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被焚燒殆盡,如當頭的一盆冷水,徹底熄滅了,袁紹西征的雄心壯誌。沒了洛陽這座橋頭堡,想要攻取長安,勢必萬分艱難,勞心勞力不說,其他諸侯,顯然不會和他齊心,他袁紹可沒有本事,一邊防備周邊諸侯的覬覦,一邊和董卓大戰。
因此,袁紹轉而把思緒轉到,爭霸天下上來,隻要自己平定了關東,統領冀、幽、青、徐、兗、豫,等州,不怕董卓不授首,不怕天下不歸心。
現在還有個問題,那就是劉協還在董卓手裏,總是有些不便,因此他考慮是不是,也擁立一個皇帝做傀儡,這樣就能名正言順了。
不過這之前,還有件小事,要辦一下,那就是傳國玉璽,玉璽在他弟弟袁術手裏,這點二袁心知肚明,但是除了長天之外的其他人並不知道。
袁紹決定先從玉璽著手,當然他也知道,直接開口問袁術要,那是不可能給他的,所以他一直在想著什麽辦法,然而這幾日卻一直找不到什麽好機會,不過,今天機會來了。
諸侯連日大宴,根本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有些急功的孫堅,知道洛陽沒了,諸侯不可能會再去攻打長安,那樣虛耗耗費錢糧,根本得不償失,因此孫堅覺得,還不如迴長沙,去打蠻人,留在這裏毫無益處,於是今天酒宴中,就起身對袁紹說道。
“堅抱小恙,欲歸長沙,特來別公。”
袁紹心中一動,暗道機會來了,於是笑道:“我知公之所疾,乃傳國玉璽所害耳。”
孫堅皺眉,不明白袁紹的意思,抱拳說道:“明公此言何意?”
袁術聽了之後,斜斜看了袁紹一眼,同樣不知道對方的意思。
袁紹說:“天下英雄,鹹集酸棗,大興征伐,為國除害,是為天下大義,玉璽乃朝廷重寶,公既尋獲,當對眾留於本盟主處,隻等族滅了董卓,迎迴漢帝,複歸於朝廷,汝妄圖匿之而去,意欲何為?”
孫堅頓時怒了,大聲道:“這傳國玉璽怎會在我處!”
袁紹笑了笑,一副智珠在握,對一切了然於胸的樣子,淡淡著說道:“那日進兵洛陽,唯公先至,救滅餘火,掃除瓦礫,閉掩陵寢,均是公之所為,那晚公屯兵與建章殿,士卒有言,殿南古井,有五色毫光放出。公下令撈出一具女屍,那女屍所懷之物,可正是傳國玉璽?”
袁紹瞎編的話,卻說的跟真的一樣,讓大家頓時信了幾分,這種時候對神鬼傳說,祥瑞天降,都抱著一些敬畏之心,也不敢去反駁。
此時各路諸侯,倒真的有些相信,玉璽是在孫堅手上了,至少他們知道,玉璽絕對不在皇帝手上,因為這兩年的聖旨,都沒有傳國玉璽蓋印,而隻是一方天子印,於是紛紛用詭異的目光,盯著孫堅。
隻有袁術心裏憤憤,他算是知道袁紹的意思了。
孫堅勃然大怒,竟然用這種手段誣賴他,怒聲喝道:“我敬汝為盟主,方聽你號令,不想你竟然如此構陷於我。莫不是你袁紹,還想強逼不成!”
袁紹無比淡然的說道:“速速取出,免得自誤。”
孫堅看見眾人懷疑的眼神之後,眉頭大皺,他自詡英雄了得,不怕人詆毀,但是在座的那一個不是和他相仿的太守、刺史和州牧,孫堅忍住心中怒火,隻得恨恨說道:“我若私藏此寶,他日不得善終,必死於刀劍之下!”
這樣諸侯的眼色,才稍稍鬆懈,對孫堅信了幾分。
袁紹則揮了揮手,讓人從後麵叫出來一個小兵,對孫堅說道:“打撈之時,可有此人?”
這小兵,正是孫堅帳下的親兵,孫堅看到後,頓時怒氣爆發,拔劍就要斬殺此人,口中還罵道:“大膽賊子,安敢誣我!”
他的攻擊被顏良文醜給擋住了,袁紹也同樣拔劍在手罵道:“乃敢欺我!”
