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詢手中拿著一本文書,人坐在那裏,神色有些發愣。
就在剛剛,宮裏來人稟報,李滿倉與李勳父子兩人進宮,向趙智請罪,李滿倉當著李怡的麵,痛揍李勳一頓,隨後,李怡麵見趙智,為李勳求情,沒過多久,趙智下召,罷免李勳兵部左侍郎、參知政事等所有官職,罰俸一年,爵位不變。
趙詢放下手中的文書,看向下方,對著李忠全說道:“此事來的怪異,你怎麽看?”
趙詢已經寫好文書,準備今日就發往政事堂,待政事堂諸位相國簽字之後,立即形成命令下發,文書的內容事關李勳,免去李勳兵部左侍郎之職,以參知政事之職,調任嶺南黜陟使,治所息州。
李忠全笑道:“太子殿下,這其實也沒有什麽,李勳最近太過張揚,朝中已經有人開始對其彈劾,事情傳入李滿倉耳中,他害怕之下,拉著李勳進宮請罪,並讓李貴妃為其說情,很合情理。”
錢明度也是說道:“殿下,李勳兵權被奪,圈養京城,已經沒有任何威脅,我們還是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他身上為好。”
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對視一眼,目光閃爍。
李忠全與錢明度,以前還有一個王從本,這三人是最早追隨趙詢的屬臣,是趙詢的絕對心腹,趙詢走到今天,一直都是這幾個人在身邊出謀劃策,趙詢對他們也是非常信任與倚賴。
趙詢對於李勳,既是情感上的疏遠,也是權術上的排擠,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對此事是全力支持與堅定支持,趙詢之所以對李勳的態度越來越明顯,強度越來越大,與他們兩人有很大的關係,若不是李忠全與錢明度極力進言,趙詢是不會想到把李勳調往嶺南邊荒之地的,至少不會這麽早。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趙詢有些詫異的看了看李忠全與錢明度,以前隻要談到李勳,他們兩人的態度可是非常激烈,今日卻是大不相同,有意淡化李勳。
盧柏江喝著茶,目光掃了一眼李忠全與錢明度,臉上有了一絲不屑與冷笑。
趙詢不知道,盧柏江卻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六天前,對於李勳的張揚,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極為氣憤,數次進言趙詢,大放厥詞,說李勳出身低賤,心術不正,一旦掌權,必定目無君上,禍害國家,早前商定好,給他一個嶺南黜陟使,都是對他太好了,畢竟黜陟使也是有一定權利的,不如趁此機會,把他調到黔州,交由黔州節度使魏文南嚴加看管,此生不得在進京城。
對於這個建議,趙詢默然不語,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的進言,太激烈了,他就算有這個想法,也不敢這麽做,畢竟,他多少還是要考慮一些李貴妃的感受。
與李忠全、錢明度不同,但凡涉及到李勳的事情,盧柏江從來都是一字不言,他明白一個道理,疏不離親,李忠全、錢明度兩人為了迎合趙詢,得到更大的利益,以致喪失個人原則,不擇手段,如此下去,早晚有人會收拾他們,果然,就在那天他們兩人進言趙詢之後的第二天,朝會結束之後,李怡把李忠全、錢明度、盧柏江三人叫到長樂宮。
趙詢做事極為認真,自從監國之後,更是常常工作到深夜,許多官員對此勸言趙詢,希望他保重身體,而李忠全與錢明度則是大加美言,全力支持趙詢。
李怡以這個為由頭,對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就是一頓劈頭痛罵,對盧柏江則是頗為讚賞。
此事之後,沒過兩天,李怡又是逼著太子趙詢,把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的進宮牌令給收了,並且言明,不是朝堂正事,不得隨便進入東宮。
趙詢身邊的官員何其多,李怡偏偏針對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是何道理,是個傻子都知道,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當然也不是笨蛋,馬上就是想到了其中緣由,那就是因為李勳,趙詢身邊的事情,肯定是瞞不過李怡的,自己為了取得趙詢更進一步的信任與提拔,迎合上意,強烈針對李勳,很顯然,趙詢對李勳的一些動作,李怡把所有的賬都是記到了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的頭上。
