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圍困東甌的軍隊退去,探馬火速傳書報告嚴助,嚴助展開信報微微一笑道:“我們可以向皇上交令了。”
張佳揚疑惑道:“中大夫得到什麽好消息了嗎?”
“我們大軍未到,圍困東甌國的閩越軍隊就已經逃之夭夭了,哈哈哈,顯然是閩越王郢嚇破膽了,吾皇恩澤四方,威儀天下呀。”
“恭喜中大夫,吾皇萬歲,我們的努力終於沒有徒勞呀,接下來我們應該去哪裏?”張佳揚問道。
“援軍可以就地待命,你我帶領小隊快舟前去東甌查看實情以便向皇上報告。”
“諾。”
嚴助和張佳揚帶領少數人馬乘快舟到達東甌國,新即位的東甌王省出城迎接,然後張佳揚和嚴助步履沉重的走到喪命的東甌王貞複的靈堂前三鞠躬進行了祭奠,囑咐省節哀,省眼含熱淚握著張佳揚和嚴助的手道:“你們就是東甌臣民的再生父母,省致死無以為報呀。”
嚴助接著安慰道:“東甌國乃大漢臣邦,理當如此,不知道東甌國將來有什麽打算呀?”
“報中大夫,閩越國撤軍以後,我們臣民召開了廷議,省已經繼承了王位,來主持東甌國大局。”
“那是東甌國內之事,國不能一日無王,做的對,我們迴長安後報與吾皇知曉便可。”
“承蒙吾皇如此關注東甌,省曾和大臣商議,認為東甌國的地理位置偏僻,時常會受到閩越國的攻擊,此次一役傷我臣民眾多,舉國臣民皆慮漢援軍離去後,我們當用何力來阻撓閩越的再次圍攻。”
“那臣民的建議是?”
“希望二位返迴長安後稟報皇上,請求皇上恩準我東甌舉國遷徙中國。”
“哦,此事重大,望王能寫奏書上報,我等幫其帶到長安後向吾皇說明王及臣民們的意願。”
“好,好,本王這就寫奏書。”
嚴助和張佳揚拿著東甌王省的奏書離開東甌國,命令會稽兵返迴會稽歸隊,兩人就直接返迴長安交令。
皇上劉徹早就知道了東甌國危機已解,對嚴助的辦事能力大為滿意,於是設宴招待,嚴助將東甌王要舉國遷徙國內的奏書呈給劉徹,劉徹看後沒有馬上表態,輕聲的說道:“此事朕餐後再議。”
嚴助對小皇上劉徹的表態也摸不著頭腦,也隻有點頭稱是的大吃大喝起來,此時張佳揚說道:“陛下,臣懇請再去一趟閩越,去把我那好兄弟小諸葛接來,然後將之送迴古城,已完成此次到大漢之願。”
“張愛卿,閩越和東甌此戰剛結束,閩越關隘一定會封鎖,這時去恐怕不是時候,還是等此事平息之後再去不遲。”
“陛下說的有理,佳揚還是等等再說吧。”嚴助附和道。
“諾,臣遵命。”
酒散,劉徹命令張佳揚留下,劉徹也已喝的微醉,僅留韓嫣站在一側陪護,劉徹道:“張愛卿,前段時間離去,讓朕心中如失國之重器,沒有了主心骨,遇諸事不順,上有竇太皇太後訓示,周圍沒有同心之臣,皇後阿嬌也縷縷刁蠻任性,如今東甌國內遷的小事皆需朕報與竇太皇太後定奪,此次未有虎符派愛卿和嚴助私調會稽之兵前去解東甌之圍,不知道會不會得到竇太皇太後的怪罪,朕如何是好?”
“陛下請照顧好龍體,天下臣民皆需陛下來恩澤,自是繁雜勞累,若陛下需要臣留下輔佐之,臣不勝榮幸,自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既然張愛卿這樣說了,朕就封愛卿為侍中,隨從朕於左右,另外指導訓練建章兒郎,已備保護宮廷安全。”
佳揚稍一猶豫就感到不好,進入了皇上的苦肉計,這下古城很難迴去了,但皇上金口玉言,如若反悔皆是殺頭之罪,隻好應承道:“謝陛下,臣遵旨,但不知建章兒郎目前在何方?”
