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蕪歌終於見到久未謀麵的不禍。隻是這迴,不禍身邊多了個沉默的少年。
不禍與過往無異,依舊貪戀蕪歌煮的茶。
炭爐上茶香嫋嫋,蕪歌因為有喜,早戒了茶了。她執壺斟滿一杯茶給那少年,就挑眉問詢地看著不禍。
隻一個眼神,不禍就了然。兩人之間的默契,實在難得。不禍解嘲地笑笑,推了推茶杯:“你放心,我好歹是個巫醫,有沒有喜,我自己是曉得的。”她說得波瀾不驚,倒是她身側的少年羞紅了臉。
蕪歌有些好笑地睨了她一眼,這才給她斟了茶:“緣來自有機,現在沒有,也快了。”
不禍無所謂地笑了笑,刻意裝著漫不經心地道歉:“祭天禮,實在抱歉,我被扶不吝那混小子算計了。”她身側的少年越發羞紅了臉,眼角餘光偷瞄她的表情。
蕪歌掃一眼曖昧的兩人,勾唇笑了笑:“你還沒介紹你的朋友呢。”
“平郎。”不禍淺抿一口,扭頭對那少年道,“你去園子裏逛逛吧。我與阿蕪有些話要聊。”
那少年起身,靜默地拱了拱手,乖順地離去。
蕪歌看著少年的背影,又飛快地斂了眸,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和避忌。
“恭喜哦。”
蕪歌抬眸,總覺得眼前的巫女染了些世俗女子的煙火氣,說起話來也有了女子嬌憨的意味:“謝謝。”
“水至清則無魚。”不禍慵懶地抿著茶,目光滑過茶室的窗欞,落在園子裏閑庭散步的少年身上,“玉娘的事,你別太介懷。終究她跟了陛下那麽年,若陛下對她毫不留情,那樣的男子倒更可怕。”
蕪歌不置可否地抿了口白水:“我沒立場也沒理由介懷,便不會庸人自擾。”
不禍迴眸看她,唇畔勾著悵惋笑意:“阿蕪,有時,我真羨慕你。你比我更適合做巫女。”
“你是嘲諷我和你一樣借種生子嗎?”蕪歌半真半假地笑問。
不禍微怔,旋即捧腹大笑:“哈哈,阿蕪,我真是好久沒笑得這樣暢快了。”她笑得眉眼彎彎,神采奕奕:“我真好奇,拓跋燾知道他淪為種馬會是個怎樣的表情。”
院落裏的少年,聽到女子爽朗的笑聲,不由住步,透著大開的窗欞,往裏頭望去。
蕪歌正好看向窗外,與那少年的目光交接。那少年羞得趕忙垂眸,疾步遁走。蕪歌原本心緒是不暢快的,見到這幕便迴眸取笑不禍:“平郎不錯,瞧著對你倒是有心有情的。”
“嗯。”不禍毫不遮掩自己對那少年的滿意,點頭道,“他挺善解人意,又幹淨,深得我心。”
“如此,也恭喜你。”蕪歌舉杯。
不禍舉起茶杯碰了上去:“我今日來是給陛下占卜出征的吉日的。”
蕪歌早猜到了幾分,她斂眸:“哪天是吉日?”
“後日。”不禍慵懶地伸了個懶腰,這做派半點不像以前的她,倒有了幾分扶不吝的懶散模樣,“陛下原本還想在出征那日再來場祭天禮,再要你鑄一次金人的。”她看著蕪歌:“我從小就認識拓跋燾,還沒見他這樣心虛和害怕過誰呢。”
蕪歌不甚在意:“他今日是派你來當說客的嗎?”
