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才這麽點伏兵?一共也就一萬五嘛,就算突然攻勢變猛,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吧?而且徐榮本陣的兵馬也派出去了,要是聯軍中軍,拚死突破徐榮的中軍,那豈不是可以生擒徐榮了?切,我以為這伏兵有多少呢,簡直是笑話。”紅塵看到戰場不屑道。
“不,這才是讓人擔心的地方。”長天搖頭。
他和陳宮等人神色並未放鬆,虎牢關守軍至少應該有三萬,對方必定還有兵馬未出。
另一邊的諸侯,除了袁紹和曹操以外,看著徐榮那兩萬還不到的伏兵,都齊齊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笑意。
“孟德兄,這就是你說的伏兵?”喬瑁用嘲笑的語氣,對曹操說道。
然而曹操沒理他,仍然緊皺眉頭,目不轉睛的看著戰場,他身上還肩負了,在最正確的時機,下令鳴金收兵的責任,他比其他人負擔更重,曹操也同樣認定,徐榮還有後手!隨意輕動,必遭大敗!
“不然!用爾等的腦袋,好好想想!若是爾等有二十萬大軍,會在事關生死之地,隻駐紮區區一萬五守軍?我軍此刻尚在危機之中!”袁紹正聲嗬斥道。
諸侯一聽,頓時再次緊張起來。
公孫瓚一路疾馳,向敵方中軍猛衝,當看到己方士卒被圍之後,立刻快馬加鞭,他有足夠的信心在這場戰鬥中大放異彩,這些人擋不住自己,這正是讓白馬義從,揚名天下的最好時機。
緊接著,他就看到西涼大軍本陣盡出,擋在自己麵前,公孫瓚嘴角冷笑,揮舞雙頭矛,大喝一聲:“殺!”
毫無懼色的公孫瓚,帶著身後三千白馬義從和七千輕騎,直衝而去,想要一舉衝開對方的阻攔。
“禦!”徐榮那邊揮舞一麵皂色令旗,傳令道。
隻見徐榮本陣精銳,極速列陣,分成豎列,分工整齊,各司其職,不同的兵種各自排開,從對方的熟練程度,已經麵對氣勢如虹的公孫瓚鐵騎,卻毫無慌張的樣子來看,這些士卒是真正的精銳老兵,而且對付輕騎衝陣很有一套。
隻見這些士卒的前部,刀盾長矛兵,分成三排,第一排全部是由盾兵組成,一個挨著一個,緊緊排列在一起,中間幾乎不留空隙,每個人都雙手緊推盾牌,單膝跪地,一副準備抵抗衝擊的姿態。
公孫瓚見狀冷笑,一派盾兵也想擋住自己,簡直癡心妄想,但是隨後他就笑不出來了。
第二排精銳,舉起了長約二米的長矛,一頭抵地,穿過盾牌陣,超出半米有餘,這種樣子隻要靜等對方撞來便可,而第三排士卒手中的長矛更是超過了三米,以同樣的方式,出現在盾陣之前。
公孫瓚見此情景,心中惱怒,不得不放棄了,衝陣的想法,因為這樣做雖然能衝破,但是傷亡絕對不小。
他不是沒有辦法,沒必要徒增傷亡,騎兵的第一優勢就是速度,和機動性,公孫瓚口中唿嘯一聲,直接朝右前跑去,帶著騎兵劃出了一個弧線。
他想要饒到敵人側麵進攻,誰知還沒跑多遠,隻見天空一片箭雨襲來,這是剩下的那些本陣士兵所射,白馬義從頓時被射住陣腳,無法再往選定的方向前進。
公孫瓚冷笑,比弓箭誰能比得過自己騎兵的騎射。
“執弓!”
