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當初兵行險招來了出空城計還成功了,從而更了解阿史那忽沁的處事方式,李秀寧也斷不敢這麽膽大的用計,不過大抵也就隻能用這麽一次了。
在得知上當之後,阿史那忽沁必然會汲取經驗教訓,性子固然仍舊是謹慎多疑的,但會思慮顧忌的更多,曾經會做出的選擇之後卻未必會。這種情況下,自然沒辦法完全的把握阿史那忽沁的決斷,那麽李秀寧斷然不會隨意冒險。
畢竟打仗這種事,稍有疏漏很可能就是全局的潰敗。
阿史那忽沁的大軍後撤的很快,這下可苦了先前突圍而出奔逃的那一萬突厥兵。說好的接應呐?怎麽連你們都全跑了,滿心以為馬上就能安全了,結果到好,那一瞬間簡直不要太迷惘絕望,連逃跑的心氣都沒了。
不少人往兩側山間一鑽,然而這荒郊野嶺的,又是寒冬,沒有糧食,不用想也知道扛不了幾天就會困死,隻是此時也顧不得許多了。
不過更多的還是被追上宰掉,穩妥起見,李秀寧也沒敢追的太狠,仍舊放跑了一部分人。
阿史那忽沁撤的那叫一個快,先前熬了三天才走掉的路程,眼下一天就搞定,又恢複到了當初一百裏的距離。自認沒被對方包圍‘得逞’,局麵再次迴歸僵持。
這時候,阿史那忽沁也不想打了,雖說最終結果損失了幾千人,但尚在可承受範圍之內,主要這天寒地凍的,再加之新敗,饒是突厥善戰,此刻的士氣也是極低,主要很多人無法理解阿史那忽沁先前的決斷,好端端的為何要撤。
然而想法歸想法,真迴軍又是另一碼事,若是沒有一個合適的台階可下,突然迴軍隻是讓他丟臉。本來嘛,浩浩蕩蕩出征,嚴格意義上一場硬仗沒打,還憑白丟了幾千人,就這麽灰溜溜迴去?
一麵氣急敗壞的繼續尋找伏軍蹤跡,一麵暫且紮營此處姑且先看看變化。直到又是幾天之後,阿史那忽沁終於發現不對了。
講道理,既然埋伏那麽多軍隊,在如此大量派遣出探子的情況下,沒可能發現了不行蹤,到目前為止,除卻發現過疑似大批人馬出現過的蹤跡之外,並無其他所獲。總不能說那幾支伏軍會隱身吧。
且李秀寧在那日突然夜襲之後,便立刻迴軍大營駐紮,儼然一副死守的狀態,怎麽都不出來,還繼續加強大營的防禦工事。這般模樣,可是和先前的表現截然相反,哪裏還有想要吃掉他八萬大軍的樣子。
好吧,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還不至於直接看出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明明已經到了後勤糧草押運的時間,但後方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阿史那忽沁第一反應便是糧道被斷,這個猜測合情合理。老實講,對於打仗後勤,突厥一方並不習慣,突厥最擅長的,便是帶上少量口糧,憑借胯下戰馬保持高度的機動性,一路打一路搶,壓根不用考慮什麽後勤的問題。
是以別說一般突厥將領了,就算是阿史那忽沁也極為不習慣,自認在糧道一事上難免會有疏漏,即便被截斷也並非什麽不可能之事,而此策對於中原來講,早就習以為常。
好在為防止變故,阿史那忽沁所攜帶的第一批糧食還算不少,卻也不是那麽著急。然而派出探子往後深入一探,傻了!
不僅送糧傳信的通道被攔,連半個幽州都已經打成塞子,數萬大軍分三條線一同向雲京挺近,速度可謂出奇的快。
到了這一步,阿史那忽沁哪裏還不明白,自己中計了!哪裏有什麽埋伏包圍,更沒有什麽誘敵深入,一切不過是想當然的以為,人家早已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入了自己的後方!
