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麽來了?”周少瑜看著眼前麗影,不由驚訝。


    阿依努爾甩甩長發,有些疲倦的吐出兩個字:“無聊。”


    “!!!”周少瑜好無語,話說,本地土著沒這個詞吧,換言之,也是跟咱學的?


    看了眼周少瑜,阿依努爾長長的歎了口氣。


    老實說,阿依努爾的日子並不好過。即便在周少瑜的幫襯下,暫且有了立足之地,且在泰原目前條件並不算好的情況下,也未曾短缺過對她的支援,同時也互市促進進一步的發展。


    然而終究都是牧人,手裏的牛羊可不夠他們放牧,大多人都不得不扛起鋤頭種田,即便泰原方麵還派了人專門指導,可阿依努爾心裏頭仍舊不踏實。


    至於帶兵入草原襲擾其他部落,人家也不是傻的,突厥人口大減,而草原那麽大,有的是地方可以放牧,在被襲擾幾次之後,誰會沒事靠近這裏,而過於深入,阿依努爾也不會敢那麽做。結果便是,一切有序發展,阿依努爾自身卻沒多少事可幹。


    周少瑜聽完解釋,笑了笑,他可不會告訴阿依努爾他的具體想法。


    在華夏史上,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


    前者匹夫起事,無憑借威柄之嫌;後者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再看其他朝代,隋朝楊堅是亂臣,他本來就是北周的臣子,之後取而代之最終一統天下平定亂局。唐朝同樣如此。


    不過那個時代,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都是那些世家閥門搞來搞去。


    宋朝沒得說,宋太祖趙匡胤是後周之臣。至於元朝清朝,嗯嗯,不用解釋,那時候還沒民族大融合呢。


    不過在周少瑜看來,漢朝與明朝對比,單論得國之正,還是明朝更甚。


    無他,劉邦的確也算是草莽英雄,推翻了秦朝暴政,但這也要看從哪個角度出發。


    漢朝推行的是推舉製,簡單直白一點就是經人舉薦才可為官,這種製度很大程度上限製了寒門的崛起。反觀秦朝,這可是最不講門第的朝代,其二十級軍功爵位製,不管你出身如何,隻要立功,就可升爵為官!


    比如秦朝一個百姓宰了幾個通緝要犯,升為公士,雖仍須服役,但可享受歲俸約五十石,同時另有田一頃,宅一處和仆人一個。


    一級一級往上升,待遇也愈發好,容易肯定不算容易,但好歹也是一條進階之路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裏。


    並非是說漢朝不好,而是秦朝也有他的可取之處,萬萬莫要小看秦朝的吏治,其實還是很不錯的,隻是規矩太甚,沒有一絲人情味,所謂物極必反嘛,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那些個律法規矩當然是暴政,但反過來想,但凡古代,又多少條律法規矩是真正能被後世所接受的?


    總歸秦朝一滅,寒門真正開始有一條明路,就得到等到隋朝開創科舉去了。


    主要一點,秦朝滅亡,劉邦創漢,終究都是自家人。


    而明朝,趕走的卻是外敵。嗯嗯,當然了,放後世那也是自家人了,外頭北邊那個不算,隻算裏邊的。


    大多人都隻知明朝滅了元朝,卻不知曉元朝遺民的事例。


    朱元璋嘛,都知道這是個狠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狠,此點單從發明駭人聽聞的酷刑就不難看出來。那麽可想而知,元朝遺民的待遇肯定不咋地。


    這些人或者幹脆就是蒙古人,又或者是為元朝賣力過的漢人及其後代,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你們或者你們祖先作惡辣麽多,那麽後輩自然不能幸免。


    殺光是不可能的,就是區別待遇。


    可以說,這些人是明朝中最沒有人權,生活最沒有保障的一批人。其中到底發生過多少事情暫不詳說,周少瑜關注的,是同化。


    甭管這些人受過的待遇是啥,又遭遇過什麽事,最終不過就是消失在曆史長河當中,徹底融入了漢民族。


    在大梁的這方世界,突厥是千年來不變的外敵,想要憑借武力蠻橫征服掃滅,那是不可能的,草原太大了,即便出再多的兵也沒用,且背後的後勤消耗也隻會是個天文數字。最好的例子便是漢武帝,這位雄主的確夠猛,打的人匈奴不要不要幾近滅族。


    然而草原仍舊還是那個草原,而漢朝,打窮了!