他再次帶著騎兵往右側劃出弧線,躲過了對方的箭雨,他麾下的騎士紛紛掛好長矛,開始彎弓搭箭,準備射擊。
“放!”公孫瓚大喝一聲。
一時間同樣無數的箭雨,向著對方的部隊落去,但是讓公孫瓚大吃一驚的時,對方第一排的盾兵,竟然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快速的再一次布防,替遠程部隊擋住了這一次射擊,顯然對方實在,騎兵第一次弧形右拐的時候,就已經快速在行動了,這提前量,不得不說一聲,訓練有素。這明顯是在西涼,與羌騎多次大戰中,早已刻在骨子裏的那種近乎本能般的熟練!
公孫瓚此時憤怒至極,這種兵種配置分明是,在大戰還未開始時,本陣就已經事先做好了應對騎兵的準備!不然誰會在,整支軍隊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樣也是事關軍隊統帥安危的至關重要之處,大軍本陣裏配置弓兵!要知道,大軍本陣出動的時候,無一不是,到了戰鬥最為關鍵之時。所以近戰步兵,和騎兵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不想,那徐榮竟有此遠見,著實可恨!”公孫瓚罵道,對方顯然是早已準備了,對付自己騎兵的策略。
“白馬義從,不過爾爾,比起西涼鐵騎,差的太遠了。”徐榮仍舊在本陣之中,指揮著整場戰鬥,即便他身側已經隻剩下上千親兵,此人也絲毫沒有退後一步的意思。
聯軍裏麵隻有兩支成建製的騎兵,徐榮自然不可能,不做準備。
公孫瓚看著極速再次排開陣勢的盾兵,眼中冒出怒火,說:“這次你們的長矛手來不及了吧,哼!”
兩三米的刺馬長矛,想要如同盾兵一樣,迅速的轉移陣地,顯然是不可能的。
“給我衝破他們!”公孫瓚大喊道。
徐榮眼光再次快速的略過整個戰場,看到了公孫瓚的衝鋒,再次冷笑道:“不過爾爾。”
公孫瓚重新持起雙頭矛,率領騎兵衝向對方防線,但這次敵人顯然來不及,布置長矛陣了。
“殺!”公孫瓚大喝一聲,衝在最前。
但是,他隨即馬上睜大了雙眼,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隻見原本依靠盾兵庇護著的那些遠程弓手,竟然同樣以最快的速度,一字排開,排列在盾兵的後方,然後竟然平直的拉弓搭箭,竟然是要將箭矢平射而出。
“爾敢!!!”公孫瓚看的目呲欲裂,對方竟敢用這種近乎同歸於盡的手段。
隻見無數箭矢,在高於盾牌的高度,疾射而出,全部射向了急衝而來的公孫瓚騎兵。
一輪箭射過後,那些弓兵,竟然根本不看,自己的戰果,再次快速的搭上了另一支箭,旋即再次射出。
第一此箭雨射出的時候,騎兵還未到達盾陣,等第二次箭雨射出,騎兵正好撞上了盾陣。
一時間,慘叫聲、撞擊聲、馬嘶聲四起,整個騎兵前隊亂成一團,有衝破了敵陣的,也有被盾兵擋住的,但總的來說,衝破盾陣的不多,足見這些西涼士卒的精銳程度。
騎軍衝破敵陣自然是朝前殺戮,不過此時第三輪射擊到了,這一輪射擊雖然倉促,但是由於距離太近的緣故,威力也極大,騎兵前隊遭到了慘重的打擊。
