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孚的舉動並沒有人發現,不過他還是停止了下一步的動作,因為他看見荀攸在對他搖頭。
伍孚此人曾深受族兄伍瓊的厚恩,經常想報答對方但是苦於沒有機會,直到伍瓊被董卓殺死,他悲憤不已,為此在荀攸聯絡他,讓他投靠董卓,尋機刺殺時,伍孚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自春秋以來,這一段講求究忠義的年代,從來不缺少死士,而伍孚便是這種為了目的甘於舍生,並且可以不擇手段的人。
不怕死在這種時期,不算什麽能耐,不怕死的人很多,但是聰明的人卻很少,伍孚知道隻有真正的智者,才能讓他有機會的報仇雪恨,於是伍孚很果斷的選擇了相信荀攸。
在之前伍孚拜訪趙謙的舉動,並非荀攸授意,而是伍孚自行其是,他的目的很簡單,要刺殺董卓,難!很難!刺殺成功自然萬事大吉,那麽自己萬一刺殺失敗,之後的事又當如何呢?他並非是為自己的身後事考慮,伍孚想的是,即便刺殺失敗了,也不能讓董卓好過,力爭讓董卓在自己製造的麻煩裏,疲於奔命。
而忙中出錯,這是必然的事,所以這樣做,就能讓後來者,可能更簡單的抓住董卓犯錯的時機,一擊斃命,送他進地獄。長安城裏要董卓死的絕不止他一人,對於這點,伍孚深信不疑。
至於伍孚能想到的所謂給董卓增加麻煩,隻得就是他拜訪趙謙的舉動,他要把這一盆子髒水,徹底潑到,老頭的身上,讓趙謙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死士的想法。很恐怖,很齷齪,很極端,也十分卑鄙。
不過幸好的是,荀攸阻止了對方。
以荀攸的智慧,自然能了解伍孚此舉的意圖,荀攸並不是極端的人,況且這已經不能叫做非常人了,這種行為根本就不能稱之為人,荀攸不屑於這麽辦,他之前的示意隻是讓伍孚不要輕舉妄動,而並非讓對方準備行刺,顯然伍孚會錯了意。
他確實曾說過如果董卓死掉,他趙謙也能含笑九泉了,但這是建立在趙謙和董卓強硬對抗的前提之上,而現在趙謙為了天子甘心自汙,就證明了此人足夠的忠義,荀攸不希望這樣的人,死在這種卑鄙的手段之下,漢室的忠良已然不多了。
更何況,他有自己的謀劃,而伍孚正是較為關鍵的一環,至於在這裏行刺,成功率太低,別人看不到但是眼觀八方的荀攸,如何會看不見趙雲正在靠近伍孚呢,這種頂尖的武將,向來對殺意極為的敏銳,更別說對方此行擔任的是護衛之責。
他相信趙雲肯定是感受到了伍孚散發出來的殺意,才在蔣幹的授意下,準備阻止對方。
荀攸感到這個武將很強大,而且十分心細和敏銳,絕對是戰場上的大將,根本不像呂布那樣的粗枝大葉,自詡天下無敵,隻有等危難加身了之後,才會恍然大悟,悔之莫及,這根本是個蠢材,一夫之勇罷了。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現在都絕非最佳時機。
至於有沒有其他人能看出伍孚的舉動,他相信藏在對麵武將堆裏的賈詡能,自從虎牢見過賈詡之後,他就仔仔細細的查探了此人的過往,得出的結論是不足為慮,這賈詡慣喜歡自保,極度缺乏主動,為了保命可以智計百出,其他時候根本無需理會。討董時因為覆巢之下沒有完卵,他賈詡才會阻止自己,現在董卓死不死跟對方完全沒關係。
胡毋班三人,被董卓直接趕出了洛陽,他們每朝東走一步,就離自己的死亡近一步,說服二袁這種事,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二袁與董卓有滅門之恨,怎麽可能讓董賊的使臣活下去,二話不說宰了對方才是最正常的選擇,而且就算二袁不殺他們,他們也要逼著對方殺了自己,因為董卓的意思很簡單,一旦說服不成他們卻苟活下來,那麽他們家人一樣要受戮,甚至三人還不能幹脆的選擇自殺,不然同樣家小不保,這才是這件差事最狠毒的地方。
這種煎熬到底是何種感受,隻有他們自己才能體會到。朝中百官卻沒幾個人會同情他們,不過是咎由自取罷了。
因為出了口氣,大為舒暢的董胖子,笑容滿滿,而十分親近的拍了拍伍孚的後背,這毫無防範的舉動,惹得伍孚幾次想抽出利刃,紮死這胖子,但又被他強行給忍住了,他選擇相信荀攸的判斷。
殊不知此時趙雲就在一旁虎視眈眈,隻要伍孚敢妄動,趙雲有足夠把握,一擊製敵。
救董胖子一命,這種機會,作為長天一方的蔣幹來說,是絕不會放過的。
胖子誌得意滿,一掃之前的憤懣,舔著大肚子準備離去,但是他自以為放過了趙謙,不等於老頭會這麽輕鬆的放過他,老頭有自己的堅持。
“太師且慢。”趙謙冷聲說道。
“老兒還有何事?不妨說出來,老夫大人大量,或可答應於你。”董卓轉過身,笑道。
“老朽都官從事,並無罪責,敢問太師為何殺他?”趙謙語氣冷淡,但是其間充斥的剛硬,任誰都能體會到。
胖子頓時不樂意了,他殺個人什麽時候要向別人解釋了,他殺趙謙的都官從事完全是為了泄憤,自己饒了趙謙的老命,這老貨反而不知好歹,還敢責問自己。
董卓的眼睛眯了起來,危險的看著趙謙說:“老夫殺人,何須向爾一介庶民交代!”