李勳的事情,趙詢顯然並不是太過放在心上,他隨後與李忠全、錢明度交談稅賦革新等問題。
趙智繼位之後,對稅賦製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收效還不錯,但是到了如今,現在的稅賦製度,顯然已經有些力所不及,朝廷的財政越來越差,若不是李勳拿下西域,朝廷從西域獲取了巨量的錢糧,朝廷的財政恐怕已經崩潰,雖說以後可以繼續從西域獲取相當數量的錢糧,但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要想徹底改變朝廷的財政狀態,就目前的稅賦製度而言,已經到了必須進行改革的時候了。
趙詢繼承了趙智的誌向,重用寒門士族,打壓門閥世家,讓兩者進行平衡,所以,趙詢的身邊,絕大多數都是寒門士族官員,而且很多人都是非常年輕,其中人才頗多,這是趙詢再為自己以後打造班底。
至於門閥世家的官員,趙詢也是接納了一些人,但是對於這些人,趙詢始終持有一定的戒心,所以,這類官員,進入不了趙詢的核心圈之內,不過盧柏江則是一個列外。
盧柏江出身江南名門,他的父親盧仕明任職江陵太守。
盧柏江今年四十有二,一直到三十五歲,才是通過科舉步入仕途,所以此人算是大器晚成,一進入官場,很快便是引起劉桀的注意與賞識,劉桀出使漠北草原的時候,點名讓盧柏江隨同前往。
盧柏江在沒有進入官場之前,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打理家族的生意,十多年的時間,走南闖北,積累了大量社會經驗,對社會底層經濟狀況,有著極為透徹的了解,在進入仕途之後,眼見朝廷財政舉步維艱,盧柏江曾經幾次上書朝廷,就財政與稅賦改革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因此受到趙智的重視,可惜,這時候已經是趙智的晚年,他雖有心革新,卻是沒有了精力與能力去進行,隻能把這個希望留給了趙詢去完成。
就在剛剛,宮裏來人稟報,李滿倉與李勳父子兩人進宮,向趙智請罪,李滿倉當著李怡的麵,痛揍李勳一頓,隨後,李怡麵見趙智,為李勳求情,沒過多久,趙智下召,罷免李勳兵部左侍郎、參知政事等所有官職,罰俸一年,爵位不變。
趙詢放下手中的文書,看向下方,對著李忠全說道:“此事來的怪異,你怎麽看?”
趙詢已經寫好文書,準備今日就發往政事堂,待政事堂諸位相國簽字之後,立即形成命令下發,文書的內容事關李勳,免去李勳兵部左侍郎之職,以參知政事之職,調任嶺南黜陟使,治所息州。
李忠全笑道:“太子殿下,這其實也沒有什麽,李勳最近太過張揚,朝中已經有人開始對其彈劾,事情傳入李滿倉耳中,他害怕之下,拉著李勳進宮請罪,並讓李貴妃為其說情,很合情理。”
錢明度也是說道:“殿下,李勳兵權被奪,圈養京城,已經沒有任何威脅,我們還是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他身上為好。”
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對視一眼,目光閃爍。
李忠全與錢明度,以前還有一個王從本,這三人是最早追隨趙詢的屬臣,是趙詢的絕對心腹,趙詢走到今天,一直都是這幾個人在身邊出謀劃策,趙詢對他們也是非常信任與倚賴。
趙詢對於李勳,既是情感上的疏遠,也是權術上的排擠,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對此事是全力支持與堅定支持,趙詢之所以對李勳的態度越來越明顯,強度越來越大,與他們兩人有很大的關係,若不是李忠全與錢明度極力進言,趙詢是不會想到把李勳調往嶺南邊荒之地的,至少不會這麽早。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趙詢有些詫異的看了看李忠全與錢明度,以前隻要談到李勳,他們兩人的態度可是非常激烈,今日卻是大不相同,有意淡化李勳。
盧柏江喝著茶,目光掃了一眼李忠全與錢明度,臉上有了一絲不屑與冷笑。