“好!好!好!好一個瞞天過海!”阿史那忽沁氣極反笑,恨不能立刻發兵攻打李秀寧的大營,隻可惜來不及了。
相隔百裏,即便是騎軍,也得耗費一天,這裏頭除了趕路還需要紮營,此外麵對死守,夜襲也並不是一個好選擇,隻能是第二日再攻。而且也不是想強攻就能拿下的,耗費多大的代價暫且不提,肯定不是一兩日可以打贏。
等耽擱數日再迴軍,天知道幽州會變成什麽樣子,莫看幽州還留著十餘萬兵力,可在他不在的情況下,基本也隻會以守衛雲京為主,別到時候孤零零隻剩一個雲京,那幽州就算是徹底廢了。
“傳令,拔營,迴軍!”阿史那忽沁拳頭緊握,直到上了戰馬即將出發,還仍舊不甘心的迴望一眼,好似能看見李秀寧的大營一般。
而這時候,一支大型商隊浩浩蕩蕩出現在了雲京城外。
自然不可能是高玉瑤那一支,人家還被徐妙錦扣押著呢,幾經逼問,也不曾探問出更多的消息,最終突發奇想,若是冒充商隊,那有沒有可能進入雲京攪和一番?
或許的確有暗號借口什麽的存在,可萬一混進去了呢。就算失敗,也不會有什麽損失,眼下幽州四處戰亂,死守雲京的防衛軍沒可能膽大包天敢開城門追擊,因為其結果很可能就是遭受伏擊。
不過此策除卻膽大包天的楊妙真,其他三女是反對的。
雲京城內的守軍數字擺在那,一支商隊再大,至多也就混進去幾百人,真進去搞事情,很可能怎麽死都不知道,而且即便成功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收獲,無非就是鬧上一場罷了,且能順利逃脫的也不會有多少人。
楊妙真也知道如此,可自打這想法冒出來,就一直心裏頭癢癢,不試上一試怎麽都不甘心。
是了,這一迴壓根就是楊妙真自作主張偷偷帶人溜出來的。
不得不說,若是換個時間,說不得還真能混進去,可眼下幽州戰亂,雲京城門緊閉,不許出,更不許進,此等情況下,怎麽可能不嚴加防範。
這讓原本打算冒充那一支商隊的楊妙真臨時改變主意,自稱來自別處。通商嘛,幹嘛非得隻能是一支商隊,至少貨物都是真的不是。
在城下展現了一番,城內突厥一方很心動,自打高玉瑤進行貿易封鎖,突厥如今可謂物資匱乏,上一次的商隊交易固然貨物不少,可壓根不夠分的。
但開城門迎進來?留守的幾個部落族長幾番商議,最終決定與城外交易。
這下子楊妙真不幹了,進不去城我過來幹嘛。可又不好反駁,既然是經商,隻要能賣出去在哪交易都一樣的,強要求進城才惹人懷疑。
然後……然後……
楊妙真一臉懵圈的帶著商隊走了,喚來的是大把的財貨,金銀珠寶就別提了,還有許多的皮毛,字畫古董也是不少,一箱又一箱,總之怎麽算都是大賺特賺,尤其這些貨物還是搶來的,半分本錢也無。
“怪不得那麽多人願意鋌而走險與外族貿易啊。”楊妙真恍然,這其中利潤實在太可觀了,而且叫人意外的是,一向兇殘的突厥人,居然沒做出強行搶貨的舉動!
想想也是,現在還有能力帶商隊過來通商的隊伍少之又少,搶了固然一時爽快,可卻斷了後續的交易,而突厥方麵又不可能靠搶那麽一兩次就能多少年不需要貿易了,是以這般斷絕路子的搶劫方式壓根不可取。
迴去一匯合,都驚了,這尼瑪是不是無意中發現一條財路?來錢也太快了吧。一時間都忘了要責備楊妙真擅作主張。
不對,現在不是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
“後方軍情,阿史那忽沁已經開始迴軍了。”秦良玉搖搖頭,趕緊道。
“啊?哦,那依計行事便是。”楊妙真差點沒反應過來,還恍惚著呢。
阿史那忽沁的急速迴軍並不順利,每行進一段時間,便會有探子來報,言前方多少裏處有敵軍調動,此等情況下阿史那忽沁自然不會冒進,要麽暫且就地休息,要麽放緩行軍速度,而後讓探子進一步探查。
再然後,自然是前方所謂的敵軍又消失不見了……
如此反複之下,行軍速度自然快不起來,阿史那忽沁也是無可奈何。待入夜紮營安歇,戰鼓忽起,四周喊殺震天,心驚肉跳的全軍爬起來防備,結果哪裏有什麽夜襲?
