上的光環嚇得不敢逾越。
地位高的都知道他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在沒有觸及他們核心利益的時候,還真不願找姬鬆的麻煩。
因為一動他,不管是其老師李綱和他那一大票好友,都夠他們喝一壺的了,更不要說平陽公主著個護犢子的。
所以,迄今為止,姬鬆就是在這樣環境下做事。基本上沒什麽仇人,在人前他又是謙虛謹慎的性子,也很少和人發生衝突。
這樣的情況下,沒人願意為一些小事去得罪姬鬆這個馬蜂窩,隻要不觸及他們利益,很多時候,都願意賣個人情。
這就使得他成為了官場上的異類,大家和和氣氣的將事辦了,也就省下了很多不必要的應酬,不然哪有這麽空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