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瑜當然不知道董小宛已經誤解成什麽樣子,再如何都沒可能妖孽到那程度不是,他心中又沒鬼,怎麽可能會想到鬼。
不過終究是沒提昨夜之事,到底是大半夜的聊了那麽久,固然行得正坐得端,卻也難免叫人誤會多想。是以除非是被發現了主動問詢,不然周少瑜是決定不說的。
偏生董小宛又不知所措,自然不敢詢問,生怕事情當真如她想象的那樣。
好吧,實際上也是董小宛太過在乎,先入為主那麽一想,心裏頭慌亂,好些破綻都沒注意。
本來嘛,若是真有什麽,還不遮掩的結實?保準浴桶什麽的早就收拾幹淨,也斷不會在桌子那麽顯眼的地方留下外套,這壓根不符合偷……情的常理嘛。
到底是秦淮河畔混過的大咖,至少偽裝一項是杠杠的,沒道理來客人了你一句心情不好就打發了不是,還不是得強行收拾心情笑臉以對。
待周少瑜醒來,董小宛如同往常一般,溫柔賢淑的為其穿衣啥的。
好死不死,另一邊白氏也一同醒來,結果都一齊邁出屋子,既然如此,自然是一同吃的早飯。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董小宛總覺得自家娘親感覺要明媚許多……
廢話,悶了辣麽久,好容易跟人暢談一迴,雖說對方的身份和當時的時間有點叫人心虛,可就她自身而言,卻是難得那麽多話語,心中不那麽鬱結,心情自然好上不少,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從內之外的影響。
然而對於董小宛來講,卻是更加難以抉擇了。一邊是相依為命的娘親,一邊是自家愛郎,一個都舍不得,能怎麽辦?董小宛心中一歎,最終決定還是暫且忍耐看看好了。
周少瑜迴來的低調,即便迴來了也是深居淺出不打算對外露麵,也是沒法子,誰讓高玉瑤給封了個晉王完事還讓他去收拾突厥呢。
不收拾也就罷了,世人也能理解,畢竟實力擺那,單周少瑜一邊打不過突厥。然而可若被人知道還有閑情往潭州跑,這可不利於他的形象,北方都被突厥禍害成那樣了,還可能被繼續禍害,緊要時刻難道不應該好好守著嘛?
反正妹子們將地盤打理的僅僅有條,周少瑜出麵不出麵都無甚影響,既然如此,還不如好好陪陪自家妹子們,人家辛辛苦苦的幫襯,還難得一見解相思,多對不起人家。
不過既然迴來了,當然要視察一番,果斷一拍手掌,來一個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就當玩兒了。
於是帶上幾個妹子,出去看看有沒有機會碰見不平事來個扮豬吃虎。
至於人選,主要還是平日較為低調或者相處時間較短的那幾個,比如蔡家姐妹、小戚姬、上官婉兒、蕭美娘她們,想了想,又將董小宛和白氏帶上,尤其後者,別老是宅著悶壞了。
不曾想,蕭美娘和白氏聊的還不錯,兩人都有些信佛,自然有不少共同話題。
但結果董小宛又多想了,前些日子白氏忽然明媚,結果一天天下來又恢複往常,總覺得有些暮氣,結果現在一同出來,氣色又好了不少,本就想偏的董小宛,自然就聯想到周少瑜身上去了。
今年也算近些年來的好年頭,至少潭州、誠徽州兩地收成頗豐,正是秋收之日,每到一處,各地百姓都是樂嗬嗬的,基本上隻要不是懶鬼,哪怕是獨自一人,也不止能混個溫飽,用心攢個幾年,聘禮娶妻的本錢還是足夠的。