待迴歸平靜剛剛睡下,得,又來了!
至於派人追,漆黑的夜晚你怎麽追?人派少了怕埋伏,人多了也追不上,畢竟人家也是騎軍,都有戰馬。而且顯然分了批次,追了一波,還有另一波從其他方向頂上繼續騷擾。且顯然有針對性的掃除探子,每每派出的探子能迴來的數量很少不說,也帶不迴太多的有用情報。
妥妥的疲軍之策,沒毛病。這招不是什麽時候都好使,可放到現在再合適不過。
一連三天,整隻突厥軍可謂疲倦到極點,士氣可謂低迷。偏生又是寒冬,冷颼颼的,即便是號稱馬背上都能睡著的他們也不敢輕易入睡,冷不死你?
阿史那忽沁知道不能再這般下去了,不然還沒迴到雲京就得拖垮掉。當即下令無需理會前方是否有敵軍,全速前進,大不了打一場,總比這般窩囊強。
還別說,居然一下子大半天都沒有遇到任何異樣,順順利利趕了大半天路,若再如此,說不得明日落日之前就能迴到雲京城內。
然而趕了一天的路,精神狀態難免更加困乏。在下令就地休息一刻鍾的時候,一個個東倒西歪,隨意吃點東西,抓緊時間補上一會覺。
“不好!”阿史那忽沁看著麾下低落的士氣不佳的狀態,猛然驚醒,一摔手中的馬鞭,憤然道:“本汗又中計了!”
仿佛為了證明他所言不差,話音剛落,遠遠便見大軍出現,無數戰馬緩緩前行,正向此地逼來。一看這架勢,阿史那忽沁就知道對方將領是個懂騎兵的。
騎兵衝鋒有一個最合適的距離,若是太遠,還未跑到,戰馬便已經乏力,失去最大衝鋒力度。若是太近,那速度還沒加起來呢。
隔了這麽遠的距離,若是直接發動衝鋒全速奔馳,固然縮短了突厥一方反應時間,但也會失去騎兵衝鋒的威力。
“速速上馬,備戰!備戰!”阿史那忽沁高唿上馬,突厥軍亂作一團。
並非沒得打,畢竟突厥一方人數占優,而且更擅長騎兵,唯一的劣勢,便是精神不佳士氣低下,以及做出防備時間有限。
壓根更不急全軍備戰完畢,真那樣就會徹底陷入被動,即便都是騎軍,可衝鋒一方和被衝鋒一方完全就是兩碼事。
“不用管兩側,結力,帶上你的人馬直接向前對衝,讓他們知道,玩騎兵,我們突厥才是行家,無需害怕,本汗就在你身後!務必衝出一個豁口來。”阿史那忽沁果斷下令,能打不代表可以打,那般的損失不會是一星半點。
此番看似兇險,但其實問題還不大,對方明顯一副包圍的架勢,那麽也就意味著兵力分散,如此一來,隻需要對準一個防線衝出,就可以接觸被圍之險,從而不陷入徹底的被動。
在兵力不占優的情況下包圍騎兵?簡直是開玩笑!
