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不早,看來今日此山是來不及翻越過去了,此處不錯,不若便在此安營?”說完崤函古道的古代戰事,周少瑜這邊提議紮營,楊玉環一聽,頓時就不樂意了,還不興人害怕一下不成?


    崤函道並非隻是一條路,其有南北之分,周少瑜一行走的便是距離相對較近的北崤道。


    說是說秦晉之戰發生在崤函道,可到底具體在哪,周少瑜也是不知道的。再說了,從古至今這麽多年,哪兒還能沒死過人?不過崤函道的曆史也的確夠久的,若是用後世的時間來算,崤函道已然存在了六千年往上!不然的話,一條古道,又如何成為文化遺產?


    這一迴周少瑜還真不是故意嚇唬人,完全就是找話題閑聊麽,哪想人家會這麽敏感,好說好歹才答應紮營,畢竟就跟周少瑜相勸的那般,整條路都是崤函道,天知道具體在哪打的仗,說不得再趕趕路紮營的地方反倒是古戰場呢?


    北崤道從漢函穀關出發,經新安、黽池等地一路向西抵達硤石關,此條路為東漢末年曹操為出征方便所開建,是以北崤道又名曹魏古道。而到了硤石關這便有了岔路口,一條向南,進入南崤道,此路開鑿更早,又名周秦古道。而後便是往西北過陝州,再轉向西南過秦函穀關。


    而此岔路口的第三條道,便是徑直往西,前往三門峽,其後直接就能到陝州了。


    單按路線而言,這第三條道的距離比之上一種走法要近上一倍,可事不能這麽算。


    第三條道乃是黃河漕運古道,路很不好走,不少地方都是強行修建棧道而成,聽見棧道這個詞,大抵就知道啥意思了吧,這玩意就是沿懸崖峭壁修建出來的。


    是以穩妥起見,寧願繞一繞路,一般也很少會走著第三條道。


    周少瑜一行自然也是如此,硤石關一過,便轉道南下,這路也是夠繞的。


    事實上到了現在,最先從洛陽出發的大隊伍早就已經打散,除了穩妥起見約定一同上路照應的,基本都隔了一段距離,遠的不說,單單通過關隘檢查這一項,就足以使得隊伍拉開距離,再經過一段時間趕路之後,起碼周少瑜這一行的前後,是沒有見著他人的。


    此行消耗的時間遠比周少瑜預估的還要長,若是周少瑜自己快馬加鞭趕路,撐死了不過幾日時間,真往快了趕,或許日餘便到。


    可這不是還有楊玉環她們麽,道路南行,中途又有下雨,更讓道路惡劣程度加劇,即便有馬車,也不是什麽時候都能乘坐的,少不得要下車步行,再加之寒冬,如此一來速度便更慢了。


    原本周少瑜是準備了可供三個人月餘的美食,結果眼下時間過去二十日,不但一半路都沒走完,食物到是吃了個幹淨,到不是說幾人大胃,而是見隨從人員一直啃著幹糧於心不忍,又是便也懇請周少瑜分將一部分食物出去改善下夥食。


    這下可好,連周少瑜都要啃幹糧了,而且這大冷天的,即便有心打獵,也無甚獵物可打,至於野菜,也著實認識的有限。至於路上補給,還是那句話,哪怕隊伍給打散了,可前頭的人還是那麽多,基本上有啥吃的都給被賣了,一時半會的人家也補不上貨,有錢也白搭,至多買幾張餅來。


    周少瑜大感失策,苦熬幾日之後,忽見遠處山頭雲霧飄繞,那山頂居然建造宮室殿堂,橫雲逞空,縈縈繚繞,乍看之下,仿若仙宮。


    “哈哈哈,今日咱們卻是有口福了。”周少瑜眨眨眼,忽然笑了起來。隨後指著那宮殿道:“可知那為何處?”


