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帝王之心(二十四)
自從在寶貝女兒那裏得知,國公府已經被仇人暗中窺視,那些人在背地裏正在籌劃陰謀,隨時準備視機而動對他們納蘭家出手後,納蘭振宇心裏便開始擔憂起女兒和慧茹的安全來。
“丫頭,怎麽沒見你和齊王同來?哀家最近可是看到齊王對你黏糊得緊啊!”太後一臉調笑的看著問心打趣道,這番話是她故意為之的。
太後對永樂郡主的調笑,立刻引來眾嬪妃和貴婦們的應聲附和,跟著太後一起打趣調笑起她來。
大帳內的氣氛瞬時活躍起來,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納蘭明月心悅齊王早已是眾所周之的事情,一時間,問心也沒辦法改變眾人對這件事情的認知。
對此問心甚是無奈,一邊應付著眾人對她的調笑,一邊在心裏鬱悶道:這鍋也不知道自己要背到什麽時候?
拓跋齊天在問心進帳時還高高上揚的唇角,現在已經抿成了一條線,眼神深幽,表情陰沉,身上的低氣壓顯示著他現在的心情不是那麽愉快了。
聽到眾人將齊王和小丫頭放在一處打趣、調笑、逗樂子,言辭間無處不昭顯著二人兩小無猜、親密無間的情誼。這些話讓拓跋齊天越聽越覺著刺耳,雖然極力抑製著心中的不快,還是不能抹平心中的煩躁。
“時辰就要到了,丫頭快些落座吧。”拓跋齊天不想再聽下去,開口打斷了眾人對問心的調笑。
太後在一旁不動生色的看了高宗皇帝一眼,心似明鏡,對他情緒上的變化似有所感,對自己之前的猜測又肯定了幾分。
“好了,不逗你了!明月丫頭快到哀家身邊坐。”太後麵帶微笑的著朝問心招手道。
聽到太後召喚,問心朝著太後甜甜一笑,瞅了瞅太後身邊空著的位子走了過去,能就此結束眾人對她的調侃,心裏正求之不得。
原本緊挨著太後落座的是一個穿戴貴重,衣衫華麗,長相俊俏秀美,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
當看到問心往她這邊走了過來,少女臉上立刻露出極為不滿的表情,不情不願的向外挪了個位置。
對少女倨傲無禮的態度,問心沒在意也不想去計較,隻是在心裏有點疑惑,總覺得此女有些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她是誰。
能坐在太後身邊的貴女其身份都不簡單,但在這種地方敢有恃無恐的當眾給自己甩臉子,這架子未免太大了點?
緊挨著太後身側的一個位置坐下後,問心偏過頭笑眯眯的看向少女,禮貌的向她道謝:“方才有勞了!”
少女斜睨了問心一眼,一臉倨傲的冷聲道:“納蘭明月你裝什麽裝?難道還要本郡主叫你永樂郡主不成?”
問心頓感無語,心裏也算是服了這姑娘,在這麽多貴人跟前,她竟然毫不顧忌的用這種挑釁態度來直問自己。
此刻,問心真想笑笑的問她:少女,你出門帶腦子沒?