“哈哈哈。”此時劉徹來了精神,心中不免為自己的聰明所折服,一看張佳揚如此著急知道建章兒郎的事情,就嗬嗬笑了起來,旁邊的韓嫣也附和著大笑。
韓嫣接著話茬解釋道:“建章兒郎組隊是陛下設想了好多年的規劃,目前北軍和南軍皆人多不好調動,唯有在陛下身邊成立一支衛隊才能便捷的來保護宮內的安全,所以這支衛隊一定是從百軍中挑選出來的,要武藝高強,精通戰術,在內能守衛宮室安全,在外能帶領百軍作戰,要練成這樣一支衛隊非一日之功,還是需要張侍中這樣的將才才能把他們訓練的出來呀。”
“如此重要的事情,恐怕臣無法讓陛下滿意呀。”
“哈哈哈,朕不會看錯人的,朕這就帶你去見一下建章兒郎們。”劉徹說著就由韓嫣導引著來到未央宮後花園的一個廣場上,看到幾十名身強力壯、膀大腰圓的年輕小夥子列隊訓練刀術,刀法舞的純熟,隊列排的整齊劃一,這一看就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衛隊。
隊前方有一人在認真的指揮訓練,看到劉徹到來,在他的指揮下整齊劃一的停了下來向劉徹施禮道:“給陛下請安。”
“免禮,接著訓練,衛愛卿過來一下。”
“諾。”
領隊的這人走到近前張佳揚才看清楚,原來此人正是衛青,衛青接著向張佳揚施禮道:“師父迴來了,想死徒弟了,可把您盼來了。”
劉徹嗬嗬笑道:“應仲卿(衛青的字)的要求,這次你師父就不走了,留下來和你一起訓練這建章兒郎。”
“太好了,這下我總算有主心骨了。”此時的衛青笑得合不攏嘴。
劉徹接著說道“張愛卿,仲卿就是你給朕培養的好徒弟呀,上次勞你相救,大難不死,朕要好好用一下仲卿,朕已經任命仲卿為建章監了,主管建章兒郎,你為建章監的師父,順理就是說建章兒郎們的師爺,一定要好好調教你這些徒子徒孫呀。”
“哈哈哈,陛下說的有理。”韓嫣一旁笑著附和道。
“佳揚不才,自當不負聖命。”張佳揚俯首應承。
“讓大夥認識一下。”衛青迫不及待的來到隊列前說道:“大家好,今天陛下把我的師父帶來了,今後就是要讓我的師父傳授給各位武藝戰術,我的師父就是你們的師爺,快叫師爺。”
“諾,師爺好。”建章兒郎齊聲喊道。
佳揚不好意思的迴答道:“諸位辛苦了,以後我們共同訓練,共同學習,練好武藝,學好戰術,把宮廷的守衛任務執行好,為陛下解除後顧之憂,為大漢的安全效命終生。”
“諾。”
劉徹看到大夥都認識了,接著說道:“大家都接著訓練吧,朕帶著張愛卿去拜見一下竇太皇太後。”
“諾。”眾人齊聲答道。
衛青拉著張佳揚的手道:“師父忙完要早點迴來哦,徒兒會在建章兒郎們就寢的地方為師父準備好住宿之處。”
“哈哈哈,看到有徒弟好了吧,不用朕吩咐就知道照顧愛卿了。”劉徹笑道。
“讓陛下見笑了。”轉身對衛青說道,“師父去去就來。”
劉徹、韓嫣和張佳揚轉身來到未央宮門,乘上龍輦移駕長樂宮,長樂宮永壽殿內竇太皇太後正在和一幫老臣們在議論一些宮內瑣事,其中一個老臣說道:“不知道太皇太後知道嗎,閩越國圍攻東甌國,皇上發會稽之兵去幫助東甌國解圍了。”
“零零碎碎的知道些內情,皇上也夠睿智的,讓一個什麽嚴助過去就把事情解決了,這是老太婆沒有想到的。”竇太皇太後故意繞開此老臣提到的發會稽之兵之事,她知道按漢律沒有用虎符私下調兵是不赦之罪。
此老臣一看竇太皇太後對此事是持擁護態度,就不再多言,突然謁者進殿稟報道:“太皇太後,皇上已經來到宮門外,來向太皇太後請安。”
“哦,看什麽來的,提到誰誰就來了,嗬嗬,快去迎接皇上過來。”
“諾。”
幾個老臣正要示意離去,竇太皇太後隨口說了一聲道:“你們不用離開,國之大事不是都需要你們給意見不是,這次看看皇上有什麽事要說。”
於是老臣們又坐迴了原位,劉徹進入永壽殿,張佳揚和韓嫣在殿門口守衛,劉徹進門俯首道:“向太皇太後請安。”
“皇上免禮就坐。”
一幫老臣也站起齊聲喊道:“給陛下請安。”
劉徹一擺手道:“免禮,坐。”
一通客氣後,竇太皇太後說道:“陛下早上來請過安的,現在來是不是有什麽事情呀?”