    楊玉環知之相對甚少,自是不知,到是李騰空想了想道:“當是繡嶺宮無疑。”


    “然也。”周少瑜點頭笑道。


    在唐朝,都城明明是長安,但因為運輸問題,就連皇帝就不得不經常跑到洛陽去打秋風混吃的。而這路上委實不是什麽美事,於是到了李治時期,李治大手一會,就這兒了,在路中間建立一處行宮,還可以緩上一緩。


    繡嶺宮依山帶水,風景秀麗,除了地方偏了些許,卻也地區是個好地方。待再過得幾年,到了天寶年間,李隆基又會在繡嶺宮東邊修建神雀台。不過也不知道後來到底來沒來過,畢竟之後李隆基基本就待在長安了。


    此行洛陽前往長安,不用問都知道李隆基必然是有在繡嶺宮留宿歇息,他到是安逸,可到底是皇家行宮,旁的人可沒這資格,至多也就是在山腳下羨慕嫉妒一二。


    然而周少瑜卻不在乎這麽許多。


    行宮再怎麽也算是皇宮,平常自然會留人駐守在此,若是往常也就罷了,可這不是皇帝才剛過去沒多久麽。皇帝來了,繡嶺宮能不事先準備?有啥好吃好喝的能不搜刮過來?


    而且準備的東西不可能隻是剛好夠用,萬一李隆基還有啥要求呢不是,所以都是盡可能往多了準備。而這些自然是沒辦法吃完的,若時間長了,肯定會被消耗一空,可李隆基這不是沒離開多久麽。


    那麽那些吃食,就算繡嶺宮的管事吃掉乃至低價處理中飽私囊,那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麽。


    旁人自然不敢打這些東西的主意,甚至想都沒想過,然而周少瑜卻是沒所謂,我就偷拿了,還能怎麽著?


    馬車晃晃悠悠的路過了繡嶺宮所在的山,又行了一段這才安營,是夜,有了新食材的周少瑜,自然是再次下廚吃的美滋滋。


    楊玉環一開始還吃的挺別扭,其他人不知道,她卻是曉得這些東西從哪來的。即便唐朝乃是世家閥門的綜合體,可皇權仍舊是至上的,周少瑜居然上皇室行宮偷……額,不告而取私拿東西,在楊玉環看來,這膽子也是大的沒邊了都。至此楊玉環也算看出來了,周少瑜對於所謂皇權,壓根就沒多少敬畏感。


    而後又想到自身為難處境,不由幽幽一歎,人家不敬畏隻代表人家,而自己所顧慮太多,也斷無辦法與依靠。


    崤函道之所以叫崤函道,崤是指崤山,函便是指函穀關了,這一路,過的便是崤山地界,而隨後行進經過一處,周少瑜眉頭微挑,對正在馬車旁邊坐立歇息的楊玉環道:“可知這為何處?”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載,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


    夏皋,夏朝君主,孔甲之子。不熟悉?沒關係,換個人物,夏皋有個孫子,名為夏桀……


    這下子,有點熟悉了不是?還不熟悉?沒關係,繼續換人物。夏桀的王後,妺喜!


    怎麽樣,這下人物關係就扯清楚了吧,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嘖嘖嘖,嘛,總歸都是紅顏禍水級別的超級大美女便是了。


    當然了,這時候夏皋是誰壓根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少瑜就是要將妺喜給牽扯出來,將紅顏禍水牽扯出來。


    真是曆史,夏商周到底因為什麽滅亡的,周少瑜這時候不去追究,就以‘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這話延續。


    “以我看,玉娘之姿,並不差她們絲毫。”周少瑜如是說。


    然而這話並不討喜,這算什麽,豈不是說楊玉環禍國殃民?對此,周少瑜也早就準備好了說辭。


    夏桀也好,紂王帝辛也罷,以及最後的周幽王,大抵都逃不過一個剛愎自用不聽人勸的評價。那麽好,周少瑜就以此為延續繼續說道。


    正因為他們剛愎自用不聽人勸,所以他們可以一直隨性行事,想怎麽來就怎麽來。真若說三個偌大的朝代亡於女人,那是牽強附會,然而至少在世人眼裏,大多都是這麽看的。


    可若是這事情放到此時呢?


