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鳳與高玉瑤的對決來的快,去的也快,眾人尚在議論紛紛,便已經有了結果,不但如此,高玉瑤幾乎馬不停蹄就再次做出親征姿態,率軍北上以拒突厥。
此舉不可為不反常。
一直以來,高玉瑤的策略是什麽?
那便是站遠遠的,利用各種手段引得他方勢力相互之間不斷戰爭消耗,絕不輕易下場。若說當初魏國忽現,因占據了半個揚州不得不打,而不久前因為火鳳劍指京師同樣不得不打的話,那麽如此大規模的北上征伐突厥是完全沒有必要了。
莫看阿史那忽沁帶人在青州肆掠,但到底隻帶了部分兵馬,且是以劫掠為主,並未想過要直接與大梁軍隊對上。
是以,高玉瑤完全沒有必要花費這麽大的力氣帶兵出征,隻需調撥一定數量的軍隊前往,阿史那忽沁必然自退。到時候,照舊可以坐觀山虎鬥,等著最終坐收漁翁之利。
“總不能是因為打贏了火鳳所以膨脹了吧。”周少瑜百思不得其解,無論怎麽看都不像是高玉瑤的作風。
不僅周少瑜想不明白,一眾妹子也出乎意料,猜不透高玉瑤到底想做什麽。
三十五萬兵力看似不少,但經過再次增兵的突厥也有十七八萬,雖說這已經差不多是突厥的極限,幾乎不大可能再繼續增加,但是以幽州冀州相對平坦的地勢,突厥借助騎軍的優勢,壓根不怕一打二。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大梁直轄境內,高玉瑤如今的的聲望的確有些如日中天,拋開具體情況不談,單看表麵。高玉瑤如今姑且也算是戰功赫赫。
先征魏國,再敗火鳳,如今又要主動去打以善戰聞名的突厥。而後者以聽聞大梁朝廷的大軍調動,阿史那忽沁想都不想立刻下令帶兵撤出青州。
本來這挺正常的舉動立刻變成了懼怕太後之威‘望風而逃’,根本不敢與之敵對。好麽,那些個不明所以的家夥頓時將高玉瑤捧上了天,瞧瞧,別人辛辛苦苦打生打死都沒多大的收獲,再看看太後,輕輕鬆鬆平定青州,既然如此,隻需兵鋒一出,收複大好河山可不就是指日可待。
然而,高玉瑤真的要打麽?
不管出於什麽想法目的,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高玉瑤的下一步動作。
可惜到底是叫人失望了,嚴格來講,高玉瑤甚至都沒有和突厥一方發生正麵的作戰,畢竟她還未到,突厥就已經過河逃走。
唯一一次些許摩擦,還是在一處黃河口岸,高玉瑤所派先鋒軍率先抵達,意圖阻攔過河的突厥軍隊,準確的說,應當是想要留下有數的船隻。
奈何到底是晚了一步,突厥軍隊已經過了大半有餘,剿滅有限,留下的船隻更是屈指可數。
沒有船,如何順利渡河前往對岸?
顯然阿史那忽沁也同樣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在肆掠青州之時,但見船隻,不管大小,一律損毀。
麵對這般的情況,高玉瑤就算帶一百萬大軍又如何?還不是幹瞪眼。
是以高玉瑤在收集船隻未果之後,駐紮曆城,按兵不動,下令著急工匠,最快速度開始造船,而且還是造大船。
這時候大梁朝廷的底蘊便顯露了出來,周少瑜想要發展水軍而不得,曆經數年也不過有數的一些,人數少不說,戰船也是可憐。
而大梁的的確確是有水師的,哪怕早就糜爛不堪,可好歹有個底子在,就算人不行了,不少的戰船還擺在那,哪怕是沒有,也有足夠的造船人才拱起指揮調度。好些需要耗時的造船用料,雖在倉庫積了灰,可不少還能拿來直接用。
隻是,考慮到以前高玉瑤沒有十足的必要,絕不會輕易開啟戰事的行事作風,誰也不確定她是不是故意如此。
不過局麵到底是再次僵持下來,大梁軍隊虎視眈眈,而高玉瑤選擇慢悠悠的造船,同樣也絲毫不急著離開,儼然將曆城當做了臨時都城,一應政務,全都在此處理,穩妥起見,還見一些態度並不那麽明朗的文臣掉到此處‘委以重任’。
然而沒船過河所以造船能夠理解,但高玉瑤居然就地組織軍隊發動軍墾就有點叫人看不懂了。
現在已是七月,種植糧食穀物已然來不及,就算開辟軍墾也就是種一些蔬菜之類,這種擺明要打持久戰的架勢叫人看的雲裏霧裏,不知其本意。
待到八月,高玉瑤仍舊沒有別的過多行為,既不打突厥,也不打火鳳,好似就是帶兵上來開墾農田似的。不僅軍墾,還派出不少的兵力一路往東開辟荒地變成農田,然後居然無償分給百姓,瞧這模樣,看起來是準備最快速度恢複青州的民生?
