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另立選址並非是多大的稀罕事,就拿華夏著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來講,其地址就變動過。
秦朝時,始皇定都鹹陽,奈何秦朝倒塌的也快,沒多少年就漢朝建立。而漢朝都城長安,便就是在鹹陽的基礎上新建的。
《史記》有載:漢長安,秦鹹陽也。
其實這樣說也不完全準確。秦鹹陽位於渭河之北,從惠文王開始,才向渭河以南擴展。陸續修建了章台、興樂宮、甘泉宮、信宮,以及赫赫有名的阿房宮等。
而劉邦奪得天下,該興樂宮為長安宮,改章台建未央宮。從這點上來講,漢長安的確是在鹹陽舊址上新立。不過實際上而言,城池已經由渭河之北轉移到了渭河之南,地址已然發生變化。
而之所以這般選擇,也是各方麵綜合考慮,古代生產力低下,科技水平低,一切皆靠人力畜力。城池位於渭河之北,各地來往貨物物資想要運進鹹陽,單單過渭河這一項就極其麻煩,便是政令來往,過個河也要耽誤不少時間。是以地址南遷到為何以南,實在正常不過。
而長安到了隋朝,又遷移了。為啥?一為‘水皆鹹鹵,不甚宜人’,水資源是個大問題。而且隨著時間流逝,渭河河道發生些許變化,較之曾經更加靠南,這也就意味著長安城與渭水更加接近了。
平時還好,可若是一發大水,得。據傳楊堅都數次夢到長安被淹沒。再加之別的種種原因,索性遷都,新建大興城。之後唐朝代隋而立,改大興為長安,進一步擴展。
總之,動過地方的城池可不止一兩個,放到大梁也是如此。是以對於潭州府城重新選址新建一事,天下人並無什麽感覺,隻是其修建方式,卻叫人震驚,這天底下,居然還能有不自己花費一分錢就可建成的城?
縱然有不少士林人士提出強烈反對,畢竟士農工商,最後那個一直以來都被瞧不起。而看看周少瑜都幹了啥,首當其衝就是工匠地位的提升,鼓勵創造發明沒什麽,你要獎賞也沒什麽,可居然能因為工匠技藝而授予官職!這個士林就無論如何無法接受了,這可是獨屬於他們的蛋糕,如何能給人分享。
隻是他們也管不到周少瑜頭上,其麾下人才,高層主要以善懷閣女大家為主,基層基本都是自行培養而出,一開始或許很是缺人,但發展到現在,早已培養出一批可堪一用的人才。而真正投靠過去直接效力的書生,其實比例不大,人數很少。
哪想高玉瑤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在大梁境內同樣抬高了匠人的地位,隻不過沒有做的那麽誇張,而且另成體係,對士林基本構不成任何威脅。
現在好了,抬高了匠人還不夠,現在還要抬高商賈這種不事生產、見利忘義之輩。如何了得。
可以預想,如果潭州新府城成功建立,這便意味著商賈的能力,意味著朝廷同樣可以如此學習借鑒乃至照搬。或許不用修建新城,可其他的呢?比如高玉瑤仍舊還在擴張水師,而水師必須有碼頭,若采取此策交由商賈修建碼頭,分民用軍用兩處,軍用自不用提,歸水師所用,而民用劃出好處給予商賈,那麽碼頭是不是就可以使得朝廷分毫不要變修建成功?
的確,此舉於國有利,可問題是於士林不利啊。能幹這種大事,商賈的地位能不抬高?再且說了,若按照以往的方式有朝廷出錢出力修建,其中過手的銀子那得有多少?
按照往常慣例,層層伸出手摸一點,大家你好我好都發財,美滋滋有木有。中飽私囊?不存在的,自古如此嘛,潛規則懂不懂。
可若按照此法,他們上哪摸錢去。固然可以用質量不過關卡拿一些好處,可與之前相比,那才多少。
反對,必須反對!