最先整備完畢的一萬突厥軍徑直發起了衝鋒,直接玩起了騎兵對衝,阿史那忽沁帶領中軍緊隨其後,至於剩下一部分尚未備戰完畢的,也顧不得那許多了,跟得上就跟,跟不上隻能怪他們自己。
對此,楊妙真哈哈一笑,一揮手,幾麵彩旗飄起,其身後的騎軍立刻一分為二,直接留下一個大口子讓突厥騎軍突破過去,包括之後的阿史那忽沁所在的軍隊也絲毫不做攔截。
對衝?莫看突厥軍此刻狀態不佳,可到底是騎兵的老行家,而自己一方的騎軍大部分還在加強訓練,真對衝那才叫傻。
從一開始,楊妙真她們就沒準備開啟大戰,目標始終就是那一小部分慌亂陷入包圍的突厥軍。以最小的代價消滅敵人獲得還算不錯的戰果,何樂而不為,反正突厥現在已經是愈發消耗不起兵力了,一點一點的蠶食,主動權遲早會歸入己方。
總歸就算現在能打贏突厥將他們趕出幽州又如何?得不償失。
戰力損失不說,幽州如今也是個爛攤子,並州還沒徹底發展穩定呢,哪有那多餘的資源再發展一個幽州。
不急的,就算是讓突厥留著牽製大梁一方的兵力也好啊。
在得知上當之後,阿史那忽沁必然會汲取經驗教訓,性子固然仍舊是謹慎多疑的,但會思慮顧忌的更多,曾經會做出的選擇之後卻未必會。這種情況下,自然沒辦法完全的把握阿史那忽沁的決斷,那麽李秀寧斷然不會隨意冒險。
畢竟打仗這種事,稍有疏漏很可能就是全局的潰敗。
阿史那忽沁的大軍後撤的很快,這下可苦了先前突圍而出奔逃的那一萬突厥兵。說好的接應呐?怎麽連你們都全跑了,滿心以為馬上就能安全了,結果到好,那一瞬間簡直不要太迷惘絕望,連逃跑的心氣都沒了。
不少人往兩側山間一鑽,然而這荒郊野嶺的,又是寒冬,沒有糧食,不用想也知道扛不了幾天就會困死,隻是此時也顧不得許多了。
不過更多的還是被追上宰掉,穩妥起見,李秀寧也沒敢追的太狠,仍舊放跑了一部分人。
阿史那忽沁撤的那叫一個快,先前熬了三天才走掉的路程,眼下一天就搞定,又恢複到了當初一百裏的距離。自認沒被對方包圍‘得逞’,局麵再次迴歸僵持。
這時候,阿史那忽沁也不想打了,雖說最終結果損失了幾千人,但尚在可承受範圍之內,主要這天寒地凍的,再加之新敗,饒是突厥善戰,此刻的士氣也是極低,主要很多人無法理解阿史那忽沁先前的決斷,好端端的為何要撤。
然而想法歸想法,真迴軍又是另一碼事,若是沒有一個合適的台階可下,突然迴軍隻是讓他丟臉。本來嘛,浩浩蕩蕩出征,嚴格意義上一場硬仗沒打,還憑白丟了幾千人,就這麽灰溜溜迴去?
一麵氣急敗壞的繼續尋找伏軍蹤跡,一麵暫且紮營此處姑且先看看變化。直到又是幾天之後,阿史那忽沁終於發現不對了。
講道理,既然埋伏那麽多軍隊,在如此大量派遣出探子的情況下,沒可能發現了不行蹤,到目前為止,除卻發現過疑似大批人馬出現過的蹤跡之外,並無其他所獲。總不能說那幾支伏軍會隱身吧。
且李秀寧在那日突然夜襲之後,便立刻迴軍大營駐紮,儼然一副死守的狀態,怎麽都不出來,還繼續加強大營的防禦工事。這般模樣,可是和先前的表現截然相反,哪裏還有想要吃掉他八萬大軍的樣子。
好吧,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還不至於直接看出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明明已經到了後勤糧草押運的時間,但後方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阿史那忽沁第一反應便是糧道被斷,這個猜測合情合理。老實講,對於打仗後勤,突厥一方並不習慣,突厥最擅長的,便是帶上少量口糧,憑借胯下戰馬保持高度的機動性,一路打一路搶,壓根不用考慮什麽後勤的問題。
是以別說一般突厥將領了,就算是阿史那忽沁也極為不習慣,自認在糧道一事上難免會有疏漏,即便被截斷也並非什麽不可能之事,而此策對於中原來講,早就習以為常。
好在為防止變故,阿史那忽沁所攜帶的第一批糧食還算不少,卻也不是那麽著急。然而派出探子往後深入一探,傻了!
不僅送糧傳信的通道被攔,連半個幽州都已經打成塞子,數萬大軍分三條線一同向雲京挺近,速度可謂出奇的快。
到了這一步,阿史那忽沁哪裏還不明白,自己中計了!哪裏有什麽埋伏包圍,更沒有什麽誘敵深入,一切不過是想當然的以為,人家早已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入了自己的後方!
