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與劉備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吃鳳凰的蛤蟆終於和劉備說好了價格,為此他的後背已經流滿了汗珠。
可以說劉備是吃鳳凰的蛤蟆遇到的最難打交道的人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這種笑眯眯的人心中究竟有多麽的可怕。在涿郡那時候,估計是劉備還看不上他手中那麽點錢吧,才沒有對他下手。直到不久之前,看到了他賺到了錢之後,才終於明白他已經是一個賺錢的人了,才會如此果斷的下手。
吃鳳凰的蛤蟆有著悵然與後悔,後悔他當初為了拉劉備入夥,從劉備那裏獲取更多的貨物,在他那裏說了那樣多不應該說的話。像是什麽肖像權,產權,股份之類的東西。
那時候以為劉備聽不懂,所以才沒有和他達成合作的意向,可是現在的話,吃鳳凰的蛤蟆已經明白了,原來劉備是等在這裏。他當初說的話雖然劉備沒有反應,可卻是記在心裏麵的,到了該用的時候於是拿出來用了。
別小瞧這些人的智商。以為原住民好欺負,至少這些人裏麵許多人的智商都是與玩家們一樣的。有些人的智商還是遠遠超出,要是活在現實中,也能夠成為名聞一方的人物了。他們的差別隻差在活在一個久遠的時代,沒有接觸過玩家們所接觸過的東西隻要是說透了,去接觸了,他們吸收這些新知識的速度遠遠會比想象中的更快。
劉備正是這其中的代表之一,學以致用,將吃鳳凰的蛤蟆用來忽悠他的知識,變成了來吃鳳凰的蛤蟆這裏討價還價的砝碼。
吃鳳凰的蛤蟆心中跟吃了一塊石頭一樣,堵在了嗓子眼裏麵,不上不下。要是他可以從來一遍的話,那是怎麽樣都會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在劉備麵前去胡說八道的。
現在的苦果,全部都是他在當初不經意種下的,終於生根發芽,成了現在擺在他就麵前的難題。這還不是那一種不解也沒有事情的難題,不去管的話,吃鳳凰的蛤蟆是討不了好側他從劉備的眼睛裏麵看出了不得了的東西來。
那是一種野心,以前在涿郡街道上的劉備也有野心,不過現在的更迫切一點。也不知道他經曆過了什麽,反正吃鳳凰的蛤蟆是不想要知道的,知道了也沒有錢賺不是?
野心隻要是人都會有,吃鳳凰的蛤蟆自己也有,不過他的野心不是其他的什麽東西,是賺到更多的錢。至於劉備的野心,那大概就是重現先祖的榮光,成為讓人仰視的人吧?
要說沒有野心的人可以往上走得多遠那是不可能的,劉備要是野心不強烈的話,也不用那麽努力的往上攀爬了。更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危險之中,依舊固執的選擇前行。不然的話他是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在任何一個人的手下獲得不錯的地位的,這其中也包括在曹操的麾下。
說起曹操,作為三國裏麵最大的人才搜集愛好者,曹操很像那種擁有強迫症的戰略遊戲玩家一樣,看到一個好的武將,好的謀士,就會想辦法去招攬他。不管行不行,他就都要去試一試,這一試不要緊,魏國成了最大的人才聚集地,並且因為曹操的舉措,使寒門的出頭不再像是之前那樣的困難。
估計現實的哪一個遊戲強迫收集玩家,都比不上曹操。畢竟曹操的心胸之大,根本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最為出名的無非是他的宛城之敗。那一戰中曹操的愛將典韋,大兒子,侄子都死在那一戰裏麵,同時還損兵折將,自己都差一點死了。
可他愣是可以去原諒張繡和賈詡,將他們給招降過來。這還不要緊,許多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秋後算賬的人多得是,可愣是張繡得到了善終,並且賈詡還得到了曹操的重用,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換成現實中的玩家,估計有人揍他一拳,他都要讓他百倍償還。在遊戲裏麵也是一樣,如果有一個武將幹掉了他的大將,遊戲裏麵的血緣親人,又不可能使用sl大法的時候,估計那武將注定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宰相肚裏能撐船,這句話用在曹操的身上十分的適合,雖然他是丞相。但帝國曆史上,像曹操這樣擁有氣量的人還真的是很少,十分少見。
曹操也是有野心的,現在吃鳳凰的蛤蟆看到的曹操更像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忠臣,並不像那什麽三國演義裏麵的一樣,從前中部分就已經成為一名亂漢之賊奸雄。隻是,尤其在統治階級控製之下的,想要表達一些什麽,都是表達不出來的。
寫上一點不該寫的,有關於與現在弘揚的價值觀有差別的觀點,那你要不去改,要不就將你的整本切掉。估計老羅當初要是不改,弘揚一種忠臣義士的價值觀精神,把曹操寫成奸雄,那他的三國演義估計也是無法出現的了。
畢竟那些古王朝,想要維持統治,就要先把百姓的思想給禁錮住。比如那個屈辱的朝代,清朝在這方麵的應用上就是登峰造極的,將一些人,硬生生的改造成了奴才,狗奴才。
換成在之前的那些朝代裏麵,除了元朝之外,幾乎沒有朝代是像清朝一樣,讓那些文武官員自稱奴才的事情出現。那些朝代,你tm讓我稱奴才,讓我不是人?我就敢撂攤子,就敢不鳥你,管你什麽皇室正統,我迴家自己種田行不行?