然而最終在青島停下大規模組織打漁又是什麽鬼?
長此以往下去,就不怕把軍隊給練廢了?
戒備了這麽久,任誰都會有些不耐煩。阿史那忽沁不敢輕動,周少瑜也不會傻了吧唧的主動去打,至於火鳳,這位忙著呢。
如今隻掌控半州之地的火鳳壓力山大,更莫說人口暴漲。若不是徽州有所截獲,哪裏養得起。
此外,想當初推行的‘均分’製度矛盾也愈發凸顯,種種弊端開始展露,現如今火鳳便在推行新製度,基本是根據潭州、誠徽州的施政方式微做改動,實施力度很大,把控也異常嚴格,誰反對都白搭。除此之外,還挑選各軍精銳重新組建新軍操練,擺明了想要多弄一支真正的能戰之師來。
時入九月,蕭姽嫿終於征伐西域完畢,一些國家被扶持崛起,一些國家被打壓敗落甚至亡國,不管如何,整個西域基本都已向蕭姽嫿降服,俯首同時,承諾每年根據國力多少交出一定比例的上供,若有戰事,諸國也需配合出兵聽從調遣。
總算甩開窮困帽子的蕭姽嫿一迴事,便迫不及待開始增兵訓練,絲毫沒有要去攻打火鳳的意思。
廢話,人家那麽多人口和軍隊縮在半個豫州之內,哪那麽好打。而且根據此時的局麵,對於蕭姽嫿而言是最有利的存在。
並州周少瑜不會這時候與她為敵,豫州火鳳也沒可能輕易再挑起戰端,荊州孫守仁雖愈發態度不明,卻怎麽也沒可能跑來攻打。至於突厥和高玉瑤,隔了這麽遠,除非會飛。
換言之,蕭姽嫿完全可以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安心發展,盡可能的加強自身實力。
如此看來,現在的蕭姽嫿到是頗有點當初高玉瑤的意思,你們打你們的,打的越兇越好。我則躲在後頭安心發展積蓄實力,最後出來收拾殘局。
沒法子,這也算是地理優勢了。
一時間,這天下間似乎看似太平了起來,畢竟誰都沒敢主動開打麽。
但若是真沒有任何戰事,那又怎麽可能。隻不過大家的目光都集結在了中原北地,卻忽略了其他地方。
比如,黔州出現大規模叛亂,整個黔南縣陷落,並勢如破竹一般攻入他縣。
當初李清照等人早就定下了蠶食黔州的計劃,到如今日子也不算太短,在已有一定的勢力之下,起事是必然的。
說到底,所謂亂軍不過是一個幌子,以黔王的實力,壓根沒可能鎮壓叛亂,自然而然,向與他關係最好的潭州方麵求助也就變成了理所當然。
屆時潭州軍隊一出,名正言順進入黔州‘鎮壓’,那麽到手的地盤就算不吐出去也不是多大的問題,誰讓黔王實力擺那守不住呢?不如咱幫你管吧。
你看,多好。到時候隻需給前往留下一塊地盤作為緩衝即可。
隻是計劃之外的便是時機問題。
對正好能夠修生養息謀求發展的蕭姽嫿來講,沒有比這時候更有空閑的存在了。聽聞黔州叛亂,隨便一個招唿,其中以新軍為主,二話不說引軍入黔,顯然主要還是為了鍛煉新軍。
沒人會嫌自己的地盤大,既然他處無戰事,那麽趁機拿下黔州也就成了理所當然,何況又有如此好的理由,一句幫助皇兄鎮壓剿亂即可。
此舉卻是讓李清照她們頗為惱火,這就是來摘果子來了?
