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才是曆史的締造者!”
再盧颺那個時代,盧颺說出的這句話,是學過政治和曆史的高中生都能理解的,但對於錢敬忠這樣的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理解起來便有些難了。
“秦嚴刑苛政,陳勝吳廣率民於大澤鄉起事,開啟反抗秦暴政的始端;漢末民不聊生,黃巾軍起事;唐末黃巢起事;元末我太祖高皇帝淮右起兵。”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在推翻前朝暴政中,皆是民率先起事反抗,砸爛前朝腐朽的製度,其中湧現出的真龍天子,受民推舉,組建新的王朝。”
“曆朝帝王雖說受命於天,但何為天,斯以為這天便是民心,得民心中者得天下。”
“漢高祖劉邦知民苦秦法久矣,入關後便令悉去秦法,遂得民之擁護;蒙元苛民,我太祖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號召天下百姓推翻蒙元暴政,亦得民心。”
“但縱觀《春秋》、《史記》、《漢書》、《唐書》、《資治通鑒》和《宋史》,本本皆是王侯將相,帝王世家,曆代史官從沒將最為廣大的民記入史書。”
“熟不知,王侯將相、帝王世家能成事建功,背後皆是順應民意,得民支持而成,是以,民才是曆史的締造者也。”
盧颺博古論今,拿出曆史上的斑斑鐵證來論證自己思想的正確性,錢敬忠幾人雖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思想,但卻也無從反駁,因為盧颺說這句話是經的住曆史考驗的。
盧颺洋洋灑灑數百言,說完也頗為激動。
在盧颺那個時代,民智已啟,誰也不敢忽視人民的力量,但在這識字率不足百分之五的封建時代,盧颺不知道對麵的幾人,能否意識到人民的重要性。
因為在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眼中,民是愚昧的、無知的,甚至在一些眼比天高的士紳眼中,他們跟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果不其然,盧颺剛說完,錢敬忠等人皆是一臉茫然,如此勁爆的觀點,他們還無法完全消化。
“諸位好好想想,我們吃的糧食、住的房屋、穿的衣衫、喝的鹽茶是從何而來,如今是何人在耕作、何人在征戰、何人在紡織、何人在拉纖?”
“是民,是我們從沒有正眼瞧過的民,是如黃土一樣顏色的民,但就是那些大字不識、木訥不言的民,才讓我們有吃有穿,有房子住,有木炭禦寒,不怕蒙元侵擾,保得一世安穩。”
“但諸位有沒有想過,這些民如今的處境如何?繅絲者可是遍身羅綺者?泥瓦匠可住得磚瓦房?日日耕作者可能頓頓大米白麵?賣炭翁可燒得起你我麵前的這木炭?”
盧颺接連幾問,直接便把對麵的幾人盡皆問住了,一個個皆低頭沉思,默然不語。
“就如今民的光景,陛下還能向民征稅嗎?還敢向民征稅嗎?別忘了當年我太祖高皇帝是從哪裏來的了。”
盧颺一語中的,之前還在爭論是否該撤稅監的眾人一個個頓覺豁然開朗,忽然覺得自己幾人之前的爭論是多麽幼稚。
眾人麵前的炭盆劈劈啪啪的燒著,寂靜之中顯得夜更深了。
隔壁屋子燒水伺候的吳香和雲舒也聽到了盧颺的這番深論,她倆也都是讀過書的人,可能論聰明,應該還在吳國禎之上,所以也能理解不少。
“公子悲天憫懷,學識淵博,難怪能做出諸多善事來,真當得起君子二字。”
隔壁小屋的炭火旁,吳香小聲對雲舒說著。
雲舒聞言點了點頭,隨後又有聲音傳來,便趕緊示意吳香別出聲。
“陛下不向百姓征稅,當是仁政,那為何朝廷大臣還要反對?”
吳國禎仍有些糾結於稅監之事。
“國禎此話膚淺了,仁政隻是相對而言的,陛下不向百姓征稅,對百姓而言自然是仁政,但對稅監征稅的對象來說,卻是暴政了。”
盧颺說的隱晦,但孫傳庭還是領會到了盧颺話中之意。
“少卿是說,陛下往各地派稅監,是向諸位大人征稅了?所以大人們才反對?”