就在這種聲勢不小的反對聲當中,潭州卻是不慌不忙召開了招標大會,全國各地都有商人參加,雖有不少都隻是來看個新鮮湊個熱鬧,但場麵仍舊火熱非凡。到了現在,初期修建工作已然開始。
對此,高玉瑤一直默不作聲暗中觀察,不但派出不少人直接過去探聽情況,更是還私下命人以商賈的身份直接參與投標修建。
待弄清楚整個過程,便是高玉瑤也驚了。
最直觀的好處,莫過於當權者不花費任何一絲一毫。然而隨著進一步的了解,發現遠不止如此。
首先便是人力,如此龐大工程,永遠少不得眾多人力。人力從哪來?自然需要商賈自行招募。而潭州人口雖不少,可總體安居樂業,大抵都算富足。若是工錢開的不足,願意去吃苦的人並不多。
可放到贛州就不一樣了,贛州經曆魏國之亂,各方麵早就不如以前,且高玉瑤也一直未有多少重視。這也讓動亂之後的贛州元氣仍舊不曾恢複,貧困百姓可謂眾多。
在這裏,商賈可用極少的錢財便能招募大量的勞力。男人青壯自然以賣力氣為主,而健婦之類也需要不少,總需要人做飯什麽的不是。
如此一來,大量人口不聲不響就挪去了潭州。見識過潭州當地百姓的富足,這些人若是有機會留下同樣獲得潭州的好處,屆時又會有幾人樂意歸鄉?
此外便是錢財,這麽多人吃喝住行,能不費錢?商賈需要承擔所雇傭勞力的口糧夥食,此一項便能讓潭州賺上一大筆,潭州豐收好幾年,壓根就不會缺糧,完全有富餘對外銷售。就算不夠,以潭州的富足,民間誰家還能沒點餘糧可賣?
而勞工付出勞力獲得酬勞,多多少少都需要在當地花費一些。這點上潭州當地百姓可賺的不少,比如售賣自家織的布料,自家養的雞鴨,編織的鞋子等等,百姓手裏有了更多的餘錢,自然也會去花銷,於是當地尋常商賈也賺錢了,而他們,是會給潭州上交商業稅收的,賺得越多,稅自然也就更多。
如此一來,可謂由上至下皆在獲利。而在這一過程當中,潭州也會進一步富裕繁華。
高玉瑤美目閃爍,頗有些大開眼界之感,原來,還可以這麽玩?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麽?”高玉瑤手指輕點,再一次深思每一個細節,不允許有任何一個疏忽。良久,筆尖飛舞,寫下一大篇感悟文章,至於內容麽……
若是周少瑜在這,怕是要驚為天人,這尼瑪,居然就能體會到後世商業體係金錢流通的重要性?這學習領悟能力未免也太強了吧,要知道華夏曆史能人輩出,然而對於這方麵,真心不咋地。
老實說,整個華夏曆史做個總結,周少瑜哪個朝代都不會那般待見。原因為何?就是因為無論哪一朝,都是在吃老本!
華夏文明最精彩的時期是什麽年代?春秋戰國!諸子百家!
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這絕對是一個思想文化大爆炸的時代,而再看看後來吧,不是吃老本又是什麽?
漢朝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這時候的儒家也有了變化,然而實際上就是外儒內法,而這等思想,其實早就有了,那便是荀子,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製度的懲罰,講究法與禮並舉。
得,還是老本!
