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環看著林玉娟略顯尷尬的樣子,很是有趣。<strong>.</strong>
“那你先把東西放下再說話吧。”
“謝謝了。”林玉娟說著把東西都遞到小梅手裏,這一堆亂七八糟的的小玩意她總不能真的放地上吧。
“說說你的來意吧。”剛才她的丫頭紅鸞已經對她說明了林玉娟的來意了,但她還是要再問一句的。
“聽說田娘子您的箏技高超,想拜入您的門下學習一二,還望娘子您能收下我這個徒弟。”說完林玉娟福了一禮,話說她也不知道拜師應該怎麽拜。難道像前世在影視劇裏看見的那樣見到高人就跪倒在地磕上幾個響頭?
田玉環似笑非笑的看著林玉娟,心中暗忖這女子也不找個中間人介紹引薦一下就自己這麽找上門來了,感覺怪怪的。
“想拜我為師?我看你年紀也有二十左右,先前學過幾年?師從何人?”
“迴娘子,我先前並沒有學過任何樂器。”林玉娟老老實實的迴答了。箏就擺放在眼前呢,一試便知說不得半點謊的。
“你已經過了習箏的最佳年齡了,還是迴去吧。”田玉環一聽感情這位對箏是一竅不通就這麽冒冒失失的上門來了。
人家都下了逐客令了,讓林玉娟死乞白賴的求人家她抹不開臉。而且人家說的很客觀,確實過了學音樂的最佳年齡了。這個林玉娟多少還是知道些的,小孩子對音樂很敏感的,年齡大了樂感就沒那麽容易找到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可是林玉娟不甘心就這麽放棄了。況且她今天這般容易就找到了田玉環,感覺她們之間還是有些緣分的。
“娘子說的很有道理,我年齡確實大了些。娘子不想聽聽為何我忽然想起要學箏了?”
田玉環不動聲色,其實她心裏也是有那麽點點好奇的,聽聽也無妨。
“那你說來聽聽。”
“不知道為什麽我的腦子裏一直有些樂曲,我隻能哼出來。我常常在想如果能有樂器演奏出來那該多好呀。”
田玉環沒興趣,她不覺得一個從來沒學過音律的人能哼出多好的曲調來。
林玉娟見人家眼皮都不帶掀一下的,可見是不想搭理她的。好歹還給她三分麵子沒叫她即刻離開。林玉娟什麽人呀,她可不是臉皮薄的。
當下她就哼起了雅尼的《和蘭花在一起》,調子清清淡淡,如行雲流水般,潔淨從容。
田玉環隻聽了兩段旋律就認真了起來,她從小就練箏,到如今已經二十多年,從未懈怠過。林玉娟雖然哼的不怎麽的,可她還是聽出這曲子的不凡之處。
“再哼一遍。”
林玉娟聽了心中暗喜,這首曲子她不知道記的全不全,但是相信大部分都能哼出來的。她知道田玉環被人稱頌肯定是個真心喜愛音樂之人,用曲子打動她應該不難。
於是她又從頭哼了起來。
田玉環聽著手底下已經撥弄起箏弦來。悠揚委婉的曲子從指尖下飛揚出來。
林玉娟見了這情景,心中也隻有佩服了。果真是名不虛傳,其他什麽林玉娟不懂,但是這曲子人家才聽了兩邊就能演奏出來那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田玉環彈奏第一遍是要聽著林玉娟哼唱,到第二遍時根本不需要再聽她哼了,彈的很熟練。林玉娟也不吭聲,聽著田玉環用箏演奏前世的曲子,她的思緒也跟著迴到了從前。
田玉環彈了一遍又一遍,這首曲子飄逸,灑脫。讓她找尋到一份久違了的輕鬆與悠閑,整個人都徹底放鬆了下來。整個心神都沉浸到樂聲裏,感覺既傷感又無奈,心中還升起一種渴望與期盼。她到底在追尋些什麽呢?
林玉娟的眼眶漸漸都濕了,一滴淚珠劃了下來,把她給驚醒了。她趕緊把眼淚擦了,又飛快的瞧了其他人一眼,還好都在聽曲子沒注意到她。
又過了好一會,田玉環才停止演奏。
“這曲子有名字嗎?”