“好!好!好!好一個瞞天過海!”阿史那忽沁氣極反笑,恨不能立刻發兵攻打李秀寧的大營,隻可惜來不及了。
相隔百裏,即便是騎軍,也得耗費一天,這裏頭除了趕路還需要紮營,此外麵對死守,夜襲也並不是一個好選擇,隻能是第二日再攻。而且也不是想強攻就能拿下的,耗費多大的代價暫且不提,肯定不是一兩日可以打贏。
等耽擱數日再迴軍,天知道幽州會變成什麽樣子,莫看幽州還留著十餘萬兵力,可在他不在的情況下,基本也隻會以守衛雲京為主,別到時候孤零零隻剩一個雲京,那幽州就算是徹底廢了。
“傳令,拔營,迴軍!”阿史那忽沁拳頭緊握,直到上了戰馬即將出發,還仍舊不甘心的迴望一眼,好似能看見李秀寧的大營一般。
而這時候,一支大型商隊浩浩蕩蕩出現在了雲京城外。
自然不可能是高玉瑤那一支,人家還被徐妙錦扣押著呢,幾經逼問,也不曾探問出更多的消息,最終突發奇想,若是冒充商隊,那有沒有可能進入雲京攪和一番?
或許的確有暗號借口什麽的存在,可萬一混進去了呢。就算失敗,也不會有什麽損失,眼下幽州四處戰亂,死守雲京的防衛軍沒可能膽大包天敢開城門追擊,因為其結果很可能就是遭受伏擊。
不過此策除卻膽大包天的楊妙真,其他三女是反對的。
雲京城內的守軍數字擺在那,一支商隊再大,至多也就混進去幾百人,真進去搞事情,很可能怎麽死都不知道,而且即便成功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收獲,無非就是鬧上一場罷了,且能順利逃脫的也不會有多少人。
楊妙真也知道如此,可自打這想法冒出來,就一直心裏頭癢癢,不試上一試怎麽都不甘心。
是了,這一迴壓根就是楊妙真自作主張偷偷帶人溜出來的。
不得不說,若是換個時間,說不得還真能混進去,可眼下幽州戰亂,雲京城門緊閉,不許出,更不許進,此等情況下,怎麽可能不嚴加防範。
這讓原本打算冒充那一支商隊的楊妙真臨時改變主意,自稱來自別處。通商嘛,幹嘛非得隻能是一支商隊,至少貨物都是真的不是。
在城下展現了一番,城內突厥一方很心動,自打高玉瑤進行貿易封鎖,突厥如今可謂物資匱乏,上一次的商隊交易固然貨物不少,可壓根不夠分的。
但開城門迎進來?留守的幾個部落族長幾番商議,最終決定與城外交易。
這下子楊妙真不幹了,進不去城我過來幹嘛。可又不好反駁,既然是經商,隻要能賣出去在哪交易都一樣的,強要求進城才惹人懷疑。
然後……然後……
楊妙真一臉懵圈的帶著商隊走了,喚來的是大把的財貨,金銀珠寶就別提了,還有許多的皮毛,字畫古董也是不少,一箱又一箱,總之怎麽算都是大賺特賺,尤其這些貨物還是搶來的,半分本錢也無。
“怪不得那麽多人願意鋌而走險與外族貿易啊。”楊妙真恍然,這其中利潤實在太可觀了,而且叫人意外的是,一向兇殘的突厥人,居然沒做出強行搶貨的舉動!
想想也是,現在還有能力帶商隊過來通商的隊伍少之又少,搶了固然一時爽快,可卻斷了後續的交易,而突厥方麵又不可能靠搶那麽一兩次就能多少年不需要貿易了,是以這般斷絕路子的搶劫方式壓根不可取。
迴去一匯合,都驚了,這尼瑪是不是無意中發現一條財路?來錢也太快了吧。一時間都忘了要責備楊妙真擅作主張。
不對,現在不是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
“後方軍情,阿史那忽沁已經開始迴軍了。”秦良玉搖搖頭,趕緊道。
“啊?哦,那依計行事便是。”楊妙真差點沒反應過來,還恍惚著呢。
阿史那忽沁的急速迴軍並不順利,每行進一段時間,便會有探子來報,言前方多少裏處有敵軍調動,此等情況下阿史那忽沁自然不會冒進,要麽暫且就地休息,要麽放緩行軍速度,而後讓探子進一步探查。
再然後,自然是前方所謂的敵軍又消失不見了……
如此反複之下,行軍速度自然快不起來,阿史那忽沁也是無可奈何。待入夜紮營安歇,戰鼓忽起,四周喊殺震天,心驚肉跳的全軍爬起來防備,結果哪裏有什麽夜襲?
待迴歸平靜剛剛睡下,得,又來了!