這般一想,高玉瑤如此輕易便領會出新的思想道路,委實是妖孽到了極致。
“原來如此!”擱下筆,高玉瑤細讀幾遍,猛然想到位於並州的市口。她一直認為市口的存在,不過是周少瑜為了方便撈取突厥財物而已,如今看來,裏頭的門道很深啊。
“商業之道,竟有如此威能!看來我終究還是小看了錢之一字。”賺錢很厲害的高玉瑤不由感慨。隨即又搖搖頭:“可惜,若少瑜他們能為我所用……”
也就是想想罷了,就算高玉瑤想通了許多細節,看穿了商業之威,卻不代表她可以隨意胡來,哪怕她是獨掌大權的大梁太後。
自古思想,重農抑商,不是想改就能改的,更莫說士林如此龐大的利益團體。想要更改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並且作為國家掌控者,也要從國家穩定而出發,沒必要冒著太大風險去做出太多改變。
不過將此策做出相應改變適用於大梁還是可以做的,隻要不觸動那麽多人的敏感神經即可,那麽問題就在於如何改變。
搖搖頭,此事已經想了太長時間,已經頗有些頭疼,索性暫無政務處理,不若還是先去看看孩子吧。
想到自家的小寶貝,高玉瑤不由自主的嘴角揚起,或許生的時候很痛苦,但隻有生下來之後,才會明白內裏的柔情母愛。
“嗯,傳令工部,即刻開始考察選址,看看何處最合適建造碼頭建立軍營。”臨走前,高玉瑤出聲吩咐。
這條指令很快傳令下去,工部立刻執行,外他人看來,可能隻是高玉瑤打算新建內陸江河水師了。可實際上,高玉瑤是想著,潭州新城之法……
北地,幽州。
周少瑜再一次出擊狙擊入境的小股金人,隻是這一次未來得及趕上,這出村落已然被屠。
這也不怪不得他,幽州之策,是以燕城為中心集結人口行重建之事,如此可不至於人口太過分散便於管理。然幽州地域不小,如今人口卻又不多。仍舊會有一些人不聽從號召,自行集合在一起過日子,圖的便是無人管理沒有任何稅收壓力。
很顯然,這一處偏僻的村落便是如此。
原本隻是斥候來報,發現金人蹤跡,周少瑜帶兵追擊,偶然才發現此處,奈何村中之人早已遭殃,對此,周少瑜也沒有辦法,他又不是神仙。
金人當真很煩。雖然如今關隘重建工作已經開始,李秀寧也親領軍隊駐紮於外防禦。隻是此舉隻能防衛大股軍隊,對於人少的敵人壓根防不住。
大梁也有長城,隻是這一線拆毀的厲害,沒有太大的防衛價值,或許大軍入侵行如此山路困難了一些,但小股數百人而言,壓根不叫個事。既然最好的道路被堵了,大不了走山路唄。是以金人的小股襲擾劫掠一直都隻能被動防守,叫人心煩。
其實未必就一定是完顏德派過來的。金國雖建,但到底是各部落結合體,如今時間尚短,完顏德再厲害,也沒可能將所有權利集中,明麵上已經沒有部落之分,但實際上還是存在。原各部落首領還是有不少的自主權,而侵入幽州的金人,基本上都是這些人派的。
擊退這些金人,一次性人多了吧,不隱蔽,機動性也要差許多,人家早跑了。人少了吧,追是追的上,打也的確打得過,可基本不可能全殲,隻能擊潰,且己方必然也有死傷。這也是周少瑜一定要親自動手的原因,其他他存在的話,己方的死傷會小很多,畢竟是小規模戰鬥,個人勇武還是很重要的。
饒是如此,數次下來也已經戰死了上百精銳,委實叫周少瑜心痛不已。
如此也能看出金人的戰力,自家出動的可都是精銳當中挑選出來的精銳,戰力自是不低,這般都有如此死傷,若是喚作尋常士卒,死傷隻會更大。將來若是發生大規模戰爭,怕是損傷不會太低。
不過仔細想想,問題應當不大,再怎樣突厥和還金人打著呢,而且大梁的軍隊也開赴去了新羅助其趕走金人,隻要金國拿不下新羅,兩邊開戰之下,受其自身人口因素限製,理應沒有崛起可能。也就應當不會出現華夏史上那般‘滿萬’的強大戰力。
在且說了,等到時機合適,周少瑜是準備親自出手的,金國也好,突厥也罷,都必須徹底的打死!
原因?
在周少瑜看來,古代的遊牧民族那就是阻礙華夏文明進程的罪魁禍首!
