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看著劉辯繼續忙碌,為這個小師弟默默的點了一根蠟燭。所以說皇帝也不是那麽容易當的,最起碼有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在等待著他,現在的隻不過最開始的階段而已。
要讓他像是劉辯這樣任人擺布?算了吧!這實在是太麻煩了,那麽多無聊的動作,做過一次我就忘了,也不知道搞出這些東西來做什麽。這就像是你去吃牛排,我覺得拿筷子吃有問題麽。答案是沒有的,不管是拿著什麽樣的工具,不管是刀叉還是筷子,隻要可以將牛排衛生的吃進嘴裏麵就行了。
要是真正引起用餐不適的,應該是那一種進了衛生間之後,出來都不洗手就直接用手拿起牛排來吃的那一種人吧?要是用筷子來吃側話,其實也算不得什麽,並不會影響到任何的問題,可就是這樣子會有無數人來嘲諷你,就好像他們手中拿著的刀叉表明了自己的高規格高品質一樣。
烽火戲諸侯不能理解的就是這一種,他就最喜歡的是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他想要做什麽就去做,不需要在意其他人的看法,隻要自己覺得行,舒服就行。
看到如今的劉辯,烽火戲諸侯真的為自己的毅力感覺到驕傲,竟然會在這處處都是束縛的皇宮待了這麽久的一段時間。不過也值得了,至少他改變了一個人,可能還會改變他的命運。
可誰知道呢?這些都是要用時間去證明的。烽火戲諸侯並不為了什麽,官職對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用處,他更多的是因為想要去做,就這樣來做了。
再過不久之後,看到劉辯登基,他到那時候也可以放下心來離開皇宮了。至少,他不以為劉辯登基之後還會出現什麽樣的問題,到那時候再出現問題的話,該去解決問題的也不是他,而是劉辯了。
這是擔當,既然這是命運,那便正麵去迎接,不能夠去逃避。這也是他告訴劉辯最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擔負,擔負起一切你所應該擔負的,擔負一切你想要去擔負的。
包括他自己,現在還在皇宮裏麵,留在這裏,不過是為了要擔負起那一種身為師兄的責任而已,並不是為了其他的什麽。劉辯雖然現在才是一個少年,十五歲的少年,但在這個時代裏麵,已經算得上是成年人了,不是現實裏麵那種十八歲的成年階段。
烽火戲戲諸侯也還記得在遊戲裏麵見過的神奇的一幕,有一些十四五六歲的少年少女,娃都會在地上跌跌撞撞的走著路的了。連孩子都蹦出來了,這不是成年是什麽?要等到劉辯登基以後,估計很快他也要迎娶皇後,去做那一種隻有成年人才可以做著的不可描述的事情了。
既然是成年人了,許多的事情,許多的決定了應該去自己做了。劉辯當皇帝這就是烽火戲諸侯給自己定的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後,他會離開皇宮,去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不會繼續留在皇宮裏麵,繼續留在劉辯的身邊。
哪怕是父母,都有不喜歡子女的父母,不願意去承擔撫養責任的父母。哪怕他們再想陪伴在子女的身邊,也總有一天是必須要離開的,不管多麽不想放手,也必須要放下手。
更何況他僅僅隻是一個師兄,一個師兄而已,留在這裏,做了這麽多的事情之後,確實是應該離開了。在這個世界上,成長總是要伴隨著許多來去的,烽火戲諸侯很久之前就明白了這一個道理,現在的話他的想要讓劉辯去明白。
並不殘酷,這隻是人生必須經曆過的一切罷了。可以選擇不去經曆,可總有一天,有一些事情,是你想不去經曆,也必須要去經曆的。
烽火戲諸侯麵帶微笑的看著劉辯,這他進皇宮時所看到的那一個內向羞澀的少年,終於成長為一個讓人喜歡的樣子,也是他所想要成為的樣子。這就夠了不是麽?
他的皇帝養成記,終於可以宣告一個段落了。至於以後,以後的事情都要劉辯自己去走不是麽?至少他自己,在年少的時候,旁邊有人在他耳邊說著那一些叮囑的話語的時候,他也是不耐煩的。普通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並不需要有其他人在旁邊指手畫腳,告訴他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去做什麽。
眨了眨眼睛,烽火戲諸侯恢複了之前那一種淡定的狀態。
與此同時,洛陽城外的董卓的營地裏麵,董卓聽完了李肅的迴報,眉頭緊皺了起來。
他不確定的反問道:“你確定今天呂布進了洛陽城去見了什麽人?”