說起來今年也是新生兒暴漲之年,當初周少瑜輾轉半個大梁,將高玉瑤打發的那麽多流民安置在潭州、誠徽州兩地,其中大多以女子為主,到如今基本出嫁的七七八八,一個個小娃娃自然也就呱呱落地。
人口增長自然是好的,但凡是也要考慮長遠。
現今兩州之地看似平穩,但實際上暗地裏仍舊有不少隱患。以小見大,就拿建櫧縣一戶大地主曾家來說,今年的秋收絕對是對他們的不友好。
但凡學過曆史的都知道,古代王朝的最終滅亡必然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便是土地兼並。
每個朝代初期大抵都會出現盛世,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在經過大規模戰亂自後,國內人口銳減,大小家族重新洗牌,土地重新分配,百姓手裏有地,就代表有收成,有收成就代表有活路有餘錢,能過的更好。
而發展到後期,階級鞏固,天下土地大多落在少部分人手裏,百姓顛沛流離,自然也就出現亂世。
是以,對於生產力落後的古代而言,土地,乃是重中之重。
誠徽州還好說,亂了好些年又重新打下來,基本沒有太大的家族,土地隨意分配,暫且無甚隱患。但潭州不一樣,雖然也打過仗,但大規模的衝突還是沒有,曾經各地的家族勢力也都完好保留。在人家沒有犯錯的情況下,沒道理對人家進行清洗懲罰。
那麽問題就來了,大梁三百餘年,這些個地方勢力早就吞並了好些土地,冒然動手,難免會引起動蕩,可若是不想辦法,百姓沒地,根子沒有解決,到時候該亂的還是得亂。
思來想去,最終潭州推行的便是大肆號召括荒,新開的土地用以分配,或許位置稍遠一些,但隻要有地,對百姓而言多走幾步又算什麽。
隻是如此一來,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地,且地方足夠,又怎麽可能跑去給大戶做佃戶幫人種地。累人不說,還得看人家眼色,又得繳稅又得繳納租子,一年下來累了吧唧到手的沒幾個糧食。
是以在百姓大豐收的同時,那些個大地主卻是愁壞了,大好的良田無人耕種,大片大片的荒廢,放眼望去皆是野草。這也罷了,家底夠厚,也不是撐不起,隻是秋收也就意味著繳納稅務,而這方麵推行的,有點類似於‘我大清’的攤丁入畝政策。
根據一戶人家的人口多少和所有之地掛鉤,人均下來土地越多,稅也就越高。至於說你的地種沒種糧食……對不起,還是得收!
估摸著這般下去,隻要能保證地方百姓的土地不受侵害,再過得幾年,那些個大戶就該甩賣土地了,沒法子,養不起啊!
或許弊端仍舊會有不少,但眼下卻也是最適合的策略。
“我看可以再加一條,可以劃分一條線出來,在人均土地超過某個界限的時候,一戶人家人口越多的,繳稅比例進一步加大!”看著一邊豐收一邊荒蕪的良田,周少瑜雙目微眯,又憋出個壞主意。
上官婉兒詫異的看了一眼周少瑜,她還真以為就是出來散心遊玩來著,畢竟周少瑜這次迴來當真就沒管什麽事,對外連麵都沒露過,原來還是有時刻在關注思考的麽。
“周郎君這是想逼迫大戶分家?”以上官婉兒的政治聰慧,立刻就想明白周少瑜的目的。
“然也。”周少瑜點點頭。“任何家中都有或大或小的矛盾,但是在當今時下的環境,基本都會被家主或者老一輩壓製,且一致對外團結。若實力還小尚且還好說,可若是一個家族大到能影響一方州縣甚至國政的時候呢?