若隻是小規模襲擾搶掠打草穀也就罷了,然而一次又一次大舉入侵甚至入主中原,直接讓華夏文明出現倒退步。後世人們常說,宋朝已經半隻腳踏入資本主義雲雲,有著明朝如何如何。。
那麽假設沒有北方遊牧入侵的話,就算社會沒有進一步發展,起碼不會倒退吧,看看元朝,南人和牲畜無異,漢人不許有名字,皆為數字,連菜刀都需要數戶人家才能共用一把,嘖。
是以從這個立場上來看,遊牧民族當真煩人,簡直就是阻礙了人類文明進程嘛。
當然了,從人家立場上來看,南下入侵也是正常。
嘛,沒所謂了,總之,突厥也好,金國也罷,必須搞死。
秦朝時,始皇定都鹹陽,奈何秦朝倒塌的也快,沒多少年就漢朝建立。而漢朝都城長安,便就是在鹹陽的基礎上新建的。
《史記》有載:漢長安,秦鹹陽也。
其實這樣說也不完全準確。秦鹹陽位於渭河之北,從惠文王開始,才向渭河以南擴展。陸續修建了章台、興樂宮、甘泉宮、信宮,以及赫赫有名的阿房宮等。
而劉邦奪得天下,該興樂宮為長安宮,改章台建未央宮。從這點上來講,漢長安的確是在鹹陽舊址上新立。不過實際上而言,城池已經由渭河之北轉移到了渭河之南,地址已然發生變化。
而之所以這般選擇,也是各方麵綜合考慮,古代生產力低下,科技水平低,一切皆靠人力畜力。城池位於渭河之北,各地來往貨物物資想要運進鹹陽,單單過渭河這一項就極其麻煩,便是政令來往,過個河也要耽誤不少時間。是以地址南遷到為何以南,實在正常不過。
而長安到了隋朝,又遷移了。為啥?一為‘水皆鹹鹵,不甚宜人’,水資源是個大問題。而且隨著時間流逝,渭河河道發生些許變化,較之曾經更加靠南,這也就意味著長安城與渭水更加接近了。
平時還好,可若是一發大水,得。據傳楊堅都數次夢到長安被淹沒。再加之別的種種原因,索性遷都,新建大興城。之後唐朝代隋而立,改大興為長安,進一步擴展。
總之,動過地方的城池可不止一兩個,放到大梁也是如此。是以對於潭州府城重新選址新建一事,天下人並無什麽感覺,隻是其修建方式,卻叫人震驚,這天底下,居然還能有不自己花費一分錢就可建成的城?
縱然有不少士林人士提出強烈反對,畢竟士農工商,最後那個一直以來都被瞧不起。而看看周少瑜都幹了啥,首當其衝就是工匠地位的提升,鼓勵創造發明沒什麽,你要獎賞也沒什麽,可居然能因為工匠技藝而授予官職!這個士林就無論如何無法接受了,這可是獨屬於他們的蛋糕,如何能給人分享。
隻是他們也管不到周少瑜頭上,其麾下人才,高層主要以善懷閣女大家為主,基層基本都是自行培養而出,一開始或許很是缺人,但發展到現在,早已培養出一批可堪一用的人才。而真正投靠過去直接效力的書生,其實比例不大,人數很少。
哪想高玉瑤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在大梁境內同樣抬高了匠人的地位,隻不過沒有做的那麽誇張,而且另成體係,對士林基本構不成任何威脅。
現在好了,抬高了匠人還不夠,現在還要抬高商賈這種不事生產、見利忘義之輩。如何了得。
可以預想,如果潭州新府城成功建立,這便意味著商賈的能力,意味著朝廷同樣可以如此學習借鑒乃至照搬。或許不用修建新城,可其他的呢?比如高玉瑤仍舊還在擴張水師,而水師必須有碼頭,若采取此策交由商賈修建碼頭,分民用軍用兩處,軍用自不用提,歸水師所用,而民用劃出好處給予商賈,那麽碼頭是不是就可以使得朝廷分毫不要變修建成功?
的確,此舉於國有利,可問題是於士林不利啊。能幹這種大事,商賈的地位能不抬高?再且說了,若按照以往的方式有朝廷出錢出力修建,其中過手的銀子那得有多少?
按照往常慣例,層層伸出手摸一點,大家你好我好都發財,美滋滋有木有。中飽私囊?不存在的,自古如此嘛,潛規則懂不懂。
可若按照此法,他們上哪摸錢去。固然可以用質量不過關卡拿一些好處,可與之前相比,那才多少。
反對,必須反對!
