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帝王之心(十)
這一世,柳飛雪雖然還是獻上聖經並且帶頭捐款,卻因為問心的巧妙出手,讓整件事情的走向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讓她多年來的籌劃化為泡影。
心中已有了決斷,拓跋齊天對太後道:“母後,朕明日早朝便昭告朝臣開壇祈雨一事,這次宮中募集善款的諸多事宜還要勞煩母後操持了。”
“皇上放心,哀家定不負皇上囑托。”太後笑著點頭道。
得到太後的承諾後,拓跋齊天起身匆匆離去,留下一眾嬪妃在慈寧宮相對無言。
問心敢提祈雨儀式這茬,當然要感謝她的外掛神器,誰讓鏡兒告訴她,不久之後,老天爺便會降下甘露,解了這西北旱災之苦。
迴到養心殿,拓跋齊天立馬召集群臣書房議事,將問心之前的提議拿出來與眾臣商議。
得知此主意為輔國公之女所出,眾臣皆驚,齊齊向輔國公道賀,紛紛稱讚他養了個好女兒。
納蘭振宇麵帶微笑的接受著眾人誇讚,心裏卻大吃一驚,無法想像這麽絕妙的主意竟然是自己寶貝女兒提出來的。自家女兒成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一時間,納蘭振宇心中五味雜陳,讓他這個當爹爹有種幸福來得太突然的感覺。
自從上次與寶貝女兒交心後,納蘭振宇一直在想辦法退了與皇家的這門婚事,心裏深悔當初不應該輕易迴答皇上的賜婚。如今在自己沒有萬全之策前,他不敢貿貿然出手,不然會讓寶貝女兒將來的處境更加艱難。
想到之前齊王對寶貝女兒的羞辱之言,納蘭振宇眉頭緊蹙,看向一旁的齊王麵露不虞之色。
拓跋齊天將輔國公的神情看在眼裏,齊王和明月丫頭之間的事情,他也略有所聞,能理解輔國公護犢子的心情。
在拓跋齊天心裏,如今的納蘭明月隻是一個性情率真可愛,又異常聰慧的小丫頭。隨著年歲和心智的逐漸成熟,她身上散發出的光芒,一日比一日光彩眩目,讓他不禁也為之側目,心中更添了幾分說不清倒不明的喜愛之情。
想到小丫頭從小心悅齊王,自己這個兒子還不知道珍惜,拓跋齊天對齊王的感觀發生了很大變化,深感他配不上問心,心裏對他升起了幾分不滿。
經過眾臣一番商議後,拓跋齊天終於拍板定論,擬定詔書,宣布儀式當日,他將親自率領皇室宗親和文武百官,一同前去為旱區災民祈雨求福。
等群臣退出書房後,拓跋齊天朝準備離開的齊王叫道:“璟顏留下,朕有話問你。”
齊王應諾,趕緊頓住腳步,轉身恭敬的站在一旁,聽候父皇訓誡。
拓跋齊天皺起眉頭,瞥了他一眼,沉聲問道:“朕聽聞,你曾口出妄言,對明月丫頭甚為不喜,可有此事?”
從小對父皇敬畏甚懼的拓跋璟顏,從高宗的語氣中聽到了濃濃的責備之意,心中大駭,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躬身否認道:“父皇,兒臣不知這些傳聞從何而來,兒臣從小與明月妹妹一起長大,一直疼愛她都來不及,哪裏會有如此荒謬的想法?請父皇明鑒!”
拓跋齊天盯著他看了半晌,慎而重之的告誡道:“你心裏明白就好!明月丫頭聰慧絕倫是輔國公唯一的掌中明珠,一直甚得太後的歡心,朕也極為喜愛,日後必會是你的賢內助。”
拓跋璟顏早已嚇得冷汗淋漓,連忙應諾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一定不會辜負明月妹妹。”
見齊王態度誠懇,今日也算是被自己敲打過了,拓跋齊天揮手讓他離去:“如此甚好,下去吧。”
望著齊王離去的背影,想到他與小丫頭將來琴瑟和鳴的樣子,拓跋齊天心裏突然有些不是滋味,深吸了幾口氣,將這種不適感強行壓了下去。
離開書房後,拓跋璟顏用手拭去額頭上的冷汗,心中驚駭不以,暗忖:沒想到自己隨意報怨的一句話竟然能被父皇知曉,看來平時自己的一舉一動皆在父皇的掌控中。這納蘭明月竟然能有本事讓父皇和皇祖母都如此維護她,往日裏倒是本王小瞧了她!
