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娟想這裏吃麵食少肯定也有原因的。(.$>>>棉、花‘糖’小‘說’)這裏河流縱橫,雨水也多。到了梅雨季節,這麵粉發黴不要太容易啊。這米有點黴還能到水裏洗洗搓搓,麵粉可就沒辦法了。她知道發黴的食物是不能吃的,會致癌。可這鄉下普通農民,風調雨順一季才收幾百斤。一旦風雨不調就是餓肚子了,立即就餓死跟以後可能會病死當然選後麵的了。


    林玉娟拋開腦袋裏的思緒,吃餃子不急。現在得跟父母重新商量一下收入分配了。睡覺前在林玉娟的提議下,這個問題又拿出來討論了。說來說去,齊氏都不放心讓幾個孩子保管錢財了。因為她也偷偷算了下帳,知道一個月大概能賺多少錢。一想到這幾個毛孩子以後手裏掌管著的錢將會有個十兩八兩銀子時很是不放心啊。


    一家子討論到最後的結果是,收入是孩子跟大人五五分。孩子們的錢箱歸齊氏保管,鑰匙讓孩子們收著。需要買東西要打報告才行。除了正當開銷外,每人每個月自己的份額裏可以有二十文錢的零花。這二十文隨便四兄妹買什麽的。


    沒過幾天冬至終於到了,林貴祿從街上買迴來二斤豬肉,同時把染好的黑棉線給帶了迴來。由於要趕工織手套,天氣又冷姐妹兩個就都坐在被窩裏忙活。給齊氏打下手的自然就是林玉扣和林小弟兩個了。姐妹兩個,一邊忙,一邊小聲說著閑話。外麵桌子上忙著做餃子的聲音是時不時的傳到耳朵裏。


    姐妹兩個就這麽一直忙著,直到聽見玉扣喊他們出去吃餃子。姐妹倆忙丟開手上的活兒,穿好衣服鞋準備吃餃子去了。林玉娟走開外間一看桌子上,一塊好大的麵皮攤在那兒呢。麵皮已經不是完整的形狀了,看的出來一邊被圓形的東西挖出去一塊一塊的。再看看桌子上還有一個沒包的餃子皮,林玉娟什麽都明白了。這就是姆媽說的會包餃子麽?


    原來齊氏是先用擀麵杖把麵團擀成一個大大的麵皮。方桌都快放不下了,麵皮還是老厚。然後用吃飯的二碗把麵皮卡成一個一個的圓形再包餃子。[.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你知道這餃子有多大一個麽。這邊煮好的餃子已經端上桌了,一個大海碗裏才裝了三個。這是餃子麽?這都快趕上韭菜盒子了,還是超級厚皮的。


    前世林玉娟也不會擀餃子皮,都是菜市場買現成的皮子迴家包。後來南方開了不少手工水餃店,林玉娟才知道餃子皮是怎麽擀出來的。那都是一個一個擀的。不是這樣擀成一個大皮一個個卡出來。不過這餃子雖然皮厚,但是餃子陷兒的味道還不錯。林玉娟吃完三個就很飽了。


    “姆媽,怎麽餃子皮這麽卡出來的啊?不是一個一個擀出來的麽?”林玉娟問道。


    “啊?不是這樣麽?要一個一個的擀出來?那麽費事?難怪我覺的哪兒有點不對勁呢。”齊氏聽了女兒的話才明白是一個個擀出來的,可她也不會啊。她還是好小時見過自己爹包過餃子,十幾歲就嫁了過來。這都多少年了哪裏還記得清楚哦。


    “姆媽這麽做的不對麽?餃子這麽好吃。怎麽可能啊?”林秀娟很懷疑妹妹的話。


    “是啊,姐姐你亂說的吧。”林小弟也提出疑問


    林玉娟也不迴答,她去洗幹淨了手,晾幹以後從麵皮上揪下一小塊。捏成了團,然後在桌子上壓扁。壓成圓餅後,再用擀麵杖慢慢的擀成薄薄的麵皮。當然她可做不到像北方人擀的那麽又快又好。一個皮子擀了老半天呢。雖然很慢,但是等她把擀好的皮托在手上時。家裏人也都明白了這樣才是對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個皮子比齊氏卡出來的小不少,也薄的多了。


    “原來是這樣,啊我想起來了,你外公也是這麽擀的。瞧我都忘的一幹二淨了。”齊氏恍然大悟,隻得把麵皮都卷起搓成長條。再用刀切成一個一個的小麵團,然後再用擀麵杖擀好。林玉娟見姆媽會了就跟姐姐迴被窩裏繼續幹活了。


    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就到了臘月了。家家都忙著過年呢。齊氏領著幾個孩子在家打掃,清洗。說到洗被子,可真是個大工程。天氣晴朗的日子,早上一起床就得先把被子拆了。拆好了棉被,棉線都收好,到了傍晚縫被子還要用呢。棉花胎則是放在支好的蘆葦席子上曬。洗被麵被裏固然可以用熱水,但是清的時候就要拿到河裏去了。齊氏在刺骨的河水裏使勁的甩洗被麵,林玉娟在岸邊看了都替她冷。隻要沒過上喚奴使婢的日子,這活兒是逃不掉要自己幹的。漂洗幹淨後,拿迴家在林貴祿的幫忙下,兩個人又擰了半天。掛到繩子上後,還淅瀝瀝滴著水呢。手工擠也就是這個效果了。