“哈哈,不不,我覺得他那樣的混世魔王,就該有人有人治。”不禍一改不苟言笑的做派,又一次爽笑出聲,半晌,她才斂笑正色道,“阿蕪,姚太後現在已經被幽禁,姚頓珠今天一早也被廢了,貶為庶民。火凰營的帥印雖然不在你手上,但我遲早是要聽命於你的。鑄金人是遲早的事。我等你。”
蕪歌並不想再提鑄金人和火凰營,岔開了話題:“若不是你正兒八經地說這後半句,我還以為你又是扶不吝假扮的。”
不禍怔了怔,隨即,解嘲地笑了笑:“我也覺得自己性子變了好多。也許,男女之事魚水之歡,當真能改變一個人吧。”她笑意褪去:“人還是糊塗些好。扶不吝那樣無煩無惱的,當真讓人羨慕。”
蕪歌的手不經意地覆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附和著呢喃:“難得糊塗。”她抬眸:“不禍,在我們南方,有個習俗,新婚的夫婦一般都會抱個大胖童子去喜榻上蹦躂兩圈,美其名曰,引巢。不如你來做我孩兒的幹娘吧,雖然可能亂了輩分——”
“好啊。”不禍打斷她,滿口答應,“我們扶族和拓跋族沒關係,不存在輩分不輩分的。”
蕪歌自覺為未出世的孩子在魏國討了張護身符,笑了笑:“等孩子出世,你要送他一副項圈,作為人契之禮。”
“好,就依你們的習俗。”
兩人正聊得歡,月媽媽咚咚敲了門,“小姐,心一少爺來了。”
是請平安脈的時辰了。蕪歌看一眼不禍,見她神色無異,點了點頭:“讓他進來吧。”
月媽媽才走,不禍就起身告辭:“我該走了,改日再來看你。”
蕪歌也不多留,點了點頭。
不禍和平郎急匆匆離去時,還是迎麵撞見了心一。不禍無波無瀾地笑了笑,就與心一擦肩而過。
心一慘白著臉,目光落在她身側的少年身上。
那少年似是覺察到了什麽,目光膠著在心一臉上,步子都緩了下來……
若不是出了婉寧的事,拓跋燾出征前的幾日是很平靜的。
出征前一日,蕪歌得知婉寧的消息,已是日上三竿。自從她有喜後,拓跋燾就沒再允她出入過商行。蕪歌知曉,拓跋燾是怕動手剪除姚黨,對方狗急跳牆會趁機拿了自己做要挾。
“小姐,三奶奶捎信來,您若是去不了商行,她把人送過來也行。那丫頭倔得很,怕隻有你能勸得了。”月媽媽一臉焦急和惋惜。
“她何時投的凰水?”蕪歌眼神有些迷惘。
月媽媽在她身後墊了個軟墊,歎道:“小少爺今日要去軍營報到,便在昨天一早給了她放妻書和宅子的地契。哪曉得她就是不肯離開徐府。哎,小少爺也是個強脾氣,就差了丫鬟婆子請她走了。那丫頭在府門前跪了一整天,一直跪到入夜。小少爺也沒等今早天明了,昨天夜裏,就去了軍營。”
月媽媽又是一聲長歎:“你也曉得,小少爺的脾氣,嘴上是極不饒人的。府門口,也不曉得說了什麽難聽的話。那丫頭走是走了,卻徑直去了梧橋投河。要不是小少爺一早不放心,派人跟著,怕是人就沒了。”
蕪歌靠著軟榻,雙手覆上小腹,唏噓道:“這孽,是我造的,的確該我去解。”她深吸一氣:“吩咐下去,備馬車。”
月媽媽有些為難:“您現在能出去嗎?”
“這天下都太平了。有什麽去不得的。”蕪歌不以為意地起身。
月媽媽攙著她,道:“婉寧姑娘是個好的,小少爺怎麽就這麽看不上人家呢?哎,這可如何是好?”
蕪歌聽著,隻覺得眉眼發酸。自己的弟弟,她是知道的,若是沒看上人家,還不一定會放她走呢?
蕪歌一行趕到商行後院,便見到婉寧一臉菜色,呆若木雞地靠坐在榻上。
“你們出去吧。”蕪歌對月媽媽和丫頭婆子說。
婉寧聞聲這才看了過來,凝滯的眸子頃刻就染了淚。她掀起被子,就要起身下跪,被蕪歌一把攔住了。
“好好躺著吧。”蕪歌順勢坐在了榻沿。
婉寧低眸,一臉哀戚、愧疚和難堪:“對不起,娘娘,奴婢答應您的事一件都沒做到,愧對您的大恩。”
蕪歌輕唿一氣,眼角很酸澀,她卻笑了笑:“談不上大恩,你無需介懷。慶兒既放你走,便有他的道理。你得了自由,又有銀子傍身,該好好過日子。怎麽這樣想不開呢?”
