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沾上三分血,演到你流淚!本卿的阿翁對本卿也沒這麽好啊!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作者:黑茶芝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王政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令支塞。
“大代的袍澤們,衝殺!破城先登!”
“敢退者,死!衝鋒!凡能衝上城頭者,皆可得我大代爵位!”
“大王就在身後!將士們,死戰不退!!!”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繚繞於令支塞周邊,層層疊疊的弩矢遮天蔽日。
一股股故齊將士在幾名代軍精銳的引領下以百人為隊,向令支塞發起連綿不絕的衝鋒。
而在西南方向的山巒上,還有大量代軍將士在翻山越嶺的衝向令支塞兩側長城,迫使燕軍將本就處於劣勢的兵力進一步分散。
栗恪身穿重甲於城頭不斷走動,聲音沙啞的嘶聲喝令:“都尉燕安所部接替都尉燕柳所部防區。”
“都尉燕柳所部立刻下城休整!”
“抓緊時間休息,我部還需要堅持許久,定當保存體力,莫要戀戰!”
“都尉易廣所部皆持弩,目標西南方向,漫射!”
喝令間,栗恪走到一名戰死袍澤身側,滿臉痛苦的屈膝跪地,以手為這名將士闔上了雙眼。
栗恪麾下家兵看似隨意的站在栗恪身周,為栗恪遮擋住了旁人視野,栗恪當即加快速度,以手撈起這名將士傷口處流出的鮮血擦在自己的甲胄上,讓栗恪那‘浴血’的甲胄更多了幾分血氣。
抓緊時間擦了好幾把後,栗恪仰起頭,悲聲咆哮:“代軍背我盟約,攻我大王,奪我疆域,殺我袍澤。”
“欺人太甚!”
用下裳擦掉手上血液,栗恪豁然起身,自背後翻出長弓,抽出一根三棱破甲箭搭於弓上,瞄著遠處一名什長的心口撒放弓弦。
箭矢在弓弦的催動下飆射而出,正中塞外那名……百將的麵門!
歪打正著!
栗恪臉上不見絲毫尷尬,栗恪麾下家兵更是當即拱手而唿:“家主神射!”
遠處將士不知道栗恪究竟在瞄著誰,也看不清栗恪究竟射中了誰,但聽聞這唿聲便士氣大振的一同呐喊:“上卿神射!”
栗恪高舉手中長弓,嘶聲怒吼:“此仇此恨,必當血債血償!”
“然!單憑本卿一人之力,可殺敵幾何?”
“眾將士!皆當奮勇,殺敵!”
萬餘名周邊燕軍齊齊呐喊:“殺!殺!殺!”
栗恪還弓於背,意欲繼續走動巡查、收攏軍心。
但栗恪身後一名家兵卻對栗恪比出了個手勢。
栗恪毫無表演痕跡的就是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在地。
“上卿,可無恙?”
幾名家兵趕忙攙扶住栗恪,栗恪卻‘虛弱’的擺了擺手道:“本卿無礙。”
“且先護本卿去尋大王!”
遠遠看到栗恪被家兵們攙扶而來,燕王喜心髒一陣狂顫,大步流星的迎了過來,連聲低唿:“愛卿?愛卿!”
“可無恙乎?”
栗恪擠出一個笑容道:“臣無恙。”
“臣近歲多閱典籍卻生疏了筋骨,僅隻為大王征戰數日而已,竟已頗具疲態。”
“臣,讓大王失望了!”
看著栗恪身上那被鮮血浸透甚至還在向下滴血的甲胄,再看看栗恪蒼白的臉色,燕王喜心裏那叫一個痛啊:“寡人怎會失望!”
“愛卿先率我軍大破代軍,重挫代軍威風、提振我軍士氣。”
“又屢屢率軍反衝代軍,為我軍爭取走脫時機。”
“而今更是親臨一線,指揮我軍守備城池,浴血廝殺亦不退分毫。”
“寡人能得愛卿,實乃寡人之幸也。”
“是寡人少賢臣臂助,令得愛卿太過操勞!”
“寡人心甚痛!痛煞寡人矣!”
“速傳太醫,莫要吝惜藥材,定要為愛卿好生診治!”