陳碩真、梁紅玉以及方金枝雖然入黔,但基本都是藏於幕後,就是怕被人認出來。隻待潭州出兵,才會站出前台,且是以招安亂軍的正當身份。如此一來,三女帶領亂軍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隻是蕭姽嫿的突然介入,將一係列計劃全部打破。
潭州,一眾妹子在此聚在一起議會。
“為今之計,應當機立斷,莫要再等黔王的求援了,徑直發兵,最快速度進行‘招安’,收攏軍隊將黔州已占有的地方鞏固,並以剿滅為名,盡可能的多收一些地方,尤其一些緊要地形路口,尤為重要。”辛憲英提議道。
以目前自家與蕭姽嫿之間的關係,冒然成為敵人實為不智,反過來也是如此。潭州方麵不好直接與蕭姽嫿對敵,蕭姽嫿也不好主動對潭州出手。
這種情況,隻能是兵貴神速,最快速度占有地盤,尤以緊要之處最為重要。
按照曾經的預想,最終還會留一小塊地盤給黔王以作緩衝之地,但現在看來顯然不大可能,目前兩方關係就算接壤倒也無妨,但遲早有敵對的一天,那麽到時候誰占據有利地勢就能更多的掌控先機,此一點,必須提前開始布局。
在經過進一步的詳商之後,一道道指令快速下發。
以秦翰領軍兩萬即日開拔,向黔州急行軍,而後由梁紅玉進行接應統管,秦翰則退至雪峰縣掌此處之兵,若黔州局勢一有變化,則立刻出兵支援。
至於陳碩真和方金枝,無需等到大軍抵達,直接開始‘招安’工作,就地組織軍隊以討亂為由直接分別開始擴張地盤。勢必要將曾經探得地形中的緊要之處占領。
總的來說,潭州方麵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所謂的叛亂,壓根就是她們在操作,都是假的,甚至一戰都不需要打,一路‘招安’過去便是。
而蕭姽嫿是不知道這一點的,步步為營小心之下,必然失去先機。
果不出所料,蕭姽嫿剛從西北方向進入黔州,因此地並無‘叛亂’,蕭姽嫿占領的速度倒也快速,但隻占城池卻不去打亂軍委實有點不妥,何況人家也抱著練兵的目的而來,考慮到麾下基本都是新軍,蕭姽嫿的行軍不可為不小心,隻是如此一來,速度自然就慢了。
在蕭姽嫿眼裏,一條條情報可謂眼花繚亂。
先是聽聞潭州已經發兵,正在趕往黔州,蕭姽嫿本也不以為意,冷笑一聲,隻當是抓緊機會過來搶地盤的。結果便得到消息,黔南縣兩支亂軍接受潭州方麵招安,分別由陳碩真與方金枝帶領,分不同方向行軍,一路招安,一路大肆擴張地盤。
而後潭州軍入黔,其將領也換成了梁紅玉,然而還是那一套,一路招安!
更詭異的是,三隊人馬不斷招安,卻猶如跑馬圈地,緊挨著誠徽州與潭州的地界壓根不去搭理,單單隻在外頭畫圈圈並建立防線駐紮兵力。
這是要防誰?
蕭姽嫿那是相當惱火,這種做法簡直無恥!鬧了半天,她地盤沒占多少,連一場戰都沒打!
莫要忘了她入黔州的理由是何,連亂軍的影子都不曾看見過,那麽所謂援助又如何站的穩腳跟。
不過事已至此卻也無所謂了,當下最緊要的,便是黔州府城不容有失,作為黔州的中心點,也是最大的城池,其地理位置委實太過重要。
想及此,蕭姽嫿調轉馬頭,徑直領軍直奔潭州府城。
隻是叫蕭姽嫿未曾想到的是,麵對亂軍作亂沒有做出絲毫舉動的黔王,此刻居然召集了麾下所有兵馬依城而守,四門緊閉,擺明一副不會讓蕭姽嫿進入的架勢!
誠然,黔王的兵力少得可憐,充其量不過數千,真要打,蕭姽嫿自信輕而易舉就能拿下,但事情不能這麽算。
說好的援助黔王呢?
沒打過亂軍也就算了,結果唯一的一戰打的還是黔王!?而且之後還占領人家的府城以及王府?
