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雙手合十,一臉正色地道:“阿彌陀佛,悟空,我們是出家人,答應了佛祖要用腳量著去西天的,豈能言而無信呢?你說說我們這麽走,到底要多久能到靈山?”
傻猴子,你懂什麽啊?
要是不這麽走,那我一路殺妖的計劃怎麽實施啊?
祥雲往前一飄,那快是很快。
可是我欠戒靈糟老頭的妖魂怎麽辦?你來替我還嗎?
雖說每天你會抓點妖來殺了吃肉。
可那些妖的數量還是太少,頂多也就是拿來還還利息而已。
要想積累足夠的吃貨點,還得要一路小心地尋妖,殺妖,取妖魂哪。
孫悟空笑著道:“師父,按照我們這種走法,從你年輕走到年老,再從年老走到年輕,這年輕和年老不停地交替,恐怕交替上千迴都難到。”
“不過我之前聽觀音菩薩說過:隻要你心誠,處處念佛,那麽佛就在你身邊,靈山也是在你身前不遠處。”
唐三笑著點了點頭道:“悟空啊,真沒想到,你這話裏竟然還充滿著無盡的禪機。”
“悟空哪,你要是正經一點,別這麽好動,把袈裟一穿,佛號一宣,再把這些話一說,還真有點有道高僧的樣子了。”
悟空啊,沒想到你還能說出這麽有哲理的話來。
看樣子,在我這個聖僧的熏陶之下,你還是很有長進的。
豬八戒卻在一旁叫道:“猴哥,你別說這些羅嗦的話了,這裏雖不是雷音寺,可看這裏風景這麽美,肯定是有好人居住了,我們趕緊去借個宿,搞點妖肉吃吃吧,俺老豬的肚子都餓扁了。”
死猴子,也真是的,盡說人家聽不懂的話。
裝什麽文化人哪?
你一個妖,再怎麽裝,還能裝成像師父那樣的有道高僧不成?
別做夢了,還是現實點,早點搞妖肉填飽肚子吧。
孫悟空瞪了豬八戒一眼,罵道:“你這死豬,整天就知道吃,一點佛心都沒有。”
罵完後,他再看了看那座山,笑道:“不過死豬有句話倒是沒說錯,這山景色秀美,仙氣繚繞,一定是個聖僧仙人之鄉,我們倒是可以遊玩慢行。”
唐三師徒四人卻不知道這座山名叫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叫五莊觀,觀裏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
那觀裏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才有,名叫草還丹,又名人參果。
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總共要一萬年才能吃。可這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歲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齊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年;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這一日。
鎮元大仙得到元始天尊的請柬,邀他到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鎮元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不計其數,都各自修行去了。
現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真人。
鎮元大仙就帶領四十六個徒弟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最小的看家:一個叫清風,一個叫明月。
清風隻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一千二百歲。
鎮元子吩咐二童道:“為師不能違了大天尊的請柬,要往彌羅宮聽講,你兩個留下來看家。這幾日會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可千萬不要怠慢了他,看在往日的情份上,將我的人參果打兩個給他吃。”
二童很是恭敬地道:“師父的故人是誰?告訴弟子,我們好接待。”
鎮元大仙道:“他是東土大唐來的聖僧,道號三藏,也叫唐僧,是一個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
二童笑道:“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麽與那和尚做什麽朋友?”
鎮元大仙道:“你們哪裏知道這事啊?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如來佛祖的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人家是佛子,如此敬我,我當然應該把他當成是故人。”
你們修為低微,這取經的事,你們又怎麽可能懂得?
隻待他取得真經,佛祖駕前必給他一佛位。
這等前程似錦的人物,能夠早日結交,他日必成善果。
清風明白聽到這麽說,趕緊恭敬地謹遵師命。
鎮元大仙臨行前,又叮嚀囑咐道:“我那果子有數,隻能給他兩個,可千萬不能多給。”
這等天材地寶,能夠給他兩個已經很不錯了。
要是給得多了,就算結下這等善緣,也是虧的。
清風趕緊道:“開園時,大眾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絕對不會多給的。”
師父,那果子我每日都會看幾遍,心裏一清二楚,怎麽會多給呢?
鎮元大仙笑道:“唐三藏雖然是故人,是個正人君子,不會亂來。可是必須要防備他手下的幾個徒弟,人參果自當悄悄給他吃,可別驚動了他的幾個徒弟。”
他那三個徒弟,有二個都不是安分的主,可要小心提防。
清風明白領命後,鎮元大仙就帶著三十六個徒弟飛升徑直往天界而去。
唐三師徒四人此時正在山上遊玩,這大半天的,都沒見到妖怪,唐三已經有點興致不高了。
走得幾步,突然見到不遠處有鬆柏一簇,樓閣數層。
唐三就叫道:“悟空,你看看那裏有什麽地方?”
這房子倒是挺氣派的,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妖怪在?
本以為這座大山裏,會有妖,能夠殺妖取魂的。
可走了大半天,連根妖毛都沒看見,真的是氣死人了。
孫悟空看了看道:“師父啊,那個地方不是觀宇,定是寺院。我們快走過去,走得近一些,再看看就知道了。”
一會的功夫,師徒四人就到了大門口。
隻見那鬆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雲,上下猿猴時獻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台縹緲丹霞墮。
真個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傻猴子,你懂什麽啊?