盧颺沒有迴答孫傳庭的問題,轉而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陛下所派稅監,主要征收礦稅、鹽課、茶課以及各地鈔關之稅,而這些稅主要涉及開礦、鹽業、茶業和商業流通,諸位想想,如今這些買賣是掌握在誰人手中?”
“是掌握在那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民手中,還是那些朝堂諸公手中呢?”
“比如,國禎兄,你家中行商,原來過鈔關、城門,隻要買通當地的稅吏,便能用很少的代價來取代向朝廷交稅,而陛下因為各地官吏收不上稅來,便派去內臣收稅,國禎兄若是喜歡稅監才怪呢。”
“這便是屁股決定腦袋,滿朝諸公那個家裏不涉及商業,所以不反對稅監才怪呢。”
“我們看一個人,不要光聽他說了什麽,更要看他屁股下做的那把椅子,他說什麽不重要,屁股下的那把椅子才重要,將來諸位躋身朝堂,免不了朋黨爭辯,若想分清敵我,不能光看臉,更要看屁股,看他為誰站台,看他的利益在哪裏。”
“陛下為何數十年不願上朝,因為在陛下看來,滿朝諸公雖然與他同處一個大殿之上,便若是坐下來,是無人坐在陛下那邊的。”
“是以陛下上朝,便是吵吵吵,幾月也辦不成一事,還不如眼不見心靜,陛下不見朝臣,才能繞過朝臣,選一孤臣行事,政令更能推行。”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盧颺這句話說的露骨,更讓幾人如夢方醒,再看盧颺已不複之前眼光。
“少卿師從何人,竟能如此透徹,我等方才之論與少卿比,真是小兒辯日了。”
楊文嶽說著,便對盧颺拱了拱手,其餘幾人也紛紛起身,對著盧颺行禮。
“姐姐,你聽,那些監生也佩服公子呢,公子出身草莽,真不知從哪裏學到這麽多本事,竟然讓那些比他年紀大的監生心生佩服,公子好厲害!”
吳香一口一個公子,小臉在火光照耀下,更加的紅暈。
再盧颺那個時代,盧颺說出的這句話,是學過政治和曆史的高中生都能理解的,但對於錢敬忠這樣的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理解起來便有些難了。
“秦嚴刑苛政,陳勝吳廣率民於大澤鄉起事,開啟反抗秦暴政的始端;漢末民不聊生,黃巾軍起事;唐末黃巢起事;元末我太祖高皇帝淮右起兵。”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在推翻前朝暴政中,皆是民率先起事反抗,砸爛前朝腐朽的製度,其中湧現出的真龍天子,受民推舉,組建新的王朝。”
“曆朝帝王雖說受命於天,但何為天,斯以為這天便是民心,得民心中者得天下。”
“漢高祖劉邦知民苦秦法久矣,入關後便令悉去秦法,遂得民之擁護;蒙元苛民,我太祖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號召天下百姓推翻蒙元暴政,亦得民心。”
“但縱觀《春秋》、《史記》、《漢書》、《唐書》、《資治通鑒》和《宋史》,本本皆是王侯將相,帝王世家,曆代史官從沒將最為廣大的民記入史書。”
“熟不知,王侯將相、帝王世家能成事建功,背後皆是順應民意,得民支持而成,是以,民才是曆史的締造者也。”
盧颺博古論今,拿出曆史上的斑斑鐵證來論證自己思想的正確性,錢敬忠幾人雖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思想,但卻也無從反駁,因為盧颺說這句話是經的住曆史考驗的。
盧颺洋洋灑灑數百言,說完也頗為激動。
在盧颺那個時代,民智已啟,誰也不敢忽視人民的力量,但在這識字率不足百分之五的封建時代,盧颺不知道對麵的幾人,能否意識到人民的重要性。
因為在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眼中,民是愚昧的、無知的,甚至在一些眼比天高的士紳眼中,他們跟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果不其然,盧颺剛說完,錢敬忠等人皆是一臉茫然,如此勁爆的觀點,他們還無法完全消化。
“諸位好好想想,我們吃的糧食、住的房屋、穿的衣衫、喝的鹽茶是從何而來,如今是何人在耕作、何人在征戰、何人在紡織、何人在拉纖?”