“太皇太後英明,朕剛收到東甌國一份奏報,說東甌國連年遭受閩越侵擾,無法正常生活,請求我們大漢恩準他們舉國遷徙到中國來,朕一時沒了主意,特來請示太皇太後。”
“原來是此事呀,”竇太皇太後轉身麵向一幫老臣道,“你們對此事有什麽建議呀。”
“太皇太後,陛下,這件事說明皇上恩澤四方,萬民擁戴,連附屬邦國都來投靠,實屬大漢幸事呀。”
竇太皇太後聽後笑著點頭道:“陛下,以後這類事情就自己決定好了,老臣們都稱這是千古幸事了。”
劉徹應聲道:“諾,朕認為廬江郡地廣人稀又緊鄰東甌,就讓他們遷徙到此郡居住可好。”
“陛下聖明,那就擬旨迴複吧。”竇太皇太後滿意的點頭道。
張佳揚疑惑道:“中大夫得到什麽好消息了嗎?”
“我們大軍未到,圍困東甌國的閩越軍隊就已經逃之夭夭了,哈哈哈,顯然是閩越王郢嚇破膽了,吾皇恩澤四方,威儀天下呀。”
“恭喜中大夫,吾皇萬歲,我們的努力終於沒有徒勞呀,接下來我們應該去哪裏?”張佳揚問道。
“援軍可以就地待命,你我帶領小隊快舟前去東甌查看實情以便向皇上報告。”
“諾。”
嚴助和張佳揚帶領少數人馬乘快舟到達東甌國,新即位的東甌王省出城迎接,然後張佳揚和嚴助步履沉重的走到喪命的東甌王貞複的靈堂前三鞠躬進行了祭奠,囑咐省節哀,省眼含熱淚握著張佳揚和嚴助的手道:“你們就是東甌臣民的再生父母,省致死無以為報呀。”
嚴助接著安慰道:“東甌國乃大漢臣邦,理當如此,不知道東甌國將來有什麽打算呀?”
“報中大夫,閩越國撤軍以後,我們臣民召開了廷議,省已經繼承了王位,來主持東甌國大局。”
“那是東甌國內之事,國不能一日無王,做的對,我們迴長安後報與吾皇知曉便可。”
“承蒙吾皇如此關注東甌,省曾和大臣商議,認為東甌國的地理位置偏僻,時常會受到閩越國的攻擊,此次一役傷我臣民眾多,舉國臣民皆慮漢援軍離去後,我們當用何力來阻撓閩越的再次圍攻。”
“那臣民的建議是?”