到了清朝之後,這種東西就完全的顛倒過來了,甚至有許多人還以當奴才為榮。因為在清朝的統治者麵前,能夠當奴才還是一種驕傲,不是被他信任的人,還當不了奴才。
不對,清朝的統治者的話,原先是屬於異族,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唿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狩獵幫手所以延伸到治理一個王朝上麵來說,他們也需要大批大批的狗。
狗無法幫助他們治理一個國家怎麽辦?很簡單,把人馴養成為狗唄。
可想而知,連那些可以當官,有能力在朝中為政的人,都將自己放在了奴才的地位上。更別說那些普通老百姓了,許多人的奴性根本是根植在了骨子裏麵,以至於到了公元開放的現代中,都還有人不自覺的透露出來那一種奴性,對於外來的東西卑躬屈膝。
至於帝國究竟用了多少時間來將國民骨子裏麵的奴性給消除掉,那又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了。要知道啊,帝國的炎黃血脈,從遠古流傳下來的血脈,在當初的話,是連兇猛如同蚩尤一樣的戰神都敢去懟的。
在之後的那些時間裏麵,更是將一切異族給懟了個半死,即使偶有屈辱的時候,但血脈中的不屈總會卻一些人站出來,去和不可一世的異族去懟。當然了,在炎黃血脈可以融合掉所有異族血脈的強大魔力麵前,一切的異族都是紙老虎,都會逐漸的被同化掉,最終消失。
吃鳳凰的蛤蟆已經成為了一名文化人文化人懂得很多文化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逼格。要沒有逼格的話,他與人談生意也是路容易的,尤其什麽酒桌文化啦,你不吹牛逼真的會被人看不起!更重要的是在遊戲裏麵商人的地位是非常底下的,士農工商,商是排在最後一位的,地位地得可憐。
這時候就必須有一點不同於商人的東西出來了,於是他博古通今,好好的瀏覽了一遍曆史,填充自己,最終成就了現在的文化蛤蟆!這樣一來,他和其他人談生意的時候,就像是劉備這樣子現在看來不怎麽樣,後來卻牛得一逼的人物,他能夠受到的重視也就多了起來。
他不會說上麵的那些東西全是他從雲霆那裏聽過來的,再說了,知識這種東西可以偷嗎?明顯是不可以的,知識隻能去學習,學到了就是自己的了。就像是很多論文,歌曲,抄襲可以算是抄襲嗎?那都是借鑒,借鑒好不好!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隻要不要臉,自己不把自己當成人,那麽你還真的會是無敵的,什麽都可以是你的。包括這片大地,包括唿吸著的空氣,你就是世界的主宰,拿一一些別人用過的東西來用怎麽了?能讓我用,那是他們的榮幸!
分給劉備一點錢來,吃鳳凰的蛤蟆覺得還是可以的,這就叫作投資劉備的未來。可話又說迴來,他莫名的有一點慌是怎麽迴事?還是特別慌的那一種,感覺自己做了非常不得了的事情,嚴重到可能會影響到他的美好未來。
吃鳳凰的蛤蟆這才想起來,投資劉備的那些人的最終下場都是怎麽樣的。像那北地馬商,出場過一次也就不見蹤影了,我不知道是死使活。要確切一點的看糜家就知道了,原來家財萬貫,是徐州大族。
可是一投資劉備,連自家的妹妹都嫁給了劉備,結果妹子沒了不說,家也沒了,錢也沒了。好不容易到了劉備建立蜀國,結果糜家兩兄弟的官職都還是低得可憐,糜芳還是那種可以任關羽隨便打罵的角色!