這種事情,絕不是蕭姽嫿能接受的。
好冷,感覺思維都凍僵了,卡文卡的厲害,哎,表示懷念比方的暖氣。
(本章完)
此舉不可為不反常。
一直以來,高玉瑤的策略是什麽?
那便是站遠遠的,利用各種手段引得他方勢力相互之間不斷戰爭消耗,絕不輕易下場。若說當初魏國忽現,因占據了半個揚州不得不打,而不久前因為火鳳劍指京師同樣不得不打的話,那麽如此大規模的北上征伐突厥是完全沒有必要了。
莫看阿史那忽沁帶人在青州肆掠,但到底隻帶了部分兵馬,且是以劫掠為主,並未想過要直接與大梁軍隊對上。
是以,高玉瑤完全沒有必要花費這麽大的力氣帶兵出征,隻需調撥一定數量的軍隊前往,阿史那忽沁必然自退。到時候,照舊可以坐觀山虎鬥,等著最終坐收漁翁之利。
“總不能是因為打贏了火鳳所以膨脹了吧。”周少瑜百思不得其解,無論怎麽看都不像是高玉瑤的作風。
不僅周少瑜想不明白,一眾妹子也出乎意料,猜不透高玉瑤到底想做什麽。
三十五萬兵力看似不少,但經過再次增兵的突厥也有十七八萬,雖說這已經差不多是突厥的極限,幾乎不大可能再繼續增加,但是以幽州冀州相對平坦的地勢,突厥借助騎軍的優勢,壓根不怕一打二。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大梁直轄境內,高玉瑤如今的的聲望的確有些如日中天,拋開具體情況不談,單看表麵。高玉瑤如今姑且也算是戰功赫赫。
先征魏國,再敗火鳳,如今又要主動去打以善戰聞名的突厥。而後者以聽聞大梁朝廷的大軍調動,阿史那忽沁想都不想立刻下令帶兵撤出青州。
本來這挺正常的舉動立刻變成了懼怕太後之威‘望風而逃’,根本不敢與之敵對。好麽,那些個不明所以的家夥頓時將高玉瑤捧上了天,瞧瞧,別人辛辛苦苦打生打死都沒多大的收獲,再看看太後,輕輕鬆鬆平定青州,既然如此,隻需兵鋒一出,收複大好河山可不就是指日可待。
然而,高玉瑤真的要打麽?
不管出於什麽想法目的,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高玉瑤的下一步動作。
可惜到底是叫人失望了,嚴格來講,高玉瑤甚至都沒有和突厥一方發生正麵的作戰,畢竟她還未到,突厥就已經過河逃走。
唯一一次些許摩擦,還是在一處黃河口岸,高玉瑤所派先鋒軍率先抵達,意圖阻攔過河的突厥軍隊,準確的說,應當是想要留下有數的船隻。
奈何到底是晚了一步,突厥軍隊已經過了大半有餘,剿滅有限,留下的船隻更是屈指可數。
沒有船,如何順利渡河前往對岸?
顯然阿史那忽沁也同樣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在肆掠青州之時,但見船隻,不管大小,一律損毀。
麵對這般的情況,高玉瑤就算帶一百萬大軍又如何?還不是幹瞪眼。
是以高玉瑤在收集船隻未果之後,駐紮曆城,按兵不動,下令著急工匠,最快速度開始造船,而且還是造大船。
這時候大梁朝廷的底蘊便顯露了出來,周少瑜想要發展水軍而不得,曆經數年也不過有數的一些,人數少不說,戰船也是可憐。
而大梁的的確確是有水師的,哪怕早就糜爛不堪,可好歹有個底子在,就算人不行了,不少的戰船還擺在那,哪怕是沒有,也有足夠的造船人才拱起指揮調度。好些需要耗時的造船用料,雖在倉庫積了灰,可不少還能拿來直接用。
隻是,考慮到以前高玉瑤沒有十足的必要,絕不會輕易開啟戰事的行事作風,誰也不確定她是不是故意如此。
不過局麵到底是再次僵持下來,大梁軍隊虎視眈眈,而高玉瑤選擇慢悠悠的造船,同樣也絲毫不急著離開,儼然將曆城當做了臨時都城,一應政務,全都在此處理,穩妥起見,還見一些態度並不那麽明朗的文臣掉到此處‘委以重任’。
然而沒船過河所以造船能夠理解,但高玉瑤居然就地組織軍隊發動軍墾就有點叫人看不懂了。
現在已是七月,種植糧食穀物已然來不及,就算開辟軍墾也就是種一些蔬菜之類,這種擺明要打持久戰的架勢叫人看的雲裏霧裏,不知其本意。
待到八月,高玉瑤仍舊沒有別的過多行為,既不打突厥,也不打火鳳,好似就是帶兵上來開墾農田似的。不僅軍墾,還派出不少的兵力一路往東開辟荒地變成農田,然後居然無償分給百姓,瞧這模樣,看起來是準備最快速度恢複青州的民生?