一時間孫堅的部下同時拔劍,和袁紹的部將對峙。
此時不少諸侯站了起來,勸阻孫堅,讓他離去。
孫堅狠狠的看了袁紹一眼,又有些失望的看了看袁術,最後果斷的離去,孫堅迴營拔寨,當晚便奔赴長沙而去。
袁術則一直靜坐不動,對孫堅的離去,不置一詞,他隻是等著袁紹的,下一步。
袁術的表現顯然不同於袁紹本來的預期,他隻在等袁術自己跳出來,然後抓住機會逼迫對方,就算無法讓對方拿出玉璽,也能讓袁術威信掃地。
既然已經打定了爭霸的注意,那麽是敵是友就要好好的分分清了,董卓燒了洛陽,顯然是不會再出關東了,那麽自己稱霸的道路上第一個大障礙,自然是他的親弟弟袁術,所以針對他,絕對沒錯,陷害孫堅找機會拖袁術下水,是他本來的想法,隻是他這弟弟突然變隱忍了,讓袁紹很意外,不過能挑起孫堅對袁術的不滿,也算成功了一小半,對自己的小弟,毫不維護顯然不是個稱職的老大。
對於讓袁術在眾人眼中的形象,降低了一個層次,顯然讓袁紹很有些自得,至於下一步,就讓自己這好弟弟,耐心等著吧。
而傳國玉璽,算不上是必要的東西,有是最好,實在沒有,他也能想辦法。
至於曹操在袁紹的眼中,從來都是自己的小弟,劉備則根本不成氣候,長天遠在江南,而且跟袁術關係很差,要打也是和袁術打,所以現在反倒是個可以拉攏的對象,當然如果要花大力氣,那是不值得的,這異人還不夠資格。
至於離他最近的韓馥麽……嗬嗬。
袁紹想了很多,此時竟麵露微笑,自斟自飲。
不少諸侯,此時心裏也開始明朗,這是要真正的分陣營了,挑準大腿,就能在接下來的亂世中存身。
袁紹坐在正上首,端著酒盞,麵帶微笑,看著下麵麵色各異的諸侯。
隨後,他把目光看向了韓馥,韓馥差距袁紹的目光後,有些遲疑,但是經不住袁紹,不露聲色的逼視,於是放下酒盞,開始說道。
“諸公,請聽我一言,董賊暴亂無道,恣意妄為,荼毒天下,虐流四海,禍加至尊,擅立偽帝,挾持九州,號令蒼生,貽害萬千。當今天子,實非先帝親出,如今僭妄至尊之位,不過一傀儡耳,若聽之任之,我等皆將死於其手。故韓某有意,擁立聖君,掃清天下,還大漢以安寧!”
韓馥的發言,震得其他諸侯,一愣一愣的,再立個皇帝?立誰?如果這樣倒也不是不行,至少從龍之功,是少不了的,自己的官職爵位勢必水漲船高,於是不少人心思活絡了起來。
袁紹看著有些心動的諸人,心中冷笑,暗道蠢貨,這事要是處理得好,自己不花一兵一卒,就能輕易控製大半個漢朝,至於西京,到那時候,還算個屁。
不過顯然,有人不會讓他如意。
“不可!”有兩人同時大聲喝道。
一人正是袁術,而另一人則是從帳外走進來的曹操。
因此,袁紹轉而把思緒轉到,爭霸天下上來,隻要自己平定了關東,統領冀、幽、青、徐、兗、豫,等州,不怕董卓不授首,不怕天下不歸心。
現在還有個問題,那就是劉協還在董卓手裏,總是有些不便,因此他考慮是不是,也擁立一個皇帝做傀儡,這樣就能名正言順了。
不過這之前,還有件小事,要辦一下,那就是傳國玉璽,玉璽在他弟弟袁術手裏,這點二袁心知肚明,但是除了長天之外的其他人並不知道。
袁紹決定先從玉璽著手,當然他也知道,直接開口問袁術要,那是不可能給他的,所以他一直在想著什麽辦法,然而這幾日卻一直找不到什麽好機會,不過,今天機會來了。
諸侯連日大宴,根本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有些急功的孫堅,知道洛陽沒了,諸侯不可能會再去攻打長安,那樣虛耗耗費錢糧,根本得不償失,因此孫堅覺得,還不如迴長沙,去打蠻人,留在這裏毫無益處,於是今天酒宴中,就起身對袁紹說道。
“堅抱小恙,欲歸長沙,特來別公。”
袁紹心中一動,暗道機會來了,於是笑道:“我知公之所疾,乃傳國玉璽所害耳。”
孫堅皺眉,不明白袁紹的意思,抱拳說道:“明公此言何意?”
袁術聽了之後,斜斜看了袁紹一眼,同樣不知道對方的意思。
袁紹說:“天下英雄,鹹集酸棗,大興征伐,為國除害,是為天下大義,玉璽乃朝廷重寶,公既尋獲,當對眾留於本盟主處,隻等族滅了董卓,迎迴漢帝,複歸於朝廷,汝妄圖匿之而去,意欲何為?”
孫堅頓時怒了,大聲道:“這傳國玉璽怎會在我處!”
袁紹笑了笑,一副智珠在握,對一切了然於胸的樣子,淡淡著說道:“那日進兵洛陽,唯公先至,救滅餘火,掃除瓦礫,閉掩陵寢,均是公之所為,那晚公屯兵與建章殿,士卒有言,殿南古井,有五色毫光放出。公下令撈出一具女屍,那女屍所懷之物,可正是傳國玉璽?”