秦嬤嬤見自家小姐對眼前這位貴女一臉懵圈的表情,估計小姐還沒有認出她的身份,趕緊上前一步,低下頭輕聲提醒道:“小姐,這是樂平郡主,你忘了嗎?她是恭親王的嫡女,這次是特意隨恭親王迴京參加圍獵的。”
聽完秦嬤嬤的介紹,問心恍然大悟,終於從原主的記憶想起她是誰了。
難怪剛才她會用那種態度對自己說話,想來這已經是兩人的相處模式了,這樂平郡主必定是不滿意自己現在和她身份平等了,她在自己跟前已經沒有優越感了,才會故意拿話來擠懟她。
說來這個樂平郡主與納蘭明月也算是手帕之交,隻是兩人從小到大見麵就掐,誰對誰都不服氣。樂平郡主自持身份比她高,而納蘭明月則更得太後喜歡,兩人可謂是相愛相殺中長大。
兩年前,樂平郡主剛滿十三歲,不知道發什麽瘋成天哭著喊著她長大了要嫁給姑父當皇後,整個皇宮被她鬧得雞飛狗跳。最後,高宗皇帝被搞得實在頭大,讓人將她送迴關外交給恭親王親自管束。
想起這些往事,看著眼前這個一臉驕縱的樂平郡主,問心靈光一閃,感覺自己找了整治柳飛雪的契機了。
問心悄悄向太後四周環視了一圈,在席間發現了不少新麵孔,在座少女們個個裝扮精致,如花似玉、貌若天仙。
看來想趁著這次皇家圍獵的檔口,把自家閨女嫁進皇宮的人還真不少。
高宗皇帝的原配,元後故去已久,且並無留下子嗣,宮中至今後位空懸。
樂平郡主趕在此時迴京,想來對皇後之位是誌在必得。
說起這個樂平郡主就不能不提她的父王――恭親王,恭親王雖然常年駐守關外,仍是大秦十大部落的首領之一,也是如今朝中唯一一位還握有兵權的實權王爺。
恭親王與高宗皇帝本是堂兄弟,當年高宗皇帝在眾皇子中還處於弱勢的時候,恭親王就和納蘭振宇一致看好他。兩人聯手力促高宗上位,有從龍有功,為大秦奪下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並且,恭親王為人豪爽很會審時度勢,在高宗皇帝繼位後,恭親王怕自己功高震主,又因為與高宗有姻親關係,便自請常駐關外,高宗皇帝對他一直頗為信賴和敬重。
提到大秦的婚俗習慣,那是相當的混亂,大秦原身以遊牧民族為主,沒有入主中原前,各部族都信奉神道教。
神道教的教義信奉自然,以實力為尊,盛行族內通婚,對親緣輩分並不看重,‘收續婚’、‘轉房婚’、‘世代婚’、‘搶婚製’等等,在各部族之間是司空見慣的事。
當年高宗皇帝年少落魄的時候,娶的就是恭親王的親妹妹,也就已故的元後娘娘,而樂平郡主長大後,卻一心想要嫁給自己的親姑父。按大秦的婚俗習慣,樂平郡主想要嫁給高宗皇帝完全是有可能的。
問心想到這裏麵亂七八糟的親戚關係,真心感到高宗皇帝這一家子怎的一個亂字了得,在心裏默默歎道:貴圈真亂,傷不起!
自從在寶貝女兒那裏得知,國公府已經被仇人暗中窺視,那些人在背地裏正在籌劃陰謀,隨時準備視機而動對他們納蘭家出手後,納蘭振宇心裏便開始擔憂起女兒和慧茹的安全來。
“丫頭,怎麽沒見你和齊王同來?哀家最近可是看到齊王對你黏糊得緊啊!”太後一臉調笑的看著問心打趣道,這番話是她故意為之的。
太後對永樂郡主的調笑,立刻引來眾嬪妃和貴婦們的應聲附和,跟著太後一起打趣調笑起她來。
大帳內的氣氛瞬時活躍起來,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納蘭明月心悅齊王早已是眾所周之的事情,一時間,問心也沒辦法改變眾人對這件事情的認知。
對此問心甚是無奈,一邊應付著眾人對她的調笑,一邊在心裏鬱悶道:這鍋也不知道自己要背到什麽時候?
拓跋齊天在問心進帳時還高高上揚的唇角,現在已經抿成了一條線,眼神深幽,表情陰沉,身上的低氣壓顯示著他現在的心情不是那麽愉快了。
聽到眾人將齊王和小丫頭放在一處打趣、調笑、逗樂子,言辭間無處不昭顯著二人兩小無猜、親密無間的情誼。這些話讓拓跋齊天越聽越覺著刺耳,雖然極力抑製著心中的不快,還是不能抹平心中的煩躁。
“時辰就要到了,丫頭快些落座吧。”拓跋齊天不想再聽下去,開口打斷了眾人對問心的調笑。
太後在一旁不動生色的看了高宗皇帝一眼,心似明鏡,對他情緒上的變化似有所感,對自己之前的猜測又肯定了幾分。
“好了,不逗你了!明月丫頭快到哀家身邊坐。”太後麵帶微笑的著朝問心招手道。
聽到太後召喚,問心朝著太後甜甜一笑,瞅了瞅太後身邊空著的位子走了過去,能就此結束眾人對她的調侃,心裏正求之不得。
原本緊挨著太後落座的是一個穿戴貴重,衣衫華麗,長相俊俏秀美,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
當看到問心往她這邊走了過來,少女臉上立刻露出極為不滿的表情,不情不願的向外挪了個位置。
對少女倨傲無禮的態度,問心沒在意也不想去計較,隻是在心裏有點疑惑,總覺得此女有些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她是誰。
能坐在太後身邊的貴女其身份都不簡單,但在這種地方敢有恃無恐的當眾給自己甩臉子,這架子未免太大了點?
