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算得上是個正派人,但正派人也是有脾氣的,而且他還是個十分有文化的讀書人,說出來的話很有一套,“足下事無道之君,勞乎?”這句話很陰險,王朗不能明說長天是無道之君,因為這會變成敵人,這也不是腦子正常的一方諸侯,會有的外交辭令。
但是這個問題的前提,都隱晦的將長天放到了無道之君的位置上。不管石韜迴答累還是不累,都不合適。
這句話,從正麵迴答,顯然是個大陷阱,但是石韜如果不做迴答,那麽代表長天而來的石韜,就會自動矮王朗一頭。
作為長天的使者,如果不注意這些,那麽傳出去就是一樁笑話,長天沒有任人之能、識人不明的笑話。
天下有不少人,會很樂於見到這個笑話。
而同樣的,作為出使的使者,也不可能對出使的對象惡言相向、翻臉罵人,這傳出去仍然是個笑話,而且手下人都這麽無禮,這顯然就徹底坐實了,長天是無道之君的這個說法。
所以正派人動怒,也是很麻煩的。
不過類似這種外交手段,即便不是因為王朗動怒,也通常為人所廣泛使用,外交就是這種樣子,先要在言語上壓你一頭,墮了你的聲勢,之後談判顯然就對自己這邊更有利一些。這都是有先例的,在春秋戰國時期,可謂多不勝數。
最有名的比如晏子使楚、完璧歸趙等等,而晏子使楚聞名天下的那兩句話就是,“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以及“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賢主,其不肖者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古人如此,今人也不差,石韜就很不差。
他聞言後,從容自若,臉上沒有半點的怒氣,雙手交叉在小腹,不卑不亢道:“一拜一起,未為勞也。”
王朗一聽,雙眼一翻直視石韜,似乎想把這人看個通透,一邊的虞翻也同樣看向了石韜,心道“右將軍麾下,果然人才濟濟。”
石韜的話很簡單,裏麵的意思更簡單,王朗問他侍奉無道之君是不是很累,石韜迴答說:“也談不上累,隻不過(對你)躬身行了個禮罷了。”
結合石韜見到王朗時,那恭敬出使的禮節,石韜將原本不能正麵迴答的問題,用同樣的手法,原封不動的還給了王朗自己。
不得不說,這很妙。
“果然巧舌如簧,你家右將軍,使你來會稽,所為何事?”王朗哼道。
石韜笑了笑,道:“人言王府君,洪量大度,禮賢接士,今日一見,果然傳言不可盡信也。”
“王某未曾見過,有欺上瞞下,招搖撞騙之賢人良士也。”王朗也不是好相與的,既然貶低長天達不到效果,那麽貶低長天派來了使者,也一樣。
“正如石某適才所說,人言安得盡信,府君豈不聞,三人成虎之事邪?”石韜笑道,他對自己的壞名聲根本不屑一顧,這些事是他為了徐庶和自己所做的,根本不會後悔。
王朗終於正眼看向了石韜。
這一次王朗臉上,露出了一些微妙的神情,隨後道:“請入席。”
石韜微微一笑,這次出使現在算是開始了。
不是覲見皇帝或者上官,雙方也不是敵對,就官位身份來說,長天還要遠高於王朗,所以王朗讓長天的使者站著說話是行不通的,這也是石韜沒有迴答王朗,問他來幹什麽這個問題的原因所在。
“右將軍命你來會稽,所為何事?”王朗再一次問道。
“我主素知府君乃賢良仁德之士,欲救公於危難也。”石韜道。
“會稽素來承平,或有山越賊子,偶有犯難,不過癬疥疾爾,王某何危之有?”王朗不屑道。
“交州朱符,於會稽素有鯨吞之意,丹陽周昕、豫章周術,無不虎視眈眈,此為外患,會稽山越,屢屢作亂,冶縣呂合,步步蠶食,此為內憂,如此內憂外患,何言承平無難?”石韜淡淡道。
“朱符與二周,與某相善,又同是漢室郡守,怎會來圖,至於山越之亂,自古有之,屢犯屢敗,何慮之有?至於那呂合,哼,還不是拜天下知名的右將軍,無辜殺了其好友秦狼所致!”王朗不快道。
石韜並不理會王朗的不快,也不去辯解殺秦狼對還是不對,他緩緩道:“自宦官亂政,黃巾造反以來,漢室蒙難,江山失統,前有董卓專權,後有諸侯並起,如今天下,已是強者稱雄,弱者惴惴,府君自審,較天下諸侯,是強是弱乎?”