“老朽隻要還站在這朝堂之上,便還是司隸校尉,隻有今日出了宮門,才算庶人,老朽的都官從事向來能力有加,且恭謙有禮,事母至孝,乃是我大漢的好臣民!太師隨意將之處死,今日必要給老朽及其孤兒寡母一個交代!”趙謙的眼神與董卓撞在一起,根本沒有絲毫的退縮。
胖子眨了幾下眼睛,有些納悶,這老不死的怎麽就這麽不怕死呢???
趙謙的話,讓趙溫以及不少朝官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來。
胖子未免讓自己的好心情被老頭打擾,於是轉頭對皇帝說道:“都官從事,既是良善,為國赴死,當有封賞,奉其都亭侯,其嫡子襲爵,陛下老臣所言可否?”
這已經是他的底線了,他不可能主動承認自己,因為泄憤而殺了個人。
“準奏。”劉協麵無表情的說道,他心中的失望,還未平複。
董卓聽後轉身就走,根本不想看見趙謙。
但是。
“太師且慢!”老頭再次開口道。
這次連蔣幹等人的心也提了起來,在心中也有些不快,這趙謙怎麽有些不知好歹呢。
董卓立刻惱了,當場怒喝道:“老兒,汝莫非以為本太師,不敢誅你九族!”
趙謙冷冷一笑,說道:“太師大權在握,要誅老夫九族,易如反掌,然有些話,卻不得不說。”
“好!那本太師就聽你說!”董卓的怒火又被徹底吊了起來,絲毫不掩飾臉上的殺氣。
“太師領銜朝政,手掌雄兵,總皇威,握機要,虎視海內,獨步九州,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之意,包舉宇內,吞並八荒之心,可謂英雄了得!然,太師須知,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這朝廷還是天子的朝廷,不知太師,何時還政於陛下?”趙謙前麵碩兒慷慨激昂,後麵突然淡淡的問道。
趙謙這話當然不是誇董卓,而是暗諷他安於享樂,不思進取。最關鍵的還是,什麽時候交權。
董卓聞言一愣,他是聽不出趙謙暗諷的,隻當是趙謙為了讓他交權,故意吹捧他,董卓看向了劉協,粗眉一抬,問道:“陛下可是想親政?”
這種毫無前兆的展開,讓百官不知所以,紛紛看向了劉協。
十歲小皇帝的心,這時候又激動了起來,他覺得自己看錯趙謙了,這老人仍然在為自己著想,劉協有些慚愧,也有些感動。
董卓的話,讓他不知怎麽迴答,他當然想親政,誰不想呢?但是他不敢。
劉協有些忐忑的說:“朕自知年幼,尚不能周全天下,還請太師暫領朝廷,待朕束發之後,交迴便可。”
小劉協的心思有些簡單,他現在不敢要,但是還不忘補充,希望董卓能在他十五歲束發的時候,還政。
董胖子看著劉協,不發一語,讓小皇帝的心裏,極為不安,他對董卓的害怕,是刻在骨子裏的。
突然董卓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哈,既然陛下有此意,老臣權且代領,等陛下年及束發,老夫自當還政於陛下!”