緊挨著太後身側的一個位置坐下後,問心偏過頭笑眯眯的看向少女,禮貌的向她道謝:“方才有勞了!”
少女斜睨了問心一眼,一臉倨傲的冷聲道:“納蘭明月你裝什麽裝?難道還要本郡主叫你永樂郡主不成?”
問心頓感無語,心裏也算是服了這姑娘,在這麽多貴人跟前,她竟然毫不顧忌的用這種挑釁態度來直問自己。
此刻,問心真想笑笑的問她:少女,你出門帶腦子沒?
秦嬤嬤見自家小姐對眼前這位貴女一臉懵圈的表情,估計小姐還沒有認出她的身份,趕緊上前一步,低下頭輕聲提醒道:“小姐,這是樂平郡主,你忘了嗎?她是恭親王的嫡女,這次是特意隨恭親王迴京參加圍獵的。”
聽完秦嬤嬤的介紹,問心恍然大悟,終於從原主的記憶想起她是誰了。
難怪剛才她會用那種態度對自己說話,想來這已經是兩人的相處模式了,這樂平郡主必定是不滿意自己現在和她身份平等了,她在自己跟前已經沒有優越感了,才會故意拿話來擠懟她。
說來這個樂平郡主與納蘭明月也算是手帕之交,隻是兩人從小到大見麵就掐,誰對誰都不服氣。樂平郡主自持身份比她高,而納蘭明月則更得太後喜歡,兩人可謂是相愛相殺中長大。
兩年前,樂平郡主剛滿十三歲,不知道發什麽瘋成天哭著喊著她長大了要嫁給姑父當皇後,整個皇宮被她鬧得雞飛狗跳。最後,高宗皇帝被搞得實在頭大,讓人將她送迴關外交給恭親王親自管束。
想起這些往事,看著眼前這個一臉驕縱的樂平郡主,問心靈光一閃,感覺自己找了整治柳飛雪的契機了。
問心悄悄向太後四周環視了一圈,在席間發現了不少新麵孔,在座少女們個個裝扮精致,如花似玉、貌若天仙。
看來想趁著這次皇家圍獵的檔口,把自家閨女嫁進皇宮的人還真不少。
高宗皇帝的原配,元後故去已久,且並無留下子嗣,宮中至今後位空懸。
樂平郡主趕在此時迴京,想來對皇後之位是誌在必得。
說起這個樂平郡主就不能不提她的父王――恭親王,恭親王雖然常年駐守關外,仍是大秦十大部落的首領之一,也是如今朝中唯一一位還握有兵權的實權王爺。
恭親王與高宗皇帝本是堂兄弟,當年高宗皇帝在眾皇子中還處於弱勢的時候,恭親王就和納蘭振宇一致看好他。兩人聯手力促高宗上位,有從龍有功,為大秦奪下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並且,恭親王為人豪爽很會審時度勢,在高宗皇帝繼位後,恭親王怕自己功高震主,又因為與高宗有姻親關係,便自請常駐關外,高宗皇帝對他一直頗為信賴和敬重。
提到大秦的婚俗習慣,那是相當的混亂,大秦原身以遊牧民族為主,沒有入主中原前,各部族都信奉神道教。
神道教的教義信奉自然,以實力為尊,盛行族內通婚,對親緣輩分並不看重,‘收續婚’、‘轉房婚’、‘世代婚’、‘搶婚製’等等,在各部族之間是司空見慣的事。
當年高宗皇帝年少落魄的時候,娶的就是恭親王的親妹妹,也就已故的元後娘娘,而樂平郡主長大後,卻一心想要嫁給自己的親姑父。按大秦的婚俗習慣,樂平郡主想要嫁給高宗皇帝完全是有可能的。
問心想到這裏麵亂七八糟的親戚關係,真心感到高宗皇帝這一家子怎的一個亂字了得,在心裏默默歎道:貴圈真亂,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