然而最終在青島停下大規模組織打漁又是什麽鬼?
長此以往下去,就不怕把軍隊給練廢了?
戒備了這麽久,任誰都會有些不耐煩。阿史那忽沁不敢輕動,周少瑜也不會傻了吧唧的主動去打,至於火鳳,這位忙著呢。
如今隻掌控半州之地的火鳳壓力山大,更莫說人口暴漲。若不是徽州有所截獲,哪裏養得起。
此外,想當初推行的‘均分’製度矛盾也愈發凸顯,種種弊端開始展露,現如今火鳳便在推行新製度,基本是根據潭州、誠徽州的施政方式微做改動,實施力度很大,把控也異常嚴格,誰反對都白搭。除此之外,還挑選各軍精銳重新組建新軍操練,擺明了想要多弄一支真正的能戰之師來。
時入九月,蕭姽嫿終於征伐西域完畢,一些國家被扶持崛起,一些國家被打壓敗落甚至亡國,不管如何,整個西域基本都已向蕭姽嫿降服,俯首同時,承諾每年根據國力多少交出一定比例的上供,若有戰事,諸國也需配合出兵聽從調遣。
總算甩開窮困帽子的蕭姽嫿一迴事,便迫不及待開始增兵訓練,絲毫沒有要去攻打火鳳的意思。
廢話,人家那麽多人口和軍隊縮在半個豫州之內,哪那麽好打。而且根據此時的局麵,對於蕭姽嫿而言是最有利的存在。
並州周少瑜不會這時候與她為敵,豫州火鳳也沒可能輕易再挑起戰端,荊州孫守仁雖愈發態度不明,卻怎麽也沒可能跑來攻打。至於突厥和高玉瑤,隔了這麽遠,除非會飛。
換言之,蕭姽嫿完全可以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安心發展,盡可能的加強自身實力。
如此看來,現在的蕭姽嫿到是頗有點當初高玉瑤的意思,你們打你們的,打的越兇越好。我則躲在後頭安心發展積蓄實力,最後出來收拾殘局。
沒法子,這也算是地理優勢了。
一時間,這天下間似乎看似太平了起來,畢竟誰都沒敢主動開打麽。
但若是真沒有任何戰事,那又怎麽可能。隻不過大家的目光都集結在了中原北地,卻忽略了其他地方。
比如,黔州出現大規模叛亂,整個黔南縣陷落,並勢如破竹一般攻入他縣。
當初李清照等人早就定下了蠶食黔州的計劃,到如今日子也不算太短,在已有一定的勢力之下,起事是必然的。
說到底,所謂亂軍不過是一個幌子,以黔王的實力,壓根沒可能鎮壓叛亂,自然而然,向與他關係最好的潭州方麵求助也就變成了理所當然。
屆時潭州軍隊一出,名正言順進入黔州‘鎮壓’,那麽到手的地盤就算不吐出去也不是多大的問題,誰讓黔王實力擺那守不住呢?不如咱幫你管吧。
你看,多好。到時候隻需給前往留下一塊地盤作為緩衝即可。
隻是計劃之外的便是時機問題。
對正好能夠修生養息謀求發展的蕭姽嫿來講,沒有比這時候更有空閑的存在了。聽聞黔州叛亂,隨便一個招唿,其中以新軍為主,二話不說引軍入黔,顯然主要還是為了鍛煉新軍。
沒人會嫌自己的地盤大,既然他處無戰事,那麽趁機拿下黔州也就成了理所當然,何況又有如此好的理由,一句幫助皇兄鎮壓剿亂即可。
此舉卻是讓李清照她們頗為惱火,這就是來摘果子來了?