想到今日父皇對他的告誡,以及輔國公手中的兵權,拓跋璟顏決定以後對納蘭明月的態度稍微好一些,暫時與她虛以委蛇。大不了以後大婚後與她相敬如賓,等將來他上位掌權後,要什麽樣的女人還不是隨他心意。
問心若是知道齊王此刻的想法,肯定噴他一臉狗血,讓他有多遠滾多遠。當真是臉大如盆,太把自己當根蔥了!
此後,齊王對問心的態度是從未有過的溫柔小意,知道她近來一直在宮中陪伴太後,便三天兩頭跑去慈寧宮刷存在感,閑著沒事還給她送個禮物啥的。
齊王的刻意討好,讓問心煩不勝煩,但也知道現在還不是與他翻臉的時候,隻能與他假意周旋,心裏忍不住吐槽:齊王,你的盛寵,臣女真心不想要!
見皇孫終於意識到明月丫頭的好了,太後對此大感欣慰,對齊王的態度也愈加和顏悅色起來。
每每看到齊王在眾人麵前對問心大獻殷勤,拓跋齊天心裏越發不是滋味起來,眼裏暗藏的不悅之色越來越深。不過他將自己這種暗戳戳吃味的行為掩飾的很好,沒有讓任何人察覺出來。
在此期間,由太後主持,各宮娘娘牽頭,在宮中舉辦一次的盛大的募捐宴會,這次宴會舉辦的非常成功,籌集到了一大筆善款善物,暫時緩解了國庫鎮災銀兩不足的壓力。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大明山聖壇祈雨的日子。
這一日,盛京萬人空巷,人們全都湧向了大明山,盼望能一瞻皇上和天潢貴胄們的風采。
這次儀式由神道教最德高望重的多摩大祭師親自主持,由於之前準備工作得當,整個祈雨儀式舉行的非常順利。
高宗皇帝亦是如願的籌集到的巨額善款,解了國庫空虛的燃眉之急。
看著祭台上神秘的祭祀之舞,台下群情湧動的世家百姓,問心算算日子,知道過不了幾日,老天爺便會降下甘露解了這次的旱情,此事也將告一段落。
這一世,柳飛雪雖然還是獻上聖經並且帶頭捐款,卻因為問心的巧妙出手,讓整件事情的走向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讓她多年來的籌劃化為泡影。
心中已有了決斷,拓跋齊天對太後道:“母後,朕明日早朝便昭告朝臣開壇祈雨一事,這次宮中募集善款的諸多事宜還要勞煩母後操持了。”
“皇上放心,哀家定不負皇上囑托。”太後笑著點頭道。
得到太後的承諾後,拓跋齊天起身匆匆離去,留下一眾嬪妃在慈寧宮相對無言。
問心敢提祈雨儀式這茬,當然要感謝她的外掛神器,誰讓鏡兒告訴她,不久之後,老天爺便會降下甘露,解了這西北旱災之苦。
迴到養心殿,拓跋齊天立馬召集群臣書房議事,將問心之前的提議拿出來與眾臣商議。
得知此主意為輔國公之女所出,眾臣皆驚,齊齊向輔國公道賀,紛紛稱讚他養了個好女兒。
納蘭振宇麵帶微笑的接受著眾人誇讚,心裏卻大吃一驚,無法想像這麽絕妙的主意竟然是自己寶貝女兒提出來的。自家女兒成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一時間,納蘭振宇心中五味雜陳,讓他這個當爹爹有種幸福來得太突然的感覺。
自從上次與寶貝女兒交心後,納蘭振宇一直在想辦法退了與皇家的這門婚事,心裏深悔當初不應該輕易迴答皇上的賜婚。如今在自己沒有萬全之策前,他不敢貿貿然出手,不然會讓寶貝女兒將來的處境更加艱難。
想到之前齊王對寶貝女兒的羞辱之言,納蘭振宇眉頭緊蹙,看向一旁的齊王麵露不虞之色。
拓跋齊天將輔國公的神情看在眼裏,齊王和明月丫頭之間的事情,他也略有所聞,能理解輔國公護犢子的心情。
在拓跋齊天心裏,如今的納蘭明月隻是一個性情率真可愛,又異常聰慧的小丫頭。隨著年歲和心智的逐漸成熟,她身上散發出的光芒,一日比一日光彩眩目,讓他不禁也為之側目,心中更添了幾分說不清倒不明的喜愛之情。
想到小丫頭從小心悅齊王,自己這個兒子還不知道珍惜,拓跋齊天對齊王的感觀發生了很大變化,深感他配不上問心,心裏對他升起了幾分不滿。
經過眾臣一番商議後,拓跋齊天終於拍板定論,擬定詔書,宣布儀式當日,他將親自率領皇室宗親和文武百官,一同前去為旱區災民祈雨求福。
等群臣退出書房後,拓跋齊天朝準備離開的齊王叫道:“璟顏留下,朕有話問你。”
齊王應諾,趕緊頓住腳步,轉身恭敬的站在一旁,聽候父皇訓誡。
拓跋齊天皺起眉頭,瞥了他一眼,沉聲問道:“朕聽聞,你曾口出妄言,對明月丫頭甚為不喜,可有此事?”
