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三萬精兵,女媧誕辰(求訂閱!)
從敖丙開始的神級寶箱 作者:北沉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年時間,帝辰已是一個翩翩公子模樣。
他現在住在城外軍營,天還未亮就已早早起床。
軍營很大,足能容納三萬大軍駐紮。
其中有一片營帳護衛森嚴,就連他自己,也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入內。
幾年前他得到三萬兵權,就開始搜刮腦海中的記憶,開始練兵。
穿越者有三寶,馬蹬,火藥與科技。
他搜羅天下工匠,準備打造出一支恐怖的強軍。
冷兵器時代,騎兵自然是最強的部隊。
直到現代化武器的普及,騎兵才算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蒙古鐵騎橫掃半個世界,自然是最強的。
不過蒙古鐵騎是技術兵種,擅長騎射。
隻有生長與馬背上的民族,才有可能造就這種軍隊。
想要訓練出來,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麽隻能退而求其次,但這就比較難選了。
強大的騎兵數量挺多的,比如西漢霍去病的重甲騎兵,唐朝的玄甲軍等等。
其中明末的夷丁鐵騎看上去非常不錯,不過卻裝備有火器。
那麽直接的近身戰,可能就要打一下折扣了。
還有一支軍隊號稱沒有敗績,就是由嶽飛率領的背嵬精騎。
帝辰在網上看到過訓練方法,照著練就行了。
反正軍隊主要就是個令行禁止,這點才是最主要的。
關鍵還是武器與鎧甲方麵的運用。
目前這個時代,騎兵這個概念是沒有的,也沒人能意識到騎兵的恐怖之處。
大商有武將喜歡搞奇奇怪怪的坐騎武裝部隊。
但那些也不是騎兵,上麵坐的人充其量就是個馴獸員。
主要負責指揮異獸攻擊。
最接近騎兵的,就是西岐的戰車部隊了。
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對付步兵也確實如此。
但真要對上騎兵,那就會遭到碾壓。
雖然隨便搞之騎兵部隊出來,都能有恐怖的效果。
可他作為穿越者,要搞就搞最好的。
宋朝的步人甲是背嵬精騎的標配,不過帝辰卻沒有選擇。
這玩意的製造工藝他也沒看過,造不出來。
那麽隻能靠自己的知識,尋找一種合適的鎧甲。
縱觀古今中外的重鎧甲,最強的當屬板甲。
不過這個太過笨重,與他的構想不符。
然後其次的就是鎖甲,紮甲,還有鱗甲三種。
鎖甲對於弓箭和鈍器的防禦略差,可以直接排除。
紮甲與鱗甲類似,但綜合能力卻輸於鱗甲。
後者的甲片卸力效果,明顯更好一些。
鱗甲唯一的缺陷,就是對自下而上的攻擊,防禦能力很差。
不過帝辰適當的做了一下弊,仿照龍族鱗片的結構原理。
創造了一種新型鎧甲:銀光龍鱗甲。
此甲表麵純銀,能夠反射出強烈的光線。
大太陽下衝鋒起來,眼睛都能給對麵晃瞎了。
帝辰憑著早期招募的許多工匠,成功將鋼給搞了出來。
沒有現代工藝,他隻能搞出相對原始的烏茲鋼,又名大馬士革鋼。
這種鋼就是大馬士革刀的原材料,成就了這種武器的赫赫威名。