就在這種聲勢不小的反對聲當中,潭州卻是不慌不忙召開了招標大會,全國各地都有商人參加,雖有不少都隻是來看個新鮮湊個熱鬧,但場麵仍舊火熱非凡。到了現在,初期修建工作已然開始。
對此,高玉瑤一直默不作聲暗中觀察,不但派出不少人直接過去探聽情況,更是還私下命人以商賈的身份直接參與投標修建。
待弄清楚整個過程,便是高玉瑤也驚了。
最直觀的好處,莫過於當權者不花費任何一絲一毫。然而隨著進一步的了解,發現遠不止如此。
首先便是人力,如此龐大工程,永遠少不得眾多人力。人力從哪來?自然需要商賈自行招募。而潭州人口雖不少,可總體安居樂業,大抵都算富足。若是工錢開的不足,願意去吃苦的人並不多。
可放到贛州就不一樣了,贛州經曆魏國之亂,各方麵早就不如以前,且高玉瑤也一直未有多少重視。這也讓動亂之後的贛州元氣仍舊不曾恢複,貧困百姓可謂眾多。
在這裏,商賈可用極少的錢財便能招募大量的勞力。男人青壯自然以賣力氣為主,而健婦之類也需要不少,總需要人做飯什麽的不是。
如此一來,大量人口不聲不響就挪去了潭州。見識過潭州當地百姓的富足,這些人若是有機會留下同樣獲得潭州的好處,屆時又會有幾人樂意歸鄉?
此外便是錢財,這麽多人吃喝住行,能不費錢?商賈需要承擔所雇傭勞力的口糧夥食,此一項便能讓潭州賺上一大筆,潭州豐收好幾年,壓根就不會缺糧,完全有富餘對外銷售。就算不夠,以潭州的富足,民間誰家還能沒點餘糧可賣?
而勞工付出勞力獲得酬勞,多多少少都需要在當地花費一些。這點上潭州當地百姓可賺的不少,比如售賣自家織的布料,自家養的雞鴨,編織的鞋子等等,百姓手裏有了更多的餘錢,自然也會去花銷,於是當地尋常商賈也賺錢了,而他們,是會給潭州上交商業稅收的,賺得越多,稅自然也就更多。
如此一來,可謂由上至下皆在獲利。而在這一過程當中,潭州也會進一步富裕繁華。
高玉瑤美目閃爍,頗有些大開眼界之感,原來,還可以這麽玩?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麽?”高玉瑤手指輕點,再一次深思每一個細節,不允許有任何一個疏忽。良久,筆尖飛舞,寫下一大篇感悟文章,至於內容麽……
若是周少瑜在這,怕是要驚為天人,這尼瑪,居然就能體會到後世商業體係金錢流通的重要性?這學習領悟能力未免也太強了吧,要知道華夏曆史能人輩出,然而對於這方麵,真心不咋地。
老實說,整個華夏曆史做個總結,周少瑜哪個朝代都不會那般待見。原因為何?就是因為無論哪一朝,都是在吃老本!
華夏文明最精彩的時期是什麽年代?春秋戰國!諸子百家!
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這絕對是一個思想文化大爆炸的時代,而再看看後來吧,不是吃老本又是什麽?
漢朝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這時候的儒家也有了變化,然而實際上就是外儒內法,而這等思想,其實早就有了,那便是荀子,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製度的懲罰,講究法與禮並舉。
得,還是老本!