    環境已然不同了,唐朝的皇帝,可沒那麽容易肆意妄為。受到的製衡可是一點也不小,若天下氏族當真來個不聽話,那皇令便是在都城,都未必那麽好使,更莫說地方。當然了,若無必要,大夥也不會那麽做,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


    那麽假設楊玉環被李隆基強行收入宮中,並深寵之,那麽之後呢……


    這般的話語,周少瑜說的雲山霧罩,楊玉環聽的似懂非懂。大致也就是說,楊玉環若真跟了李隆基,固然會受到寵愛,甚至會因此影響朝政。又或者應當說,唐朝將要走向下坡路,這事或許和楊玉環無關,但人們卻會將此事歸咎於她受寵之上。


    那麽問題也就來了,夏商周亡於妺喜、妲己、褒姒,那麽唐朝呢?按照周少瑜的說法,唐朝不會亡,但是她會死,且是被人逼死,就算是身為皇帝的李隆基,也保不住她。


    這話有夠驚世駭俗,若是周少瑜早先說出來,楊玉環除了冷笑一聲,斷不會當真,更莫說細想,然而此刻,卻又是另一番感受。


    在尚不知李騰空最終前輩為何人之事,就常聽李騰空轉述將要發生之事,久而久之,那位前輩能夠通曉未來這般印象,自然便留存了下來,哪怕周少瑜出現以後感官複雜,但那個前輩的身份,仍舊是保留了。


    換言之,如果周少瑜不是信口雌黃,那麽此事便就是真的,而如此的話,事情就很值得思考了。


    上邊的假設一切的前提是什麽?是她跟了李隆基。那麽也就是說,李隆基果然是沒準備放過她麽?哪怕她是兒媳?


    若是如此,那就想想吧,自己身為壽王妃,弘農楊氏出身,結果呢?身不由己,無人可求。不得不屈服於帝皇之威。而諷刺的是,就算是這般委曲求全,最終仍舊連皇帝都保護不了她成不了她的依靠!


    這算什麽?


    不管周少瑜說的是真是假,至少在這一個,楊玉環迷茫了,若是如此,那麽她此一生,到底是為什麽而活?


    “並非是想要擾了玉娘的性質,隻是,有些事不得不提早做些準備了,不妨與你說,武惠妃,大限不遠矣。”周少瑜打斷了楊玉環的雜亂思緒。


    “什麽?怎會如此!”平地一聲雷,驚呆了楊玉環。


    武惠妃受寵,眾所皆知,隻要她在,隻要她受寵一日,楊玉環便安全一日,可武惠妃若是,單憑一個壽王李瑁,完全無法讓李隆基顧忌。


    其實若是可以有的選,周少瑜也不願意走這條嚇人的路子。可誰讓其他路不好走呢?


    純粹的刷好感,已將自己視作李家婦的楊玉環定然會克製,即便最終對周少瑜有所好感,也會有一個上限,至少想將其勾搭走的話,是絕對不夠的,更何況也沒那麽多時間讓周少瑜慢慢刷。


    是以,好感度刷是要刷,但也要注重別的套路。如今‘通曉未來’的先知身份基本已經刷成功,這麽做不是為了裝x什麽的,而是為了謀取信任,隻要信任到一個度,相信隻有周少瑜能夠救她,能夠帶她脫離苦海,再加之一定的好感,才可能順利將楊玉環給勾搭走。


    此時的‘嚇人’,何嚐不是進一步建立可信程度,到時候就算好感度還沒有刷足,最起碼人家也會深信自己的言語。此外就是增加楊玉環的緊迫感,莫要再抱有幻想,覺得李隆基不會真對她如何。


    總歸有了鋪墊,到時候待事情當真一步一步發生的時候,周少瑜也能更容易摻和進來而不被楊玉環排斥。


    嘛也,勾搭個妹子而已,要不要這麽複雜喔。


    沒法子,誰讓情況弄的這麽複雜呢?


    抵達長安時,時間已經到了開元二十五年,而這時候,周少瑜和楊玉環的關係已經大為緩和。


    其實想不緩和都難,且不說每日都吃人家的嘴軟。要知道這一行都是趕路狀態,即便有城池,城中客棧也都是爆滿狀態,等於上,一路都是風餐露宿。


    而路程相對艱難,少不得辛苦步行,即便是寒冬,時間長了,身上也難免臭烘烘的癢的厲害,換言之,總歸是要沐浴的麽。


    好麽,就連洗澡水都是周少瑜燒的,也是他提的,如此下來,關係想不親密一些都難。好吧,若是被她笑的周少瑜用的是一個浴桶的話,說不得就變成翻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抽個美女打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漫憂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漫憂傷並收藏抽個美女打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