    一個國家窮了,自然逐漸衰敗之路,漢朝如此,明朝也如此,萬曆三大征的確長臉,可還不是徹底拖垮了朝政。


    順道提一句,某個宇宙超級大國認為,明朝花那麽大力氣幫他們打走島國入侵,其實是一種負擔,因為養活軍隊的錢糧都是他們出的,至於打走入侵的,是他們的宇宙級超級猛將李舜臣,跟明朝沒啥關係。


    笑話!都你們養活的明朝會窮垮?你們那麽猛會那麽快都城都被打掉?至於李舜臣,不可否認這位是有本事的,但莫要忘了他是水軍將領,實事求是的說,連都城已經被滅掉占有的情況下,還能有多少水軍?能養活多少戰艦?真要把民間漁船隨便改改就算上一艘的話,當我沒說!宇宙級超級大國嘛,漁船改裝變小航母,多大點事,是這意思對吧。


    言歸正傳,既然眼下有這麽好的機會,周少瑜當然不會放過同化融合的可能。耕種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隻要他們適應了定居耕種,再換迴去遊牧未必能接受。


    中間再加強交流,加大文化輸出力度,徹底同化不過是時間而已。


    莫看阿史那忽沁現在還待在幽州搞風高雨,到時候等他一敗,便是突厥最虛弱的時候,屆時再讓阿依努爾去草原上搞點事情,做一個長久規劃,未必不能徹底化敵為友。


    說到底,二者之間之所以為敵對關係,無非就是突厥的劫掠入侵,突厥抱怨條件環境太差,羨慕中原繁華,可若是能夠吃飽穿暖小日子還不錯,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打打殺殺吧。


    那時候一批突厥人已經習慣於定居農耕,並以此為基點互市,去影響更多的突厥人。兩方世界的曆史已經說明了不少問題,限製貿易是沒用的,越限製,人家越想要,就越來打。小孩子想要東西還知道苦鬧呢,何況武力至上的突厥,隻要周少瑜能夠保證國力強盛,完全放開交易又如何?


    那時候的突厥勢必分為四類,大可善待同化者,友待友好著,拉攏中立者,剿滅敵對者。總歸目的便是和平,長治久安。真局勢穩定了,即便周少瑜不出手,突厥人自身就會主動打擊那些野心勃勃的攪局之輩。


    或許這些問題還太過長遠,但作為大boss,無論目光還是布局,自然也要放長遠才行。


    所以,無論怎麽看,阿依努爾都是一枚很好用的棋子,但有些事情當然不能明說,畢竟無論是誰,都不會大想自己的民族受到他人掌控。


    當然了,好感總是有的,異域美女嘛,多新鮮。


    “我相信阿史那忽沁必定敗亡,既然如此,不若幹脆到你這裏來親眼看他的結局,如果有機會,最好能親手手刃!”阿依努爾的確很痛恨那家夥,因為他,阿史德家族進一步衰敗,到現在壓根就沒剩下幾個人了,而且還有一半變成了阿史那忽沁的門下走狗。


    “你高興就好。”周少瑜啞然失笑,看得出這妹子心裏頭還是有點小九九,不然幹嘛隻帶著幾十號人就過來了,而不是帶上一些兵馬再來。還不是怕自身實力再一步衰弱唄。


    對此周少瑜到是無所謂,都已經入我手了,還能叫你跑掉不成?想脫離掌控可沒那麽容易。


    對於阿史那忽沁的結局,周少瑜和阿依努爾都很樂觀,然而有時候事情就是那麽驚人。


    時間進入五月,草原大多部落都已經遠離大梁邊界,這讓情報的獲取變得愈發困難,基於此,阿史那忽沁不顧反對,強壓諸部首領再次增兵,繞了一個大圈隱蔽進入幽州,而後一戰定乾坤,幽王最後一座城池被破,城內慘遭屠殺。