“衝過去!”公孫瓚憤怒欲狂,這三輪射擊,自己最少死了數百騎兵,傷者更多,關鍵是衝在前麵的有不少是白馬義從,而非後麵的預備役,白馬義從的損失最少兩百以上,這讓他如何不怒。
“不過爾爾。”這是徐榮第三次說這話了。
然後如果公孫瓚聽得到徐榮的話,那麽此刻他立刻會知道對方的意思,因為自己被激怒衝陣時,對方的長矛兵到了,這一輪配合簡直天衣無縫。
公孫瓚的騎兵,此時徹底被卷入了混亂的近戰之中,不得不被迫與對方的長矛手戰鬥。
而此時西涼軍的盾兵抽出了佩刀,弓兵原地丟棄了不會再用到的弓箭,也同樣抽出了武器,配合著長矛手,開始犀利的近戰攻擊。
公孫瓚瘋狂的揮舞雙頭矛,擊殺著周圍的敵人,他知道,自己的騎兵即便近戰,也絕對不怵對方,在對方隻有短刀,和不容易轉向的長矛,這兩種武器的情況下,戰勝對方隻是時間問題,但是他身為騎兵統領,卻隻能看著騎兵失去機動性,轉而近戰廝殺,這才是讓他最最憋屈的。
但這還不是,讓他為自己的魯莽感到後悔的時候,因為還有讓他更後悔的。
站在高台,冷視全場的徐榮左手高舉,往下一壓,第二路兵馬出動了。
隻見徐榮的左右再次衝出兩路各五千人馬,分別朝著公孫瓚和李然的騎兵殺去。
公孫瓚此時已經被動到了極點,再次看到數千人向他衝近時,憤怒的大吼。
“啊!!!撤退!”公孫瓚雙眼赤紅,張口怒吼。
此時再不走,那就走不了了!
他當機立斷,選擇撤退,但是騎兵的撤退遠比步兵麻煩,並且更費時間,步兵轉身即跑,騎兵則需要調轉馬頭,而這顯然是最無防備的時候。
於是又遭到一陣痛殺,傷亡極其慘重。
在無比的悲憤和憋屈中,公孫瓚至少損失了兩千騎兵,丟下了一地屍體,狼狽的撤迴。
公孫瓚並非沒有想過,繞開這些本陣精銳,然後直接突擊徐榮,他此時反而有些慶幸自己沒有選擇這麽幹,不然必然會遭到,這第二路伏兵的攔截,然後遭到兩麵夾擊,那時候得傷亡會更大。
可見這徐榮,對這場戰場的走向可謂極其清晰。
不過也有出乎他預料的事,比如另一路騎兵。
“不,這才是讓人擔心的地方。”長天搖頭。
他和陳宮等人神色並未放鬆,虎牢關守軍至少應該有三萬,對方必定還有兵馬未出。
另一邊的諸侯,除了袁紹和曹操以外,看著徐榮那兩萬還不到的伏兵,都齊齊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笑意。
“孟德兄,這就是你說的伏兵?”喬瑁用嘲笑的語氣,對曹操說道。
然而曹操沒理他,仍然緊皺眉頭,目不轉睛的看著戰場,他身上還肩負了,在最正確的時機,下令鳴金收兵的責任,他比其他人負擔更重,曹操也同樣認定,徐榮還有後手!隨意輕動,必遭大敗!
“不然!用爾等的腦袋,好好想想!若是爾等有二十萬大軍,會在事關生死之地,隻駐紮區區一萬五守軍?我軍此刻尚在危機之中!”袁紹正聲嗬斥道。
諸侯一聽,頓時再次緊張起來。
公孫瓚一路疾馳,向敵方中軍猛衝,當看到己方士卒被圍之後,立刻快馬加鞭,他有足夠的信心在這場戰鬥中大放異彩,這些人擋不住自己,這正是讓白馬義從,揚名天下的最好時機。
緊接著,他就看到西涼大軍本陣盡出,擋在自己麵前,公孫瓚嘴角冷笑,揮舞雙頭矛,大喝一聲:“殺!”