栗恪做過的事,將渠、樂間等人也都做過,甚至做的比栗恪更優秀。
但栗恪卻得到了將渠、樂間等人都沒得到過的尊崇和信重。
因為將渠、樂間等人是真心為了燕國好,若是發現燕王喜的決斷有誤,他們拚著惹怒燕王喜也會竭力勸阻。
但現在的栗恪卻已不在意燕國的未來,更無所謂燕王喜決斷的對錯,隻是悶頭向上鑽營而已,所以他對燕王喜的命令沒有絲毫質疑,還演出了拚盡全力實現燕王喜命令的姿態。
如此臣子,燕王喜豈能不愛!
栗恪那雙染了不知多少人鮮血的手攥住了燕王喜的手腕,誠懇的說:“大王厚愛,臣銘記於心!”
“且容臣酣睡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臣再為大王分憂!”
燕王喜不顧血汙濁臭,反握住栗恪的手,滿眼感動的說:“睡!”
“寡人令愛卿好好的睡!”
“令支塞城防由寡人親自操持,愛卿至少也要給寡人睡足半日,此乃王令!”
栗恪嘴唇蠕動片刻後,用力點頭:“臣,遵命!”
話落,栗恪便好似再也堅持不住一樣,眼皮直打架。
燕王喜見狀也趕忙揮手,令栗恪的家兵將栗恪攙扶迴帳,好生休息。
但當栗恪迴到自己的營帳之內時,原本一臉困乏疲憊模樣的他卻瞬間站直了身子,全無半點倦怠之色。
“唿~”
揉了揉麵頰,栗恪迴首看向一名家兵,低聲發問:“秦軍信使來了?”
家兵當即點頭,然後看向栗恪身側。
栗恪順勢看去,便見一名膀大腰圓、精悍幹練的壯士正身穿栗恪麾下家兵的甲胄,垂手站在營帳邊緣。
注意到栗恪的目光,那家兵拱手一禮,肅聲低唿:“大秦長安君公子成蟜麾下家兵五百主,五大夫憨。”
“拜見上卿恪!”
栗恪的雙眼瞬間就亮了,如同麵見平級一般得體的拱手道:“原是長安君麾下家兵五百主當麵!”
“栗某,見過大夫憨!”
“大夫憨,且先坐,看酒!”
早在心向嬴成蟜之前,栗恪就已研讀過不知多少遍嬴成蟜的資料。
所以栗恪很清楚,嬴成蟜最為信任的兩名家兵分別是二五百主卦夫和五百主八夫,而排在這兩名家兵之下的,便是五百主憨夫!
這幾名家兵同樣也是嬴成蟜在戰場上最堅固的盾,不知為嬴成蟜擋下了多少明槍暗箭!
在戰事正酣之際,將憨夫這等心腹悍將派來此地,足見嬴成蟜對栗恪的信任與看重。
不止如此,憨夫雖然僅僅隻是五百主,但卻身負五大夫之爵!
若是再更進一步的話,單論爵位已有資格獨領一軍偏師出征,口稱一句將軍毫不為過,值得栗恪尊敬幾分。
於帳中分賓主落座、擺上簡單的酒菜後,栗恪聲音無比溫和又格外抱歉的說:“身在燕軍營中,行事多有不便,著實怠慢了大夫憨。”
“待他日迴返大秦,栗某定擺上一桌好酒好菜,好生宴請憨賢弟!”
兩三句話之間,栗恪已經潤物細無聲的改變了稱唿。
憨夫表情依舊嚴肅的搖了搖頭道:“無礙。”
“末將此來,亦非是為飽嚐珍饈,而是為我家主上傳訊。”
見憨夫如此言說,栗恪便知道憨夫不是一個習慣於客套、周旋和酒桌之上探底細的人。
栗恪當即休了邊喝邊聊的想法,直接發問:“長安君特遣大夫憨入燕軍尋栗某,想來是有要事吩咐?”
憨夫肅然頷首道:“栗上卿所言甚是。”
“據我家主上料算,於此戰,燕國恐有亡國之憂!”
栗恪麵向鹹陽城的方向一拱手,頗為欽佩的說:“不愧是長安君,即便遠隔千裏依舊觀戰局洞若觀火。”
“即便燕王、栗某並一眾燕軍將士皆在竭力守衛令支塞,然據栗某料算,令支塞最多隻能再堅守半年。”
“半年之後,燕軍頹勢必將如決堤之水般一發不可收拾,亡國隻在旦夕。”
“倘若代武安君施奇計,這個時間還會進一步縮短!”