(本章完)
可以說劉備是吃鳳凰的蛤蟆遇到的最難打交道的人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這種笑眯眯的人心中究竟有多麽的可怕。在涿郡那時候,估計是劉備還看不上他手中那麽點錢吧,才沒有對他下手。直到不久之前,看到了他賺到了錢之後,才終於明白他已經是一個賺錢的人了,才會如此果斷的下手。
吃鳳凰的蛤蟆有著悵然與後悔,後悔他當初為了拉劉備入夥,從劉備那裏獲取更多的貨物,在他那裏說了那樣多不應該說的話。像是什麽肖像權,產權,股份之類的東西。
那時候以為劉備聽不懂,所以才沒有和他達成合作的意向,可是現在的話,吃鳳凰的蛤蟆已經明白了,原來劉備是等在這裏。他當初說的話雖然劉備沒有反應,可卻是記在心裏麵的,到了該用的時候於是拿出來用了。
別小瞧這些人的智商。以為原住民好欺負,至少這些人裏麵許多人的智商都是與玩家們一樣的。有些人的智商還是遠遠超出,要是活在現實中,也能夠成為名聞一方的人物了。他們的差別隻差在活在一個久遠的時代,沒有接觸過玩家們所接觸過的東西隻要是說透了,去接觸了,他們吸收這些新知識的速度遠遠會比想象中的更快。
劉備正是這其中的代表之一,學以致用,將吃鳳凰的蛤蟆用來忽悠他的知識,變成了來吃鳳凰的蛤蟆這裏討價還價的砝碼。
吃鳳凰的蛤蟆心中跟吃了一塊石頭一樣,堵在了嗓子眼裏麵,不上不下。要是他可以從來一遍的話,那是怎麽樣都會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在劉備麵前去胡說八道的。
現在的苦果,全部都是他在當初不經意種下的,終於生根發芽,成了現在擺在他就麵前的難題。這還不是那一種不解也沒有事情的難題,不去管的話,吃鳳凰的蛤蟆是討不了好側他從劉備的眼睛裏麵看出了不得了的東西來。
那是一種野心,以前在涿郡街道上的劉備也有野心,不過現在的更迫切一點。也不知道他經曆過了什麽,反正吃鳳凰的蛤蟆是不想要知道的,知道了也沒有錢賺不是?
野心隻要是人都會有,吃鳳凰的蛤蟆自己也有,不過他的野心不是其他的什麽東西,是賺到更多的錢。至於劉備的野心,那大概就是重現先祖的榮光,成為讓人仰視的人吧?
要說沒有野心的人可以往上走得多遠那是不可能的,劉備要是野心不強烈的話,也不用那麽努力的往上攀爬了。更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危險之中,依舊固執的選擇前行。不然的話他是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在任何一個人的手下獲得不錯的地位的,這其中也包括在曹操的麾下。
說起曹操,作為三國裏麵最大的人才搜集愛好者,曹操很像那種擁有強迫症的戰略遊戲玩家一樣,看到一個好的武將,好的謀士,就會想辦法去招攬他。不管行不行,他就都要去試一試,這一試不要緊,魏國成了最大的人才聚集地,並且因為曹操的舉措,使寒門的出頭不再像是之前那樣的困難。
估計現實的哪一個遊戲強迫收集玩家,都比不上曹操。畢竟曹操的心胸之大,根本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最為出名的無非是他的宛城之敗。那一戰中曹操的愛將典韋,大兒子,侄子都死在那一戰裏麵,同時還損兵折將,自己都差一點死了。
可他愣是可以去原諒張繡和賈詡,將他們給招降過來。這還不要緊,許多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秋後算賬的人多得是,可愣是張繡得到了善終,並且賈詡還得到了曹操的重用,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換成現實中的玩家,估計有人揍他一拳,他都要讓他百倍償還。在遊戲裏麵也是一樣,如果有一個武將幹掉了他的大將,遊戲裏麵的血緣親人,又不可能使用sl大法的時候,估計那武將注定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宰相肚裏能撐船,這句話用在曹操的身上十分的適合,雖然他是丞相。但帝國曆史上,像曹操這樣擁有氣量的人還真的是很少,十分少見。
曹操也是有野心的,現在吃鳳凰的蛤蟆看到的曹操更像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忠臣,並不像那什麽三國演義裏麵的一樣,從前中部分就已經成為一名亂漢之賊奸雄。隻是,尤其在統治階級控製之下的,想要表達一些什麽,都是表達不出來的。
寫上一點不該寫的,有關於與現在弘揚的價值觀有差別的觀點,那你要不去改,要不就將你的整本切掉。估計老羅當初要是不改,弘揚一種忠臣義士的價值觀精神,把曹操寫成奸雄,那他的三國演義估計也是無法出現的了。
畢竟那些古王朝,想要維持統治,就要先把百姓的思想給禁錮住。比如那個屈辱的朝代,清朝在這方麵的應用上就是登峰造極的,將一些人,硬生生的改造成了奴才,狗奴才。
換成在之前的那些朝代裏麵,除了元朝之外,幾乎沒有朝代是像清朝一樣,讓那些文武官員自稱奴才的事情出現。那些朝代,你tm讓我稱奴才,讓我不是人?我就敢撂攤子,就敢不鳥你,管你什麽皇室正統,我迴家自己種田行不行?