婉寧的淚唰了下來,咬著唇,強忍著不哭,卻止不住抽泣。
“女子不一定非得嫁人不可的。嫁了人,若不是良配,改嫁也很正常。你別鑽牛角尖。”蕪歌竭力開解。
婉寧雙手揪著被子,整個人都微微發顫:“奴婢不是想不開,奴婢隻是想為少爺守住秘密。”
蕪歌震驚地看著她。
婉寧抬眸,滿目悲戚,哽咽道:“少爺都……都跟奴婢說了。”她搖頭:“奴婢當真不介意的,奴婢隻想守在少爺身邊,哪怕是個灑掃丫頭也是可以的。可……”一串淚滑落,她哽道:“奴婢隻是想少爺知道,奴婢誓死留在他身邊。”
“你這是何苦?”蕪歌不曾料想,弟弟竟然會把這樣難以啟齒的隱衷對她坦白,眼角酸澀難忍,她歎道,“你既然知曉了原委,慶兒的心意,你便該知曉。何苦如此逼他呢?”
婉寧癡惘地搖頭:“奴奴婢——”
“你的心意,我明白。”蕪歌打斷她,“可你想的好,對他來說,未必是好,卻是負擔。”
婉寧一雙淚眸,顫顫的,噙滿淚水:“奴婢知道了。”她落寞地垂眸。
“你好些歇著。是我對不住你。你有什麽想要的,我都可以補償。”
婉寧搖頭:“奴婢不要補償。”忽地,她的眸子亮了亮,一把攀住蕪歌的胳膊,滿目乞求:“娘娘,求娘娘收留奴婢,在商行也好,入宮也好,哪裏都好,讓奴婢跟著娘娘。”
蕪歌驚疑又探究地看著她。
“今生無緣,不得靠近,奴婢隻想能遠遠的,時常能見到他,也好。”
蕪歌看著眼前卑微入塵的女子,輕歎著為她拭淚:“傻姑娘,他未必值得起你這樣的深情。人生很長,你還年輕——”
“不。”婉寧哭著打斷她,“奴婢想得很明白,奴婢將來也不會後悔,求娘娘成全。”她說著,掀起被子,就又要下跪。
“別跪了。”蕪歌也不知是拗不過眼前女子的執拗,還是心存了愧疚憐憫,竟勉為其難應下了,“養好了身子,再來別苑找我吧。”
“謝娘娘成全!”
翌日,拓跋燾再度禦駕親征,北伐柔然,拓跋丕和樓婆羅分別為左右先鋒,崔浩為軍師,大軍浩浩蕩蕩出了平城。
京城內外,都是為帝王送行的百姓。
蕪歌隔著重重圍牆,都聽得見震耳欲聾的萬歲朝賀。舊年,他出征時,自己是何等惶恐,還記憶猶新,如今,心境卻截然不同了。柔然早已是強弩之末,他此次北伐凱旋,隻是時日之差。
她站在窗欞前,望著豔陽高照的青天,雙手合十,念了句,“求佛祖保佑。”
建康宮,暮靄冥冥,清曜殿的練功房裏,木頭人都不知被徒手砍斷了幾根。
茂泰憂心忡忡地偷瞄殿內,走火入魔般不斷舞槍弄棒,肉搏拳打的主子,長歎一氣。他記得上迴主子狂躁地練功時,是徐小姐勸阻了他。
如今,卻是再沒人能勸得了主子了。
殿內,義隆一拳砸裂木頭人後,整個人疲遝地攤倒在地上,緊攥的拳頭斑斑駁駁的,全是血痕,雙腿和胳膊的肌肉因為過度疲憊而微抽著。
從早上收到那封密報到現在,他滴水未喝,粒米未進,一刻都沒停歇,直到力竭。
他心口的血,好像在上迴封妃大典時,就已經嘔幹淨了。現在,心口悶悶的,卻連血都吐不出來了,和心口無法言道的痛楚一樣,隻能深埋心底。
他茫然地盯著天頂,似乎又看到那個嬌俏不可方物的小丫頭,一臉震怒地看著自己,嬌嗔道:“阿車,你想什麽呢?什麽龍生九子,各個不同,你當我是母豬啊?我才不要生那麽多孩子,痛死了。像我娘,就隻生了哥哥弟弟和我,三個就足夠了。最多三個,不能再多了。”
他現在確實有了九子,還有幾個采女的肚皮裏也許還有兒子。
在放小幺離去的這一年多時光裏,他把那些曾經冷落宮門,連麵都不曾見過的采女美人,輪流翻了牌子。龍榻上,那些女子鮮有第二迴出現的。他成了市井所嘲諷的“夜夜做新郎”的風流紈絝。
那麽多的妃嬪,那麽多的孩子。他卻一點都不快活。他甚至記不清,他現在有幾位公主了。
若是可以,他情願用所有的孩子,去換小幺肚子裏的那個。