誠然,隻是分家的話,該有的血緣親眷關係仍不會變。但分與不分的差別確實不小,不分,家中成員都該有為‘大家’履行的義務。而分了家,卻完全可以拒絕,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哪家是完全和和美美的,相互照顧扶持仍有可能,可徹底一心卻不再那麽容易。”
周少瑜這是站在最高當權者的位置考慮將來,曆朝曆代,就沒有不想辦法打壓縮減世家閥門的,卻別就在於是否有這個能力去打壓。
漢朝固然強大,但實際把持地方的,就是那些個大大小小的家族。
隋朝為什麽要建立科舉製?武則天對於大家族的屠刀為啥基本就沒放下過?這不是明擺著的嘛。
雖然強迫分了家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當然了,這個問題也沒可能根本解決。常言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實這句話放到明朝最為合適。當時的風氣,一人若是發達了,不帶著家人乃至族人那就是大逆不道不仁不義,傳揚出去都沒人樂意搭理你,等於不想幫襯都得幫襯。
但怎麽幫襯自然還是有區別,自己家人和族人,到底是兩個概念。
以大梁此時的環境,大家族仍舊不少,光是將門就有好些,更莫說文臣,這是將來必須要打壓的。或許達到亂國的實力還不至於,但即便隻是影響地方,對於當權者而言也是極為不好的。
全國就那麽大,一個地方出個那麽一兩家大家族影響地方,那麽朝廷的政策還推廣不推廣了?還怎麽掌控地方穩固國家提升國力?
或許有些政策周少瑜作為後世人壓根待見不了,但仍舊會選擇推行,原因卻也簡單,封建製度維持那麽多年,一些在後世人壓根無法接受的東西,放古代是理所當然。再且周少瑜如今屁股坐的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式思維自然也需要更改。
在沒有高科技的情況下,管理掌控一個偌大的國家,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保證自身權力的情況下,一切都要以穩為主,這樣方能長治久安。
視察一圈,有了些許想法,正思考著,不曾想居然被一隊衙役給圍住了!
態度倒也還算客氣,這讓周少瑜頗為滿意,畢竟他現在的裝扮也就是個尋常書生,並沒有穿的多奢華,而馬車的外表裝飾也很尋常,妹子們同樣也挺低調,同樣穿著普通,給人感覺大抵也就是中等人家。
問清楚來意,周少瑜也是哭笑不得,說是接到舉報,一男子帶著好幾個妹子出遊,關係極為密切。要知道現在兩州之地,推行的製度想納妾可不算容易,周少瑜這般帶著妹子招搖過市,惹人懷疑不說,還招人嫉妒。
犯不著還衙役為難,因為周少瑜斷無可能否認關係,可同時又不想暴露行蹤,直接跟人去了縣衙私下接觸了縣令。後者嚇了一跳,好家夥,自家大boss無聲無息就出現在自己管轄地上,還好自認兢兢業業,即便有疏漏也無大錯,卻也不怕查。
聊過一陣之後,縣令私下裏一打探,還真給弄出個一些貓膩來。
舉報人的身份是當地大戶厲家的家仆,指使人則是厲家二公子,同謀者還有另外兩位大梁曾經的秀才,當然了,這玩意在現在的潭州不頂用。此外的同謀者還有現在的縣尉。
周少瑜身邊的妹子哪有不漂亮的,剛好被瞧了去,一見是外地人就動了心思,當前的新政,一個年輕人斷無可能有資格納娶這麽的妻妾,正常手段先盤查弄進縣衙,再暗地裏用點手段威逼一番,最後麽……
還用提嘛?
哈,周少瑜也是氣樂了,居然敢將小九九打到自家妹子頭上?自己的地盤還敢做這種勾當,膽子也忒肥,指不定背地裏還做了多少壞事。此外一想到厲家那麽多荒地廢棄在那,周少瑜也是心疼,這還隻是一地,整個潭州加起來不知有多少良田不曾耕種,那得出產多少糧食?
“正巧一個個烏龜卵縮的厲害沒理由下手殺雞儆猴,既然都送上門了沒道理不宰。”周少瑜心中冷笑。“看來還得加一條新政,田地荒蕪廢棄者,罰!重重的罰!”