到了清朝之後,這種東西就完全的顛倒過來了,甚至有許多人還以當奴才為榮。因為在清朝的統治者麵前,能夠當奴才還是一種驕傲,不是被他信任的人,還當不了奴才。
不對,清朝的統治者的話,原先是屬於異族,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唿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狩獵幫手所以延伸到治理一個王朝上麵來說,他們也需要大批大批的狗。
狗無法幫助他們治理一個國家怎麽辦?很簡單,把人馴養成為狗唄。
可想而知,連那些可以當官,有能力在朝中為政的人,都將自己放在了奴才的地位上。更別說那些普通老百姓了,許多人的奴性根本是根植在了骨子裏麵,以至於到了公元開放的現代中,都還有人不自覺的透露出來那一種奴性,對於外來的東西卑躬屈膝。
至於帝國究竟用了多少時間來將國民骨子裏麵的奴性給消除掉,那又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了。要知道啊,帝國的炎黃血脈,從遠古流傳下來的血脈,在當初的話,是連兇猛如同蚩尤一樣的戰神都敢去懟的。
在之後的那些時間裏麵,更是將一切異族給懟了個半死,即使偶有屈辱的時候,但血脈中的不屈總會卻一些人站出來,去和不可一世的異族去懟。當然了,在炎黃血脈可以融合掉所有異族血脈的強大魔力麵前,一切的異族都是紙老虎,都會逐漸的被同化掉,最終消失。
吃鳳凰的蛤蟆已經成為了一名文化人文化人懂得很多文化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逼格。要沒有逼格的話,他與人談生意也是路容易的,尤其什麽酒桌文化啦,你不吹牛逼真的會被人看不起!更重要的是在遊戲裏麵商人的地位是非常底下的,士農工商,商是排在最後一位的,地位地得可憐。
這時候就必須有一點不同於商人的東西出來了,於是他博古通今,好好的瀏覽了一遍曆史,填充自己,最終成就了現在的文化蛤蟆!這樣一來,他和其他人談生意的時候,就像是劉備這樣子現在看來不怎麽樣,後來卻牛得一逼的人物,他能夠受到的重視也就多了起來。
他不會說上麵的那些東西全是他從雲霆那裏聽過來的,再說了,知識這種東西可以偷嗎?明顯是不可以的,知識隻能去學習,學到了就是自己的了。就像是很多論文,歌曲,抄襲可以算是抄襲嗎?那都是借鑒,借鑒好不好!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隻要不要臉,自己不把自己當成人,那麽你還真的會是無敵的,什麽都可以是你的。包括這片大地,包括唿吸著的空氣,你就是世界的主宰,拿一一些別人用過的東西來用怎麽了?能讓我用,那是他們的榮幸!
分給劉備一點錢來,吃鳳凰的蛤蟆覺得還是可以的,這就叫作投資劉備的未來。可話又說迴來,他莫名的有一點慌是怎麽迴事?還是特別慌的那一種,感覺自己做了非常不得了的事情,嚴重到可能會影響到他的美好未來。
吃鳳凰的蛤蟆這才想起來,投資劉備的那些人的最終下場都是怎麽樣的。像那北地馬商,出場過一次也就不見蹤影了,我不知道是死使活。要確切一點的看糜家就知道了,原來家財萬貫,是徐州大族。
可是一投資劉備,連自家的妹妹都嫁給了劉備,結果妹子沒了不說,家也沒了,錢也沒了。好不容易到了劉備建立蜀國,結果糜家兩兄弟的官職都還是低得可憐,糜芳還是那種可以任關羽隨便打罵的角色!
(本章完)