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這顏色您用不大合適呀。[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要不要換個顏色?”一旁的齊氏說道,薑老太太指的兩塊緞子,一塊是桃紅色,還有一塊是天藍色。怎麽看不都是薑氏這個年齡段用的。
“不用換,就這兩種顏色吧。”薑氏的語氣很肯定。
齊氏沒得辦法,本來嘛,這次出來買東西純粹是哄婆婆高興的。自然是依著老人家的心意比較好,愛買啥買啥吧。
“夥計,這兩塊緞子要多少錢?”齊氏打算付賬走人了,家裏的女人全出來了,等下還要迴去準備晚飯呢。
“一尺兩百文,共十二尺,需付銀子二兩四錢。”夥計楊三心了過了一下就給了個數。
“什麽?這兩塊才夠做一身的料子要二兩多的銀子?”齊氏一聽是嚇的喊了出來。她從小到大是沒見識過絲綢之類的好料子,雖知道貴,可實在沒想到過貴成這樣。就這一身衣服抵得上普通農家一家子半年的開銷了。
“嬸子,這不貴的。我們店那麽大老遠的拿迴來才賺了個路費而已。還有更好的上等絲綢一匹就要幾十上百兩銀子呢。<strong>.</strong>”楊三耐心的給解釋著。
“你什麽都不懂就不要瞎咋唿。這個價錢也挺公道的,真是少見多怪。”薑氏一看齊氏那副活見鬼的樣子,覺得真是給自己丟臉了,至於那麽大聲嚷嚷麽。
“婆婆,真要買這?二兩多銀子呢。”齊氏再次確認了一遍。
“買。”薑氏語氣堅定。
“行吧,夥計你就剪吧。”齊氏一副慷慨就義的樣子。能不心疼麽,自己一家子,忙活一個月不過才賺了這個數。叫老太太一張嘴就沒了。這樣下去可不行,這麽個花銷法,自家是吃不消的。
“嬸子,那我可就真的剪啦?”夥計楊三又確認了一遍,他上迴是給林桂鳳弄怕了。
“剪吧,剪吧,別剪歪了。銀子不會少你的。”齊氏隻想趕緊付了錢迴家去了,再待下去她要受不了了。
楊三得了準信兒,拿起尺子在展開的緞麵上量好六尺,然後一剪刀下去剪就好了。兩塊緞子都剪下疊好後,楊三又給找了小塊棉布包在外麵,然後用繩子係好遞給齊氏。齊氏一邊掏荷包拿銀子一邊說:
“秀娟你拿著吧,迴去還是你給奶奶再做一身。”
“這迴不用秀娟做了,我怕她把料子給弄壞了,我自有主張。你們別管了。”奶奶薑氏突然開口說道。
齊氏母女三人今天已經是見多了老太太作怪了,也不去多想她這麽說究竟是什麽意思。都想著趕緊迴家去吧,可別再要求買啥東西了,是真的買不起了。好在這迴老太太一路走到家也沒再提什麽其他的要求,讓齊氏母女三個都鬆了口氣。
迴家後,兩塊緞子自然是讓薑氏給收了起來。也不用齊氏幾個幫忙做衣裳,嫌棄幾人的手藝都不行。齊氏幾人也隻能作罷,不去多想。晚上睡覺前齊氏把今天的花銷還有婆婆的言行都跟林桂祿說了一遍。林桂祿聽了以後直歎氣,說道:“好歹是我親媽,家裏買得起就買吧。不過下迴再有這樣的事,你跟我說了,我去迴了。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呢,又開始作怪了。他們都忘了自己年輕時怎麽把家當折騰沒了的。”齊氏聽了這話也不好接,隻說:“嗯,下迴再有這事我告訴你,實在是家裏的錢不湊手這樣下去是真供不起。不然我也不說這些了。”
齊氏母女三個隔個一兩天就把各種蔬菜洗淨晾幹,然後放到泡菜壇子裏去。薑氏突然對這些也都關心了起來,問林玉娟這泡菜是怎麽做的。林玉娟想起奶奶這段時間的各種奇怪言行,就籠統的說了幾句。現在的泡菜湯子都是用老了的,每次隻要把收拾幹淨的菜放進去就行了。湯子少了時再略微添一些,時刻保持壇口處的保持密封的水不能少就行了。