從小對父皇敬畏甚懼的拓跋璟顏,從高宗的語氣中聽到了濃濃的責備之意,心中大駭,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躬身否認道:“父皇,兒臣不知這些傳聞從何而來,兒臣從小與明月妹妹一起長大,一直疼愛她都來不及,哪裏會有如此荒謬的想法?請父皇明鑒!”
拓跋齊天盯著他看了半晌,慎而重之的告誡道:“你心裏明白就好!明月丫頭聰慧絕倫是輔國公唯一的掌中明珠,一直甚得太後的歡心,朕也極為喜愛,日後必會是你的賢內助。”
拓跋璟顏早已嚇得冷汗淋漓,連忙應諾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一定不會辜負明月妹妹。”
見齊王態度誠懇,今日也算是被自己敲打過了,拓跋齊天揮手讓他離去:“如此甚好,下去吧。”
望著齊王離去的背影,想到他與小丫頭將來琴瑟和鳴的樣子,拓跋齊天心裏突然有些不是滋味,深吸了幾口氣,將這種不適感強行壓了下去。
離開書房後,拓跋璟顏用手拭去額頭上的冷汗,心中驚駭不以,暗忖:沒想到自己隨意報怨的一句話竟然能被父皇知曉,看來平時自己的一舉一動皆在父皇的掌控中。這納蘭明月竟然能有本事讓父皇和皇祖母都如此維護她,往日裏倒是本王小瞧了她!
想到今日父皇對他的告誡,以及輔國公手中的兵權,拓跋璟顏決定以後對納蘭明月的態度稍微好一些,暫時與她虛以委蛇。大不了以後大婚後與她相敬如賓,等將來他上位掌權後,要什麽樣的女人還不是隨他心意。
問心若是知道齊王此刻的想法,肯定噴他一臉狗血,讓他有多遠滾多遠。當真是臉大如盆,太把自己當根蔥了!
此後,齊王對問心的態度是從未有過的溫柔小意,知道她近來一直在宮中陪伴太後,便三天兩頭跑去慈寧宮刷存在感,閑著沒事還給她送個禮物啥的。
齊王的刻意討好,讓問心煩不勝煩,但也知道現在還不是與他翻臉的時候,隻能與他假意周旋,心裏忍不住吐槽:齊王,你的盛寵,臣女真心不想要!
見皇孫終於意識到明月丫頭的好了,太後對此大感欣慰,對齊王的態度也愈加和顏悅色起來。
每每看到齊王在眾人麵前對問心大獻殷勤,拓跋齊天心裏越發不是滋味起來,眼裏暗藏的不悅之色越來越深。不過他將自己這種暗戳戳吃味的行為掩飾的很好,沒有讓任何人察覺出來。
在此期間,由太後主持,各宮娘娘牽頭,在宮中舉辦一次的盛大的募捐宴會,這次宴會舉辦的非常成功,籌集到了一大筆善款善物,暫時緩解了國庫鎮災銀兩不足的壓力。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大明山聖壇祈雨的日子。
這一日,盛京萬人空巷,人們全都湧向了大明山,盼望能一瞻皇上和天潢貴胄們的風采。
這次儀式由神道教最德高望重的多摩大祭師親自主持,由於之前準備工作得當,整個祈雨儀式舉行的非常順利。
高宗皇帝亦是如願的籌集到的巨額善款,解了國庫空虛的燃眉之急。
看著祭台上神秘的祭祀之舞,台下群情湧動的世家百姓,問心算算日子,知道過不了幾日,老天爺便會降下甘露解了這次的旱情,此事也將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