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第一天結束,對幾部新上映的電影也差不多有所了解。


    很快影院那邊首日票房也公布出來。


    《韓城救贖》7900萬領先,《迷城風雲》6800萬緊隨其後。


    兩部電影口碑也差不多,目前都已經跌破8。


    作為都有香江班底、都是內地製片的動作片,場麵是夠燃,但是仍然是老問題,兩地風格難以統一,文戲和武戲的割裂。


    然後為了湊在一起,劇情也作出讓步變得破碎。


    這都是一直受人汙垢的老問題了,中港合拍的電影之路,還有一段路要走。


    如何把香江的電影人才吸納、適應內地的生存土壤,也一直發生著碰撞。


    不過觀眾對這一點還是比較寬容和期待的,況且作為兩部爆米花電影,也在合格範圍內。


    《轟炸計劃》第一天票房很不錯,拿下4600萬票房,落入第二梯隊。


    浩瀚娛樂實力雄厚,影帝影後雙雙加盟力捧太子爺彭浩瀚,加上張曲洋、貴族男孩的客串,拉攏了無數粉絲和路人。


    現在就是這樣,打出“大片”的名頭,自然就會有人買單。


    不過一番試讀之後,口碑徹底崩盤,已經跌破5分,甚至有人指責他們侮辱先烈,不尊重曆史。


    加上之前的《空中碉堡》,彭浩瀚也徹底坐實“票房毒藥”的稱號。


    《青春之歌》票房4100萬,這是一部受眾針對女性的流量電影,它們有一個專屬名字,叫“小妞電影”。


    這類電影一般口碑會崩盤,但是卻有一股魔幻的力量將它救起來,無數女人為它掏錢買票。


    前世的《小時代》係列、《失戀33天》、《翻滾吧,腫瘤君》、《前任》係列就是典型的例子。


    打著青春、治愈係的名頭,其實就是愛情毒雞湯。


    當然,小妞電影本身沒錯,它隻是女性視角的電影而已。


    錯的是導演,為了迎合市場,把什麽垃圾都扔進來。


    《青春之歌》也不例外,第一天就直接跌到六分以下,並且多了一個名字《青春之狗血》。


    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收割票房,甚至許多女性觀眾還要拉著男朋友一起二刷觀賞。


    許多或追求或熱戀中的男人,自然也投其所好向美女們發出邀請。


    第五名《天若有情》,票房3600萬,比《青春之歌》低。


    然而這成績卻一下驚掉無數人的眼睛!


    要知道《青春之歌》的排片高達18%,《天若有情》隻有10%,然而兩者票房隻相差了不到500萬!


    按照排片和票房占比,它隻有《天若有情》的百分之六十多。


    而且兩部片子都是愛情、流量的綜合體。


    雖然大家都覺得《天若有情》壓根不夠實力和《青春之歌》硬碰硬,但都是將它們歸為一個類型的。


    然而現在,李子軒一個流量明星的號召力,就頂他們一大堆!


    還是他在口碑這麽差的情況下,還是在裏訊力推的情況下!


    可以說這一次的較量,《青春之歌》完敗!


    什麽男團女團,什麽小花小生,壓根不夠看!


    裏訊的流量幹不過李子軒?開什麽玩笑?


    許多人不由得再次將目光凝聚在他身上。


    這家夥的粉絲粘度也太恐怖了吧?一下就將他的電影票房推到這麽高?


    除了他的粉絲,現在誰還會去看他的電影?女媧書庫


    嗯,春晚上的表演影響力也不弱,還是有一定加成的。


    更恐怖的是,《天若有情》評分再次炸裂。


    幾大網上售票平台評分都在9分以上,豆芽評分依舊堅挺在8.8,無數人打下五星力薦!


    一堆人不要錢似的拚命吹。


    “一堆人爭個你死我活,沒想到《天若有情》成了最大的黑馬!”


    “不會吧?三千六百多萬票房?李狗蛋這部電影口碑爆炸了啊!”


    “口碑決定一切,原來李狗蛋說的是自己。”


    “這電影超級感人,幾首歌配得太好了!大愛!”


    “大愛《追夢人》!唐紫煙未來可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驚喜!”


    “我一個大男人在電影院看哭了,你信嗎?”


    “片尾主題曲響起來那一刻,眼淚真的禁不住!”


    “真的吹爆這部電影,我女朋友都拉著我去二刷了。”


    “樓上撒狗糧的滾!”


    “李狗蛋也太會騙人眼淚搞煽情了吧?前有《那年那兔》,現在有《天若有情》,更別說他寫的歌。”


    “這樣的純愛電影,居然讓我無比心動。”


    “媽媽,我又相信愛情了!”


    ……


    許多影評人也紛紛撰稿蹭熱度。


    “《天若有情》憑什麽用一個簡單的故事贏盡無數人的眼淚?”


    “黑馬橫空出世,原來李子軒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天若有情》票房異軍突起,都是歌曲的功勞嗎?”


    “原來這才是最有港味的一部電影!”


    “細數兩部流量+愛情,《天若有情》為何能力壓《青春之歌》?”


    ……


    李子軒想爭的不是《青春之歌》,但這世界就是這樣,很多東西自然而然就會被放在一起。


    兩部電影被一次又一次拿來比較,對《青春之歌》各種踩,雙方粉絲都快打起來了。


    京城某地,一堆電影圈的大佬坐成一團,還有來不了的,通過視頻參加會議。


    會議的主題,焦點無疑是大年初一的票房。


    “今年年初一的總票房成功突破三億,比去年增加了一億多。”


    中影集團的董事長周建森一臉欣慰。


    作為有關部門,中影肩負著振興國內電影的責任,電影產業的欣榮發展,他自然樂意看到。


    但是,這個成績並不足以讓大家驕傲,甚至有點低於大家的預期。


    去年暑假檔,一部《狐仙》橫空出世,最終拿下27億票房,更是首日破億。


    相對來說,今年的春節檔就不是那麽出彩了。


    “今年春節檔的片子好像沒有哪部爆款的,幾部大片水準都不是太高。”


    票房有時候也代表不了什麽,隻是人口紅利而已,電影質量才是關鍵。


    這些年沒有一部能在國外爆紅的電影,就已經很說明了問題,是電影人的一大心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退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李花滿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李花滿枝並收藏我要退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