“是的,我按照中郎將的命令去到丁原軍中要以故人之命去見呂奉先的時候,被士兵告知呂奉先不在軍營中,去了洛陽城內。我在那之後,等待了很久,才等到呂奉先迴來。”李肅緩緩迴答道,沒有因為董卓的不確定的語氣而有半分的焦躁,隻是把事情的經過再重新說了一遍。
“能夠知道具體見到的是什麽人嗎?”董卓攥緊了拳頭,臉色有一些陰沉。
如果是普通的會麵還好,如果是去見與他派出的李肅這樣子“別有目的”的故人的話,那麽他就遇上了對手了。那麽他很多想法,都會因為沒有辦法招攬到呂布,在這一環節上頭出錯而全盤落空,這是他就所不能夠允許的。
“不知道,呂奉先隻說是故人,再具體的我也沒有問了。既然他是這一種迴答,那我自然不能夠再問,否則引起他的反感那對於中郎將交托的任務會有所影響。”李肅恭恭敬敬的說道。
“故人…”董卓嘴裏麵重複著這兩個字,臉上露出了冷笑來。果然如他所想,這呂布的故人實在是有一些多啊,再巧合,那什麽故人也不應該出現在這哈如此巧合的時間段吧?
旁邊的李儒則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聽完了李肅說的這些話之後,他有著一種隱隱的直覺,這情況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與他們為敵。可是,究竟是什麽人,會有這樣子的先見之明,往往可以洞察機先,在他們做出什麽樣的布置之前,先他們一步?
包括他進入洛陽城,預先開始布局時候,遇到的許多事情,總讓他有一種暴露在別人眼光底下的感覺。再到中途被襲擊,這就更加證明了有人盯上了他們,並很直接的要與他們為敵。再到現在,呂布的這件事情上,的確太過於巧合了。
一件事單獨出現不會有問題,可要是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樣的,那麽問題可就大了。結合總總,李儒突然有了個非常大膽的猜測,他們的對手,麵前的阻礙,或許是那以前不放在眼中的異人。
可因為沒有具體的證據,李儒便沒有將這個猜想說出來,必須要等到更多可以佐證他的猜想的證據之後,他才可以說出他的猜測來。
“這個先不管,你將探到的新的情報說一說。”董卓暫時放下了對於另外一個呂布的故人的敵意,轉而問起了李肅這一次去到呂布那裏的收獲。
“這一次,經過和呂奉先交談了之後,我才發現他對於丁原是早有怨言的。並且在丁原軍中的話,丁原對於手下的武將,也頗有虧待,更別說是那一些普通的軍士了。”李肅說出了這一次他的收獲。其實也不算是收獲,隻能說是可以確定了的情報,是在他第二次去拜會呂布之後,第二次印證之後才徹底的確定的,不然的話隻有一次便去匆忙斷定什麽,那實在是太過於魯莽了。
“對了。”李肅突然想到了他在呂布那裏觀察到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小細節,他覺得可能有用,便繼續開口道:“中郎將,我發現呂奉先的坐騎竟然是一匹瘦馬!”
“瘦馬?”董卓的眉頭繼續皺了起來,他想不出李肅突然說這瘦馬是因為什麽樣的原因,似乎與他們現在在說著的事情並沒有任何的關聯。
“中郎將,瘦馬的話,那說明呂布並沒有一匹好馬。如果呂布真的是那樣的一員猛將的話,又怎麽可能僅僅有一匹瘦馬?這勢必是因為普通的馬匹,無法承受得起呂布的身體重量,再加上他的兵甲的緣故。”李儒低下頭來,在董卓的耳邊提醒道。
董卓原先沒有想到,可經過李儒一提醒,他也才突然的明白過來。對啊!一員猛將,怎麽可能沒有一匹好馬?如果真的沒有,那麽隻能說,實在太或許苛待他了!
“中郎將,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李肅抱拳道。
“快說。”董卓不耐的揮揮手,示意李肅快點說出他想要說出口的話來。
“中郎將的手下,不是有一匹名馬赤兔?如果將其贈予呂布的話,相信呂奉先肯定無法抵擋這一種名馬的誘惑的,畢竟猛將自古好名馬。再加上中郎將給出的各種許諾,呂布必然心動,到時候要將呂布收歸帳下,易如反掌!”
