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已經熄滅,石塊尚有餘溫。


    蘇忠義脫去衣物,躺了下去。片刻之後,發出一聲舒服的呻吟。


    毌丘祿及幕府主簿李矩麵麵相覷,但也沒說什麽,隻靜靜等著。


    良久之後,蘇忠義躺夠了,這才起身,苦笑道:“前些時日墜馬受傷,一直沒好利索,後來又染病,躺了許久。唉,老了,還不到四十,就一身病。”


    說話間,有巫女拿著刀走了過來,仔細詢問身上病痛之處,然後拿刀劃割,直到見血為止。


    這是烏桓、鮮卑的放血療法。


    就像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一看今天天氣不錯,大家來放個血吧,有益身心。


    這種在烏桓人看來司空見慣的治病之法,毌丘祿、李矩卻看得眼皮子直跳——艾灸、燒石自熨、燒地臥上、決脈出血、祝天地山川之神,素來是烏桓、鮮卑一係的傳統治病方法,流傳數百年了。


    蘇忠義被放完血後,滿足地歎了口氣,然後看向二人,說道:“戰事打得不好,鬱鞠在武周川吃了敗仗,損兵折將。幸武周鎮軍還在,但他們以固守為主,隻偶爾出擊。賊軍圍攻城池數日,大概死了兩三千人吧,打不下來,便不打了,以圍困為主。”


    說到這裏,他的麵容有些慶幸,道:“正月十五,諸部大人齊聚長春宮,我與劉路孤相偷戲,他被我偷得狠了,口不擇言,說養著武周、高柳二鎮軍負擔太重,被我罵了。當時他還不服氣,現在應該知道厲害了。”


    “明日再歇一天,後天我親自領兵三千,馳援梁昌。”蘇忠義又道:“主簿無需憂慮。梁昌城還有兩千丁壯,守得住。”


    李矩沉吟了會,道:“輔相還是小心為妙,一旦中了埋伏,全軍盡墨,梁昌守軍恐喪膽,屆時獻城以降,可就不妙了。”


    蘇忠義點了點頭,歎道:“今時不同往日了,藹頭帳下多勁騎,敝國騎軍不如他,但卻多了不少步軍,現在就看誰能堅持下去了。”


    最新戰況,賀蘭藹頭兵分三路,南路數千騎,突入馬邑郡,勝多負少,當地豪族多閉門自守。


    岢嵐郡出動了數千騎北上馳援,捉生軍亦南下馬邑,與此地的烏桓合兵,大敗索頭。


    這一路敵軍未退,但顯然已經打成了相持局麵,眼見著無利可圖,早晚會退走。


    中路萬餘騎,先攻武周,不克。再分兵取梁昌,亦不克。


    於是隻能派出輕騎四處劫掠。


    他們還不敢分出太多兵馬劫掠,因為武周、梁昌城內各有數百騎、千餘騎,一旦突然殺出,足以襲擾他們放牧牛羊馬匹的地方。


    北路是索頭的主力,一共出動了三萬騎,主攻東木根山,連戰連勝,多有小部落趁機投靠過去。


    單於督護王雀兒已率義從軍八千騎北上增援,暫無消息。


    仗打到這會,其實不算太難看。


    代國吃了點小虧,但還撐得住。這或許和他們如今的體製有關,有山南三郡在,即便前方敗個幾場,也不至於全盤皆輸。


    如今他們就一個策略:耗。


    穩守住地盤,哪怕地方上被敵人禍害得不輕,也要撐住,待敵萌生退意的時候,大舉反擊。


    李矩見自己的建議被人家聽進去了,便不再多言,隻道:“代國本錢還是比盛樂索頭大的,隻要撐住這一次,讓索頭無利可圖,下次他們再想發動如此大的攻勢,就沒那麽簡單了。平城這邊——”


    “放心。”蘇忠義說道:“太夫人已自長春宮迴來了,輔相衛雄等人奉命分管諸事。劉路孤、普骨閭、鬱鞠都被派出去了,達奚賀若雖然不甚親厚,但也比較恭順。城外還有長孫等親厚部落人馬,代州烏桓兵也在往這邊趕,應無大礙。”


    李矩琢磨了一下,發現形勢確實沒那麽危險,稍稍放下了心。


    “毌丘君乃是幕府金曹掾?”蘇忠義看向毌丘祿,問道。


    金曹掾掌貨幣、鹽鐵事——“貨”、“幣”兩個詞。


    郡國如果設金曹,則兼掌“市政”——貿易集市政務。


    “掛個名而已,除第一天外,從未到任過。”毌丘祿笑道。


    “怪不得沒見過。”蘇忠義亦笑道:“早些迴去吧。八月底之前,都不會太平。如果見到大王,可具實以告,若能請動大軍,勝之必矣。”


    “今年怕是沒大軍前來。”毌丘祿也不隱瞞,道:“諸路人馬盯著國中,謹防有亂。”