要是不這麽走,那我一路殺妖的計劃怎麽實施啊?
祥雲往前一飄,那快是很快。
可是我欠戒靈糟老頭的妖魂怎麽辦?你來替我還嗎?
雖說每天你會抓點妖來殺了吃肉。
可那些妖的數量還是太少,頂多也就是拿來還還利息而已。
要想積累足夠的吃貨點,還得要一路小心地尋妖,殺妖,取妖魂哪。
孫悟空笑著道:“師父,按照我們這種走法,從你年輕走到年老,再從年老走到年輕,這年輕和年老不停地交替,恐怕交替上千迴都難到。”
“不過我之前聽觀音菩薩說過:隻要你心誠,處處念佛,那麽佛就在你身邊,靈山也是在你身前不遠處。”
唐三笑著點了點頭道:“悟空啊,真沒想到,你這話裏竟然還充滿著無盡的禪機。”
“悟空哪,你要是正經一點,別這麽好動,把袈裟一穿,佛號一宣,再把這些話一說,還真有點有道高僧的樣子了。”
悟空啊,沒想到你還能說出這麽有哲理的話來。
看樣子,在我這個聖僧的熏陶之下,你還是很有長進的。
豬八戒卻在一旁叫道:“猴哥,你別說這些羅嗦的話了,這裏雖不是雷音寺,可看這裏風景這麽美,肯定是有好人居住了,我們趕緊去借個宿,搞點妖肉吃吃吧,俺老豬的肚子都餓扁了。”
死猴子,也真是的,盡說人家聽不懂的話。
裝什麽文化人哪?
你一個妖,再怎麽裝,還能裝成像師父那樣的有道高僧不成?
別做夢了,還是現實點,早點搞妖肉填飽肚子吧。
孫悟空瞪了豬八戒一眼,罵道:“你這死豬,整天就知道吃,一點佛心都沒有。”
罵完後,他再看了看那座山,笑道:“不過死豬有句話倒是沒說錯,這山景色秀美,仙氣繚繞,一定是個聖僧仙人之鄉,我們倒是可以遊玩慢行。”
唐三師徒四人卻不知道這座山名叫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叫五莊觀,觀裏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
那觀裏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才有,名叫草還丹,又名人參果。
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總共要一萬年才能吃。可這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歲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齊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年;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這一日。
鎮元大仙得到元始天尊的請柬,邀他到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鎮元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不計其數,都各自修行去了。
現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真人。
鎮元大仙就帶領四十六個徒弟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最小的看家:一個叫清風,一個叫明月。
清風隻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一千二百歲。
鎮元子吩咐二童道:“為師不能違了大天尊的請柬,要往彌羅宮聽講,你兩個留下來看家。這幾日會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可千萬不要怠慢了他,看在往日的情份上,將我的人參果打兩個給他吃。”
二童很是恭敬地道:“師父的故人是誰?告訴弟子,我們好接待。”
鎮元大仙道:“他是東土大唐來的聖僧,道號三藏,也叫唐僧,是一個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
二童笑道:“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麽與那和尚做什麽朋友?”
鎮元大仙道:“你們哪裏知道這事啊?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如來佛祖的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人家是佛子,如此敬我,我當然應該把他當成是故人。”
你們修為低微,這取經的事,你們又怎麽可能懂得?
隻待他取得真經,佛祖駕前必給他一佛位。
這等前程似錦的人物,能夠早日結交,他日必成善果。
清風明白聽到這麽說,趕緊恭敬地謹遵師命。
鎮元大仙臨行前,又叮嚀囑咐道:“我那果子有數,隻能給他兩個,可千萬不能多給。”
這等天材地寶,能夠給他兩個已經很不錯了。
要是給得多了,就算結下這等善緣,也是虧的。
清風趕緊道:“開園時,大眾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絕對不會多給的。”
師父,那果子我每日都會看幾遍,心裏一清二楚,怎麽會多給呢?
鎮元大仙笑道:“唐三藏雖然是故人,是個正人君子,不會亂來。可是必須要防備他手下的幾個徒弟,人參果自當悄悄給他吃,可別驚動了他的幾個徒弟。”
他那三個徒弟,有二個都不是安分的主,可要小心提防。
清風明白領命後,鎮元大仙就帶著三十六個徒弟飛升徑直往天界而去。
唐三師徒四人此時正在山上遊玩,這大半天的,都沒見到妖怪,唐三已經有點興致不高了。
走得幾步,突然見到不遠處有鬆柏一簇,樓閣數層。
唐三就叫道:“悟空,你看看那裏有什麽地方?”
這房子倒是挺氣派的,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妖怪在?
本以為這座大山裏,會有妖,能夠殺妖取魂的。
可走了大半天,連根妖毛都沒看見,真的是氣死人了。
孫悟空看了看道:“師父啊,那個地方不是觀宇,定是寺院。我們快走過去,走得近一些,再看看就知道了。”
一會的功夫,師徒四人就到了大門口。
隻見那鬆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雲,上下猿猴時獻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台縹緲丹霞墮。
真個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