趙詢不知道,盧柏江卻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六天前,對於李勳的張揚,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極為氣憤,數次進言趙詢,大放厥詞,說李勳出身低賤,心術不正,一旦掌權,必定目無君上,禍害國家,早前商定好,給他一個嶺南黜陟使,都是對他太好了,畢竟黜陟使也是有一定權利的,不如趁此機會,把他調到黔州,交由黔州節度使魏文南嚴加看管,此生不得在進京城。
對於這個建議,趙詢默然不語,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的進言,太激烈了,他就算有這個想法,也不敢這麽做,畢竟,他多少還是要考慮一些李貴妃的感受。
與李忠全、錢明度不同,但凡涉及到李勳的事情,盧柏江從來都是一字不言,他明白一個道理,疏不離親,李忠全、錢明度兩人為了迎合趙詢,得到更大的利益,以致喪失個人原則,不擇手段,如此下去,早晚有人會收拾他們,果然,就在那天他們兩人進言趙詢之後的第二天,朝會結束之後,李怡把李忠全、錢明度、盧柏江三人叫到長樂宮。
趙詢做事極為認真,自從監國之後,更是常常工作到深夜,許多官員對此勸言趙詢,希望他保重身體,而李忠全與錢明度則是大加美言,全力支持趙詢。
李怡以這個為由頭,對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就是一頓劈頭痛罵,對盧柏江則是頗為讚賞。
此事之後,沒過兩天,李怡又是逼著太子趙詢,把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的進宮牌令給收了,並且言明,不是朝堂正事,不得隨便進入東宮。
趙詢身邊的官員何其多,李怡偏偏針對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是何道理,是個傻子都知道,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當然也不是笨蛋,馬上就是想到了其中緣由,那就是因為李勳,趙詢身邊的事情,肯定是瞞不過李怡的,自己為了取得趙詢更進一步的信任與提拔,迎合上意,強烈針對李勳,很顯然,趙詢對李勳的一些動作,李怡把所有的賬都是記到了李忠全與錢明度兩人的頭上。
李勳的事情,趙詢顯然並不是太過放在心上,他隨後與李忠全、錢明度交談稅賦革新等問題。
趙智繼位之後,對稅賦製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收效還不錯,但是到了如今,現在的稅賦製度,顯然已經有些力所不及,朝廷的財政越來越差,若不是李勳拿下西域,朝廷從西域獲取了巨量的錢糧,朝廷的財政恐怕已經崩潰,雖說以後可以繼續從西域獲取相當數量的錢糧,但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要想徹底改變朝廷的財政狀態,就目前的稅賦製度而言,已經到了必須進行改革的時候了。
趙詢繼承了趙智的誌向,重用寒門士族,打壓門閥世家,讓兩者進行平衡,所以,趙詢的身邊,絕大多數都是寒門士族官員,而且很多人都是非常年輕,其中人才頗多,這是趙詢再為自己以後打造班底。
至於門閥世家的官員,趙詢也是接納了一些人,但是對於這些人,趙詢始終持有一定的戒心,所以,這類官員,進入不了趙詢的核心圈之內,不過盧柏江則是一個列外。
盧柏江出身江南名門,他的父親盧仕明任職江陵太守。
盧柏江今年四十有二,一直到三十五歲,才是通過科舉步入仕途,所以此人算是大器晚成,一進入官場,很快便是引起劉桀的注意與賞識,劉桀出使漠北草原的時候,點名讓盧柏江隨同前往。
盧柏江在沒有進入官場之前,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打理家族的生意,十多年的時間,走南闖北,積累了大量社會經驗,對社會底層經濟狀況,有著極為透徹的了解,在進入仕途之後,眼見朝廷財政舉步維艱,盧柏江曾經幾次上書朝廷,就財政與稅賦改革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因此受到趙智的重視,可惜,這時候已經是趙智的晚年,他雖有心革新,卻是沒有了精力與能力去進行,隻能把這個希望留給了趙詢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