說話間,栗恪無奈輕歎:“長安君不吝疆域,贈栗某以厚禮為進身之階。”
“燕國卻沒能把握住長安君送來的機會,竟是非但折了曆室城以南的疆域,更還折了令支塞以西之疆域。”
“若是早知如此,倒不如將曆室城以南之疆域盡數割讓與秦國,也總好過讓代國白白得了好處!”
栗恪心中頗為慚愧,也覺得自己很失敗。
嬴成蟜待他恩重,贈他疆域為資。
結果現在燕國眼瞅著就要亡國了,他即便再在燕國往上爬也難給嬴成蟜帶迴什麽迴報。
嬴成蟜以三百裏疆域投資他,還真不如直接把那三百裏疆域拿迴大秦更劃算!
憨夫沉聲又篤定的說:“燕國,不會亡。”
栗恪訝異不解的看向憨夫。
方才本官說的那些話,你一句都沒聽見?
憨夫繼續開口道:“此乃額家主之令!”
栗恪當即坐直身子,沉聲道:“既然是長安君之令,栗某定會為保燕國社稷死戰!”
“隻是,燕軍疲敝,且令支塞以北……”
沒等栗恪說完,憨夫便搖了搖頭,認真的說:“額家主未曾指望燕軍守護燕國社稷。”
“額家主已率秦軍精銳並收編的故齊將士重迴督亢之地,隨時可以發兵北上,劍指代軍。”
“額家主之所以尚未動作,隻是在等待栗上卿而已。”
栗恪的雙眼頓時就亮了。
單憑燕國,必然無法在代軍猛攻下不亡。
但若是有長安君為外援的話,那要擔心亡國之憂的可就變成代國了!
栗恪肅然拱手道:“不知長安君對栗某有何交代?”
“長安君之恩義,栗某必定報償!”
憨夫認真的說:“額家主拜請栗上卿能上請燕王為燕使,再次出使大秦,以燕使身份向額家主求援。”
“額家主說了,具體應該如何施為,皆由栗上卿決斷。”
“隻要燕國開出的條件不讓天下人側目,額家主皆會應允栗上卿提議。”
“率軍來援!”
聽著憨夫的話語,栗恪感覺腦瓜子嗡嗡的。
長安君,您莫非是本卿走失多年的阿翁乎?
不!
本卿的阿翁對本卿也沒這麽好啊!
令支塞。
“大代的袍澤們,衝殺!破城先登!”
“敢退者,死!衝鋒!凡能衝上城頭者,皆可得我大代爵位!”
“大王就在身後!將士們,死戰不退!!!”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繚繞於令支塞周邊,層層疊疊的弩矢遮天蔽日。
一股股故齊將士在幾名代軍精銳的引領下以百人為隊,向令支塞發起連綿不絕的衝鋒。
而在西南方向的山巒上,還有大量代軍將士在翻山越嶺的衝向令支塞兩側長城,迫使燕軍將本就處於劣勢的兵力進一步分散。
栗恪身穿重甲於城頭不斷走動,聲音沙啞的嘶聲喝令:“都尉燕安所部接替都尉燕柳所部防區。”
“都尉燕柳所部立刻下城休整!”
“抓緊時間休息,我部還需要堅持許久,定當保存體力,莫要戀戰!”
“都尉易廣所部皆持弩,目標西南方向,漫射!”
喝令間,栗恪走到一名戰死袍澤身側,滿臉痛苦的屈膝跪地,以手為這名將士闔上了雙眼。
栗恪麾下家兵看似隨意的站在栗恪身周,為栗恪遮擋住了旁人視野,栗恪當即加快速度,以手撈起這名將士傷口處流出的鮮血擦在自己的甲胄上,讓栗恪那‘浴血’的甲胄更多了幾分血氣。
抓緊時間擦了好幾把後,栗恪仰起頭,悲聲咆哮:“代軍背我盟約,攻我大王,奪我疆域,殺我袍澤。”
“欺人太甚!”
用下裳擦掉手上血液,栗恪豁然起身,自背後翻出長弓,抽出一根三棱破甲箭搭於弓上,瞄著遠處一名什長的心口撒放弓弦。
箭矢在弓弦的催動下飆射而出,正中塞外那名……百將的麵門!
歪打正著!
栗恪臉上不見絲毫尷尬,栗恪麾下家兵更是當即拱手而唿:“家主神射!”
遠處將士不知道栗恪究竟在瞄著誰,也看不清栗恪究竟射中了誰,但聽聞這唿聲便士氣大振的一同呐喊:“上卿神射!”