陳碩真、梁紅玉以及方金枝雖然入黔,但基本都是藏於幕後,就是怕被人認出來。隻待潭州出兵,才會站出前台,且是以招安亂軍的正當身份。如此一來,三女帶領亂軍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隻是蕭姽嫿的突然介入,將一係列計劃全部打破。
潭州,一眾妹子在此聚在一起議會。
“為今之計,應當機立斷,莫要再等黔王的求援了,徑直發兵,最快速度進行‘招安’,收攏軍隊將黔州已占有的地方鞏固,並以剿滅為名,盡可能的多收一些地方,尤其一些緊要地形路口,尤為重要。”辛憲英提議道。
以目前自家與蕭姽嫿之間的關係,冒然成為敵人實為不智,反過來也是如此。潭州方麵不好直接與蕭姽嫿對敵,蕭姽嫿也不好主動對潭州出手。
這種情況,隻能是兵貴神速,最快速度占有地盤,尤以緊要之處最為重要。
按照曾經的預想,最終還會留一小塊地盤給黔王以作緩衝之地,但現在看來顯然不大可能,目前兩方關係就算接壤倒也無妨,但遲早有敵對的一天,那麽到時候誰占據有利地勢就能更多的掌控先機,此一點,必須提前開始布局。
在經過進一步的詳商之後,一道道指令快速下發。
以秦翰領軍兩萬即日開拔,向黔州急行軍,而後由梁紅玉進行接應統管,秦翰則退至雪峰縣掌此處之兵,若黔州局勢一有變化,則立刻出兵支援。
至於陳碩真和方金枝,無需等到大軍抵達,直接開始‘招安’工作,就地組織軍隊以討亂為由直接分別開始擴張地盤。勢必要將曾經探得地形中的緊要之處占領。
總的來說,潭州方麵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所謂的叛亂,壓根就是她們在操作,都是假的,甚至一戰都不需要打,一路‘招安’過去便是。
而蕭姽嫿是不知道這一點的,步步為營小心之下,必然失去先機。
果不出所料,蕭姽嫿剛從西北方向進入黔州,因此地並無‘叛亂’,蕭姽嫿占領的速度倒也快速,但隻占城池卻不去打亂軍委實有點不妥,何況人家也抱著練兵的目的而來,考慮到麾下基本都是新軍,蕭姽嫿的行軍不可為不小心,隻是如此一來,速度自然就慢了。
在蕭姽嫿眼裏,一條條情報可謂眼花繚亂。
先是聽聞潭州已經發兵,正在趕往黔州,蕭姽嫿本也不以為意,冷笑一聲,隻當是抓緊機會過來搶地盤的。結果便得到消息,黔南縣兩支亂軍接受潭州方麵招安,分別由陳碩真與方金枝帶領,分不同方向行軍,一路招安,一路大肆擴張地盤。
而後潭州軍入黔,其將領也換成了梁紅玉,然而還是那一套,一路招安!
更詭異的是,三隊人馬不斷招安,卻猶如跑馬圈地,緊挨著誠徽州與潭州的地界壓根不去搭理,單單隻在外頭畫圈圈並建立防線駐紮兵力。
這是要防誰?
蕭姽嫿那是相當惱火,這種做法簡直無恥!鬧了半天,她地盤沒占多少,連一場戰都沒打!
莫要忘了她入黔州的理由是何,連亂軍的影子都不曾看見過,那麽所謂援助又如何站的穩腳跟。
不過事已至此卻也無所謂了,當下最緊要的,便是黔州府城不容有失,作為黔州的中心點,也是最大的城池,其地理位置委實太過重要。
想及此,蕭姽嫿調轉馬頭,徑直領軍直奔潭州府城。
隻是叫蕭姽嫿未曾想到的是,麵對亂軍作亂沒有做出絲毫舉動的黔王,此刻居然召集了麾下所有兵馬依城而守,四門緊閉,擺明一副不會讓蕭姽嫿進入的架勢!
誠然,黔王的兵力少得可憐,充其量不過數千,真要打,蕭姽嫿自信輕而易舉就能拿下,但事情不能這麽算。
說好的援助黔王呢?
沒打過亂軍也就算了,結果唯一的一戰打的還是黔王!?而且之後還占領人家的府城以及王府?
這種事情,絕不是蕭姽嫿能接受的。
好冷,感覺思維都凍僵了,卡文卡的厲害,哎,表示懷念比方的暖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