他閉著眼,腦袋一下一下磕著地板。曾經他覺得不想給,不該給小幺的,後位也好,子嗣也好,現如今,他隻覺得統統都該是她的。
“與你長相廝守的,是你的劉袁氏。而我會冠上別的男子的姓氏,堂堂正正地活出個人樣。”
這句話反反複複響徹在他耳畔百千迴,迴迴都如刀似刃。
當她真的冠上別的夫姓,為別的男人生兒育女時,那些話已然不止是刀了。
他覺得自己的心在遭受著綿綿不絕的淩遲,唿吸在,那把刮鱗刀就在。
他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小幺捧著他的臉,一臉嬌蠻地說,“劉義隆,你要記住,你今生都隻能唯我一人。這輩子,唯我才能冠你的夫姓。劉徐氏,嗬嗬,有點難聽呢。還是宜都王妃聽起來順耳點。”
若他隻是宜都王,沒有足夠的勢力扳倒徐獻之,也許這世上就真的會有獨一無二的劉徐氏。
可惜,徐芷歌早已經歿了。歿了兩迴。
這世上從來沒有過劉徐氏,更不是獨一無二的,以後,也再不會有了。
小幺成了他一個人的記憶,沒有母姓,沒有夫姓,活在他前世記憶裏的夢幻泡影。
“小幺。”在他重重地又一次磕著後腦勺那刻,他對著虛空,喚出了聲。有酸澀淚意滑落眼角,滲入鬢發,“小幺,小幺……”他不知對著虛空的記憶,輕喚了多少聲。
不禍與過往無異,依舊貪戀蕪歌煮的茶。
炭爐上茶香嫋嫋,蕪歌因為有喜,早戒了茶了。她執壺斟滿一杯茶給那少年,就挑眉問詢地看著不禍。
隻一個眼神,不禍就了然。兩人之間的默契,實在難得。不禍解嘲地笑笑,推了推茶杯:“你放心,我好歹是個巫醫,有沒有喜,我自己是曉得的。”她說得波瀾不驚,倒是她身側的少年羞紅了臉。
蕪歌有些好笑地睨了她一眼,這才給她斟了茶:“緣來自有機,現在沒有,也快了。”
不禍無所謂地笑了笑,刻意裝著漫不經心地道歉:“祭天禮,實在抱歉,我被扶不吝那混小子算計了。”她身側的少年越發羞紅了臉,眼角餘光偷瞄她的表情。
蕪歌掃一眼曖昧的兩人,勾唇笑了笑:“你還沒介紹你的朋友呢。”
“平郎。”不禍淺抿一口,扭頭對那少年道,“你去園子裏逛逛吧。我與阿蕪有些話要聊。”
那少年起身,靜默地拱了拱手,乖順地離去。
蕪歌看著少年的背影,又飛快地斂了眸,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和避忌。
“恭喜哦。”
蕪歌抬眸,總覺得眼前的巫女染了些世俗女子的煙火氣,說起話來也有了女子嬌憨的意味:“謝謝。”
“水至清則無魚。”不禍慵懶地抿著茶,目光滑過茶室的窗欞,落在園子裏閑庭散步的少年身上,“玉娘的事,你別太介懷。終究她跟了陛下那麽年,若陛下對她毫不留情,那樣的男子倒更可怕。”
蕪歌不置可否地抿了口白水:“我沒立場也沒理由介懷,便不會庸人自擾。”
不禍迴眸看她,唇畔勾著悵惋笑意:“阿蕪,有時,我真羨慕你。你比我更適合做巫女。”
“你是嘲諷我和你一樣借種生子嗎?”蕪歌半真半假地笑問。
不禍微怔,旋即捧腹大笑:“哈哈,阿蕪,我真是好久沒笑得這樣暢快了。”她笑得眉眼彎彎,神采奕奕:“我真好奇,拓跋燾知道他淪為種馬會是個怎樣的表情。”
院落裏的少年,聽到女子爽朗的笑聲,不由住步,透著大開的窗欞,往裏頭望去。
蕪歌正好看向窗外,與那少年的目光交接。那少年羞得趕忙垂眸,疾步遁走。蕪歌原本心緒是不暢快的,見到這幕便迴眸取笑不禍:“平郎不錯,瞧著對你倒是有心有情的。”
“嗯。”不禍毫不遮掩自己對那少年的滿意,點頭道,“他挺善解人意,又幹淨,深得我心。”
“如此,也恭喜你。”蕪歌舉杯。
不禍舉起茶杯碰了上去:“我今日來是給陛下占卜出征的吉日的。”
蕪歌早猜到了幾分,她斂眸:“哪天是吉日?”
