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渡江之人都各自展現功法,唯有一人不是。
不是盧小魚還能有誰?
隻見一艘扁舟,劃過平靜的江麵,這是盧小魚跟那些在江邊張望的漁民買的。
江劃過中心,便聽到有人叫:“三萬兩…是那個三萬兩呢…”
轉身看去,隻見是滄溪派三人,這三人腳下輕點,身形飄逸。
盧小魚“嗬嗬”一笑:“足下這蜻蜓點水的功夫,真是不錯啊…”
“那可不是…”
細看之下,三人腳下皆都綁著一個大葫蘆,葫蘆輕巧,浮力又大,這三人輕功不濟,才想到這辦法,也算他們有才。
“不過這兩座山他們也要爬嗎?”
曾詠邊奔邊道:“喲,這不是那三萬兩嗎?怎麽乘船啊?不露兩手?”曾泳不忘昨日之事,此時再見盧小魚,便言語相激。
“三萬兩?”
這顯然是曾詠為他取的外號。
看曾詠臉上還有一青一紫的傷,盧小魚打趣道:“還是低調點,不然被人揍的鼻青臉腫,那可不好!”
聞言曾詠“哈哈”大笑兩聲,可忽的笑聲又戛然而止,他摸了摸自己那微腫的額頭,迴頭一眼道:“好啊,三萬兩,你敢取笑我?”
“小心…”曾詠身後兩人提醒。
不過還是遲了,隻見他就要撞上一名青衣的師太身上,那師太看來應該是空嬋派的高手,這時玉足輕點,身體一躍上了半空,腳尖再點在曾詠左肩,整個身子飄了三丈多遠。
“對不住了…”那師太道。
曾詠大叫一聲,亂了身形,左肩忽的一股巨力導致他身體瞬間沉入水中,撲起水花來。
跟他同行的兩人從他身邊奔過,卻不能去幫他,因為不想出醜,同樣落水…
盧小魚劃船從他身邊過,笑道:“怎樣,要不要上船?”
“你…”
“我什麽?”
“你……你…”曾詠本想說:“你膽子好大,竟然敢對我說那些含沙射影的話…”可卻沒說,因為怕盧小魚不讓自己上船,因為若是遊過去,這樣眾目睽睽下,羞死個人!。
盧小魚伸出手來:“上船吧…以後記得不要裝逼,不然這臉打的可痛了…”
曾詠聽了胸口仿佛被一把匕首刺下,氣的很,心中想著我待會用把力,把你也拉下來。
剛抓住盧小魚的手,卻發現忽的身體一輕,感覺就像有一百匹馬拉著他似的。
曾詠大吃一驚:“怎的如此神力?”
見曾詠訝異之色,盧小魚道:“是不是覺得我力很大?”
“哼…光是力大有什麽用…”
“好吧…我承認光是力大好像的確沒什麽用…這樣的話,那我露兩手吧,免得讓你小瞧了我。”
盧小魚抱著小綠道:“想不想飛一會?”
小綠被盧小魚抱起先是一怔,而後臉上暈紅,此刻聽盧小魚說什麽“飛一會的”她一個勁的點頭,心道:“該是小魚哥展示輕功了…”
隻聽“嘭”的一聲,這扁舟四周濺氣水花,就如是炸彈在水底爆炸一般,盧小魚的身體躍了七八丈高,而那艘扁舟卻炸成了幾截。
適才盧小魚將真氣聚在腳下,一發力,這船底瞬間產生了高壓,發出了爆炸聲。
盧小魚飛身上空,船沉入江,因此曾詠再次落水,不過他神情呆滯,像是傻了一般,他看著盧小魚的身影,口中喃喃道:“好強…好強…”
這邊動靜不小,不少人都看向了盧小魚這邊。
人群中有一白袍人,臉露難色,他隨手把自己的鬥笠壓低了點,輕聲道:“他也來了…”不過隨即又見他臉上露出笑意。
到了江對岸,這山腳下可不少人,盧小魚找了個無人的角落站定,遠遠看去,隻見一個凸出的大石頭上,站著數十人,這些人是舉辦這次武林大會的發起人,也是相關門派的掌門人。
這些人在那大石頭上寒暄一番後,隻見其中一名老和尚站了出來,這和尚盧小魚見過,正是先前見過的那位少林寺方丈。