    幽王最終之帶領近萬人突圍成功,一路逃向青州,此後大梁朝廷官軍於突厥騎軍發生小規模衝突。不過二者之間顯然還不想相互正式敵對,剛一交手便立刻停止。


    至此,幽州全境陷落,冀州北部三分之一領土也在突厥手裏。在失去了幽王牽製之後,單靠火鳳一人沒可能守住冀州,哪怕周少瑜增兵援助也不行,形勢愈發嚴重。


    “失算了!”周少瑜看完最新的戰報,連夜帶軍後撤數十裏。


    本以為能靠幽王達到牽製消耗的目的,可不曾想阿史那忽沁居然那般不管不顧的再次增兵,不過這般一來,草原上的青壯比例就已經低到一個嚇人的數字了吧。


    長久來看,隻要剿滅阿史那忽沁,對於之後的草原掌控機會是有利的。但問題在於,如何熬過眼下這一關。


    最好的局麵便是突厥與大梁朝廷對上,但這種幾率很小,就目前而言基本不可能。而最壞的局麵,便是突厥引軍西進,攻打並州。


    如此一來,就算加上阿依努爾的戰力,周少瑜至多湊齊八萬人馬,其中一部分還是訓練尚不充分的新軍,看似不少,火鳳肯定也會幫忙,但麵對再次增兵的突厥,仍舊有些力有未逮。雖說打仗不能完全看人數,但誰都不能否認突厥騎軍的戰力。


    何況敵人不止這麽一個,即便勝了也是慘勝,到時候又拿什麽來對抗潛在敵人的蕭姽嫿和大梁朝廷?


    如此局麵,連那般能征善戰的李秀寧都第一時間選擇撤軍遠離,可見背後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冀州樂城,火鳳臨時行宮。周少瑜與李秀寧、火鳳以及阿依努爾分別落座,隻是好半天,都不曾商議出一個合適的結果。


    周少瑜已經去信告知泰原,看看諸位妹子有何想法,但此刻尚未有迴信。


    “若是有一支海軍便好了。”周少瑜無不惆悵的道。


    或許很大一片海岸線都屬於大梁朝廷,但海上肯定會有適合建立補給點的島嶼。海軍來去自如,大可一路北上繞後襲擾,那樣一來,局麵就好看的多。


    不過話說迴來,若是真這般容易建立一支海軍,目前的局勢也就不會是這樣了,說到底,就連大梁都沒有一支像樣的水師,但凡擁有一支海軍,優勢忒大。


    然而別說到現在都沒有完全合格的水師將領,周三山也不過是半路出家尚在研究學習成長階段,便是有厲害的將領又如何,海軍這玩意,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來的,而周少瑜這才發展了幾年。


    相比之下,火鳳更愁。


    接下來突厥的確有可能會去攻打並州,畢竟人家和周少瑜也算是有著大仇,也數次在周少瑜一方手裏吃虧。但更大的可能,還是攻打冀州。


    一來冀州已經陷落三分之一,隨時能夠繼續。二來麽,並州如今貧乏,人口也不多,打過去實質好處並不會太多。但冀州不一樣,且不說幽州逃亡而來的百姓,但是冀州本身,人口就不算少,一旦打下,好處是實打實的。


    更重要的是,火鳳看似兵力不少,但實際戰力不高,攻打難度不大。


    而冀州一旦被拿下,便隻剩下半個豫州,而豫州與冀州接壤,即便突厥沒有再進一步攻打豫州,火鳳也不過是坐等敗亡。


    “妾有一法,姑且可一試。”閉目良久的李秀寧緩緩睜開眼,麵容冷峻的淡淡道:“隻看葉娘子敢與不敢,舍不舍得。”


    葉娘子的稱唿沒毛病,火鳳本就姓葉麽,而李秀寧又不可能叫她皇帝陛下。至於火鳳之名,私下議論時稱唿沒什麽,可擺到明麵上就不大合適,是以葉娘子之稱再合適不過。


    “但說無妨。”火鳳點點頭,嚴肅道。


    既然李秀寧如此開頭,不難猜測勢必犧牲付出不小,但她也沒有其餘法子,姑且先看李秀寧如何言語。


    隻是誰都沒想到,李秀寧的法子,如此叫人出乎預料。


    “棄冀州,撤離豫州。”李秀寧語出驚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抽個美女打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漫憂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漫憂傷並收藏抽個美女打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