這般一想,高玉瑤如此輕易便領會出新的思想道路,委實是妖孽到了極致。
“原來如此!”擱下筆,高玉瑤細讀幾遍,猛然想到位於並州的市口。她一直認為市口的存在,不過是周少瑜為了方便撈取突厥財物而已,如今看來,裏頭的門道很深啊。
“商業之道,竟有如此威能!看來我終究還是小看了錢之一字。”賺錢很厲害的高玉瑤不由感慨。隨即又搖搖頭:“可惜,若少瑜他們能為我所用……”
也就是想想罷了,就算高玉瑤想通了許多細節,看穿了商業之威,卻不代表她可以隨意胡來,哪怕她是獨掌大權的大梁太後。
自古思想,重農抑商,不是想改就能改的,更莫說士林如此龐大的利益團體。想要更改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並且作為國家掌控者,也要從國家穩定而出發,沒必要冒著太大風險去做出太多改變。
不過將此策做出相應改變適用於大梁還是可以做的,隻要不觸動那麽多人的敏感神經即可,那麽問題就在於如何改變。
搖搖頭,此事已經想了太長時間,已經頗有些頭疼,索性暫無政務處理,不若還是先去看看孩子吧。
想到自家的小寶貝,高玉瑤不由自主的嘴角揚起,或許生的時候很痛苦,但隻有生下來之後,才會明白內裏的柔情母愛。
“嗯,傳令工部,即刻開始考察選址,看看何處最合適建造碼頭建立軍營。”臨走前,高玉瑤出聲吩咐。
這條指令很快傳令下去,工部立刻執行,外他人看來,可能隻是高玉瑤打算新建內陸江河水師了。可實際上,高玉瑤是想著,潭州新城之法……
北地,幽州。
周少瑜再一次出擊狙擊入境的小股金人,隻是這一次未來得及趕上,這出村落已然被屠。
這也不怪不得他,幽州之策,是以燕城為中心集結人口行重建之事,如此可不至於人口太過分散便於管理。然幽州地域不小,如今人口卻又不多。仍舊會有一些人不聽從號召,自行集合在一起過日子,圖的便是無人管理沒有任何稅收壓力。
很顯然,這一處偏僻的村落便是如此。
原本隻是斥候來報,發現金人蹤跡,周少瑜帶兵追擊,偶然才發現此處,奈何村中之人早已遭殃,對此,周少瑜也沒有辦法,他又不是神仙。
金人當真很煩。雖然如今關隘重建工作已經開始,李秀寧也親領軍隊駐紮於外防禦。隻是此舉隻能防衛大股軍隊,對於人少的敵人壓根防不住。
大梁也有長城,隻是這一線拆毀的厲害,沒有太大的防衛價值,或許大軍入侵行如此山路困難了一些,但小股數百人而言,壓根不叫個事。既然最好的道路被堵了,大不了走山路唄。是以金人的小股襲擾劫掠一直都隻能被動防守,叫人心煩。
其實未必就一定是完顏德派過來的。金國雖建,但到底是各部落結合體,如今時間尚短,完顏德再厲害,也沒可能將所有權利集中,明麵上已經沒有部落之分,但實際上還是存在。原各部落首領還是有不少的自主權,而侵入幽州的金人,基本上都是這些人派的。
擊退這些金人,一次性人多了吧,不隱蔽,機動性也要差許多,人家早跑了。人少了吧,追是追的上,打也的確打得過,可基本不可能全殲,隻能擊潰,且己方必然也有死傷。這也是周少瑜一定要親自動手的原因,其他他存在的話,己方的死傷會小很多,畢竟是小規模戰鬥,個人勇武還是很重要的。
饒是如此,數次下來也已經戰死了上百精銳,委實叫周少瑜心痛不已。
如此也能看出金人的戰力,自家出動的可都是精銳當中挑選出來的精銳,戰力自是不低,這般都有如此死傷,若是喚作尋常士卒,死傷隻會更大。將來若是發生大規模戰爭,怕是損傷不會太低。
不過仔細想想,問題應當不大,再怎樣突厥和還金人打著呢,而且大梁的軍隊也開赴去了新羅助其趕走金人,隻要金國拿不下新羅,兩邊開戰之下,受其自身人口因素限製,理應沒有崛起可能。也就應當不會出現華夏史上那般‘滿萬’的強大戰力。
在且說了,等到時機合適,周少瑜是準備親自出手的,金國也好,突厥也罷,都必須徹底的打死!
原因?
在周少瑜看來,古代的遊牧民族那就是阻礙華夏文明進程的罪魁禍首!
若隻是小規模襲擾搶掠打草穀也就罷了,然而一次又一次大舉入侵甚至入主中原,直接讓華夏文明出現倒退步。後世人們常說,宋朝已經半隻腳踏入資本主義雲雲,有著明朝如何如何。。
那麽假設沒有北方遊牧入侵的話,就算社會沒有進一步發展,起碼不會倒退吧,看看元朝,南人和牲畜無異,漢人不許有名字,皆為數字,連菜刀都需要數戶人家才能共用一把,嘖。
是以從這個立場上來看,遊牧民族當真煩人,簡直就是阻礙了人類文明進程嘛。
當然了,從人家立場上來看,南下入侵也是正常。
嘛,沒所謂了,總之,突厥也好,金國也罷,必須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