林玉娟跟姐姐還有齊氏說了奶奶的情況,發現奶奶或多或少的都向三人打聽了怎麽做這泡菜。這下子由不得林玉娟不多想了,她覺得應該小心為上。於是三人統一了口徑,如果下次奶奶再問起來,就一點點的透露一些錯誤的信息出去。誰要真的偷學了去,也隻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日子不緊不慢的過著,轉眼就到了七月下旬了,夏天也過去了一半了。奶奶薑氏除了偶爾好奇一下泡菜的做法外,也沒什麽別的情況。倒是爺爺到了下晚天涼些往外跑的更勤了。這一天傍晚,中人老孫來到林家鋪子給他家帶來了個消息。先前林桂祿向他打聽哪裏會砌火炕的瓦匠師傅,現在他找到了。
林桂祿正在家裏呢,一聽老孫送來這消息很是高興。
“孫老哥,我可算是知道為什麽大家都愛找你做中人了。這都好幾個月前的事情了,說完我自己都忘了。難為你還記得,還幫我打聽消息來。”
“哦,這麽說老弟你家現在不需要砌火炕了?我就奇怪我們這個地方哪裏需要砌什麽火炕呢,原來你真是說著玩的哦。”
“孫哥你千萬別誤會,不是說著玩的。是真的要砌火炕,鎮上廂房裏砌一個,鄉下給我父母也砌一個。”
“行,既然你家真要砌,那我明天就帶那個瓦匠師傅一起過來看看了。說實話,我自己還好奇這火炕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以前隻聽說過北方有,我們這邊是沒見過。”老孫說著就要告辭走了。
“孫哥別急著走啊,在我家吃頓便飯啊,我們哥倆弄杯酒。”林桂祿是很喜歡跟這個老孫打交道的,想留人家在自己家裏吃個晚飯,聊聊天什麽的。
“林老弟,我們哥倆現在都在一個鎮上待著,有的是機會喝酒。我趁著現在天涼還得往西邊的周陳莊上跑一趟。你明天什麽時候在家啊?我好帶人家過來。”
“我明天上午在家的,你就放心的帶人過來吧。”
“我先走了啊,明天再來找你喝酒。”說著老孫牽著自家的騾子往鎮外走了。
(同誌們幫忙起點點擊收藏推薦下呀謝謝啦)
“不用換,就這兩種顏色吧。”薑氏的語氣很肯定。
齊氏沒得辦法,本來嘛,這次出來買東西純粹是哄婆婆高興的。自然是依著老人家的心意比較好,愛買啥買啥吧。
“夥計,這兩塊緞子要多少錢?”齊氏打算付賬走人了,家裏的女人全出來了,等下還要迴去準備晚飯呢。
“一尺兩百文,共十二尺,需付銀子二兩四錢。”夥計楊三心了過了一下就給了個數。
“什麽?這兩塊才夠做一身的料子要二兩多的銀子?”齊氏一聽是嚇的喊了出來。她從小到大是沒見識過絲綢之類的好料子,雖知道貴,可實在沒想到過貴成這樣。就這一身衣服抵得上普通農家一家子半年的開銷了。
“嬸子,這不貴的。我們店那麽大老遠的拿迴來才賺了個路費而已。還有更好的上等絲綢一匹就要幾十上百兩銀子呢。<strong>.</strong>”楊三耐心的給解釋著。
“你什麽都不懂就不要瞎咋唿。這個價錢也挺公道的,真是少見多怪。”薑氏一看齊氏那副活見鬼的樣子,覺得真是給自己丟臉了,至於那麽大聲嚷嚷麽。
“婆婆,真要買這?二兩多銀子呢。”齊氏再次確認了一遍。
“買。”薑氏語氣堅定。
“行吧,夥計你就剪吧。”齊氏一副慷慨就義的樣子。能不心疼麽,自己一家子,忙活一個月不過才賺了這個數。叫老太太一張嘴就沒了。這樣下去可不行,這麽個花銷法,自家是吃不消的。
“嬸子,那我可就真的剪啦?”夥計楊三又確認了一遍,他上迴是給林桂鳳弄怕了。
“剪吧,剪吧,別剪歪了。銀子不會少你的。”齊氏隻想趕緊付了錢迴家去了,再待下去她要受不了了。
楊三得了準信兒,拿起尺子在展開的緞麵上量好六尺,然後一剪刀下去剪就好了。兩塊緞子都剪下疊好後,楊三又給找了小塊棉布包在外麵,然後用繩子係好遞給齊氏。齊氏一邊掏荷包拿銀子一邊說:
“秀娟你拿著吧,迴去還是你給奶奶再做一身。”
“這迴不用秀娟做了,我怕她把料子給弄壞了,我自有主張。你們別管了。”奶奶薑氏突然開口說道。
齊氏母女三人今天已經是見多了老太太作怪了,也不去多想她這麽說究竟是什麽意思。都想著趕緊迴家去吧,可別再要求買啥東西了,是真的買不起了。好在這迴老太太一路走到家也沒再提什麽其他的要求,讓齊氏母女三個都鬆了口氣。
迴家後,兩塊緞子自然是讓薑氏給收了起來。也不用齊氏幾個幫忙做衣裳,嫌棄幾人的手藝都不行。齊氏幾人也隻能作罷,不去多想。晚上睡覺前齊氏把今天的花銷還有婆婆的言行都跟林桂祿說了一遍。林桂祿聽了以後直歎氣,說道:“好歹是我親媽,家裏買得起就買吧。不過下迴再有這樣的事,你跟我說了,我去迴了。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呢,又開始作怪了。他們都忘了自己年輕時怎麽把家當折騰沒了的。”齊氏聽了這話也不好接,隻說:“嗯,下迴再有這事我告訴你,實在是家裏的錢不湊手這樣下去是真供不起。不然我也不說這些了。”
齊氏母女三個隔個一兩天就把各種蔬菜洗淨晾幹,然後放到泡菜壇子裏去。薑氏突然對這些也都關心了起來,問林玉娟這泡菜是怎麽做的。林玉娟想起奶奶這段時間的各種奇怪言行,就籠統的說了幾句。現在的泡菜湯子都是用老了的,每次隻要把收拾幹淨的菜放進去就行了。湯子少了時再略微添一些,時刻保持壇口處的保持密封的水不能少就行了。
林玉娟跟姐姐還有齊氏說了奶奶的情況,發現奶奶或多或少的都向三人打聽了怎麽做這泡菜。這下子由不得林玉娟不多想了,她覺得應該小心為上。於是三人統一了口徑,如果下次奶奶再問起來,就一點點的透露一些錯誤的信息出去。誰要真的偷學了去,也隻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日子不緊不慢的過著,轉眼就到了七月下旬了,夏天也過去了一半了。奶奶薑氏除了偶爾好奇一下泡菜的做法外,也沒什麽別的情況。倒是爺爺到了下晚天涼些往外跑的更勤了。這一天傍晚,中人老孫來到林家鋪子給他家帶來了個消息。先前林桂祿向他打聽哪裏會砌火炕的瓦匠師傅,現在他找到了。
林桂祿正在家裏呢,一聽老孫送來這消息很是高興。
“孫老哥,我可算是知道為什麽大家都愛找你做中人了。這都好幾個月前的事情了,說完我自己都忘了。難為你還記得,還幫我打聽消息來。”
“哦,這麽說老弟你家現在不需要砌火炕了?我就奇怪我們這個地方哪裏需要砌什麽火炕呢,原來你真是說著玩的哦。”
“孫哥你千萬別誤會,不是說著玩的。是真的要砌火炕,鎮上廂房裏砌一個,鄉下給我父母也砌一個。”
“行,既然你家真要砌,那我明天就帶那個瓦匠師傅一起過來看看了。說實話,我自己還好奇這火炕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以前隻聽說過北方有,我們這邊是沒見過。”老孫說著就要告辭走了。
“孫哥別急著走啊,在我家吃頓便飯啊,我們哥倆弄杯酒。”林桂祿是很喜歡跟這個老孫打交道的,想留人家在自己家裏吃個晚飯,聊聊天什麽的。
“林老弟,我們哥倆現在都在一個鎮上待著,有的是機會喝酒。我趁著現在天涼還得往西邊的周陳莊上跑一趟。你明天什麽時候在家啊?我好帶人家過來。”
“我明天上午在家的,你就放心的帶人過來吧。”
“我先走了啊,明天再來找你喝酒。”說著老孫牽著自家的騾子往鎮外走了。
(同誌們幫忙起點點擊收藏推薦下呀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