“弱。”王朗如實的說道。
這種事情,王朗沒必要說場麵話,現在天下的形勢,也事實如此,朱符和周昕確實與他有書信交往,但真說關係怎麽怎麽好,也還沒到這份上。
“於朱符、周昕而言,是強是弱?”石韜又問道。
“朱符乃朱俊長子,素有戰功,聲名在外,周昕可與袁術一爭長短,某不如此二人。”王朗想了想道。
“若其二者之一,出兵來圖,府君如之奈何?”石韜道。
“想我會稽,敢戰之士,亦有數萬,進取或有不足,自守無虞。”王朗正色道,這種事上示弱是不可能的。
“若二者結伴而來,府君又當如何?”石韜笑道。
王朗開始皺眉了,如果交州刺史朱符和丹陽太守周昕一起來打他,他估計是擋不住的,不過打也不是不能打。
石韜並沒有說完,他再次說道:“若此二者,聯合山越、呂合而來,府君無生路矣!”
這次王朗確實沒話說了,這四路一起來,他確實根本沒辦法抵擋。
“此不過揣測之言,我與二人無怨無仇,為何無故來犯?”王朗問道。
“袁公路糾結公孫瓚與陶謙,與曹袁二人大戰於匡亭,若其得勝還好,若其大敗,則必退迴壽春,轉圖江東,首當其衝著必是丹陽,周昕與袁術,孰強孰弱,無需分辨,周昕敗於袁術,則何去何從?”石韜道。
“會稽郡偷安一隅,更兼民生殷富,端的是,重振旗鼓首選之地也。”石韜看著王若有所指道。
“王某在此,豈會容他胡作非為。”王朗反問道。
“此正是府君之危也。”石韜道。
“何意?”
“周昕素有野心,必不願屈居府君之下,既如此,勾連朱符,圖謀會稽便是周昕首選。”石韜侃侃而談道。
“那朱符行事頗為兇暴,不可盡信,周昕隻率孤軍,與其勾連,無異與虎謀皮,豈會如此不智?”王朗還是不信,石韜這些臆想猜測。
“府君莫非忘了,山越、呂合乎?”石韜笑了。
王朗聽後再次皺緊了眉頭,如果周昕把山越和呂合拉進來,攪渾了會稽這個大水塘,然後從中取利,確實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這些都是有前提的,而且都還是假設,至少先要袁術會失敗,然後退迴壽春,再然後周昕打不過袁術,還要往他的會稽逃跑。
這些都是假設,那麽首先袁術會輸麽?
王朗心裏不禁想到。
石韜看出了對方的想法,微笑道:“袁公路,必輸無疑。”
“何以見得?”王朗立刻問道。
石韜心中一喜,對方這麽快的反問,就說明自己那些純屬猜測推想的話,真正說到王朗的心裏去了。事情差不多能成了。
但是這個問題的前提,都隱晦的將長天放到了無道之君的位置上。不管石韜迴答累還是不累,都不合適。
這句話,從正麵迴答,顯然是個大陷阱,但是石韜如果不做迴答,那麽代表長天而來的石韜,就會自動矮王朗一頭。
作為長天的使者,如果不注意這些,那麽傳出去就是一樁笑話,長天沒有任人之能、識人不明的笑話。
天下有不少人,會很樂於見到這個笑話。
而同樣的,作為出使的使者,也不可能對出使的對象惡言相向、翻臉罵人,這傳出去仍然是個笑話,而且手下人都這麽無禮,這顯然就徹底坐實了,長天是無道之君的這個說法。
所以正派人動怒,也是很麻煩的。
不過類似這種外交手段,即便不是因為王朗動怒,也通常為人所廣泛使用,外交就是這種樣子,先要在言語上壓你一頭,墮了你的聲勢,之後談判顯然就對自己這邊更有利一些。這都是有先例的,在春秋戰國時期,可謂多不勝數。
最有名的比如晏子使楚、完璧歸趙等等,而晏子使楚聞名天下的那兩句話就是,“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以及“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賢主,其不肖者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古人如此,今人也不差,石韜就很不差。
他聞言後,從容自若,臉上沒有半點的怒氣,雙手交叉在小腹,不卑不亢道:“一拜一起,未為勞也。”
王朗一聽,雙眼一翻直視石韜,似乎想把這人看個通透,一邊的虞翻也同樣看向了石韜,心道“右將軍麾下,果然人才濟濟。”
石韜的話很簡單,裏麵的意思更簡單,王朗問他侍奉無道之君是不是很累,石韜迴答說:“也談不上累,隻不過(對你)躬身行了個禮罷了。”
結合石韜見到王朗時,那恭敬出使的禮節,石韜將原本不能正麵迴答的問題,用同樣的手法,原封不動的還給了王朗自己。