下方人群見狀,變得安靜起來,老和尚開口,話音綿密,這一片江岸皆能聽到他渾厚聲音。
“首先,很榮幸,鄙寺能舉辦這一次武林大會…”
說完這句,老者淡定的自顧自鼓起掌來,可能是他氣場太強,下方無人附和,當即冷場。
老和尚嘴角抽搐了一下…有些尷尬,略微清了清嗓子,又道:“歡迎各大門派的高手,我話也不多說,山頂論劍…”他指著山頂。他這話一出,下麵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老和尚和那大石頭上幾人合十為禮,說道:“各位掌門,各憑本事吧!”說罷身體一躍,便攀附在了山壁上,他腳下輕盈,速度極快,用的是穿雲步的絕學,見此這些掌門們也紛紛露出身法。
這上山之路除了用輕功攀爬之外,當然還有小道,不過走小道之人和憑著本事上山之人有區別。
如老和尚那般上山的,便能參與山頂論劍,在江湖之中混個排名,留下名聲…
盧小魚對於名聲排名什麽的並沒有興趣,在山下遊覽一圈後,便尋了條小道上山,這上山的小道不止一條,他和小綠選了一條臨溪的小徑逶迤而上,一路上賞花戲水,頗為快活。
走至半山腰,再望向少室東峰,蒼蒼峻拔,眼前之景,由近花溪流變成遠山大江,不由心胸開闊,頓時鬱氣都散去。
小徑折而向北,繞了一顆大石頭,眼前就見迎鬆兩顆,於對麵山壁上,淩霄托根山隙間。
盧小魚和小綠兩人正自觀賞,忽聽的山背後隱隱傳出一陣琴音,盧小魚心感詫異:“想不到竟有人和我們一樣,是來玩兒的…”
“是啊,小魚哥…你聽這琴音…”
小綠自幼賣入春香苑,鳳姨讓她自小學習,因此琴棋書畫無一不會,雖然粗識皮毛,但她生性聰穎,又異想天開,因此與文人談論琴棋書畫之時,往往又有獨到之處,發前人之所未發。
兩人好奇心起,尋聲而去,走出十餘丈,忽聽這山間響起了無數鳥叫,初時兩人也並未留意,可漸漸的聽出些名堂。
盧小魚“哈”了聲:“這鳥聲似是伴琴而歌?”
小綠道:“這鳥語間似相互應答,婉轉啼鳴…”
“是了…”盧小魚點著頭。
不是盧小魚還能有誰?
隻見一艘扁舟,劃過平靜的江麵,這是盧小魚跟那些在江邊張望的漁民買的。
江劃過中心,便聽到有人叫:“三萬兩…是那個三萬兩呢…”
轉身看去,隻見是滄溪派三人,這三人腳下輕點,身形飄逸。
盧小魚“嗬嗬”一笑:“足下這蜻蜓點水的功夫,真是不錯啊…”
“那可不是…”
細看之下,三人腳下皆都綁著一個大葫蘆,葫蘆輕巧,浮力又大,這三人輕功不濟,才想到這辦法,也算他們有才。
“不過這兩座山他們也要爬嗎?”
曾詠邊奔邊道:“喲,這不是那三萬兩嗎?怎麽乘船啊?不露兩手?”曾泳不忘昨日之事,此時再見盧小魚,便言語相激。
“三萬兩?”
這顯然是曾詠為他取的外號。
看曾詠臉上還有一青一紫的傷,盧小魚打趣道:“還是低調點,不然被人揍的鼻青臉腫,那可不好!”
聞言曾詠“哈哈”大笑兩聲,可忽的笑聲又戛然而止,他摸了摸自己那微腫的額頭,迴頭一眼道:“好啊,三萬兩,你敢取笑我?”
“小心…”曾詠身後兩人提醒。
不過還是遲了,隻見他就要撞上一名青衣的師太身上,那師太看來應該是空嬋派的高手,這時玉足輕點,身體一躍上了半空,腳尖再點在曾詠左肩,整個身子飄了三丈多遠。
“對不住了…”那師太道。
曾詠大叫一聲,亂了身形,左肩忽的一股巨力導致他身體瞬間沉入水中,撲起水花來。
跟他同行的兩人從他身邊奔過,卻不能去幫他,因為不想出醜,同樣落水…
盧小魚劃船從他身邊過,笑道:“怎樣,要不要上船?”
“你…”
“我什麽?”