    到了下午三四點左右,摸著被麵已經幹了。抱起棉花胎,被裏子攤在蘆葦席子上,放下棉花胎整理好。上麵再放上被麵。然後被裏子翻上來折好再拿針線縫上。這縫可得縫好一會子的了。林玉娟想,這以後要是再做被子還是直接做被套的好。


    衛生上麵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後,還十來天就要過年了。這家裏的豬也該殺了。這臨近過年,殺豬的屠夫還挺忙的。林貴祿跟人約好了臘月二十二來自己家殺豬。家裏商量好了,殺完了以後村裏賣賣。賣不完就到街上賣。最後自己家還可以留些過年,實在太多也可以醃點鹹肉。


    到了二十二這天,天剛亮殺豬師傅就來了。林貴祿去喊了大伯三叔來幫忙。自己家人幫忙著燒水打下手什麽的。林玉娟吃好早飯幫忙燒好開水,聽到已經捆好的豬在那裏撕心裂肺的叫有點受不了就躲了出去。想著等一會殺完聽不到豬叫再迴來吧。太滲人了。跟姆媽打個招唿就跑了,後麵林秀娟也跟來了。哥哥跟弟弟兩個男孩子倒沒跟過來,都圍著瞧熱鬧呢。


    姐妹兩個走出幾條巷子,都聽到豬一直在嚎叫。叫了半天聽不到聲音,知道殺完了就又迴來了。好多事情也要幫忙搭把手的。姐妹兩個到家,豬也剛放完血沒多久,殺豬師父正在開膛剖肚呢。然後在林貴祿三兄弟的幫忙下把豬的肉和頭、蹄、下水(內髒)、骨頭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條。


    豬下水之類的當然是留在家中吃了,知道林家殺豬,村裏的村民也有過來買豬肉的。殺豬師傅幫忙切賣了,一會子功夫幾十戶就分掉了大半片豬。自家少留點兒,給爺爺,叔伯也每家送幾斤。剩下的半片豬就賣給殺豬師傅了。這麽的一頭豬也賣了小二兩銀子。自家留下的豬內髒,豬大腸做了酸菜肥腸,豬心肺肚做了肚肺湯。豬頭先用鹽抹了放起來。一家子把一年的油水都補足了。


    “過年真好啊,天天過年就好了。”林小弟發出了感慨。


    “嗬嗬,我也喜歡過年。可是天天都過年就沒有這麽多好吃的了。”林玉娟也覺得過年有氣氛,不像前世。平時什麽好吃好喝的都吃遍了,買衣服也是都看自己喜好心情的。到了這裏隻有過年才有新衣服,好吃的,也難怪孩子們盼著過年呢。


    今年家中寬裕些,林貴祿不僅炒了花生,瓜子,蠶豆之類的。還做了花生糖,芝麻糖。在齊氏的帶領下還蒸了肉包子。賣相麽,當然是沒有街上賣的好看。好在內在的餡料是一點折扣沒打,算是彌補了賣相的不足。


    在和鄰裏交換包子吃時,才發現自己姆媽在這周圍鄰裏蒸的包子算是最好的了。有的人家要麽麵沒發起來是死麵兒的,要麽就堿放多了。做出的包子是又黃又幹。


    一切吃喝都搞定以後,家裏人又統計了一下今年的收成。林貴祿今年在窯上掙有三四兩,地裏產的糧食除去交的賦稅。剩下的就是家裏吃了。這一塊沒有盈餘。幾個孩子賣菜掙了二兩多,後來賣泡菜,酸菜滿打滿算三個月不到掙了倒有十兩。但是除去成本買缸,收了些青菜啊。要花去二兩。手套賣到後來也賣不動了,總共賣出七十多副。刨去成本賺了七八百文。還有鴨子一千八百文,豬二兩銀子。圈裏還有三頭羊呢,本來想賣的,結果林玉娟死活不同意非要留著下小羊羔。現在看看母羊肚子好像真的有小羊在裏麵了。除去家裏買條船,齊氏治蛇傷。還有家裏一年的開銷,家裏隻餘下了九兩多不到十兩的樣子。


    齊氏數完錢匣子裏的銀子加零錢,心中感覺定了不少。要說今年的開銷不算小了,還有這麽多盈餘。看來要想手裏有錢光靠那兩畝地是不行的,那也隻夠家裏吃的。以往光靠林貴祿一人在窯上出賣苦力賺的錢隻夠家裏的平常開銷。一年到頭也攢不下個兩把銀子的。看來自家小姑娘說的話還是有道理的。這村裏有點小錢的人家,多數還是做買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裏水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拉並收藏夢裏水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