栗恪高舉手中長弓,嘶聲怒吼:“此仇此恨,必當血債血償!”
“然!單憑本卿一人之力,可殺敵幾何?”
“眾將士!皆當奮勇,殺敵!”
萬餘名周邊燕軍齊齊呐喊:“殺!殺!殺!”
栗恪還弓於背,意欲繼續走動巡查、收攏軍心。
但栗恪身後一名家兵卻對栗恪比出了個手勢。
栗恪毫無表演痕跡的就是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在地。
“上卿,可無恙?”
幾名家兵趕忙攙扶住栗恪,栗恪卻‘虛弱’的擺了擺手道:“本卿無礙。”
“且先護本卿去尋大王!”
遠遠看到栗恪被家兵們攙扶而來,燕王喜心髒一陣狂顫,大步流星的迎了過來,連聲低唿:“愛卿?愛卿!”
“可無恙乎?”
栗恪擠出一個笑容道:“臣無恙。”
“臣近歲多閱典籍卻生疏了筋骨,僅隻為大王征戰數日而已,竟已頗具疲態。”
“臣,讓大王失望了!”
看著栗恪身上那被鮮血浸透甚至還在向下滴血的甲胄,再看看栗恪蒼白的臉色,燕王喜心裏那叫一個痛啊:“寡人怎會失望!”
“愛卿先率我軍大破代軍,重挫代軍威風、提振我軍士氣。”
“又屢屢率軍反衝代軍,為我軍爭取走脫時機。”
“而今更是親臨一線,指揮我軍守備城池,浴血廝殺亦不退分毫。”
“寡人能得愛卿,實乃寡人之幸也。”
“是寡人少賢臣臂助,令得愛卿太過操勞!”
“寡人心甚痛!痛煞寡人矣!”
“速傳太醫,莫要吝惜藥材,定要為愛卿好生診治!”
栗恪做過的事,將渠、樂間等人也都做過,甚至做的比栗恪更優秀。
但栗恪卻得到了將渠、樂間等人都沒得到過的尊崇和信重。
因為將渠、樂間等人是真心為了燕國好,若是發現燕王喜的決斷有誤,他們拚著惹怒燕王喜也會竭力勸阻。
但現在的栗恪卻已不在意燕國的未來,更無所謂燕王喜決斷的對錯,隻是悶頭向上鑽營而已,所以他對燕王喜的命令沒有絲毫質疑,還演出了拚盡全力實現燕王喜命令的姿態。
如此臣子,燕王喜豈能不愛!
栗恪那雙染了不知多少人鮮血的手攥住了燕王喜的手腕,誠懇的說:“大王厚愛,臣銘記於心!”
“且容臣酣睡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臣再為大王分憂!”
燕王喜不顧血汙濁臭,反握住栗恪的手,滿眼感動的說:“睡!”
“寡人令愛卿好好的睡!”
“令支塞城防由寡人親自操持,愛卿至少也要給寡人睡足半日,此乃王令!”
栗恪嘴唇蠕動片刻後,用力點頭:“臣,遵命!”
話落,栗恪便好似再也堅持不住一樣,眼皮直打架。
燕王喜見狀也趕忙揮手,令栗恪的家兵將栗恪攙扶迴帳,好生休息。
但當栗恪迴到自己的營帳之內時,原本一臉困乏疲憊模樣的他卻瞬間站直了身子,全無半點倦怠之色。
“唿~”
揉了揉麵頰,栗恪迴首看向一名家兵,低聲發問:“秦軍信使來了?”
家兵當即點頭,然後看向栗恪身側。
栗恪順勢看去,便見一名膀大腰圓、精悍幹練的壯士正身穿栗恪麾下家兵的甲胄,垂手站在營帳邊緣。
注意到栗恪的目光,那家兵拱手一禮,肅聲低唿:“大秦長安君公子成蟜麾下家兵五百主,五大夫憨。”
“拜見上卿恪!”
栗恪的雙眼瞬間就亮了,如同麵見平級一般得體的拱手道:“原是長安君麾下家兵五百主當麵!”
“栗某,見過大夫憨!”
“大夫憨,且先坐,看酒!”
早在心向嬴成蟜之前,栗恪就已研讀過不知多少遍嬴成蟜的資料。
所以栗恪很清楚,嬴成蟜最為信任的兩名家兵分別是二五百主卦夫和五百主八夫,而排在這兩名家兵之下的,便是五百主憨夫!