“希望二位返迴長安後稟報皇上,請求皇上恩準我東甌舉國遷徙中國。”
“哦,此事重大,望王能寫奏書上報,我等幫其帶到長安後向吾皇說明王及臣民們的意願。”
“好,好,本王這就寫奏書。”
嚴助和張佳揚拿著東甌王省的奏書離開東甌國,命令會稽兵返迴會稽歸隊,兩人就直接返迴長安交令。
皇上劉徹早就知道了東甌國危機已解,對嚴助的辦事能力大為滿意,於是設宴招待,嚴助將東甌王要舉國遷徙國內的奏書呈給劉徹,劉徹看後沒有馬上表態,輕聲的說道:“此事朕餐後再議。”
嚴助對小皇上劉徹的表態也摸不著頭腦,也隻有點頭稱是的大吃大喝起來,此時張佳揚說道:“陛下,臣懇請再去一趟閩越,去把我那好兄弟小諸葛接來,然後將之送迴古城,已完成此次到大漢之願。”
“張愛卿,閩越和東甌此戰剛結束,閩越關隘一定會封鎖,這時去恐怕不是時候,還是等此事平息之後再去不遲。”
“陛下說的有理,佳揚還是等等再說吧。”嚴助附和道。
“諾,臣遵命。”
酒散,劉徹命令張佳揚留下,劉徹也已喝的微醉,僅留韓嫣站在一側陪護,劉徹道:“張愛卿,前段時間離去,讓朕心中如失國之重器,沒有了主心骨,遇諸事不順,上有竇太皇太後訓示,周圍沒有同心之臣,皇後阿嬌也縷縷刁蠻任性,如今東甌國內遷的小事皆需朕報與竇太皇太後定奪,此次未有虎符派愛卿和嚴助私調會稽之兵前去解東甌之圍,不知道會不會得到竇太皇太後的怪罪,朕如何是好?”
“陛下請照顧好龍體,天下臣民皆需陛下來恩澤,自是繁雜勞累,若陛下需要臣留下輔佐之,臣不勝榮幸,自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既然張愛卿這樣說了,朕就封愛卿為侍中,隨從朕於左右,另外指導訓練建章兒郎,已備保護宮廷安全。”
佳揚稍一猶豫就感到不好,進入了皇上的苦肉計,這下古城很難迴去了,但皇上金口玉言,如若反悔皆是殺頭之罪,隻好應承道:“謝陛下,臣遵旨,但不知建章兒郎目前在何方?”
“哈哈哈。”此時劉徹來了精神,心中不免為自己的聰明所折服,一看張佳揚如此著急知道建章兒郎的事情,就嗬嗬笑了起來,旁邊的韓嫣也附和著大笑。
韓嫣接著話茬解釋道:“建章兒郎組隊是陛下設想了好多年的規劃,目前北軍和南軍皆人多不好調動,唯有在陛下身邊成立一支衛隊才能便捷的來保護宮內的安全,所以這支衛隊一定是從百軍中挑選出來的,要武藝高強,精通戰術,在內能守衛宮室安全,在外能帶領百軍作戰,要練成這樣一支衛隊非一日之功,還是需要張侍中這樣的將才才能把他們訓練的出來呀。”
“如此重要的事情,恐怕臣無法讓陛下滿意呀。”
“哈哈哈,朕不會看錯人的,朕這就帶你去見一下建章兒郎們。”劉徹說著就由韓嫣導引著來到未央宮後花園的一個廣場上,看到幾十名身強力壯、膀大腰圓的年輕小夥子列隊訓練刀術,刀法舞的純熟,隊列排的整齊劃一,這一看就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衛隊。
隊前方有一人在認真的指揮訓練,看到劉徹到來,在他的指揮下整齊劃一的停了下來向劉徹施禮道:“給陛下請安。”
“免禮,接著訓練,衛愛卿過來一下。”
“諾。”
領隊的這人走到近前張佳揚才看清楚,原來此人正是衛青,衛青接著向張佳揚施禮道:“師父迴來了,想死徒弟了,可把您盼來了。”
劉徹嗬嗬笑道:“應仲卿(衛青的字)的要求,這次你師父就不走了,留下來和你一起訓練這建章兒郎。”