(本章完)
要讓他像是劉辯這樣任人擺布?算了吧!這實在是太麻煩了,那麽多無聊的動作,做過一次我就忘了,也不知道搞出這些東西來做什麽。這就像是你去吃牛排,我覺得拿筷子吃有問題麽。答案是沒有的,不管是拿著什麽樣的工具,不管是刀叉還是筷子,隻要可以將牛排衛生的吃進嘴裏麵就行了。
要是真正引起用餐不適的,應該是那一種進了衛生間之後,出來都不洗手就直接用手拿起牛排來吃的那一種人吧?要是用筷子來吃側話,其實也算不得什麽,並不會影響到任何的問題,可就是這樣子會有無數人來嘲諷你,就好像他們手中拿著的刀叉表明了自己的高規格高品質一樣。
烽火戲諸侯不能理解的就是這一種,他就最喜歡的是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他想要做什麽就去做,不需要在意其他人的看法,隻要自己覺得行,舒服就行。
看到如今的劉辯,烽火戲諸侯真的為自己的毅力感覺到驕傲,竟然會在這處處都是束縛的皇宮待了這麽久的一段時間。不過也值得了,至少他改變了一個人,可能還會改變他的命運。
可誰知道呢?這些都是要用時間去證明的。烽火戲諸侯並不為了什麽,官職對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用處,他更多的是因為想要去做,就這樣來做了。
再過不久之後,看到劉辯登基,他到那時候也可以放下心來離開皇宮了。至少,他不以為劉辯登基之後還會出現什麽樣的問題,到那時候再出現問題的話,該去解決問題的也不是他,而是劉辯了。
這是擔當,既然這是命運,那便正麵去迎接,不能夠去逃避。這也是他告訴劉辯最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擔負,擔負起一切你所應該擔負的,擔負一切你想要去擔負的。
包括他自己,現在還在皇宮裏麵,留在這裏,不過是為了要擔負起那一種身為師兄的責任而已,並不是為了其他的什麽。劉辯雖然現在才是一個少年,十五歲的少年,但在這個時代裏麵,已經算得上是成年人了,不是現實裏麵那種十八歲的成年階段。
烽火戲戲諸侯也還記得在遊戲裏麵見過的神奇的一幕,有一些十四五六歲的少年少女,娃都會在地上跌跌撞撞的走著路的了。連孩子都蹦出來了,這不是成年是什麽?要等到劉辯登基以後,估計很快他也要迎娶皇後,去做那一種隻有成年人才可以做著的不可描述的事情了。
既然是成年人了,許多的事情,許多的決定了應該去自己做了。劉辯當皇帝這就是烽火戲諸侯給自己定的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後,他會離開皇宮,去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不會繼續留在皇宮裏麵,繼續留在劉辯的身邊。
哪怕是父母,都有不喜歡子女的父母,不願意去承擔撫養責任的父母。哪怕他們再想陪伴在子女的身邊,也總有一天是必須要離開的,不管多麽不想放手,也必須要放下手。
更何況他僅僅隻是一個師兄,一個師兄而已,留在這裏,做了這麽多的事情之後,確實是應該離開了。在這個世界上,成長總是要伴隨著許多來去的,烽火戲諸侯很久之前就明白了這一個道理,現在的話他的想要讓劉辯去明白。
並不殘酷,這隻是人生必須經曆過的一切罷了。可以選擇不去經曆,可總有一天,有一些事情,是你想不去經曆,也必須要去經曆的。
烽火戲諸侯麵帶微笑的看著劉辯,這他進皇宮時所看到的那一個內向羞澀的少年,終於成長為一個讓人喜歡的樣子,也是他所想要成為的樣子。這就夠了不是麽?
他的皇帝養成記,終於可以宣告一個段落了。至於以後,以後的事情都要劉辯自己去走不是麽?至少他自己,在年少的時候,旁邊有人在他耳邊說著那一些叮囑的話語的時候,他也是不耐煩的。普通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並不需要有其他人在旁邊指手畫腳,告訴他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去做什麽。
眨了眨眼睛,烽火戲諸侯恢複了之前那一種淡定的狀態。
與此同時,洛陽城外的董卓的營地裏麵,董卓聽完了李肅的迴報,眉頭緊皺了起來。
他不確定的反問道:“你確定今天呂布進了洛陽城去見了什麽人?”