毫無懼色的公孫瓚,帶著身後三千白馬義從和七千輕騎,直衝而去,想要一舉衝開對方的阻攔。
“禦!”徐榮那邊揮舞一麵皂色令旗,傳令道。
隻見徐榮本陣精銳,極速列陣,分成豎列,分工整齊,各司其職,不同的兵種各自排開,從對方的熟練程度,已經麵對氣勢如虹的公孫瓚鐵騎,卻毫無慌張的樣子來看,這些士卒是真正的精銳老兵,而且對付輕騎衝陣很有一套。
隻見這些士卒的前部,刀盾長矛兵,分成三排,第一排全部是由盾兵組成,一個挨著一個,緊緊排列在一起,中間幾乎不留空隙,每個人都雙手緊推盾牌,單膝跪地,一副準備抵抗衝擊的姿態。
公孫瓚見狀冷笑,一派盾兵也想擋住自己,簡直癡心妄想,但是隨後他就笑不出來了。
第二排精銳,舉起了長約二米的長矛,一頭抵地,穿過盾牌陣,超出半米有餘,這種樣子隻要靜等對方撞來便可,而第三排士卒手中的長矛更是超過了三米,以同樣的方式,出現在盾陣之前。
公孫瓚見此情景,心中惱怒,不得不放棄了,衝陣的想法,因為這樣做雖然能衝破,但是傷亡絕對不小。
他不是沒有辦法,沒必要徒增傷亡,騎兵的第一優勢就是速度,和機動性,公孫瓚口中唿嘯一聲,直接朝右前跑去,帶著騎兵劃出了一個弧線。
他想要饒到敵人側麵進攻,誰知還沒跑多遠,隻見天空一片箭雨襲來,這是剩下的那些本陣士兵所射,白馬義從頓時被射住陣腳,無法再往選定的方向前進。
公孫瓚冷笑,比弓箭誰能比得過自己騎兵的騎射。
“執弓!”
他再次帶著騎兵往右側劃出弧線,躲過了對方的箭雨,他麾下的騎士紛紛掛好長矛,開始彎弓搭箭,準備射擊。
“放!”公孫瓚大喝一聲。
一時間同樣無數的箭雨,向著對方的部隊落去,但是讓公孫瓚大吃一驚的時,對方第一排的盾兵,竟然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快速的再一次布防,替遠程部隊擋住了這一次射擊,顯然對方實在,騎兵第一次弧形右拐的時候,就已經快速在行動了,這提前量,不得不說一聲,訓練有素。這明顯是在西涼,與羌騎多次大戰中,早已刻在骨子裏的那種近乎本能般的熟練!
公孫瓚此時憤怒至極,這種兵種配置分明是,在大戰還未開始時,本陣就已經事先做好了應對騎兵的準備!不然誰會在,整支軍隊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樣也是事關軍隊統帥安危的至關重要之處,大軍本陣裏配置弓兵!要知道,大軍本陣出動的時候,無一不是,到了戰鬥最為關鍵之時。所以近戰步兵,和騎兵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不想,那徐榮竟有此遠見,著實可恨!”公孫瓚罵道,對方顯然是早已準備了,對付自己騎兵的策略。
“白馬義從,不過爾爾,比起西涼鐵騎,差的太遠了。”徐榮仍舊在本陣之中,指揮著整場戰鬥,即便他身側已經隻剩下上千親兵,此人也絲毫沒有退後一步的意思。
聯軍裏麵隻有兩支成建製的騎兵,徐榮自然不可能,不做準備。
公孫瓚看著極速再次排開陣勢的盾兵,眼中冒出怒火,說:“這次你們的長矛手來不及了吧,哼!”