“太好了,這下我總算有主心骨了。”此時的衛青笑得合不攏嘴。
劉徹接著說道“張愛卿,仲卿就是你給朕培養的好徒弟呀,上次勞你相救,大難不死,朕要好好用一下仲卿,朕已經任命仲卿為建章監了,主管建章兒郎,你為建章監的師父,順理就是說建章兒郎們的師爺,一定要好好調教你這些徒子徒孫呀。”
“哈哈哈,陛下說的有理。”韓嫣一旁笑著附和道。
“佳揚不才,自當不負聖命。”張佳揚俯首應承。
“讓大夥認識一下。”衛青迫不及待的來到隊列前說道:“大家好,今天陛下把我的師父帶來了,今後就是要讓我的師父傳授給各位武藝戰術,我的師父就是你們的師爺,快叫師爺。”
“諾,師爺好。”建章兒郎齊聲喊道。
佳揚不好意思的迴答道:“諸位辛苦了,以後我們共同訓練,共同學習,練好武藝,學好戰術,把宮廷的守衛任務執行好,為陛下解除後顧之憂,為大漢的安全效命終生。”
“諾。”
劉徹看到大夥都認識了,接著說道:“大家都接著訓練吧,朕帶著張愛卿去拜見一下竇太皇太後。”
“諾。”眾人齊聲答道。
衛青拉著張佳揚的手道:“師父忙完要早點迴來哦,徒兒會在建章兒郎們就寢的地方為師父準備好住宿之處。”
“哈哈哈,看到有徒弟好了吧,不用朕吩咐就知道照顧愛卿了。”劉徹笑道。
“讓陛下見笑了。”轉身對衛青說道,“師父去去就來。”
劉徹、韓嫣和張佳揚轉身來到未央宮門,乘上龍輦移駕長樂宮,長樂宮永壽殿內竇太皇太後正在和一幫老臣們在議論一些宮內瑣事,其中一個老臣說道:“不知道太皇太後知道嗎,閩越國圍攻東甌國,皇上發會稽之兵去幫助東甌國解圍了。”
“零零碎碎的知道些內情,皇上也夠睿智的,讓一個什麽嚴助過去就把事情解決了,這是老太婆沒有想到的。”竇太皇太後故意繞開此老臣提到的發會稽之兵之事,她知道按漢律沒有用虎符私下調兵是不赦之罪。
此老臣一看竇太皇太後對此事是持擁護態度,就不再多言,突然謁者進殿稟報道:“太皇太後,皇上已經來到宮門外,來向太皇太後請安。”
“哦,看什麽來的,提到誰誰就來了,嗬嗬,快去迎接皇上過來。”
“諾。”
幾個老臣正要示意離去,竇太皇太後隨口說了一聲道:“你們不用離開,國之大事不是都需要你們給意見不是,這次看看皇上有什麽事要說。”
於是老臣們又坐迴了原位,劉徹進入永壽殿,張佳揚和韓嫣在殿門口守衛,劉徹進門俯首道:“向太皇太後請安。”
“皇上免禮就坐。”
一幫老臣也站起齊聲喊道:“給陛下請安。”
劉徹一擺手道:“免禮,坐。”
一通客氣後,竇太皇太後說道:“陛下早上來請過安的,現在來是不是有什麽事情呀?”
“太皇太後英明,朕剛收到東甌國一份奏報,說東甌國連年遭受閩越侵擾,無法正常生活,請求我們大漢恩準他們舉國遷徙到中國來,朕一時沒了主意,特來請示太皇太後。”
“原來是此事呀,”竇太皇太後轉身麵向一幫老臣道,“你們對此事有什麽建議呀。”
“太皇太後,陛下,這件事說明皇上恩澤四方,萬民擁戴,連附屬邦國都來投靠,實屬大漢幸事呀。”
竇太皇太後聽後笑著點頭道:“陛下,以後這類事情就自己決定好了,老臣們都稱這是千古幸事了。”
劉徹應聲道:“諾,朕認為廬江郡地廣人稀又緊鄰東甌,就讓他們遷徙到此郡居住可好。”
“陛下聖明,那就擬旨迴複吧。”竇太皇太後滿意的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