得到指示的縣令也是誠惶誠恐,雖說這事和他沒關係,可到底發生在他的管轄範圍內,真要牽連了他也無話可說。趕緊表忠心道:“下官定將此事辦好處理妥當,還請……請公子和幾位夫人歇息幾日……”
想到周少瑜身份要保密,愣是直接稱唿公子,至於‘幾位夫人’……
白氏有點不自在,卻也不好出來解釋什麽,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這般‘默認’之下,董小宛同樣也有些一陣紅一陣白,好吧,雖然都是紅白,但意思卻是有些不一樣來著。
(本章完)
不過終究是沒提昨夜之事,到底是大半夜的聊了那麽久,固然行得正坐得端,卻也難免叫人誤會多想。是以除非是被發現了主動問詢,不然周少瑜是決定不說的。
偏生董小宛又不知所措,自然不敢詢問,生怕事情當真如她想象的那樣。
好吧,實際上也是董小宛太過在乎,先入為主那麽一想,心裏頭慌亂,好些破綻都沒注意。
本來嘛,若是真有什麽,還不遮掩的結實?保準浴桶什麽的早就收拾幹淨,也斷不會在桌子那麽顯眼的地方留下外套,這壓根不符合偷……情的常理嘛。
到底是秦淮河畔混過的大咖,至少偽裝一項是杠杠的,沒道理來客人了你一句心情不好就打發了不是,還不是得強行收拾心情笑臉以對。
待周少瑜醒來,董小宛如同往常一般,溫柔賢淑的為其穿衣啥的。
好死不死,另一邊白氏也一同醒來,結果都一齊邁出屋子,既然如此,自然是一同吃的早飯。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董小宛總覺得自家娘親感覺要明媚許多……
廢話,悶了辣麽久,好容易跟人暢談一迴,雖說對方的身份和當時的時間有點叫人心虛,可就她自身而言,卻是難得那麽多話語,心中不那麽鬱結,心情自然好上不少,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從內之外的影響。
然而對於董小宛來講,卻是更加難以抉擇了。一邊是相依為命的娘親,一邊是自家愛郎,一個都舍不得,能怎麽辦?董小宛心中一歎,最終決定還是暫且忍耐看看好了。
周少瑜迴來的低調,即便迴來了也是深居淺出不打算對外露麵,也是沒法子,誰讓高玉瑤給封了個晉王完事還讓他去收拾突厥呢。
不收拾也就罷了,世人也能理解,畢竟實力擺那,單周少瑜一邊打不過突厥。然而可若被人知道還有閑情往潭州跑,這可不利於他的形象,北方都被突厥禍害成那樣了,還可能被繼續禍害,緊要時刻難道不應該好好守著嘛?
反正妹子們將地盤打理的僅僅有條,周少瑜出麵不出麵都無甚影響,既然如此,還不如好好陪陪自家妹子們,人家辛辛苦苦的幫襯,還難得一見解相思,多對不起人家。
不過既然迴來了,當然要視察一番,果斷一拍手掌,來一個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就當玩兒了。
於是帶上幾個妹子,出去看看有沒有機會碰見不平事來個扮豬吃虎。
至於人選,主要還是平日較為低調或者相處時間較短的那幾個,比如蔡家姐妹、小戚姬、上官婉兒、蕭美娘她們,想了想,又將董小宛和白氏帶上,尤其後者,別老是宅著悶壞了。
不曾想,蕭美娘和白氏聊的還不錯,兩人都有些信佛,自然有不少共同話題。
但結果董小宛又多想了,前些日子白氏忽然明媚,結果一天天下來又恢複往常,總覺得有些暮氣,結果現在一同出來,氣色又好了不少,本就想偏的董小宛,自然就聯想到周少瑜身上去了。
今年也算近些年來的好年頭,至少潭州、誠徽州兩地收成頗豐,正是秋收之日,每到一處,各地百姓都是樂嗬嗬的,基本上隻要不是懶鬼,哪怕是獨自一人,也不止能混個溫飽,用心攢個幾年,聘禮娶妻的本錢還是足夠的。
說起來今年也是新生兒暴漲之年,當初周少瑜輾轉半個大梁,將高玉瑤打發的那麽多流民安置在潭州、誠徽州兩地,其中大多以女子為主,到如今基本出嫁的七七八八,一個個小娃娃自然也就呱呱落地。
人口增長自然是好的,但凡是也要考慮長遠。
現今兩州之地看似平穩,但實際上暗地裏仍舊有不少隱患。以小見大,就拿建櫧縣一戶大地主曾家來說,今年的秋收絕對是對他們的不友好。
但凡學過曆史的都知道,古代王朝的最終滅亡必然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便是土地兼並。