“後日。”不禍慵懶地伸了個懶腰,這做派半點不像以前的她,倒有了幾分扶不吝的懶散模樣,“陛下原本還想在出征那日再來場祭天禮,再要你鑄一次金人的。”她看著蕪歌:“我從小就認識拓跋燾,還沒見他這樣心虛和害怕過誰呢。”
蕪歌不甚在意:“他今日是派你來當說客的嗎?”
“哈哈,不不,我覺得他那樣的混世魔王,就該有人有人治。”不禍一改不苟言笑的做派,又一次爽笑出聲,半晌,她才斂笑正色道,“阿蕪,姚太後現在已經被幽禁,姚頓珠今天一早也被廢了,貶為庶民。火凰營的帥印雖然不在你手上,但我遲早是要聽命於你的。鑄金人是遲早的事。我等你。”
蕪歌並不想再提鑄金人和火凰營,岔開了話題:“若不是你正兒八經地說這後半句,我還以為你又是扶不吝假扮的。”
不禍怔了怔,隨即,解嘲地笑了笑:“我也覺得自己性子變了好多。也許,男女之事魚水之歡,當真能改變一個人吧。”她笑意褪去:“人還是糊塗些好。扶不吝那樣無煩無惱的,當真讓人羨慕。”
蕪歌的手不經意地覆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附和著呢喃:“難得糊塗。”她抬眸:“不禍,在我們南方,有個習俗,新婚的夫婦一般都會抱個大胖童子去喜榻上蹦躂兩圈,美其名曰,引巢。不如你來做我孩兒的幹娘吧,雖然可能亂了輩分——”
“好啊。”不禍打斷她,滿口答應,“我們扶族和拓跋族沒關係,不存在輩分不輩分的。”
蕪歌自覺為未出世的孩子在魏國討了張護身符,笑了笑:“等孩子出世,你要送他一副項圈,作為人契之禮。”
“好,就依你們的習俗。”
兩人正聊得歡,月媽媽咚咚敲了門,“小姐,心一少爺來了。”
是請平安脈的時辰了。蕪歌看一眼不禍,見她神色無異,點了點頭:“讓他進來吧。”
月媽媽才走,不禍就起身告辭:“我該走了,改日再來看你。”
蕪歌也不多留,點了點頭。
不禍和平郎急匆匆離去時,還是迎麵撞見了心一。不禍無波無瀾地笑了笑,就與心一擦肩而過。
心一慘白著臉,目光落在她身側的少年身上。
那少年似是覺察到了什麽,目光膠著在心一臉上,步子都緩了下來……
若不是出了婉寧的事,拓跋燾出征前的幾日是很平靜的。
出征前一日,蕪歌得知婉寧的消息,已是日上三竿。自從她有喜後,拓跋燾就沒再允她出入過商行。蕪歌知曉,拓跋燾是怕動手剪除姚黨,對方狗急跳牆會趁機拿了自己做要挾。
“小姐,三奶奶捎信來,您若是去不了商行,她把人送過來也行。那丫頭倔得很,怕隻有你能勸得了。”月媽媽一臉焦急和惋惜。
“她何時投的凰水?”蕪歌眼神有些迷惘。
月媽媽在她身後墊了個軟墊,歎道:“小少爺今日要去軍營報到,便在昨天一早給了她放妻書和宅子的地契。哪曉得她就是不肯離開徐府。哎,小少爺也是個強脾氣,就差了丫鬟婆子請她走了。那丫頭在府門前跪了一整天,一直跪到入夜。小少爺也沒等今早天明了,昨天夜裏,就去了軍營。”
月媽媽又是一聲長歎:“你也曉得,小少爺的脾氣,嘴上是極不饒人的。府門口,也不曉得說了什麽難聽的話。那丫頭走是走了,卻徑直去了梧橋投河。要不是小少爺一早不放心,派人跟著,怕是人就沒了。”
蕪歌靠著軟榻,雙手覆上小腹,唏噓道:“這孽,是我造的,的確該我去解。”她深吸一氣:“吩咐下去,備馬車。”
月媽媽有些為難:“您現在能出去嗎?”