“是民,是我們從沒有正眼瞧過的民,是如黃土一樣顏色的民,但就是那些大字不識、木訥不言的民,才讓我們有吃有穿,有房子住,有木炭禦寒,不怕蒙元侵擾,保得一世安穩。”
“但諸位有沒有想過,這些民如今的處境如何?繅絲者可是遍身羅綺者?泥瓦匠可住得磚瓦房?日日耕作者可能頓頓大米白麵?賣炭翁可燒得起你我麵前的這木炭?”
盧颺接連幾問,直接便把對麵的幾人盡皆問住了,一個個皆低頭沉思,默然不語。
“就如今民的光景,陛下還能向民征稅嗎?還敢向民征稅嗎?別忘了當年我太祖高皇帝是從哪裏來的了。”
盧颺一語中的,之前還在爭論是否該撤稅監的眾人一個個頓覺豁然開朗,忽然覺得自己幾人之前的爭論是多麽幼稚。
眾人麵前的炭盆劈劈啪啪的燒著,寂靜之中顯得夜更深了。
隔壁屋子燒水伺候的吳香和雲舒也聽到了盧颺的這番深論,她倆也都是讀過書的人,可能論聰明,應該還在吳國禎之上,所以也能理解不少。
“公子悲天憫懷,學識淵博,難怪能做出諸多善事來,真當得起君子二字。”
隔壁小屋的炭火旁,吳香小聲對雲舒說著。
雲舒聞言點了點頭,隨後又有聲音傳來,便趕緊示意吳香別出聲。
“陛下不向百姓征稅,當是仁政,那為何朝廷大臣還要反對?”
吳國禎仍有些糾結於稅監之事。
“國禎此話膚淺了,仁政隻是相對而言的,陛下不向百姓征稅,對百姓而言自然是仁政,但對稅監征稅的對象來說,卻是暴政了。”
盧颺說的隱晦,但孫傳庭還是領會到了盧颺話中之意。
“少卿是說,陛下往各地派稅監,是向諸位大人征稅了?所以大人們才反對?”
盧颺沒有迴答孫傳庭的問題,轉而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陛下所派稅監,主要征收礦稅、鹽課、茶課以及各地鈔關之稅,而這些稅主要涉及開礦、鹽業、茶業和商業流通,諸位想想,如今這些買賣是掌握在誰人手中?”
“是掌握在那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民手中,還是那些朝堂諸公手中呢?”
“比如,國禎兄,你家中行商,原來過鈔關、城門,隻要買通當地的稅吏,便能用很少的代價來取代向朝廷交稅,而陛下因為各地官吏收不上稅來,便派去內臣收稅,國禎兄若是喜歡稅監才怪呢。”
“這便是屁股決定腦袋,滿朝諸公那個家裏不涉及商業,所以不反對稅監才怪呢。”
“我們看一個人,不要光聽他說了什麽,更要看他屁股下做的那把椅子,他說什麽不重要,屁股下的那把椅子才重要,將來諸位躋身朝堂,免不了朋黨爭辯,若想分清敵我,不能光看臉,更要看屁股,看他為誰站台,看他的利益在哪裏。”
“陛下為何數十年不願上朝,因為在陛下看來,滿朝諸公雖然與他同處一個大殿之上,便若是坐下來,是無人坐在陛下那邊的。”
“是以陛下上朝,便是吵吵吵,幾月也辦不成一事,還不如眼不見心靜,陛下不見朝臣,才能繞過朝臣,選一孤臣行事,政令更能推行。”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盧颺這句話說的露骨,更讓幾人如夢方醒,再看盧颺已不複之前眼光。
“少卿師從何人,竟能如此透徹,我等方才之論與少卿比,真是小兒辯日了。”
楊文嶽說著,便對盧颺拱了拱手,其餘幾人也紛紛起身,對著盧颺行禮。
“姐姐,你聽,那些監生也佩服公子呢,公子出身草莽,真不知從哪裏學到這麽多本事,竟然讓那些比他年紀大的監生心生佩服,公子好厲害!”
吳香一口一個公子,小臉在火光照耀下,更加的紅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