每個朝代初期大抵都會出現盛世,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在經過大規模戰亂自後,國內人口銳減,大小家族重新洗牌,土地重新分配,百姓手裏有地,就代表有收成,有收成就代表有活路有餘錢,能過的更好。
而發展到後期,階級鞏固,天下土地大多落在少部分人手裏,百姓顛沛流離,自然也就出現亂世。
是以,對於生產力落後的古代而言,土地,乃是重中之重。
誠徽州還好說,亂了好些年又重新打下來,基本沒有太大的家族,土地隨意分配,暫且無甚隱患。但潭州不一樣,雖然也打過仗,但大規模的衝突還是沒有,曾經各地的家族勢力也都完好保留。在人家沒有犯錯的情況下,沒道理對人家進行清洗懲罰。
那麽問題就來了,大梁三百餘年,這些個地方勢力早就吞並了好些土地,冒然動手,難免會引起動蕩,可若是不想辦法,百姓沒地,根子沒有解決,到時候該亂的還是得亂。
思來想去,最終潭州推行的便是大肆號召括荒,新開的土地用以分配,或許位置稍遠一些,但隻要有地,對百姓而言多走幾步又算什麽。
隻是如此一來,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地,且地方足夠,又怎麽可能跑去給大戶做佃戶幫人種地。累人不說,還得看人家眼色,又得繳稅又得繳納租子,一年下來累了吧唧到手的沒幾個糧食。
是以在百姓大豐收的同時,那些個大地主卻是愁壞了,大好的良田無人耕種,大片大片的荒廢,放眼望去皆是野草。這也罷了,家底夠厚,也不是撐不起,隻是秋收也就意味著繳納稅務,而這方麵推行的,有點類似於‘我大清’的攤丁入畝政策。
根據一戶人家的人口多少和所有之地掛鉤,人均下來土地越多,稅也就越高。至於說你的地種沒種糧食……對不起,還是得收!
估摸著這般下去,隻要能保證地方百姓的土地不受侵害,再過得幾年,那些個大戶就該甩賣土地了,沒法子,養不起啊!
或許弊端仍舊會有不少,但眼下卻也是最適合的策略。
“我看可以再加一條,可以劃分一條線出來,在人均土地超過某個界限的時候,一戶人家人口越多的,繳稅比例進一步加大!”看著一邊豐收一邊荒蕪的良田,周少瑜雙目微眯,又憋出個壞主意。
上官婉兒詫異的看了一眼周少瑜,她還真以為就是出來散心遊玩來著,畢竟周少瑜這次迴來當真就沒管什麽事,對外連麵都沒露過,原來還是有時刻在關注思考的麽。
“周郎君這是想逼迫大戶分家?”以上官婉兒的政治聰慧,立刻就想明白周少瑜的目的。
“然也。”周少瑜點點頭。“任何家中都有或大或小的矛盾,但是在當今時下的環境,基本都會被家主或者老一輩壓製,且一致對外團結。若實力還小尚且還好說,可若是一個家族大到能影響一方州縣甚至國政的時候呢?
誠然,隻是分家的話,該有的血緣親眷關係仍不會變。但分與不分的差別確實不小,不分,家中成員都該有為‘大家’履行的義務。而分了家,卻完全可以拒絕,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哪家是完全和和美美的,相互照顧扶持仍有可能,可徹底一心卻不再那麽容易。”
周少瑜這是站在最高當權者的位置考慮將來,曆朝曆代,就沒有不想辦法打壓縮減世家閥門的,卻別就在於是否有這個能力去打壓。
漢朝固然強大,但實際把持地方的,就是那些個大大小小的家族。
隋朝為什麽要建立科舉製?武則天對於大家族的屠刀為啥基本就沒放下過?這不是明擺著的嘛。
雖然強迫分了家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當然了,這個問題也沒可能根本解決。常言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實這句話放到明朝最為合適。當時的風氣,一人若是發達了,不帶著家人乃至族人那就是大逆不道不仁不義,傳揚出去都沒人樂意搭理你,等於不想幫襯都得幫襯。
但怎麽幫襯自然還是有區別,自己家人和族人,到底是兩個概念。
以大梁此時的環境,大家族仍舊不少,光是將門就有好些,更莫說文臣,這是將來必須要打壓的。或許達到亂國的實力還不至於,但即便隻是影響地方,對於當權者而言也是極為不好的。
全國就那麽大,一個地方出個那麽一兩家大家族影響地方,那麽朝廷的政策還推廣不推廣了?還怎麽掌控地方穩固國家提升國力?