“這天下都太平了。有什麽去不得的。”蕪歌不以為意地起身。
月媽媽攙著她,道:“婉寧姑娘是個好的,小少爺怎麽就這麽看不上人家呢?哎,這可如何是好?”
蕪歌聽著,隻覺得眉眼發酸。自己的弟弟,她是知道的,若是沒看上人家,還不一定會放她走呢?
蕪歌一行趕到商行後院,便見到婉寧一臉菜色,呆若木雞地靠坐在榻上。
“你們出去吧。”蕪歌對月媽媽和丫頭婆子說。
婉寧聞聲這才看了過來,凝滯的眸子頃刻就染了淚。她掀起被子,就要起身下跪,被蕪歌一把攔住了。
“好好躺著吧。”蕪歌順勢坐在了榻沿。
婉寧低眸,一臉哀戚、愧疚和難堪:“對不起,娘娘,奴婢答應您的事一件都沒做到,愧對您的大恩。”
蕪歌輕唿一氣,眼角很酸澀,她卻笑了笑:“談不上大恩,你無需介懷。慶兒既放你走,便有他的道理。你得了自由,又有銀子傍身,該好好過日子。怎麽這樣想不開呢?”
婉寧的淚唰了下來,咬著唇,強忍著不哭,卻止不住抽泣。
“女子不一定非得嫁人不可的。嫁了人,若不是良配,改嫁也很正常。你別鑽牛角尖。”蕪歌竭力開解。
婉寧雙手揪著被子,整個人都微微發顫:“奴婢不是想不開,奴婢隻是想為少爺守住秘密。”
蕪歌震驚地看著她。
婉寧抬眸,滿目悲戚,哽咽道:“少爺都……都跟奴婢說了。”她搖頭:“奴婢當真不介意的,奴婢隻想守在少爺身邊,哪怕是個灑掃丫頭也是可以的。可……”一串淚滑落,她哽道:“奴婢隻是想少爺知道,奴婢誓死留在他身邊。”
“你這是何苦?”蕪歌不曾料想,弟弟竟然會把這樣難以啟齒的隱衷對她坦白,眼角酸澀難忍,她歎道,“你既然知曉了原委,慶兒的心意,你便該知曉。何苦如此逼他呢?”
婉寧癡惘地搖頭:“奴奴婢——”
“你的心意,我明白。”蕪歌打斷她,“可你想的好,對他來說,未必是好,卻是負擔。”
婉寧一雙淚眸,顫顫的,噙滿淚水:“奴婢知道了。”她落寞地垂眸。
“你好些歇著。是我對不住你。你有什麽想要的,我都可以補償。”
婉寧搖頭:“奴婢不要補償。”忽地,她的眸子亮了亮,一把攀住蕪歌的胳膊,滿目乞求:“娘娘,求娘娘收留奴婢,在商行也好,入宮也好,哪裏都好,讓奴婢跟著娘娘。”
蕪歌驚疑又探究地看著她。
“今生無緣,不得靠近,奴婢隻想能遠遠的,時常能見到他,也好。”
蕪歌看著眼前卑微入塵的女子,輕歎著為她拭淚:“傻姑娘,他未必值得起你這樣的深情。人生很長,你還年輕——”
“不。”婉寧哭著打斷她,“奴婢想得很明白,奴婢將來也不會後悔,求娘娘成全。”她說著,掀起被子,就又要下跪。
“別跪了。”蕪歌也不知是拗不過眼前女子的執拗,還是心存了愧疚憐憫,竟勉為其難應下了,“養好了身子,再來別苑找我吧。”
“謝娘娘成全!”