至於派人追,漆黑的夜晚你怎麽追?人派少了怕埋伏,人多了也追不上,畢竟人家也是騎軍,都有戰馬。而且顯然分了批次,追了一波,還有另一波從其他方向頂上繼續騷擾。且顯然有針對性的掃除探子,每每派出的探子能迴來的數量很少不說,也帶不迴太多的有用情報。
妥妥的疲軍之策,沒毛病。這招不是什麽時候都好使,可放到現在再合適不過。
一連三天,整隻突厥軍可謂疲倦到極點,士氣可謂低迷。偏生又是寒冬,冷颼颼的,即便是號稱馬背上都能睡著的他們也不敢輕易入睡,冷不死你?
阿史那忽沁知道不能再這般下去了,不然還沒迴到雲京就得拖垮掉。當即下令無需理會前方是否有敵軍,全速前進,大不了打一場,總比這般窩囊強。
還別說,居然一下子大半天都沒有遇到任何異樣,順順利利趕了大半天路,若再如此,說不得明日落日之前就能迴到雲京城內。
然而趕了一天的路,精神狀態難免更加困乏。在下令就地休息一刻鍾的時候,一個個東倒西歪,隨意吃點東西,抓緊時間補上一會覺。
“不好!”阿史那忽沁看著麾下低落的士氣不佳的狀態,猛然驚醒,一摔手中的馬鞭,憤然道:“本汗又中計了!”
仿佛為了證明他所言不差,話音剛落,遠遠便見大軍出現,無數戰馬緩緩前行,正向此地逼來。一看這架勢,阿史那忽沁就知道對方將領是個懂騎兵的。
騎兵衝鋒有一個最合適的距離,若是太遠,還未跑到,戰馬便已經乏力,失去最大衝鋒力度。若是太近,那速度還沒加起來呢。
隔了這麽遠的距離,若是直接發動衝鋒全速奔馳,固然縮短了突厥一方反應時間,但也會失去騎兵衝鋒的威力。
“速速上馬,備戰!備戰!”阿史那忽沁高唿上馬,突厥軍亂作一團。
並非沒得打,畢竟突厥一方人數占優,而且更擅長騎兵,唯一的劣勢,便是精神不佳士氣低下,以及做出防備時間有限。
壓根更不急全軍備戰完畢,真那樣就會徹底陷入被動,即便都是騎軍,可衝鋒一方和被衝鋒一方完全就是兩碼事。
“不用管兩側,結力,帶上你的人馬直接向前對衝,讓他們知道,玩騎兵,我們突厥才是行家,無需害怕,本汗就在你身後!務必衝出一個豁口來。”阿史那忽沁果斷下令,能打不代表可以打,那般的損失不會是一星半點。
此番看似兇險,但其實問題還不大,對方明顯一副包圍的架勢,那麽也就意味著兵力分散,如此一來,隻需要對準一個防線衝出,就可以接觸被圍之險,從而不陷入徹底的被動。
在兵力不占優的情況下包圍騎兵?簡直是開玩笑!
最先整備完畢的一萬突厥軍徑直發起了衝鋒,直接玩起了騎兵對衝,阿史那忽沁帶領中軍緊隨其後,至於剩下一部分尚未備戰完畢的,也顧不得那許多了,跟得上就跟,跟不上隻能怪他們自己。
對此,楊妙真哈哈一笑,一揮手,幾麵彩旗飄起,其身後的騎軍立刻一分為二,直接留下一個大口子讓突厥騎軍突破過去,包括之後的阿史那忽沁所在的軍隊也絲毫不做攔截。
對衝?莫看突厥軍此刻狀態不佳,可到底是騎兵的老行家,而自己一方的騎軍大部分還在加強訓練,真對衝那才叫傻。
從一開始,楊妙真她們就沒準備開啟大戰,目標始終就是那一小部分慌亂陷入包圍的突厥軍。以最小的代價消滅敵人獲得還算不錯的戰果,何樂而不為,反正突厥現在已經是愈發消耗不起兵力了,一點一點的蠶食,主動權遲早會歸入己方。
總歸就算現在能打贏突厥將他們趕出幽州又如何?得不償失。
戰力損失不說,幽州如今也是個爛攤子,並州還沒徹底發展穩定呢,哪有那多餘的資源再發展一個幽州。
不急的,就算是讓突厥留著牽製大梁一方的兵力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