    “原來如此。”蘇忠義點了點頭。


    梁王有更重要的事務,能把義從軍、捉生軍派過來就很不錯了。有些仗,終究要代國自己打,實在危急了,梁王才會大舉出兵相助。


    “其實,都護北上前,已請調落雁軍入雲中馳援,興許八月能來。”李矩在一旁說道。


    “那就妥了。”蘇忠義大喜道,仿佛病都好了七分。


    二人與蘇忠義又談了會,隨後便告辭離去了。


    臨行之前,毌丘祿扭頭看了下原野中一望無際的穹廬。


    這個地界真奇妙。


    磚瓦房、木屋、草廬與氈帳都有,民人生活習性各不相同,混亂無比的同時,自有其獨特的內核。


    六月底,毌丘祿采買完了商品,準備離開平城——因為戰亂,各地商人驚慌失措,加緊處理手頭貨物,倒讓毌丘祿撿了個便宜。


    六月二十九,他讓手下人帶著牲畜、皮革、美珠、馬匹南返,自帶貼身隨從,一人數馬,取道岢嵐,於七月初十返迴了平陽。七月十一,邵勳於上林苑召見。


    ******


    “你說普部多了不少果園、菜畦、農田?”邵勳對別的不感興趣,甚至對如今正在爆發的戰爭都隻簡略地問了兩句,但對代人生產生活上發生的變化興趣極大。


    “是。”毌丘祿答道:“仆在新平住了兩日,參觀了普骨閭之子普骨聽的巨帳。帳內多了屏風、書案、鏡台、香爐、珠簾等物,隨車帶的江南桃笙等樂器,亦被其買去。聽聞普骨閭父子住在城內的時日比在城外多多了,曾經一度想拆掉野外的那個巨帳。”


    “帳有多大?”邵勳問道。


    “可容數百人。”


    “看來是普骨閭的部族大帳,連這個都拆掉的話,入吾彀中矣。”邵勳撫掌而笑。


    新平附近是普部的牧地。


    這個部落原本以遊牧、遊耕為主,現在算是固定下來了。


    這也是邵勳的意思,各個部落各自劃分牧場,盡量不要越界亂跑。


    劃界之後,再教給他們農技,一點點將其固定住。


    跑不了部落很容易拿捏,不值一提!


    當然,就目前看來,普部如果狠下心來遷徙,還是可以走的。


    需要一點時間、一點耐心,一點點讓普部淪陷,最後變得和那些烏桓人一樣,部落解體,往豪族方向發展。


    “官私學校如何?”邵勳又問道。


    “官學有數十小童學認字。私學有幾家,其以諸葛從事的學館門徒最多,聽聞有近二十人,多為習得文字的烏桓、鮮卑貴人子弟。學得怎樣還不甚清楚,看著不太行。”毌丘祿答道。


    “可以了。”邵勳說道:“凡事不能太過著急。這才一年,早呢。”


    有句話邵勳沒說,這可是代國新黨核心區,本就有一定程度的漢化。如果是盛樂那種舊黨紮堆的地方,就要難上許多了。


    “可有代國太夫人的消息?”邵勳問這話時,麵色、音調不變,好像在問一個不相幹之人似的。


    毌丘祿卻下意識一抖,道:“王夫人聞索頭大舉來襲,自長春宮迴返,召見尚未出戰的諸部大人,令其揀選部眾,與賊人大戰。”


    “王豐在做什麽?”邵勳奇道。


    “王夫人建議他迴代郡征發丁壯、牛羊馬匹。”


    “去了嗎?”


    “去了,尚未迴返。”


    “這個王豐,蠢得可以!”邵勳嗤笑一聲。


    關鍵時刻,迴代郡老巢籌集人馬錢糧,平城眾人聞知有援兵,心思能穩定不少。而在平城做主的又是王氏,將來如果擊退敵人,功勞主要是她的。


    當然,如果吃了大敗仗,責任也是她的,但她就是賭了。


    邵勳並不是很擔心北邊的戰局。


    就整體而言,盛樂方向錢糧少、人少,鎧甲器械等物資生產不足,越打越少,唯一可恃的就是戰鬥力強一些。


    但平城方麵也有幾個敢打敢拚的遊牧部落,野性未消,悍不畏死,得了甲胄、器械相助,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再加上他們有城池,有義從軍、捉生軍,有武周、高柳二鎮軍相助,甚至岢嵐郡都派了兵馬從側翼襲擊索頭,代郡方向還能動員至少兩萬騎的援兵……


    賀蘭藹頭氣勢洶洶地出動了約五萬騎,但作死般地兵分三路,如果開頭三板斧沒能取得較大的戰果,後麵氣勢一泄,撤退時怕是要吃大虧。


    那麽,他們到底有沒有戰果呢?


    目前還沒太多的消息,代國馬邑郡的地方土豪兵損失了不少,鬱鞠統率的親軍侍衛也吃了一次敗仗,損失不詳。東木根上多為小敗,另有幾個小部落臨陣倒戈,損失可能稍多一些。


    但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索頭開始發動戰爭的前半個月取得的戰果。


    半個月後,幾乎沒什麽像樣的戰果了,還在馬邑方向吃了敗仗。


    這說明什麽?說明代國“觸底反彈”,穩住陣腳了。


    平城有相持的能力,盛樂卻沒這個能力。


    邵勳下意識看向桌案上的一封信,那是王氏寫給他的,主要就一個意思:求援。


    邵勳沒直接拒絕,但也隻派了落雁軍三千步騎北上,另遣太原方向發二十萬斛夏麥至馬邑、雲中。


    這便是全部的支持了。


    鮮卑人還需要繼續廝殺,自己殺自己,殺得越厲害越好。


    今年這般大殺一陣後,明年春天再襲擾一波,加深盛樂的經濟困難,隨後再用政治攻勢瓦解其聯盟。


    等到夏天,差不多就可以集結大軍,給其致命一擊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長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晉末長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