兩三米的刺馬長矛,想要如同盾兵一樣,迅速的轉移陣地,顯然是不可能的。
“給我衝破他們!”公孫瓚大喊道。
徐榮眼光再次快速的略過整個戰場,看到了公孫瓚的衝鋒,再次冷笑道:“不過爾爾。”
公孫瓚重新持起雙頭矛,率領騎兵衝向對方防線,但這次敵人顯然來不及,布置長矛陣了。
“殺!”公孫瓚大喝一聲,衝在最前。
但是,他隨即馬上睜大了雙眼,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隻見原本依靠盾兵庇護著的那些遠程弓手,竟然同樣以最快的速度,一字排開,排列在盾兵的後方,然後竟然平直的拉弓搭箭,竟然是要將箭矢平射而出。
“爾敢!!!”公孫瓚看的目呲欲裂,對方竟敢用這種近乎同歸於盡的手段。
隻見無數箭矢,在高於盾牌的高度,疾射而出,全部射向了急衝而來的公孫瓚騎兵。
一輪箭射過後,那些弓兵,竟然根本不看,自己的戰果,再次快速的搭上了另一支箭,旋即再次射出。
第一此箭雨射出的時候,騎兵還未到達盾陣,等第二次箭雨射出,騎兵正好撞上了盾陣。
一時間,慘叫聲、撞擊聲、馬嘶聲四起,整個騎兵前隊亂成一團,有衝破了敵陣的,也有被盾兵擋住的,但總的來說,衝破盾陣的不多,足見這些西涼士卒的精銳程度。
騎軍衝破敵陣自然是朝前殺戮,不過此時第三輪射擊到了,這一輪射擊雖然倉促,但是由於距離太近的緣故,威力也極大,騎兵前隊遭到了慘重的打擊。
“衝過去!”公孫瓚憤怒欲狂,這三輪射擊,自己最少死了數百騎兵,傷者更多,關鍵是衝在前麵的有不少是白馬義從,而非後麵的預備役,白馬義從的損失最少兩百以上,這讓他如何不怒。
“不過爾爾。”這是徐榮第三次說這話了。
然後如果公孫瓚聽得到徐榮的話,那麽此刻他立刻會知道對方的意思,因為自己被激怒衝陣時,對方的長矛兵到了,這一輪配合簡直天衣無縫。
公孫瓚的騎兵,此時徹底被卷入了混亂的近戰之中,不得不被迫與對方的長矛手戰鬥。
而此時西涼軍的盾兵抽出了佩刀,弓兵原地丟棄了不會再用到的弓箭,也同樣抽出了武器,配合著長矛手,開始犀利的近戰攻擊。
公孫瓚瘋狂的揮舞雙頭矛,擊殺著周圍的敵人,他知道,自己的騎兵即便近戰,也絕對不怵對方,在對方隻有短刀,和不容易轉向的長矛,這兩種武器的情況下,戰勝對方隻是時間問題,但是他身為騎兵統領,卻隻能看著騎兵失去機動性,轉而近戰廝殺,這才是讓他最最憋屈的。
但這還不是,讓他為自己的魯莽感到後悔的時候,因為還有讓他更後悔的。
站在高台,冷視全場的徐榮左手高舉,往下一壓,第二路兵馬出動了。
隻見徐榮的左右再次衝出兩路各五千人馬,分別朝著公孫瓚和李然的騎兵殺去。
公孫瓚此時已經被動到了極點,再次看到數千人向他衝近時,憤怒的大吼。
“啊!!!撤退!”公孫瓚雙眼赤紅,張口怒吼。
此時再不走,那就走不了了!
他當機立斷,選擇撤退,但是騎兵的撤退遠比步兵麻煩,並且更費時間,步兵轉身即跑,騎兵則需要調轉馬頭,而這顯然是最無防備的時候。
於是又遭到一陣痛殺,傷亡極其慘重。
在無比的悲憤和憋屈中,公孫瓚至少損失了兩千騎兵,丟下了一地屍體,狼狽的撤迴。
公孫瓚並非沒有想過,繞開這些本陣精銳,然後直接突擊徐榮,他此時反而有些慶幸自己沒有選擇這麽幹,不然必然會遭到,這第二路伏兵的攔截,然後遭到兩麵夾擊,那時候得傷亡會更大。
可見這徐榮,對這場戰場的走向可謂極其清晰。
不過也有出乎他預料的事,比如另一路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