“《與蘭同馨》”林玉娟說的是這首曲子的中文譯名。她還記得她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是香港鳳凰衛視的氣象欄目播放的背景音樂。她當時就喜歡上了,然後到網上搜索以後才知道是雅尼的曲子。
“《與蘭同馨》,這個名字果真貼切。你先前說這個曲子是你自己創作的?”田玉環問。
林玉娟汗――
哎――剽竊別人的作品硬說是自己作的,林玉娟開不了這口。
“不算是我作的吧,可能我小時候就聽過就一直記在腦袋裏了,卻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
田玉環聽了這話是半信半疑,但是看在這首曲子的麵子上還是答應教林玉娟彈箏,但是不會正式收她做徒弟。
林玉娟聽了這話高興的答應了,隻要能教她彈箏就行,對於是否有正式的師徒名分她倒不是很在意。當下她就向田玉環請教如何識別箏的好壞,因為她還沒有去給自己購置一架箏呢。
“現在跟你講了你也分辨不出好壞來。這樣吧,就這個鈔關街上有個‘琴瑟堂’,他家的箏都很好,你到他那裏去買一定不會錯的。”田玉環是行裏人,自然知道到哪裏買箏最好了。
林玉娟又再次謝過,約好下次見麵的時間就告辭離開了。主仆兩人提溜著各種東西走路也不方便,雇了輛馬車直接去‘琴瑟堂’買箏去了。
由於她是新手,也不需要買太好的,花了十幾兩銀子買了個一般的迴去練手。
林玉娟到家時,李嫂告訴她林桂祿來過,說是齊氏有事讓她迴去一趟。林玉娟也不知道家裏到底有什麽事情,也不直接說了還非讓人迴去。
算了,再怎麽著齊氏也是自己的生身母親,一般的事情就順著她點吧。
第二天林玉娟到達尤家莊後,齊氏捧了一疊紙出來給她瞧。她接過一看,一張張上麵寫的都是哪家哪家兒子,姓甚名誰,年齡幾何,做些什麽營生等等,甚至連長相都有簡單描述。
林玉娟一下子就明白這是做什麽了,是想讓她在裏麵挑兩個順眼的相親呢。
(求點兒打賞~~~~~~)
(未完待續。)
“那你先把東西放下再說話吧。”
“謝謝了。”林玉娟說著把東西都遞到小梅手裏,這一堆亂七八糟的的小玩意她總不能真的放地上吧。
“說說你的來意吧。”剛才她的丫頭紅鸞已經對她說明了林玉娟的來意了,但她還是要再問一句的。
“聽說田娘子您的箏技高超,想拜入您的門下學習一二,還望娘子您能收下我這個徒弟。”說完林玉娟福了一禮,話說她也不知道拜師應該怎麽拜。難道像前世在影視劇裏看見的那樣見到高人就跪倒在地磕上幾個響頭?
田玉環似笑非笑的看著林玉娟,心中暗忖這女子也不找個中間人介紹引薦一下就自己這麽找上門來了,感覺怪怪的。
“想拜我為師?我看你年紀也有二十左右,先前學過幾年?師從何人?”
“迴娘子,我先前並沒有學過任何樂器。”林玉娟老老實實的迴答了。箏就擺放在眼前呢,一試便知說不得半點謊的。
“你已經過了習箏的最佳年齡了,還是迴去吧。”田玉環一聽感情這位對箏是一竅不通就這麽冒冒失失的上門來了。
人家都下了逐客令了,讓林玉娟死乞白賴的求人家她抹不開臉。而且人家說的很客觀,確實過了學音樂的最佳年齡了。這個林玉娟多少還是知道些的,小孩子對音樂很敏感的,年齡大了樂感就沒那麽容易找到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可是林玉娟不甘心就這麽放棄了。況且她今天這般容易就找到了田玉環,感覺她們之間還是有些緣分的。
“娘子說的很有道理,我年齡確實大了些。娘子不想聽聽為何我忽然想起要學箏了?”