“你……你…”曾詠本想說:“你膽子好大,竟然敢對我說那些含沙射影的話…”可卻沒說,因為怕盧小魚不讓自己上船,因為若是遊過去,這樣眾目睽睽下,羞死個人!。
盧小魚伸出手來:“上船吧…以後記得不要裝逼,不然這臉打的可痛了…”
曾詠聽了胸口仿佛被一把匕首刺下,氣的很,心中想著我待會用把力,把你也拉下來。
剛抓住盧小魚的手,卻發現忽的身體一輕,感覺就像有一百匹馬拉著他似的。
曾詠大吃一驚:“怎的如此神力?”
見曾詠訝異之色,盧小魚道:“是不是覺得我力很大?”
“哼…光是力大有什麽用…”
“好吧…我承認光是力大好像的確沒什麽用…這樣的話,那我露兩手吧,免得讓你小瞧了我。”
盧小魚抱著小綠道:“想不想飛一會?”
小綠被盧小魚抱起先是一怔,而後臉上暈紅,此刻聽盧小魚說什麽“飛一會的”她一個勁的點頭,心道:“該是小魚哥展示輕功了…”
隻聽“嘭”的一聲,這扁舟四周濺氣水花,就如是炸彈在水底爆炸一般,盧小魚的身體躍了七八丈高,而那艘扁舟卻炸成了幾截。
適才盧小魚將真氣聚在腳下,一發力,這船底瞬間產生了高壓,發出了爆炸聲。
盧小魚飛身上空,船沉入江,因此曾詠再次落水,不過他神情呆滯,像是傻了一般,他看著盧小魚的身影,口中喃喃道:“好強…好強…”
這邊動靜不小,不少人都看向了盧小魚這邊。
人群中有一白袍人,臉露難色,他隨手把自己的鬥笠壓低了點,輕聲道:“他也來了…”不過隨即又見他臉上露出笑意。
到了江對岸,這山腳下可不少人,盧小魚找了個無人的角落站定,遠遠看去,隻見一個凸出的大石頭上,站著數十人,這些人是舉辦這次武林大會的發起人,也是相關門派的掌門人。
這些人在那大石頭上寒暄一番後,隻見其中一名老和尚站了出來,這和尚盧小魚見過,正是先前見過的那位少林寺方丈。
下方人群見狀,變得安靜起來,老和尚開口,話音綿密,這一片江岸皆能聽到他渾厚聲音。
“首先,很榮幸,鄙寺能舉辦這一次武林大會…”
說完這句,老者淡定的自顧自鼓起掌來,可能是他氣場太強,下方無人附和,當即冷場。
老和尚嘴角抽搐了一下…有些尷尬,略微清了清嗓子,又道:“歡迎各大門派的高手,我話也不多說,山頂論劍…”他指著山頂。他這話一出,下麵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老和尚和那大石頭上幾人合十為禮,說道:“各位掌門,各憑本事吧!”說罷身體一躍,便攀附在了山壁上,他腳下輕盈,速度極快,用的是穿雲步的絕學,見此這些掌門們也紛紛露出身法。
這上山之路除了用輕功攀爬之外,當然還有小道,不過走小道之人和憑著本事上山之人有區別。
如老和尚那般上山的,便能參與山頂論劍,在江湖之中混個排名,留下名聲…
盧小魚對於名聲排名什麽的並沒有興趣,在山下遊覽一圈後,便尋了條小道上山,這上山的小道不止一條,他和小綠選了一條臨溪的小徑逶迤而上,一路上賞花戲水,頗為快活。
走至半山腰,再望向少室東峰,蒼蒼峻拔,眼前之景,由近花溪流變成遠山大江,不由心胸開闊,頓時鬱氣都散去。
小徑折而向北,繞了一顆大石頭,眼前就見迎鬆兩顆,於對麵山壁上,淩霄托根山隙間。
盧小魚和小綠兩人正自觀賞,忽聽的山背後隱隱傳出一陣琴音,盧小魚心感詫異:“想不到竟有人和我們一樣,是來玩兒的…”
“是啊,小魚哥…你聽這琴音…”
小綠自幼賣入春香苑,鳳姨讓她自小學習,因此琴棋書畫無一不會,雖然粗識皮毛,但她生性聰穎,又異想天開,因此與文人談論琴棋書畫之時,往往又有獨到之處,發前人之所未發。
兩人好奇心起,尋聲而去,走出十餘丈,忽聽這山間響起了無數鳥叫,初時兩人也並未留意,可漸漸的聽出些名堂。
盧小魚“哈”了聲:“這鳥聲似是伴琴而歌?”
小綠道:“這鳥語間似相互應答,婉轉啼鳴…”
“是了…”盧小魚點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