翌日,拓跋燾再度禦駕親征,北伐柔然,拓跋丕和樓婆羅分別為左右先鋒,崔浩為軍師,大軍浩浩蕩蕩出了平城。
京城內外,都是為帝王送行的百姓。
蕪歌隔著重重圍牆,都聽得見震耳欲聾的萬歲朝賀。舊年,他出征時,自己是何等惶恐,還記憶猶新,如今,心境卻截然不同了。柔然早已是強弩之末,他此次北伐凱旋,隻是時日之差。
她站在窗欞前,望著豔陽高照的青天,雙手合十,念了句,“求佛祖保佑。”
建康宮,暮靄冥冥,清曜殿的練功房裏,木頭人都不知被徒手砍斷了幾根。
茂泰憂心忡忡地偷瞄殿內,走火入魔般不斷舞槍弄棒,肉搏拳打的主子,長歎一氣。他記得上迴主子狂躁地練功時,是徐小姐勸阻了他。
如今,卻是再沒人能勸得了主子了。
殿內,義隆一拳砸裂木頭人後,整個人疲遝地攤倒在地上,緊攥的拳頭斑斑駁駁的,全是血痕,雙腿和胳膊的肌肉因為過度疲憊而微抽著。
從早上收到那封密報到現在,他滴水未喝,粒米未進,一刻都沒停歇,直到力竭。
他心口的血,好像在上迴封妃大典時,就已經嘔幹淨了。現在,心口悶悶的,卻連血都吐不出來了,和心口無法言道的痛楚一樣,隻能深埋心底。
他茫然地盯著天頂,似乎又看到那個嬌俏不可方物的小丫頭,一臉震怒地看著自己,嬌嗔道:“阿車,你想什麽呢?什麽龍生九子,各個不同,你當我是母豬啊?我才不要生那麽多孩子,痛死了。像我娘,就隻生了哥哥弟弟和我,三個就足夠了。最多三個,不能再多了。”
他現在確實有了九子,還有幾個采女的肚皮裏也許還有兒子。
在放小幺離去的這一年多時光裏,他把那些曾經冷落宮門,連麵都不曾見過的采女美人,輪流翻了牌子。龍榻上,那些女子鮮有第二迴出現的。他成了市井所嘲諷的“夜夜做新郎”的風流紈絝。
那麽多的妃嬪,那麽多的孩子。他卻一點都不快活。他甚至記不清,他現在有幾位公主了。
若是可以,他情願用所有的孩子,去換小幺肚子裏的那個。
他閉著眼,腦袋一下一下磕著地板。曾經他覺得不想給,不該給小幺的,後位也好,子嗣也好,現如今,他隻覺得統統都該是她的。
“與你長相廝守的,是你的劉袁氏。而我會冠上別的男子的姓氏,堂堂正正地活出個人樣。”
這句話反反複複響徹在他耳畔百千迴,迴迴都如刀似刃。
當她真的冠上別的夫姓,為別的男人生兒育女時,那些話已然不止是刀了。
他覺得自己的心在遭受著綿綿不絕的淩遲,唿吸在,那把刮鱗刀就在。
他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小幺捧著他的臉,一臉嬌蠻地說,“劉義隆,你要記住,你今生都隻能唯我一人。這輩子,唯我才能冠你的夫姓。劉徐氏,嗬嗬,有點難聽呢。還是宜都王妃聽起來順耳點。”
若他隻是宜都王,沒有足夠的勢力扳倒徐獻之,也許這世上就真的會有獨一無二的劉徐氏。
可惜,徐芷歌早已經歿了。歿了兩迴。
這世上從來沒有過劉徐氏,更不是獨一無二的,以後,也再不會有了。
小幺成了他一個人的記憶,沒有母姓,沒有夫姓,活在他前世記憶裏的夢幻泡影。
“小幺。”在他重重地又一次磕著後腦勺那刻,他對著虛空,喚出了聲。有酸澀淚意滑落眼角,滲入鬢發,“小幺,小幺……”他不知對著虛空的記憶,輕喚了多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