可能煉製工藝他沒有記全,這種鋼材出來後,卻是太過堅硬,顏色也很雜亂。
帝辰挖空心思,終於想到了將銀加入進去。
不僅提升了柔軟度,還讓顏色成了亮銀色。
不過這個成本嘛,就高到難以承受的地步了。
現在的主流金錢就是銀子,製造本來就花錢。
現在還要加銀進去,那麽帝辰肯定承擔不起。
別說一個仁王,就算整個大商也供不起他這麽玩。
所以他隻能作弊,偷偷跑四海去挖了幾座銀礦。
反正封神還沒有開始,天道也不會太過關注。
一切都要在正式開始之前完成才行。
原材料搞定之後,一切都好辦了許多。
工匠的思維隻要突破了時代的限製,那一切都將是爆發式的。
製甲的後續難題很快就全部解決。
由於烏茲鋼的強度遠超現在主流的鐵器與銅器。
製造的甲片並不用多厚,全身加起來也就三十斤左右。
要知道宋朝重步兵全身裝備的重量接近一百斤。
光是身上的步人甲就要重達六十斤以上。
多次戰役都是因為負荷過重,士兵體力消耗太大而未能盡到全功。
而封神人族的體能隻要食物跟的上,身負百來斤的重量根本不算什麽。
最重要的甲胄選完,那麽就該是武器了。
騎兵的作戰方式,除了弓箭外,無外乎是加速突刺與馬上砍殺。
最常見的騎兵武器就是長槍,彎刀也屬於不錯的騎兵武器。
但槍隻能突刺,別看武將能玩出個花來,小兵可就不行了。
彎刀又隻能揮砍,兩者都不能發揮騎兵的全部能力。
如果戰場上換武器,怕是有多少條命都不夠。
而能夠同時發揮兩種性能的武器,縱觀曆史,隻有一種。
那就是唐朝陌刀!
但這刀的前身是漢朝斬馬刀,屬於步兵武器。
騎兵也能用,隻是需要稍微改良一下。
陌刀長過三米,一半刀刃,一半刀柄。
力大的士兵揮砍起來,能夠連人帶馬斬為兩截。
帝辰的改良很簡單,就是讓刀尖再鋒利一些,利於突刺。
並且將刀柄設計成了可拆卸的模式。
萬一近戰之時,可一手持柄防禦,一手持刀戰鬥。
可以自由切換雙手或者單手模式。
這樣騎兵隻需配給一把武器,可節省體力與開支。
這樣的騎兵想想就無敵,隻是訓練時太晃眼睛,需要配上一件披風。
帝辰選擇了大紅色,披風繡上了燃燒的火焰。
集中戰在校場排列,就如一團熾熱的烈焰。
取名為:赤焰精騎。
騎兵因為上等戰馬有限,兩萬匹馬隻組建了一萬騎兵,都是一騎雙馬。
再說步兵,戰甲和騎兵是一樣的。
披風繡有一條火龍,號稱赤龍軍,有兩萬之數。
武器配有一柄兩米多長的斧鉞,作為主武器。
另外還配有一把唐刀,而且銀光龍鱗甲比騎兵的還厚,說是銅牆鐵壁也不為過。
訓練了幾年,兩個部隊都已成軍。
隻要拉出來,沒有那些仙人作弊的話,來多少部隊都是白給。
這也算帝辰幾年來辛勤的成果。
但最能得他歡心的,還是那一千親衛軍。
帝辰是按特現代種兵的規格來訓練他們。
目前配有唐刀與盾牌,還有一把諸葛連弩。
如果帝辰把kar.98k弄出來給他們裝備上,立馬就會成為一隻現代軍隊。
這支部隊因為身披青色披風,號稱青龍衛。
說了那麽多,帝辰已經通過了青龍衛守護的入口,進入了營地之中。
這裏是後勤營地,對他來說就和科研部差不多。
火藥他早就搞出來了,但要造出火槍和子彈,那就不是輕而易舉能弄出來的。
主要原因是他自己都不懂,隻能告知大概理念,讓工匠們自己去琢磨。
帝辰轉了一圈,進度還可以。
鋼材的出現,加上新型的模具工藝,直接邁過了不少瓶頸。