不得不說,這很妙。
“果然巧舌如簧,你家右將軍,使你來會稽,所為何事?”王朗哼道。
石韜笑了笑,道:“人言王府君,洪量大度,禮賢接士,今日一見,果然傳言不可盡信也。”
“王某未曾見過,有欺上瞞下,招搖撞騙之賢人良士也。”王朗也不是好相與的,既然貶低長天達不到效果,那麽貶低長天派來了使者,也一樣。
“正如石某適才所說,人言安得盡信,府君豈不聞,三人成虎之事邪?”石韜笑道,他對自己的壞名聲根本不屑一顧,這些事是他為了徐庶和自己所做的,根本不會後悔。
王朗終於正眼看向了石韜。
這一次王朗臉上,露出了一些微妙的神情,隨後道:“請入席。”
石韜微微一笑,這次出使現在算是開始了。
不是覲見皇帝或者上官,雙方也不是敵對,就官位身份來說,長天還要遠高於王朗,所以王朗讓長天的使者站著說話是行不通的,這也是石韜沒有迴答王朗,問他來幹什麽這個問題的原因所在。
“右將軍命你來會稽,所為何事?”王朗再一次問道。
“我主素知府君乃賢良仁德之士,欲救公於危難也。”石韜道。
“會稽素來承平,或有山越賊子,偶有犯難,不過癬疥疾爾,王某何危之有?”王朗不屑道。
“交州朱符,於會稽素有鯨吞之意,丹陽周昕、豫章周術,無不虎視眈眈,此為外患,會稽山越,屢屢作亂,冶縣呂合,步步蠶食,此為內憂,如此內憂外患,何言承平無難?”石韜淡淡道。
“朱符與二周,與某相善,又同是漢室郡守,怎會來圖,至於山越之亂,自古有之,屢犯屢敗,何慮之有?至於那呂合,哼,還不是拜天下知名的右將軍,無辜殺了其好友秦狼所致!”王朗不快道。
石韜並不理會王朗的不快,也不去辯解殺秦狼對還是不對,他緩緩道:“自宦官亂政,黃巾造反以來,漢室蒙難,江山失統,前有董卓專權,後有諸侯並起,如今天下,已是強者稱雄,弱者惴惴,府君自審,較天下諸侯,是強是弱乎?”
“弱。”王朗如實的說道。
這種事情,王朗沒必要說場麵話,現在天下的形勢,也事實如此,朱符和周昕確實與他有書信交往,但真說關係怎麽怎麽好,也還沒到這份上。
“於朱符、周昕而言,是強是弱?”石韜又問道。
“朱符乃朱俊長子,素有戰功,聲名在外,周昕可與袁術一爭長短,某不如此二人。”王朗想了想道。
“若其二者之一,出兵來圖,府君如之奈何?”石韜道。
“想我會稽,敢戰之士,亦有數萬,進取或有不足,自守無虞。”王朗正色道,這種事上示弱是不可能的。
“若二者結伴而來,府君又當如何?”石韜笑道。
王朗開始皺眉了,如果交州刺史朱符和丹陽太守周昕一起來打他,他估計是擋不住的,不過打也不是不能打。
石韜並沒有說完,他再次說道:“若此二者,聯合山越、呂合而來,府君無生路矣!”
這次王朗確實沒話說了,這四路一起來,他確實根本沒辦法抵擋。
“此不過揣測之言,我與二人無怨無仇,為何無故來犯?”王朗問道。
“袁公路糾結公孫瓚與陶謙,與曹袁二人大戰於匡亭,若其得勝還好,若其大敗,則必退迴壽春,轉圖江東,首當其衝著必是丹陽,周昕與袁術,孰強孰弱,無需分辨,周昕敗於袁術,則何去何從?”石韜道。
“會稽郡偷安一隅,更兼民生殷富,端的是,重振旗鼓首選之地也。”石韜看著王若有所指道。
“王某在此,豈會容他胡作非為。”王朗反問道。
“此正是府君之危也。”石韜道。
“何意?”
“周昕素有野心,必不願屈居府君之下,既如此,勾連朱符,圖謀會稽便是周昕首選。”石韜侃侃而談道。
“那朱符行事頗為兇暴,不可盡信,周昕隻率孤軍,與其勾連,無異與虎謀皮,豈會如此不智?”王朗還是不信,石韜這些臆想猜測。
“府君莫非忘了,山越、呂合乎?”石韜笑了。
王朗聽後再次皺緊了眉頭,如果周昕把山越和呂合拉進來,攪渾了會稽這個大水塘,然後從中取利,確實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這些都是有前提的,而且都還是假設,至少先要袁術會失敗,然後退迴壽春,再然後周昕打不過袁術,還要往他的會稽逃跑。
這些都是假設,那麽首先袁術會輸麽?
王朗心裏不禁想到。
石韜看出了對方的想法,微笑道:“袁公路,必輸無疑。”
“何以見得?”王朗立刻問道。
石韜心中一喜,對方這麽快的反問,就說明自己那些純屬猜測推想的話,真正說到王朗的心裏去了。事情差不多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