“哈哈哈。”董卓說完大袖一揮,轉身大步走出殿堂,一邊走還在一邊大笑不止。
董卓的離去,讓百官紛紛鬆了口氣,闞澤和蔣幹也同時長籲,董卓的威勢,實在太大,真不知自家主公麵對董卓的時候,是何種心情。
長天當然不會有什麽特別的感覺,他怕個鳥。
伍孚此人曾深受族兄伍瓊的厚恩,經常想報答對方但是苦於沒有機會,直到伍瓊被董卓殺死,他悲憤不已,為此在荀攸聯絡他,讓他投靠董卓,尋機刺殺時,伍孚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自春秋以來,這一段講求究忠義的年代,從來不缺少死士,而伍孚便是這種為了目的甘於舍生,並且可以不擇手段的人。
不怕死在這種時期,不算什麽能耐,不怕死的人很多,但是聰明的人卻很少,伍孚知道隻有真正的智者,才能讓他有機會的報仇雪恨,於是伍孚很果斷的選擇了相信荀攸。
在之前伍孚拜訪趙謙的舉動,並非荀攸授意,而是伍孚自行其是,他的目的很簡單,要刺殺董卓,難!很難!刺殺成功自然萬事大吉,那麽自己萬一刺殺失敗,之後的事又當如何呢?他並非是為自己的身後事考慮,伍孚想的是,即便刺殺失敗了,也不能讓董卓好過,力爭讓董卓在自己製造的麻煩裏,疲於奔命。
而忙中出錯,這是必然的事,所以這樣做,就能讓後來者,可能更簡單的抓住董卓犯錯的時機,一擊斃命,送他進地獄。長安城裏要董卓死的絕不止他一人,對於這點,伍孚深信不疑。
至於伍孚能想到的所謂給董卓增加麻煩,隻得就是他拜訪趙謙的舉動,他要把這一盆子髒水,徹底潑到,老頭的身上,讓趙謙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死士的想法。很恐怖,很齷齪,很極端,也十分卑鄙。
不過幸好的是,荀攸阻止了對方。
以荀攸的智慧,自然能了解伍孚此舉的意圖,荀攸並不是極端的人,況且這已經不能叫做非常人了,這種行為根本就不能稱之為人,荀攸不屑於這麽辦,他之前的示意隻是讓伍孚不要輕舉妄動,而並非讓對方準備行刺,顯然伍孚會錯了意。
他確實曾說過如果董卓死掉,他趙謙也能含笑九泉了,但這是建立在趙謙和董卓強硬對抗的前提之上,而現在趙謙為了天子甘心自汙,就證明了此人足夠的忠義,荀攸不希望這樣的人,死在這種卑鄙的手段之下,漢室的忠良已然不多了。
更何況,他有自己的謀劃,而伍孚正是較為關鍵的一環,至於在這裏行刺,成功率太低,別人看不到但是眼觀八方的荀攸,如何會看不見趙雲正在靠近伍孚呢,這種頂尖的武將,向來對殺意極為的敏銳,更別說對方此行擔任的是護衛之責。
他相信趙雲肯定是感受到了伍孚散發出來的殺意,才在蔣幹的授意下,準備阻止對方。
荀攸感到這個武將很強大,而且十分心細和敏銳,絕對是戰場上的大將,根本不像呂布那樣的粗枝大葉,自詡天下無敵,隻有等危難加身了之後,才會恍然大悟,悔之莫及,這根本是個蠢材,一夫之勇罷了。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現在都絕非最佳時機。
至於有沒有其他人能看出伍孚的舉動,他相信藏在對麵武將堆裏的賈詡能,自從虎牢見過賈詡之後,他就仔仔細細的查探了此人的過往,得出的結論是不足為慮,這賈詡慣喜歡自保,極度缺乏主動,為了保命可以智計百出,其他時候根本無需理會。討董時因為覆巢之下沒有完卵,他賈詡才會阻止自己,現在董卓死不死跟對方完全沒關係。
胡毋班三人,被董卓直接趕出了洛陽,他們每朝東走一步,就離自己的死亡近一步,說服二袁這種事,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二袁與董卓有滅門之恨,怎麽可能讓董賊的使臣活下去,二話不說宰了對方才是最正常的選擇,而且就算二袁不殺他們,他們也要逼著對方殺了自己,因為董卓的意思很簡單,一旦說服不成他們卻苟活下來,那麽他們家人一樣要受戮,甚至三人還不能幹脆的選擇自殺,不然同樣家小不保,這才是這件差事最狠毒的地方。
這種煎熬到底是何種感受,隻有他們自己才能體會到。朝中百官卻沒幾個人會同情他們,不過是咎由自取罷了。
因為出了口氣,大為舒暢的董胖子,笑容滿滿,而十分親近的拍了拍伍孚的後背,這毫無防範的舉動,惹得伍孚幾次想抽出利刃,紮死這胖子,但又被他強行給忍住了,他選擇相信荀攸的判斷。
殊不知此時趙雲就在一旁虎視眈眈,隻要伍孚敢妄動,趙雲有足夠把握,一擊製敵。
救董胖子一命,這種機會,作為長天一方的蔣幹來說,是絕不會放過的。
胖子誌得意滿,一掃之前的憤懣,舔著大肚子準備離去,但是他自以為放過了趙謙,不等於老頭會這麽輕鬆的放過他,老頭有自己的堅持。
“太師且慢。”趙謙冷聲說道。
“老兒還有何事?不妨說出來,老夫大人大量,或可答應於你。”董卓轉過身,笑道。
“老朽都官從事,並無罪責,敢問太師為何殺他?”趙謙語氣冷淡,但是其間充斥的剛硬,任誰都能體會到。
胖子頓時不樂意了,他殺個人什麽時候要向別人解釋了,他殺趙謙的都官從事完全是為了泄憤,自己饒了趙謙的老命,這老貨反而不知好歹,還敢責問自己。
董卓的眼睛眯了起來,危險的看著趙謙說:“老夫殺人,何須向爾一介庶民交代!”