熱兵器暫時出不來,帝辰也沒有過多的在意。
已經練成的三萬大軍就足以應付人間的任何戰爭。
“來人呐,備馬~”
帝辰喊了一聲,立刻就有青龍衛牽馬而來。
今日乃是年後的第一次早朝。
而且按照曆史,大商王朝的轉變就在明日。
騎馬來到午門樓外,將馬匹交給皇宮護衛。
帝辰快步趕上了上朝的大部隊,很快就來到了九間殿外。
首相商容作為百官之首,敲響了九間殿前的撞鍾。
這是在提醒天子,新年假期結束,該上班了。
紂王在壽仙宮已經準備好了,帶著一大群太監,進入九間殿。
不過這紂王臉上有點不大情願,因為這邊過的可太舒服了。
紂王七年二月初,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叛逆。
聞太師領兵出征,武成王入邊關震懾蠻夷。
這兩人一走,紂王從此再無約束。
幾乎是想幹嘛就幹嘛,沒人再敢到他耳邊叨叨。
就算有,他也可以不聽。
聞太師叨叨也就算了,武成王嗶嗶他也忍了。
但別人算個什麽玩意,敢對他指手畫腳,直接砍了完事。
不過這新年第一天早朝,他不得不上。
九間殿開啟,文武群臣入殿朝拜,恭賀大王新年如意。
今天也沒人提政務,都是各種道賀,一般沒多久也都完事了。
但在最後,首相商容,卻是出列拜道。
“啟奏大王,老臣商容,有事要奏。”
“嗯?奏來給孤王聽聽。”
隻要不是處理政務,紂王跟手下臣子瞎聊聊,覺得還挺有意思。
主要大臣們文采都不錯,時不時給整首詞出來,聽得挺美。
“大王,您登基已有七載,卻還未曾給女媧娘娘上香祈福。”
“明日即是娘娘誕辰,希望大王能前往女媧宮祈福,護佑我大商國運,永垂不朽!”
“護佑大商國運,永垂不朽!”
唿啦啦的,滿朝文武全部跪了下去。
不過他們這次可不是逼宮,都是真心之語。
自從國師除三害之後,近幾年大商風調雨順。
這些凡人自然是希望大神能夠多保佑幾年。
不過帝辰卻差點噴了。
狗屁的保佑大商國運永存!
怕是這次去要把國運敗完才是真的。
女媧掐指一算,大商國運還有二十八年。。
算出來個鬼哦!
是她派去的三妖霍亂朝綱,生生把國運敗成了二十八年才對。
他現在住在城外軍營,天還未亮就已早早起床。
軍營很大,足能容納三萬大軍駐紮。
其中有一片營帳護衛森嚴,就連他自己,也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入內。
幾年前他得到三萬兵權,就開始搜刮腦海中的記憶,開始練兵。
穿越者有三寶,馬蹬,火藥與科技。
他搜羅天下工匠,準備打造出一支恐怖的強軍。
冷兵器時代,騎兵自然是最強的部隊。
直到現代化武器的普及,騎兵才算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蒙古鐵騎橫掃半個世界,自然是最強的。
不過蒙古鐵騎是技術兵種,擅長騎射。
隻有生長與馬背上的民族,才有可能造就這種軍隊。
想要訓練出來,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麽隻能退而求其次,但這就比較難選了。
強大的騎兵數量挺多的,比如西漢霍去病的重甲騎兵,唐朝的玄甲軍等等。
其中明末的夷丁鐵騎看上去非常不錯,不過卻裝備有火器。