袁紹瞎編的話,卻說的跟真的一樣,讓大家頓時信了幾分,這種時候對神鬼傳說,祥瑞天降,都抱著一些敬畏之心,也不敢去反駁。
此時各路諸侯,倒真的有些相信,玉璽是在孫堅手上了,至少他們知道,玉璽絕對不在皇帝手上,因為這兩年的聖旨,都沒有傳國玉璽蓋印,而隻是一方天子印,於是紛紛用詭異的目光,盯著孫堅。
隻有袁術心裏憤憤,他算是知道袁紹的意思了。
孫堅勃然大怒,竟然用這種手段誣賴他,怒聲喝道:“我敬汝為盟主,方聽你號令,不想你竟然如此構陷於我。莫不是你袁紹,還想強逼不成!”
袁紹無比淡然的說道:“速速取出,免得自誤。”
孫堅看見眾人懷疑的眼神之後,眉頭大皺,他自詡英雄了得,不怕人詆毀,但是在座的那一個不是和他相仿的太守、刺史和州牧,孫堅忍住心中怒火,隻得恨恨說道:“我若私藏此寶,他日不得善終,必死於刀劍之下!”
這樣諸侯的眼色,才稍稍鬆懈,對孫堅信了幾分。
袁紹則揮了揮手,讓人從後麵叫出來一個小兵,對孫堅說道:“打撈之時,可有此人?”
這小兵,正是孫堅帳下的親兵,孫堅看到後,頓時怒氣爆發,拔劍就要斬殺此人,口中還罵道:“大膽賊子,安敢誣我!”
他的攻擊被顏良文醜給擋住了,袁紹也同樣拔劍在手罵道:“乃敢欺我!”
一時間孫堅的部下同時拔劍,和袁紹的部將對峙。
此時不少諸侯站了起來,勸阻孫堅,讓他離去。
孫堅狠狠的看了袁紹一眼,又有些失望的看了看袁術,最後果斷的離去,孫堅迴營拔寨,當晚便奔赴長沙而去。
袁術則一直靜坐不動,對孫堅的離去,不置一詞,他隻是等著袁紹的,下一步。
袁術的表現顯然不同於袁紹本來的預期,他隻在等袁術自己跳出來,然後抓住機會逼迫對方,就算無法讓對方拿出玉璽,也能讓袁術威信掃地。
既然已經打定了爭霸的注意,那麽是敵是友就要好好的分分清了,董卓燒了洛陽,顯然是不會再出關東了,那麽自己稱霸的道路上第一個大障礙,自然是他的親弟弟袁術,所以針對他,絕對沒錯,陷害孫堅找機會拖袁術下水,是他本來的想法,隻是他這弟弟突然變隱忍了,讓袁紹很意外,不過能挑起孫堅對袁術的不滿,也算成功了一小半,對自己的小弟,毫不維護顯然不是個稱職的老大。
對於讓袁術在眾人眼中的形象,降低了一個層次,顯然讓袁紹很有些自得,至於下一步,就讓自己這好弟弟,耐心等著吧。
而傳國玉璽,算不上是必要的東西,有是最好,實在沒有,他也能想辦法。
至於曹操在袁紹的眼中,從來都是自己的小弟,劉備則根本不成氣候,長天遠在江南,而且跟袁術關係很差,要打也是和袁術打,所以現在反倒是個可以拉攏的對象,當然如果要花大力氣,那是不值得的,這異人還不夠資格。
至於離他最近的韓馥麽……嗬嗬。
袁紹想了很多,此時竟麵露微笑,自斟自飲。
不少諸侯,此時心裏也開始明朗,這是要真正的分陣營了,挑準大腿,就能在接下來的亂世中存身。
袁紹坐在正上首,端著酒盞,麵帶微笑,看著下麵麵色各異的諸侯。
隨後,他把目光看向了韓馥,韓馥差距袁紹的目光後,有些遲疑,但是經不住袁紹,不露聲色的逼視,於是放下酒盞,開始說道。
“諸公,請聽我一言,董賊暴亂無道,恣意妄為,荼毒天下,虐流四海,禍加至尊,擅立偽帝,挾持九州,號令蒼生,貽害萬千。當今天子,實非先帝親出,如今僭妄至尊之位,不過一傀儡耳,若聽之任之,我等皆將死於其手。故韓某有意,擁立聖君,掃清天下,還大漢以安寧!”
韓馥的發言,震得其他諸侯,一愣一愣的,再立個皇帝?立誰?如果這樣倒也不是不行,至少從龍之功,是少不了的,自己的官職爵位勢必水漲船高,於是不少人心思活絡了起來。
袁紹看著有些心動的諸人,心中冷笑,暗道蠢貨,這事要是處理得好,自己不花一兵一卒,就能輕易控製大半個漢朝,至於西京,到那時候,還算個屁。
不過顯然,有人不會讓他如意。
“不可!”有兩人同時大聲喝道。
一人正是袁術,而另一人則是從帳外走進來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