“是的,我按照中郎將的命令去到丁原軍中要以故人之命去見呂奉先的時候,被士兵告知呂奉先不在軍營中,去了洛陽城內。我在那之後,等待了很久,才等到呂奉先迴來。”李肅緩緩迴答道,沒有因為董卓的不確定的語氣而有半分的焦躁,隻是把事情的經過再重新說了一遍。
“能夠知道具體見到的是什麽人嗎?”董卓攥緊了拳頭,臉色有一些陰沉。
如果是普通的會麵還好,如果是去見與他派出的李肅這樣子“別有目的”的故人的話,那麽他就遇上了對手了。那麽他很多想法,都會因為沒有辦法招攬到呂布,在這一環節上頭出錯而全盤落空,這是他就所不能夠允許的。
“不知道,呂奉先隻說是故人,再具體的我也沒有問了。既然他是這一種迴答,那我自然不能夠再問,否則引起他的反感那對於中郎將交托的任務會有所影響。”李肅恭恭敬敬的說道。
“故人…”董卓嘴裏麵重複著這兩個字,臉上露出了冷笑來。果然如他所想,這呂布的故人實在是有一些多啊,再巧合,那什麽故人也不應該出現在這哈如此巧合的時間段吧?
旁邊的李儒則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聽完了李肅說的這些話之後,他有著一種隱隱的直覺,這情況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與他們為敵。可是,究竟是什麽人,會有這樣子的先見之明,往往可以洞察機先,在他們做出什麽樣的布置之前,先他們一步?
包括他進入洛陽城,預先開始布局時候,遇到的許多事情,總讓他有一種暴露在別人眼光底下的感覺。再到中途被襲擊,這就更加證明了有人盯上了他們,並很直接的要與他們為敵。再到現在,呂布的這件事情上,的確太過於巧合了。
一件事單獨出現不會有問題,可要是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樣的,那麽問題可就大了。結合總總,李儒突然有了個非常大膽的猜測,他們的對手,麵前的阻礙,或許是那以前不放在眼中的異人。
可因為沒有具體的證據,李儒便沒有將這個猜想說出來,必須要等到更多可以佐證他的猜想的證據之後,他才可以說出他的猜測來。
“這個先不管,你將探到的新的情報說一說。”董卓暫時放下了對於另外一個呂布的故人的敵意,轉而問起了李肅這一次去到呂布那裏的收獲。
“這一次,經過和呂奉先交談了之後,我才發現他對於丁原是早有怨言的。並且在丁原軍中的話,丁原對於手下的武將,也頗有虧待,更別說是那一些普通的軍士了。”李肅說出了這一次他的收獲。其實也不算是收獲,隻能說是可以確定了的情報,是在他第二次去拜會呂布之後,第二次印證之後才徹底的確定的,不然的話隻有一次便去匆忙斷定什麽,那實在是太過於魯莽了。
“對了。”李肅突然想到了他在呂布那裏觀察到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小細節,他覺得可能有用,便繼續開口道:“中郎將,我發現呂奉先的坐騎竟然是一匹瘦馬!”
“瘦馬?”董卓的眉頭繼續皺了起來,他想不出李肅突然說這瘦馬是因為什麽樣的原因,似乎與他們現在在說著的事情並沒有任何的關聯。
“中郎將,瘦馬的話,那說明呂布並沒有一匹好馬。如果呂布真的是那樣的一員猛將的話,又怎麽可能僅僅有一匹瘦馬?這勢必是因為普通的馬匹,無法承受得起呂布的身體重量,再加上他的兵甲的緣故。”李儒低下頭來,在董卓的耳邊提醒道。
董卓原先沒有想到,可經過李儒一提醒,他也才突然的明白過來。對啊!一員猛將,怎麽可能沒有一匹好馬?如果真的沒有,那麽隻能說,實在太或許苛待他了!
“中郎將,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李肅抱拳道。
“快說。”董卓不耐的揮揮手,示意李肅快點說出他想要說出口的話來。
“中郎將的手下,不是有一匹名馬赤兔?如果將其贈予呂布的話,相信呂奉先肯定無法抵擋這一種名馬的誘惑的,畢竟猛將自古好名馬。再加上中郎將給出的各種許諾,呂布必然心動,到時候要將呂布收歸帳下,易如反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