那麽直接的近身戰,可能就要打一下折扣了。
還有一支軍隊號稱沒有敗績,就是由嶽飛率領的背嵬精騎。
帝辰在網上看到過訓練方法,照著練就行了。
反正軍隊主要就是個令行禁止,這點才是最主要的。
關鍵還是武器與鎧甲方麵的運用。
目前這個時代,騎兵這個概念是沒有的,也沒人能意識到騎兵的恐怖之處。
大商有武將喜歡搞奇奇怪怪的坐騎武裝部隊。
但那些也不是騎兵,上麵坐的人充其量就是個馴獸員。
主要負責指揮異獸攻擊。
最接近騎兵的,就是西岐的戰車部隊了。
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對付步兵也確實如此。
但真要對上騎兵,那就會遭到碾壓。
雖然隨便搞之騎兵部隊出來,都能有恐怖的效果。
可他作為穿越者,要搞就搞最好的。
宋朝的步人甲是背嵬精騎的標配,不過帝辰卻沒有選擇。
這玩意的製造工藝他也沒看過,造不出來。
那麽隻能靠自己的知識,尋找一種合適的鎧甲。
縱觀古今中外的重鎧甲,最強的當屬板甲。
不過這個太過笨重,與他的構想不符。
然後其次的就是鎖甲,紮甲,還有鱗甲三種。
鎖甲對於弓箭和鈍器的防禦略差,可以直接排除。
紮甲與鱗甲類似,但綜合能力卻輸於鱗甲。
後者的甲片卸力效果,明顯更好一些。
鱗甲唯一的缺陷,就是對自下而上的攻擊,防禦能力很差。
不過帝辰適當的做了一下弊,仿照龍族鱗片的結構原理。
創造了一種新型鎧甲:銀光龍鱗甲。
此甲表麵純銀,能夠反射出強烈的光線。
大太陽下衝鋒起來,眼睛都能給對麵晃瞎了。
帝辰憑著早期招募的許多工匠,成功將鋼給搞了出來。
沒有現代工藝,他隻能搞出相對原始的烏茲鋼,又名大馬士革鋼。
這種鋼就是大馬士革刀的原材料,成就了這種武器的赫赫威名。
可能煉製工藝他沒有記全,這種鋼材出來後,卻是太過堅硬,顏色也很雜亂。
帝辰挖空心思,終於想到了將銀加入進去。
不僅提升了柔軟度,還讓顏色成了亮銀色。
不過這個成本嘛,就高到難以承受的地步了。
現在的主流金錢就是銀子,製造本來就花錢。
現在還要加銀進去,那麽帝辰肯定承擔不起。
別說一個仁王,就算整個大商也供不起他這麽玩。
所以他隻能作弊,偷偷跑四海去挖了幾座銀礦。
反正封神還沒有開始,天道也不會太過關注。
一切都要在正式開始之前完成才行。
原材料搞定之後,一切都好辦了許多。
工匠的思維隻要突破了時代的限製,那一切都將是爆發式的。
製甲的後續難題很快就全部解決。
由於烏茲鋼的強度遠超現在主流的鐵器與銅器。
製造的甲片並不用多厚,全身加起來也就三十斤左右。
要知道宋朝重步兵全身裝備的重量接近一百斤。
光是身上的步人甲就要重達六十斤以上。
多次戰役都是因為負荷過重,士兵體力消耗太大而未能盡到全功。
而封神人族的體能隻要食物跟的上,身負百來斤的重量根本不算什麽。
最重要的甲胄選完,那麽就該是武器了。
騎兵的作戰方式,除了弓箭外,無外乎是加速突刺與馬上砍殺。
最常見的騎兵武器就是長槍,彎刀也屬於不錯的騎兵武器。
但槍隻能突刺,別看武將能玩出個花來,小兵可就不行了。
彎刀又隻能揮砍,兩者都不能發揮騎兵的全部能力。
如果戰場上換武器,怕是有多少條命都不夠。
而能夠同時發揮兩種性能的武器,縱觀曆史,隻有一種。
那就是唐朝陌刀!