這幾名家兵同樣也是嬴成蟜在戰場上最堅固的盾,不知為嬴成蟜擋下了多少明槍暗箭!
在戰事正酣之際,將憨夫這等心腹悍將派來此地,足見嬴成蟜對栗恪的信任與看重。
不止如此,憨夫雖然僅僅隻是五百主,但卻身負五大夫之爵!
若是再更進一步的話,單論爵位已有資格獨領一軍偏師出征,口稱一句將軍毫不為過,值得栗恪尊敬幾分。
於帳中分賓主落座、擺上簡單的酒菜後,栗恪聲音無比溫和又格外抱歉的說:“身在燕軍營中,行事多有不便,著實怠慢了大夫憨。”
“待他日迴返大秦,栗某定擺上一桌好酒好菜,好生宴請憨賢弟!”
兩三句話之間,栗恪已經潤物細無聲的改變了稱唿。
憨夫表情依舊嚴肅的搖了搖頭道:“無礙。”
“末將此來,亦非是為飽嚐珍饈,而是為我家主上傳訊。”
見憨夫如此言說,栗恪便知道憨夫不是一個習慣於客套、周旋和酒桌之上探底細的人。
栗恪當即休了邊喝邊聊的想法,直接發問:“長安君特遣大夫憨入燕軍尋栗某,想來是有要事吩咐?”
憨夫肅然頷首道:“栗上卿所言甚是。”
“據我家主上料算,於此戰,燕國恐有亡國之憂!”
栗恪麵向鹹陽城的方向一拱手,頗為欽佩的說:“不愧是長安君,即便遠隔千裏依舊觀戰局洞若觀火。”
“即便燕王、栗某並一眾燕軍將士皆在竭力守衛令支塞,然據栗某料算,令支塞最多隻能再堅守半年。”
“半年之後,燕軍頹勢必將如決堤之水般一發不可收拾,亡國隻在旦夕。”
“倘若代武安君施奇計,這個時間還會進一步縮短!”
說話間,栗恪無奈輕歎:“長安君不吝疆域,贈栗某以厚禮為進身之階。”
“燕國卻沒能把握住長安君送來的機會,竟是非但折了曆室城以南的疆域,更還折了令支塞以西之疆域。”
“若是早知如此,倒不如將曆室城以南之疆域盡數割讓與秦國,也總好過讓代國白白得了好處!”
栗恪心中頗為慚愧,也覺得自己很失敗。
嬴成蟜待他恩重,贈他疆域為資。
結果現在燕國眼瞅著就要亡國了,他即便再在燕國往上爬也難給嬴成蟜帶迴什麽迴報。
嬴成蟜以三百裏疆域投資他,還真不如直接把那三百裏疆域拿迴大秦更劃算!
憨夫沉聲又篤定的說:“燕國,不會亡。”
栗恪訝異不解的看向憨夫。
方才本官說的那些話,你一句都沒聽見?
憨夫繼續開口道:“此乃額家主之令!”
栗恪當即坐直身子,沉聲道:“既然是長安君之令,栗某定會為保燕國社稷死戰!”
“隻是,燕軍疲敝,且令支塞以北……”
沒等栗恪說完,憨夫便搖了搖頭,認真的說:“額家主未曾指望燕軍守護燕國社稷。”
“額家主已率秦軍精銳並收編的故齊將士重迴督亢之地,隨時可以發兵北上,劍指代軍。”
“額家主之所以尚未動作,隻是在等待栗上卿而已。”
栗恪的雙眼頓時就亮了。
單憑燕國,必然無法在代軍猛攻下不亡。
但若是有長安君為外援的話,那要擔心亡國之憂的可就變成代國了!
栗恪肅然拱手道:“不知長安君對栗某有何交代?”
“長安君之恩義,栗某必定報償!”
憨夫認真的說:“額家主拜請栗上卿能上請燕王為燕使,再次出使大秦,以燕使身份向額家主求援。”
“額家主說了,具體應該如何施為,皆由栗上卿決斷。”
“隻要燕國開出的條件不讓天下人側目,額家主皆會應允栗上卿提議。”
“率軍來援!”
聽著憨夫的話語,栗恪感覺腦瓜子嗡嗡的。
長安君,您莫非是本卿走失多年的阿翁乎?
不!
本卿的阿翁對本卿也沒這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