田玉環不動聲色,其實她心裏也是有那麽點點好奇的,聽聽也無妨。
“那你說來聽聽。”
“不知道為什麽我的腦子裏一直有些樂曲,我隻能哼出來。我常常在想如果能有樂器演奏出來那該多好呀。”
田玉環沒興趣,她不覺得一個從來沒學過音律的人能哼出多好的曲調來。
林玉娟見人家眼皮都不帶掀一下的,可見是不想搭理她的。好歹還給她三分麵子沒叫她即刻離開。林玉娟什麽人呀,她可不是臉皮薄的。
當下她就哼起了雅尼的《和蘭花在一起》,調子清清淡淡,如行雲流水般,潔淨從容。
田玉環隻聽了兩段旋律就認真了起來,她從小就練箏,到如今已經二十多年,從未懈怠過。林玉娟雖然哼的不怎麽的,可她還是聽出這曲子的不凡之處。
“再哼一遍。”
林玉娟聽了心中暗喜,這首曲子她不知道記的全不全,但是相信大部分都能哼出來的。她知道田玉環被人稱頌肯定是個真心喜愛音樂之人,用曲子打動她應該不難。
於是她又從頭哼了起來。
田玉環聽著手底下已經撥弄起箏弦來。悠揚委婉的曲子從指尖下飛揚出來。
林玉娟見了這情景,心中也隻有佩服了。果真是名不虛傳,其他什麽林玉娟不懂,但是這曲子人家才聽了兩邊就能演奏出來那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田玉環彈奏第一遍是要聽著林玉娟哼唱,到第二遍時根本不需要再聽她哼了,彈的很熟練。林玉娟也不吭聲,聽著田玉環用箏演奏前世的曲子,她的思緒也跟著迴到了從前。
田玉環彈了一遍又一遍,這首曲子飄逸,灑脫。讓她找尋到一份久違了的輕鬆與悠閑,整個人都徹底放鬆了下來。整個心神都沉浸到樂聲裏,感覺既傷感又無奈,心中還升起一種渴望與期盼。她到底在追尋些什麽呢?
林玉娟的眼眶漸漸都濕了,一滴淚珠劃了下來,把她給驚醒了。她趕緊把眼淚擦了,又飛快的瞧了其他人一眼,還好都在聽曲子沒注意到她。
又過了好一會,田玉環才停止演奏。
“這曲子有名字嗎?”
“《與蘭同馨》”林玉娟說的是這首曲子的中文譯名。她還記得她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是香港鳳凰衛視的氣象欄目播放的背景音樂。她當時就喜歡上了,然後到網上搜索以後才知道是雅尼的曲子。
“《與蘭同馨》,這個名字果真貼切。你先前說這個曲子是你自己創作的?”田玉環問。
林玉娟汗――
哎――剽竊別人的作品硬說是自己作的,林玉娟開不了這口。
“不算是我作的吧,可能我小時候就聽過就一直記在腦袋裏了,卻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
田玉環聽了這話是半信半疑,但是看在這首曲子的麵子上還是答應教林玉娟彈箏,但是不會正式收她做徒弟。
林玉娟聽了這話高興的答應了,隻要能教她彈箏就行,對於是否有正式的師徒名分她倒不是很在意。當下她就向田玉環請教如何識別箏的好壞,因為她還沒有去給自己購置一架箏呢。
“現在跟你講了你也分辨不出好壞來。這樣吧,就這個鈔關街上有個‘琴瑟堂’,他家的箏都很好,你到他那裏去買一定不會錯的。”田玉環是行裏人,自然知道到哪裏買箏最好了。
林玉娟又再次謝過,約好下次見麵的時間就告辭離開了。主仆兩人提溜著各種東西走路也不方便,雇了輛馬車直接去‘琴瑟堂’買箏去了。
由於她是新手,也不需要買太好的,花了十幾兩銀子買了個一般的迴去練手。
林玉娟到家時,李嫂告訴她林桂祿來過,說是齊氏有事讓她迴去一趟。林玉娟也不知道家裏到底有什麽事情,也不直接說了還非讓人迴去。
算了,再怎麽著齊氏也是自己的生身母親,一般的事情就順著她點吧。
第二天林玉娟到達尤家莊後,齊氏捧了一疊紙出來給她瞧。她接過一看,一張張上麵寫的都是哪家哪家兒子,姓甚名誰,年齡幾何,做些什麽營生等等,甚至連長相都有簡單描述。
林玉娟一下子就明白這是做什麽了,是想讓她在裏麵挑兩個順眼的相親呢。
(求點兒打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