但這刀的前身是漢朝斬馬刀,屬於步兵武器。
騎兵也能用,隻是需要稍微改良一下。
陌刀長過三米,一半刀刃,一半刀柄。
力大的士兵揮砍起來,能夠連人帶馬斬為兩截。
帝辰的改良很簡單,就是讓刀尖再鋒利一些,利於突刺。
並且將刀柄設計成了可拆卸的模式。
萬一近戰之時,可一手持柄防禦,一手持刀戰鬥。
可以自由切換雙手或者單手模式。
這樣騎兵隻需配給一把武器,可節省體力與開支。
這樣的騎兵想想就無敵,隻是訓練時太晃眼睛,需要配上一件披風。
帝辰選擇了大紅色,披風繡上了燃燒的火焰。
集中戰在校場排列,就如一團熾熱的烈焰。
取名為:赤焰精騎。
騎兵因為上等戰馬有限,兩萬匹馬隻組建了一萬騎兵,都是一騎雙馬。
再說步兵,戰甲和騎兵是一樣的。
披風繡有一條火龍,號稱赤龍軍,有兩萬之數。
武器配有一柄兩米多長的斧鉞,作為主武器。
另外還配有一把唐刀,而且銀光龍鱗甲比騎兵的還厚,說是銅牆鐵壁也不為過。
訓練了幾年,兩個部隊都已成軍。
隻要拉出來,沒有那些仙人作弊的話,來多少部隊都是白給。
這也算帝辰幾年來辛勤的成果。
但最能得他歡心的,還是那一千親衛軍。
帝辰是按特現代種兵的規格來訓練他們。
目前配有唐刀與盾牌,還有一把諸葛連弩。
如果帝辰把kar.98k弄出來給他們裝備上,立馬就會成為一隻現代軍隊。
這支部隊因為身披青色披風,號稱青龍衛。
說了那麽多,帝辰已經通過了青龍衛守護的入口,進入了營地之中。
這裏是後勤營地,對他來說就和科研部差不多。
火藥他早就搞出來了,但要造出火槍和子彈,那就不是輕而易舉能弄出來的。
主要原因是他自己都不懂,隻能告知大概理念,讓工匠們自己去琢磨。
帝辰轉了一圈,進度還可以。
鋼材的出現,加上新型的模具工藝,直接邁過了不少瓶頸。
熱兵器暫時出不來,帝辰也沒有過多的在意。
已經練成的三萬大軍就足以應付人間的任何戰爭。
“來人呐,備馬~”
帝辰喊了一聲,立刻就有青龍衛牽馬而來。
今日乃是年後的第一次早朝。
而且按照曆史,大商王朝的轉變就在明日。
騎馬來到午門樓外,將馬匹交給皇宮護衛。
帝辰快步趕上了上朝的大部隊,很快就來到了九間殿外。
首相商容作為百官之首,敲響了九間殿前的撞鍾。
這是在提醒天子,新年假期結束,該上班了。
紂王在壽仙宮已經準備好了,帶著一大群太監,進入九間殿。
不過這紂王臉上有點不大情願,因為這邊過的可太舒服了。
紂王七年二月初,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叛逆。
聞太師領兵出征,武成王入邊關震懾蠻夷。
這兩人一走,紂王從此再無約束。
幾乎是想幹嘛就幹嘛,沒人再敢到他耳邊叨叨。
就算有,他也可以不聽。
聞太師叨叨也就算了,武成王嗶嗶他也忍了。
但別人算個什麽玩意,敢對他指手畫腳,直接砍了完事。
不過這新年第一天早朝,他不得不上。
九間殿開啟,文武群臣入殿朝拜,恭賀大王新年如意。
今天也沒人提政務,都是各種道賀,一般沒多久也都完事了。
但在最後,首相商容,卻是出列拜道。
“啟奏大王,老臣商容,有事要奏。”
“嗯?奏來給孤王聽聽。”
隻要不是處理政務,紂王跟手下臣子瞎聊聊,覺得還挺有意思。
主要大臣們文采都不錯,時不時給整首詞出來,聽得挺美。
“大王,您登基已有七載,卻還未曾給女媧娘娘上香祈福。”
“明日即是娘娘誕辰,希望大王能前往女媧宮祈福,護佑我大商國運,永垂不朽!”
“護佑大商國運,永垂不朽!”
唿啦啦的,滿朝文武全部跪了下去。
不過他們這次可不是逼宮,都是真心之語。
自從國師除三害之後,近幾年大商風調雨順。
這些凡人自然是希望大神能夠多保佑幾年。
不過帝辰卻差點噴了。
狗屁的保佑大商國運永存!
怕是這次去要把國運敗完才是真的。
女媧掐指一算,大商國運還有二十八年。。
算出來個鬼哦!
是她派去的三妖霍亂朝綱,生生把國運敗成了二十八年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