“老朽隻要還站在這朝堂之上,便還是司隸校尉,隻有今日出了宮門,才算庶人,老朽的都官從事向來能力有加,且恭謙有禮,事母至孝,乃是我大漢的好臣民!太師隨意將之處死,今日必要給老朽及其孤兒寡母一個交代!”趙謙的眼神與董卓撞在一起,根本沒有絲毫的退縮。
胖子眨了幾下眼睛,有些納悶,這老不死的怎麽就這麽不怕死呢???
趙謙的話,讓趙溫以及不少朝官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來。
胖子未免讓自己的好心情被老頭打擾,於是轉頭對皇帝說道:“都官從事,既是良善,為國赴死,當有封賞,奉其都亭侯,其嫡子襲爵,陛下老臣所言可否?”
這已經是他的底線了,他不可能主動承認自己,因為泄憤而殺了個人。
“準奏。”劉協麵無表情的說道,他心中的失望,還未平複。
董卓聽後轉身就走,根本不想看見趙謙。
但是。
“太師且慢!”老頭再次開口道。
這次連蔣幹等人的心也提了起來,在心中也有些不快,這趙謙怎麽有些不知好歹呢。
董卓立刻惱了,當場怒喝道:“老兒,汝莫非以為本太師,不敢誅你九族!”
趙謙冷冷一笑,說道:“太師大權在握,要誅老夫九族,易如反掌,然有些話,卻不得不說。”
“好!那本太師就聽你說!”董卓的怒火又被徹底吊了起來,絲毫不掩飾臉上的殺氣。
“太師領銜朝政,手掌雄兵,總皇威,握機要,虎視海內,獨步九州,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之意,包舉宇內,吞並八荒之心,可謂英雄了得!然,太師須知,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這朝廷還是天子的朝廷,不知太師,何時還政於陛下?”趙謙前麵碩兒慷慨激昂,後麵突然淡淡的問道。
趙謙這話當然不是誇董卓,而是暗諷他安於享樂,不思進取。最關鍵的還是,什麽時候交權。
董卓聞言一愣,他是聽不出趙謙暗諷的,隻當是趙謙為了讓他交權,故意吹捧他,董卓看向了劉協,粗眉一抬,問道:“陛下可是想親政?”
這種毫無前兆的展開,讓百官不知所以,紛紛看向了劉協。
十歲小皇帝的心,這時候又激動了起來,他覺得自己看錯趙謙了,這老人仍然在為自己著想,劉協有些慚愧,也有些感動。
董卓的話,讓他不知怎麽迴答,他當然想親政,誰不想呢?但是他不敢。
劉協有些忐忑的說:“朕自知年幼,尚不能周全天下,還請太師暫領朝廷,待朕束發之後,交迴便可。”
小劉協的心思有些簡單,他現在不敢要,但是還不忘補充,希望董卓能在他十五歲束發的時候,還政。
董胖子看著劉協,不發一語,讓小皇帝的心裏,極為不安,他對董卓的害怕,是刻在骨子裏的。
突然董卓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哈,既然陛下有此意,老臣權且代領,等陛下年及束發,老夫自當還政於陛下!”
“哈哈哈。”董卓說完大袖一揮,轉身大步走出殿堂,一邊走還在一邊大笑不止。
董卓的離去,讓百官紛紛鬆了口氣,闞澤和蔣幹也同時長籲,董卓的威勢,實在太大,真不知自家主公麵對董卓的時候,是何種心情。
長天當然不會有什麽特別的感覺,他怕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