或許有些政策周少瑜作為後世人壓根待見不了,但仍舊會選擇推行,原因卻也簡單,封建製度維持那麽多年,一些在後世人壓根無法接受的東西,放古代是理所當然。再且周少瑜如今屁股坐的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式思維自然也需要更改。
在沒有高科技的情況下,管理掌控一個偌大的國家,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保證自身權力的情況下,一切都要以穩為主,這樣方能長治久安。
視察一圈,有了些許想法,正思考著,不曾想居然被一隊衙役給圍住了!
態度倒也還算客氣,這讓周少瑜頗為滿意,畢竟他現在的裝扮也就是個尋常書生,並沒有穿的多奢華,而馬車的外表裝飾也很尋常,妹子們同樣也挺低調,同樣穿著普通,給人感覺大抵也就是中等人家。
問清楚來意,周少瑜也是哭笑不得,說是接到舉報,一男子帶著好幾個妹子出遊,關係極為密切。要知道現在兩州之地,推行的製度想納妾可不算容易,周少瑜這般帶著妹子招搖過市,惹人懷疑不說,還招人嫉妒。
犯不著還衙役為難,因為周少瑜斷無可能否認關係,可同時又不想暴露行蹤,直接跟人去了縣衙私下接觸了縣令。後者嚇了一跳,好家夥,自家大boss無聲無息就出現在自己管轄地上,還好自認兢兢業業,即便有疏漏也無大錯,卻也不怕查。
聊過一陣之後,縣令私下裏一打探,還真給弄出個一些貓膩來。
舉報人的身份是當地大戶厲家的家仆,指使人則是厲家二公子,同謀者還有另外兩位大梁曾經的秀才,當然了,這玩意在現在的潭州不頂用。此外的同謀者還有現在的縣尉。
周少瑜身邊的妹子哪有不漂亮的,剛好被瞧了去,一見是外地人就動了心思,當前的新政,一個年輕人斷無可能有資格納娶這麽的妻妾,正常手段先盤查弄進縣衙,再暗地裏用點手段威逼一番,最後麽……
還用提嘛?
哈,周少瑜也是氣樂了,居然敢將小九九打到自家妹子頭上?自己的地盤還敢做這種勾當,膽子也忒肥,指不定背地裏還做了多少壞事。此外一想到厲家那麽多荒地廢棄在那,周少瑜也是心疼,這還隻是一地,整個潭州加起來不知有多少良田不曾耕種,那得出產多少糧食?
“正巧一個個烏龜卵縮的厲害沒理由下手殺雞儆猴,既然都送上門了沒道理不宰。”周少瑜心中冷笑。“看來還得加一條新政,田地荒蕪廢棄者,罰!重重的罰!”
得到指示的縣令也是誠惶誠恐,雖說這事和他沒關係,可到底發生在他的管轄範圍內,真要牽連了他也無話可說。趕緊表忠心道:“下官定將此事辦好處理妥當,還請……請公子和幾位夫人歇息幾日……”
想到周少瑜身份要保密,愣是直接稱唿公子,至於‘幾位夫人’……
白氏有點不自在,卻也不好出來解釋什麽,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這般‘默認’之下,董小宛同樣也有些一陣紅一陣白,好吧,雖然都是紅白,但意思卻是有些不一樣來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